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榮生:我的丹劇情結'

丹陽 曲藝 戲劇 江蘇 江竹筠 樂器 美文選粹 2019-08-31
"


"


孫榮生:我的丹劇情結


"


孫榮生:我的丹劇情結


孫榮生:我的丹劇情結


我的丹劇情結

孫榮生

丹劇是江蘇省丹陽市獨有的地方戲劇,是在丹陽曲藝“啷噹”的基礎上,吸收民歌、小調和兄弟劇祌的表現手法,發展為戲劇的。1959年組建劇團時定名啷噹劇,次年更名為丹劇。

作為丹劇母體的啷噹曲藝,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因它鄉土色彩濃厚,唱腔優美,深受丹陽及周邊地區百姓喜愛。

我兒時最早聽到的啷噹是一對盲人夫妻唱的。

我家住在丹陽西門內城河南岸的丁巷。從我家向東約三百多米的三思橋的南邊,住著一對盲人夫妻。男的叫網網,當時大約五十多歲,人們都叫他網網瞎子。這對盲人夫妻,白天走街串巷給人算命,晚上受人邀請上門唱啷噹。

在五十年代,老百姓化一毛錢至一毛五分錢,到電影院看電影或者到劇院看戲,是很奢侈的事,只能偶爾為之。因此我們那兒夏天乘涼的時候,鄰居們每家出一兩分錢,合起來幾毛錢,請網網夫妻來家門口唱啷噹,成為消費得起又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

晚上網網瞎子夫妻來唱啷噹,大人小孩就都很期待。

太陽下山以後,左鄰右舍紛紛往自家門前空地灑水降溫。然後搬出小桌小椅小板凳,早早地在門口吃晚飯。

鄰居們邊吃飯邊聊天,有的人聊得高興時,就乾脆端著飯碗坐到鄰家桌前一起吃了。當然,今晚聊得最多的,肯定是網網夫妻唱的啷噹。

吃過晚飯,收拾乾淨,大家就集中到一起,邊聊天邊等待網網夫妻。

等不了多久,一般在晚八點多,就能聽到叮噹,叮噹的鈴鐺聲,從東邊巷口傳來。大家就知道,網網夫妻已經到冬青巷與丁巷之間的無名小路,快要拐進丁巷了。接著便見他夫妻兩人挽著手,從丁巷東端慢慢向西走來。男的揹著樂器,右手握一根一米多長的木棍探路。女的左手拿一鈴鐺,走幾步搖一搖,警示對面來人避讓。負責與網網聯繫的人趕緊迎上去,攙扶兩人坐下,並送上茶水。網網瞎子客氣幾句,兩人便擺出陳勢演唱起來。

來聽啷噹的人,除了我們小組出錢的人家,也有附近沒有出錢的人家的人。還有演出以後聽到動靜,從河對面過土橋來的人。因為在寂靜的夜晚,鏗鏘的鼓聲和婉轉的琴聲,和著時而悠揚時而激烈的說唱聲,能夠傳得很遠。但是人雖多,秩序卻很好。後來的總是自覺地或坐(自帶小凳)或站排在外圍,沒人往裡擠。演出當中,周圍除了用手拍打蚊子的聲音和用巴蕉扇驅趕蚊子的聲音,幾乎沒有說話的聲音。如有誰家嬰兒啼哭,馬上有人責怪“抱走、抱走”!若有小孩戲嘻打鬧,更會招來一頓呵斥。

其實象我這樣大的小屁孩,除了覺得啷噹的唱腔,尤其是尾聲“哎一一哎一一哎哎哎一一”拖得好聽,有意思外,更多的還是湊熱鬧。雖然他們說唱都是丹陽話,但我對內容並不太在意。印象較深的只有《懶婆娘》,說懶婆娘如何如何懶,懶得出奇,令人捧腹大笑。不知不覺中,一個多小時很快就過去了。

除了網網夫妻到家門口來唱啷噹以外,西門大街上的聚寶園茶館有時也演啷噹劇,據說要五分錢門票,所以也不是經常能去看的。記憶中,爺爺帶我去看過兩三次,我自己與小夥伴還混進去看過一兩次。

從我記事起,奶奶從未看過電影也沒進過茶館和戲院看過戲。而她唯一的一次看戲的機會,卻被我攪掉了。

大約在我七八歲那年,丹劇團在丹陽縣人民大會堂(現已拆除,原址在現體育館對面)演丹劇,劇名不記得了。只記得大家都在議論,說這個戲在省裡得獎了。丹劇在省裡得獎,丹陽人當然高興並自豪。從來捨不得化錢看戲看電影的奶奶,不知道是被鄰居奶奶、大媽們勸通了,還是由她們請客,反正那天晚上奶奶將去大會堂看丹劇。

