'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與清明節、下元節、寒衣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據說農曆七月初一鬼門打開,直到七月三十鬼門方才關上,所以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

《道經》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將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編。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農曆七月十五,地府裡的地官便會判定人間善惡......道士夜中誦經,惡鬼囚徒方可解脫。陰陽交替,方為中元,此日便稱“中元節”。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與清明節、下元節、寒衣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據說農曆七月初一鬼門打開,直到七月三十鬼門方才關上,所以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

《道經》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將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編。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農曆七月十五,地府裡的地官便會判定人間善惡......道士夜中誦經,惡鬼囚徒方可解脫。陰陽交替,方為中元,此日便稱“中元節”。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佛家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起源自佛教故事“目蓮救母”。

據說佛陀弟子目蓮見亡母在地獄中淪為“惡鬼”,情況極其悲慘,便捧白飯於母親,母親卻口吐烈火,使得焦飯無法下嚥。於是目蓮求問佛陀,佛陀答:你在此日盆設貢品,供奉佛僧,承仰三寶威德福力,才能救母於苦難之中。於是目蓮盆設百果,供養僧眾,終於救母,盂蘭盆便是盛放百果的器具。寺廟會在七月十五這一日,舉行普渡會,又叫“盂蘭盆會”,對陰間放出來的孤魂野鬼進行誦經超度。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與清明節、下元節、寒衣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據說農曆七月初一鬼門打開,直到七月三十鬼門方才關上,所以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

《道經》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將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編。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農曆七月十五,地府裡的地官便會判定人間善惡......道士夜中誦經,惡鬼囚徒方可解脫。陰陽交替,方為中元,此日便稱“中元節”。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佛家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起源自佛教故事“目蓮救母”。

據說佛陀弟子目蓮見亡母在地獄中淪為“惡鬼”,情況極其悲慘,便捧白飯於母親,母親卻口吐烈火,使得焦飯無法下嚥。於是目蓮求問佛陀,佛陀答:你在此日盆設貢品,供奉佛僧,承仰三寶威德福力,才能救母於苦難之中。於是目蓮盆設百果,供養僧眾,終於救母,盂蘭盆便是盛放百果的器具。寺廟會在七月十五這一日,舉行普渡會,又叫“盂蘭盆會”,對陰間放出來的孤魂野鬼進行誦經超度。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中元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傳統節日,上世紀20至40年代,其規模一度比清明節、七夕節還要盛大。如今多盛於南方,北方則更重寒衣節。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中元節相關的習俗比大陸更多、更繁雜。國外,如日本地區,中元節自隋唐時傳入,如今也十分興盛。

中元節有相當多傳統習俗。佛寺中以盂蘭盆供奉瓜果,街頭有慶中元活動,張燈結綵、歌舞喧天,道路上亦有僧人誦佛經,超度亡靈。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與清明節、下元節、寒衣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據說農曆七月初一鬼門打開,直到七月三十鬼門方才關上,所以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

《道經》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將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編。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農曆七月十五,地府裡的地官便會判定人間善惡......道士夜中誦經,惡鬼囚徒方可解脫。陰陽交替,方為中元,此日便稱“中元節”。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佛家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起源自佛教故事“目蓮救母”。

據說佛陀弟子目蓮見亡母在地獄中淪為“惡鬼”,情況極其悲慘,便捧白飯於母親,母親卻口吐烈火,使得焦飯無法下嚥。於是目蓮求問佛陀,佛陀答:你在此日盆設貢品,供奉佛僧,承仰三寶威德福力,才能救母於苦難之中。於是目蓮盆設百果,供養僧眾,終於救母,盂蘭盆便是盛放百果的器具。寺廟會在七月十五這一日,舉行普渡會,又叫“盂蘭盆會”,對陰間放出來的孤魂野鬼進行誦經超度。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中元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傳統節日,上世紀20至40年代,其規模一度比清明節、七夕節還要盛大。如今多盛於南方,北方則更重寒衣節。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中元節相關的習俗比大陸更多、更繁雜。國外,如日本地區,中元節自隋唐時傳入,如今也十分興盛。

中元節有相當多傳統習俗。佛寺中以盂蘭盆供奉瓜果,街頭有慶中元活動,張燈結綵、歌舞喧天,道路上亦有僧人誦佛經,超度亡靈。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降魔成道圖》敦煌藏經洞出土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圖片 | 敦煌研究院)

唐代盧拱有詩記載此盛況,《中元日觀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雲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蒙。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與清明節、下元節、寒衣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據說農曆七月初一鬼門打開,直到七月三十鬼門方才關上,所以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

《道經》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將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編。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農曆七月十五,地府裡的地官便會判定人間善惡......道士夜中誦經,惡鬼囚徒方可解脫。陰陽交替,方為中元,此日便稱“中元節”。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佛家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起源自佛教故事“目蓮救母”。

據說佛陀弟子目蓮見亡母在地獄中淪為“惡鬼”,情況極其悲慘,便捧白飯於母親,母親卻口吐烈火,使得焦飯無法下嚥。於是目蓮求問佛陀,佛陀答:你在此日盆設貢品,供奉佛僧,承仰三寶威德福力,才能救母於苦難之中。於是目蓮盆設百果,供養僧眾,終於救母,盂蘭盆便是盛放百果的器具。寺廟會在七月十五這一日,舉行普渡會,又叫“盂蘭盆會”,對陰間放出來的孤魂野鬼進行誦經超度。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中元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傳統節日,上世紀20至40年代,其規模一度比清明節、七夕節還要盛大。如今多盛於南方,北方則更重寒衣節。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中元節相關的習俗比大陸更多、更繁雜。國外,如日本地區,中元節自隋唐時傳入,如今也十分興盛。

中元節有相當多傳統習俗。佛寺中以盂蘭盆供奉瓜果,街頭有慶中元活動,張燈結綵、歌舞喧天,道路上亦有僧人誦佛經,超度亡靈。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降魔成道圖》敦煌藏經洞出土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圖片 | 敦煌研究院)

唐代盧拱有詩記載此盛況,《中元日觀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雲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蒙。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Pixabay)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與清明節、下元節、寒衣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據說農曆七月初一鬼門打開,直到七月三十鬼門方才關上,所以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

《道經》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將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編。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農曆七月十五,地府裡的地官便會判定人間善惡......道士夜中誦經,惡鬼囚徒方可解脫。陰陽交替,方為中元,此日便稱“中元節”。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佛家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起源自佛教故事“目蓮救母”。

據說佛陀弟子目蓮見亡母在地獄中淪為“惡鬼”,情況極其悲慘,便捧白飯於母親,母親卻口吐烈火,使得焦飯無法下嚥。於是目蓮求問佛陀,佛陀答:你在此日盆設貢品,供奉佛僧,承仰三寶威德福力,才能救母於苦難之中。於是目蓮盆設百果,供養僧眾,終於救母,盂蘭盆便是盛放百果的器具。寺廟會在七月十五這一日,舉行普渡會,又叫“盂蘭盆會”,對陰間放出來的孤魂野鬼進行誦經超度。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中元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傳統節日,上世紀20至40年代,其規模一度比清明節、七夕節還要盛大。如今多盛於南方,北方則更重寒衣節。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中元節相關的習俗比大陸更多、更繁雜。國外,如日本地區,中元節自隋唐時傳入,如今也十分興盛。

中元節有相當多傳統習俗。佛寺中以盂蘭盆供奉瓜果,街頭有慶中元活動,張燈結綵、歌舞喧天,道路上亦有僧人誦佛經,超度亡靈。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降魔成道圖》敦煌藏經洞出土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圖片 | 敦煌研究院)

唐代盧拱有詩記載此盛況,《中元日觀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雲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蒙。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Pixabay)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到了夜間,河邊有大量蓮燈、紙船順水漂流。