奶奶她們原本是瞞著我的,不知怎麼,這個祕密在吃過晚飯,她們準備出發時被我發現了。從小被嬌慣,少不懂事的我,從家裡追到離我家幾十米遠的大路口,將奶奶攔住,要她帶我去看戲。同行的奶奶和大媽們都勸我“你這麼大要買票了,但是票早賣完了”,“你奶奶從來捨不得看戲,今天讓她去看一回戲”。可我蠻不講理,不依不饒,緊緊拉著奶奶的衣襟不讓她走。奶奶無奈,說她不去,讓我跟鄰居們去看戲,我也不肯。眼看演出時間快到,鄰居們只好先走了。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一張緊俏的丹劇票。這是我長大以後一直感到很自責很內疚的事,所以記憶極其深刻。

我第一次看的丹劇,跟爺爺在縣人民大會堂看的《劈山救母》。但是讓我真正熟悉丹劇,與丹劇結緣的是丹劇團一九六四年寒假期間演出的《江姐》。

丹劇《江姐》在縣人民大會堂演出時,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都包場組織觀看。普通百姓想看,要排隊買幾天以後的票。有時每天演兩場,場場爆滿。當時正值學雷鋒的高峰期,我姐姐和她幾個省丹中同學學雷鋒做好事,自發到大會堂去服務:演出前為觀眾領路找坐位,演出中打字幕和維持秩序,演出後打掃衛生。經我再三請求,姐姐便帶上我到大會堂做服務生。

姐姐每天將我安排在後臺。她們在臺下服務了十幾天,我在後臺看了十幾天戲。演出結束後我才與她們一起打掃衛生。

在後臺看戲的十幾天,讓我有幸近距離地接觸到丹劇和丹劇人。不僅瞭解了一些丹劇知識和舞臺知識,還交了一個比我大七八歲的大朋友。姓毛,是劇團的琴師。在演出前後及演出間隙,毛哥總喜歡與我聊天。得知我幼年喪母,父親另有家庭,我和姐姐由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的情況,很是同情,經常象兄長一樣關心我。

丹劇《江姐》在丹陽演出園滿結束後,劇團要到周邊城市去演出。分別當天,演出結束時,毛哥送給我一支金星鋼筆(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拉著我坐在他身邊,對我說了很多話。大意是讓我好好學習,爭取早日入隊,並象姐姐一樣考上省丹中(因我頑劣,當時已五年級寒假了,還沒加入少先隊,到五年級下學期才入隊)。分別以後他還給我寫過幾封信,詢問我的學習情況,鼓勵我上進。並告訴我,他們劇團在哪演出,以及觀眾反映如何。不過我沒有回過信。原因呢,一是不知寫啥,二是覺得反正過段時間,他們回丹陽演出就能見面,不必回信。所以在此後的兩年裡,只要丹劇團到丹陽大會堂演出,我都儘量爭取去看,並在演出結束後去後臺看望毛哥。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丹劇團象全國其他劇團一樣,只准演出,也必須演出“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丹劇和京劇本不是一個劇種,硬讓丹劇演員在短時間改行,並倉促演出已被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樣板戲,演出效果自然差強人意。

那天晚上,我在大會堂看過丹劇團演的一個現代京劇樣板戲後,因演出效果不是太好,擔心見面後大家尷尬,就沒有象往常一樣到後臺去見毛哥。不料,這竟成為我難以釋懷的遺憾。因為不久之後丹劇團就解散了,我與毛哥失去了聯繫。

後來聽說丹劇團曾經恢復過一段時間,又與錫劇團一起被改製為戲劇總團。不過我卻再也沒有看過丹劇。而啷噹也早已消失,成為記憶。

前幾天我從開發區開車回家,從北二環路拐入城河路時,意外地發現路口西側一個院子門口,掛起了“丹陽市丹劇團”的牌子。

丹劇團歷經坎坷,幾經挫折,終於恢復,令我很是興奮,並勾起我記憶深處的丹劇情結。故記錄成文,與父老鄉親們分享。

二O一九年五月十六日

後記:

一、本文在醞釀階段,姐姐孫網生及其老同學林通華、許蕾華、趙金娥幫助我一起回憶部分事實,並鼓勵我動筆。特此致謝。

二、在本文發表前,我十分悲痛地獲悉,毛哥毛鳳儀先生已於去年(二O一八年)去世了。謹以此文悼念。


"