人們會將過世親人的名諱寫在蓮燈上,以此舉表示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有些地區會放五彩紙船或巨型紙船,船上點亮蠟燭。若紙船在河中迴旋則代表船隻被孤魂拖住,若紙船沉入河中則代表亡靈已被超度,若紙船飄得格外遠,則代表亡魂已飛昇天上,位列仙班。

清代龐塏有詩詞《長安雜興效竹枝體》寫的便是此事: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與清明節、下元節、寒衣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據說農曆七月初一鬼門打開,直到七月三十鬼門方才關上,所以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

《道經》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將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編。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農曆七月十五,地府裡的地官便會判定人間善惡......道士夜中誦經,惡鬼囚徒方可解脫。陰陽交替,方為中元,此日便稱“中元節”。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佛家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起源自佛教故事“目蓮救母”。

據說佛陀弟子目蓮見亡母在地獄中淪為“惡鬼”,情況極其悲慘,便捧白飯於母親,母親卻口吐烈火,使得焦飯無法下嚥。於是目蓮求問佛陀,佛陀答:你在此日盆設貢品,供奉佛僧,承仰三寶威德福力,才能救母於苦難之中。於是目蓮盆設百果,供養僧眾,終於救母,盂蘭盆便是盛放百果的器具。寺廟會在七月十五這一日,舉行普渡會,又叫“盂蘭盆會”,對陰間放出來的孤魂野鬼進行誦經超度。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中元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傳統節日,上世紀20至40年代,其規模一度比清明節、七夕節還要盛大。如今多盛於南方,北方則更重寒衣節。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中元節相關的習俗比大陸更多、更繁雜。國外,如日本地區,中元節自隋唐時傳入,如今也十分興盛。

中元節有相當多傳統習俗。佛寺中以盂蘭盆供奉瓜果,街頭有慶中元活動,張燈結綵、歌舞喧天,道路上亦有僧人誦佛經,超度亡靈。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降魔成道圖》敦煌藏經洞出土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圖片 | 敦煌研究院)

唐代盧拱有詩記載此盛況,《中元日觀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雲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蒙。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Pixabay)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到了夜間,河邊有大量蓮燈、紙船順水漂流。

人們會將過世親人的名諱寫在蓮燈上,以此舉表示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有些地區會放五彩紙船或巨型紙船,船上點亮蠟燭。若紙船在河中迴旋則代表船隻被孤魂拖住,若紙船沉入河中則代表亡靈已被超度,若紙船飄得格外遠,則代表亡魂已飛昇天上,位列仙班。

清代龐塏有詩詞《長安雜興效竹枝體》寫的便是此事: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吳地中元節,又稱“七月半”。“七月半”不限於七月十五這一日,只要是在農曆七月底之前某天即可。民間過中元節時會準備好酒好菜和以黃紙或錫箔折成的元寶、紙錢、經文等祭祀親人。

我長於江南,自小家中便有過“七月半”的傳統。家中女眷在過節前疊好黃紙元寶,用麻袋、紙箱裝滿。到了過節當日,父親上街購買大量蔬菜、魚肉,如同過年。母親從清早便開始準備食材,到了傍晚時分,八仙桌上便是菜品琳琅。條凳四方擺齊,碗筷亦齊整,家中任意成員執壺倒酒,不可觸碰桌椅、碗筷,仔細在每隻碗中均勻倒上酒水。

事畢,閉戶留隙。在門前用鐵桶燒元寶、紙錢,前置香爐一隻、跪墊一個,家中成員輪流點香、撒紙錢於桶中。紙錢焚燒熱烈,大家口中呼喚親人前來吃酒菜、拿紙錢,然後合掌,站立作揖三個,跪坐作揖三個,再站立作揖三個,行禮時要閉眼默唸對親人的思念與心中祈願。等全部元寶紙錢焚燒完畢才可離開焚燒堆,之後啟窗開戶,算是恭送親人,全部做完便可用飯。祭祖的酒水、飯菜吃進肚中,代表逝去親人的祝福已落在身上。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與清明節、下元節、寒衣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據說農曆七月初一鬼門打開,直到七月三十鬼門方才關上,所以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

《道經》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將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編。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農曆七月十五,地府裡的地官便會判定人間善惡......道士夜中誦經,惡鬼囚徒方可解脫。陰陽交替,方為中元,此日便稱“中元節”。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佛家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起源自佛教故事“目蓮救母”。

據說佛陀弟子目蓮見亡母在地獄中淪為“惡鬼”,情況極其悲慘,便捧白飯於母親,母親卻口吐烈火,使得焦飯無法下嚥。於是目蓮求問佛陀,佛陀答:你在此日盆設貢品,供奉佛僧,承仰三寶威德福力,才能救母於苦難之中。於是目蓮盆設百果,供養僧眾,終於救母,盂蘭盆便是盛放百果的器具。寺廟會在七月十五這一日,舉行普渡會,又叫“盂蘭盆會”,對陰間放出來的孤魂野鬼進行誦經超度。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中元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傳統節日,上世紀20至40年代,其規模一度比清明節、七夕節還要盛大。如今多盛於南方,北方則更重寒衣節。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中元節相關的習俗比大陸更多、更繁雜。國外,如日本地區,中元節自隋唐時傳入,如今也十分興盛。

中元節有相當多傳統習俗。佛寺中以盂蘭盆供奉瓜果,街頭有慶中元活動,張燈結綵、歌舞喧天,道路上亦有僧人誦佛經,超度亡靈。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降魔成道圖》敦煌藏經洞出土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圖片 | 敦煌研究院)

唐代盧拱有詩記載此盛況,《中元日觀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雲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蒙。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Pixabay)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到了夜間,河邊有大量蓮燈、紙船順水漂流。

人們會將過世親人的名諱寫在蓮燈上,以此舉表示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有些地區會放五彩紙船或巨型紙船,船上點亮蠟燭。若紙船在河中迴旋則代表船隻被孤魂拖住,若紙船沉入河中則代表亡靈已被超度,若紙船飄得格外遠,則代表亡魂已飛昇天上,位列仙班。

清代龐塏有詩詞《長安雜興效竹枝體》寫的便是此事: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吳地中元節,又稱“七月半”。“七月半”不限於七月十五這一日,只要是在農曆七月底之前某天即可。民間過中元節時會準備好酒好菜和以黃紙或錫箔折成的元寶、紙錢、經文等祭祀親人。

我長於江南,自小家中便有過“七月半”的傳統。家中女眷在過節前疊好黃紙元寶,用麻袋、紙箱裝滿。到了過節當日,父親上街購買大量蔬菜、魚肉,如同過年。母親從清早便開始準備食材,到了傍晚時分,八仙桌上便是菜品琳琅。條凳四方擺齊,碗筷亦齊整,家中任意成員執壺倒酒,不可觸碰桌椅、碗筷,仔細在每隻碗中均勻倒上酒水。

事畢,閉戶留隙。在門前用鐵桶燒元寶、紙錢,前置香爐一隻、跪墊一個,家中成員輪流點香、撒紙錢於桶中。紙錢焚燒熱烈,大家口中呼喚親人前來吃酒菜、拿紙錢,然後合掌,站立作揖三個,跪坐作揖三個,再站立作揖三個,行禮時要閉眼默唸對親人的思念與心中祈願。等全部元寶紙錢焚燒完畢才可離開焚燒堆,之後啟窗開戶,算是恭送親人,全部做完便可用飯。祭祖的酒水、飯菜吃進肚中,代表逝去親人的祝福已落在身上。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Pixabay)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與清明節、下元節、寒衣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據說農曆七月初一鬼門打開,直到七月三十鬼門方才關上,所以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

《道經》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將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編。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農曆七月十五,地府裡的地官便會判定人間善惡......道士夜中誦經,惡鬼囚徒方可解脫。陰陽交替,方為中元,此日便稱“中元節”。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佛家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起源自佛教故事“目蓮救母”。

據說佛陀弟子目蓮見亡母在地獄中淪為“惡鬼”,情況極其悲慘,便捧白飯於母親,母親卻口吐烈火,使得焦飯無法下嚥。於是目蓮求問佛陀,佛陀答:你在此日盆設貢品,供奉佛僧,承仰三寶威德福力,才能救母於苦難之中。於是目蓮盆設百果,供養僧眾,終於救母,盂蘭盆便是盛放百果的器具。寺廟會在七月十五這一日,舉行普渡會,又叫“盂蘭盆會”,對陰間放出來的孤魂野鬼進行誦經超度。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中元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傳統節日,上世紀20至40年代,其規模一度比清明節、七夕節還要盛大。如今多盛於南方,北方則更重寒衣節。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中元節相關的習俗比大陸更多、更繁雜。國外,如日本地區,中元節自隋唐時傳入,如今也十分興盛。

中元節有相當多傳統習俗。佛寺中以盂蘭盆供奉瓜果,街頭有慶中元活動,張燈結綵、歌舞喧天,道路上亦有僧人誦佛經,超度亡靈。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降魔成道圖》敦煌藏經洞出土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圖片 | 敦煌研究院)

唐代盧拱有詩記載此盛況,《中元日觀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雲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蒙。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Pixabay)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到了夜間,河邊有大量蓮燈、紙船順水漂流。

人們會將過世親人的名諱寫在蓮燈上,以此舉表示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有些地區會放五彩紙船或巨型紙船,船上點亮蠟燭。若紙船在河中迴旋則代表船隻被孤魂拖住,若紙船沉入河中則代表亡靈已被超度,若紙船飄得格外遠,則代表亡魂已飛昇天上,位列仙班。

清代龐塏有詩詞《長安雜興效竹枝體》寫的便是此事: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吳地中元節,又稱“七月半”。“七月半”不限於七月十五這一日,只要是在農曆七月底之前某天即可。民間過中元節時會準備好酒好菜和以黃紙或錫箔折成的元寶、紙錢、經文等祭祀親人。

我長於江南,自小家中便有過“七月半”的傳統。家中女眷在過節前疊好黃紙元寶,用麻袋、紙箱裝滿。到了過節當日,父親上街購買大量蔬菜、魚肉,如同過年。母親從清早便開始準備食材,到了傍晚時分,八仙桌上便是菜品琳琅。條凳四方擺齊,碗筷亦齊整,家中任意成員執壺倒酒,不可觸碰桌椅、碗筷,仔細在每隻碗中均勻倒上酒水。

事畢,閉戶留隙。在門前用鐵桶燒元寶、紙錢,前置香爐一隻、跪墊一個,家中成員輪流點香、撒紙錢於桶中。紙錢焚燒熱烈,大家口中呼喚親人前來吃酒菜、拿紙錢,然後合掌,站立作揖三個,跪坐作揖三個,再站立作揖三個,行禮時要閉眼默唸對親人的思念與心中祈願。等全部元寶紙錢焚燒完畢才可離開焚燒堆,之後啟窗開戶,算是恭送親人,全部做完便可用飯。祭祖的酒水、飯菜吃進肚中,代表逝去親人的祝福已落在身上。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Pixabay)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雖是祭祀卻也熱鬧。正如清代詩人王凱泰的《中元節有感》中所寫: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李商隱《中元作》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與清明節、下元節、寒衣節並稱中國“四大鬼節”。

據說農曆七月初一鬼門打開,直到七月三十鬼門方才關上,所以整個農曆七月又被稱為“鬼月”

《道經》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將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編。囚徒餓鬼,當時解脫。

農曆七月十五,地府裡的地官便會判定人間善惡......道士夜中誦經,惡鬼囚徒方可解脫。陰陽交替,方為中元,此日便稱“中元節”。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佛家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起源自佛教故事“目蓮救母”。

據說佛陀弟子目蓮見亡母在地獄中淪為“惡鬼”,情況極其悲慘,便捧白飯於母親,母親卻口吐烈火,使得焦飯無法下嚥。於是目蓮求問佛陀,佛陀答:你在此日盆設貢品,供奉佛僧,承仰三寶威德福力,才能救母於苦難之中。於是目蓮盆設百果,供養僧眾,終於救母,盂蘭盆便是盛放百果的器具。寺廟會在七月十五這一日,舉行普渡會,又叫“盂蘭盆會”,對陰間放出來的孤魂野鬼進行誦經超度。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中元節是我國極其重要的傳統節日,上世紀20至40年代,其規模一度比清明節、七夕節還要盛大。如今多盛於南方,北方則更重寒衣節。在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中元節相關的習俗比大陸更多、更繁雜。國外,如日本地區,中元節自隋唐時傳入,如今也十分興盛。

中元節有相當多傳統習俗。佛寺中以盂蘭盆供奉瓜果,街頭有慶中元活動,張燈結綵、歌舞喧天,道路上亦有僧人誦佛經,超度亡靈。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降魔成道圖》敦煌藏經洞出土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圖片 | 敦煌研究院)

唐代盧拱有詩記載此盛況,《中元日觀法事》: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雲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蒙。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Pixabay)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到了夜間,河邊有大量蓮燈、紙船順水漂流。

人們會將過世親人的名諱寫在蓮燈上,以此舉表示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有些地區會放五彩紙船或巨型紙船,船上點亮蠟燭。若紙船在河中迴旋則代表船隻被孤魂拖住,若紙船沉入河中則代表亡靈已被超度,若紙船飄得格外遠,則代表亡魂已飛昇天上,位列仙班。

清代龐塏有詩詞《長安雜興效竹枝體》寫的便是此事: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吳地中元節,又稱“七月半”。“七月半”不限於七月十五這一日,只要是在農曆七月底之前某天即可。民間過中元節時會準備好酒好菜和以黃紙或錫箔折成的元寶、紙錢、經文等祭祀親人。

我長於江南,自小家中便有過“七月半”的傳統。家中女眷在過節前疊好黃紙元寶,用麻袋、紙箱裝滿。到了過節當日,父親上街購買大量蔬菜、魚肉,如同過年。母親從清早便開始準備食材,到了傍晚時分,八仙桌上便是菜品琳琅。條凳四方擺齊,碗筷亦齊整,家中任意成員執壺倒酒,不可觸碰桌椅、碗筷,仔細在每隻碗中均勻倒上酒水。

事畢,閉戶留隙。在門前用鐵桶燒元寶、紙錢,前置香爐一隻、跪墊一個,家中成員輪流點香、撒紙錢於桶中。紙錢焚燒熱烈,大家口中呼喚親人前來吃酒菜、拿紙錢,然後合掌,站立作揖三個,跪坐作揖三個,再站立作揖三個,行禮時要閉眼默唸對親人的思念與心中祈願。等全部元寶紙錢焚燒完畢才可離開焚燒堆,之後啟窗開戶,算是恭送親人,全部做完便可用飯。祭祖的酒水、飯菜吃進肚中,代表逝去親人的祝福已落在身上。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Pixabay)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搜狐·畢託巴科技)

雖是祭祀卻也熱鬧。正如清代詩人王凱泰的《中元節有感》中所寫: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七月半中元節又叫“盂蘭盆節,它真的是鬼節嗎?

(圖片 | 人民網)

除卻民間習俗,中元還有許多流傳下來的禁忌。

如,舉頭三尺有神明,不可隨意談論鬼神;夜間出行不可超過十點,不可隨意呼喚他人姓名、拍他人肩膀,若有人呼喚自己姓名,切莫答應;不要在榕樹這類陰氣旺盛的樹下乘涼,不要隨意走入荒郊野外,更不可靠近河邊、水庫;地上的紅包、錢、金銀財物都不可撿起;家中不要的枕頭要收起來,不要靠在家中四壁角落中;夜晚睡覺時要將鞋子放好,等等......

早幾日之前,便見有人在路口燒紙錢,想來也是過中元節吧。人們也並非是篤信鬼神之事,不過是通過這些習俗來懷念逝去親友,求一個心裡安慰罷了!

作者:奇妙丸


END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