孫榮生:我的丹劇情結


孫榮生:我的丹劇情結


我的丹劇情結

孫榮生

丹劇是江蘇省丹陽市獨有的地方戲劇,是在丹陽曲藝“啷噹”的基礎上,吸收民歌、小調和兄弟劇祌的表現手法,發展為戲劇的。1959年組建劇團時定名啷噹劇,次年更名為丹劇。

作為丹劇母體的啷噹曲藝,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因它鄉土色彩濃厚,唱腔優美,深受丹陽及周邊地區百姓喜愛。

我兒時最早聽到的啷噹是一對盲人夫妻唱的。

我家住在丹陽西門內城河南岸的丁巷。從我家向東約三百多米的三思橋的南邊,住著一對盲人夫妻。男的叫網網,當時大約五十多歲,人們都叫他網網瞎子。這對盲人夫妻,白天走街串巷給人算命,晚上受人邀請上門唱啷噹。

在五十年代,老百姓化一毛錢至一毛五分錢,到電影院看電影或者到劇院看戲,是很奢侈的事,只能偶爾為之。因此我們那兒夏天乘涼的時候,鄰居們每家出一兩分錢,合起來幾毛錢,請網網夫妻來家門口唱啷噹,成為消費得起又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

晚上網網瞎子夫妻來唱啷噹,大人小孩就都很期待。

太陽下山以後,左鄰右舍紛紛往自家門前空地灑水降溫。然後搬出小桌小椅小板凳,早早地在門口吃晚飯。

鄰居們邊吃飯邊聊天,有的人聊得高興時,就乾脆端著飯碗坐到鄰家桌前一起吃了。當然,今晚聊得最多的,肯定是網網夫妻唱的啷噹。

吃過晚飯,收拾乾淨,大家就集中到一起,邊聊天邊等待網網夫妻。

等不了多久,一般在晚八點多,就能聽到叮噹,叮噹的鈴鐺聲,從東邊巷口傳來。大家就知道,網網夫妻已經到冬青巷與丁巷之間的無名小路,快要拐進丁巷了。接著便見他夫妻兩人挽著手,從丁巷東端慢慢向西走來。男的揹著樂器,右手握一根一米多長的木棍探路。女的左手拿一鈴鐺,走幾步搖一搖,警示對面來人避讓。負責與網網聯繫的人趕緊迎上去,攙扶兩人坐下,並送上茶水。網網瞎子客氣幾句,兩人便擺出陳勢演唱起來。

來聽啷噹的人,除了我們小組出錢的人家,也有附近沒有出錢的人家的人。還有演出以後聽到動靜,從河對面過土橋來的人。因為在寂靜的夜晚,鏗鏘的鼓聲和婉轉的琴聲,和著時而悠揚時而激烈的說唱聲,能夠傳得很遠。但是人雖多,秩序卻很好。後來的總是自覺地或坐(自帶小凳)或站排在外圍,沒人往裡擠。演出當中,周圍除了用手拍打蚊子的聲音和用巴蕉扇驅趕蚊子的聲音,幾乎沒有說話的聲音。如有誰家嬰兒啼哭,馬上有人責怪“抱走、抱走”!若有小孩戲嘻打鬧,更會招來一頓呵斥。

其實象我這樣大的小屁孩,除了覺得啷噹的唱腔,尤其是尾聲“哎一一哎一一哎哎哎一一”拖得好聽,有意思外,更多的還是湊熱鬧。雖然他們說唱都是丹陽話,但我對內容並不太在意。印象較深的只有《懶婆娘》,說懶婆娘如何如何懶,懶得出奇,令人捧腹大笑。不知不覺中,一個多小時很快就過去了。

除了網網夫妻到家門口來唱啷噹以外,西門大街上的聚寶園茶館有時也演啷噹劇,據說要五分錢門票,所以也不是經常能去看的。記憶中,爺爺帶我去看過兩三次,我自己與小夥伴還混進去看過一兩次。

從我記事起,奶奶從未看過電影也沒進過茶館和戲院看過戲。而她唯一的一次看戲的機會,卻被我攪掉了。

大約在我七八歲那年,丹劇團在丹陽縣人民大會堂(現已拆除,原址在現體育館對面)演丹劇,劇名不記得了。只記得大家都在議論,說這個戲在省裡得獎了。丹劇在省裡得獎,丹陽人當然高興並自豪。從來捨不得化錢看戲看電影的奶奶,不知道是被鄰居奶奶、大媽們勸通了,還是由她們請客,反正那天晚上奶奶將去大會堂看丹劇。

奶奶她們原本是瞞著我的,不知怎麼,這個祕密在吃過晚飯,她們準備出發時被我發現了。從小被嬌慣,少不懂事的我,從家裡追到離我家幾十米遠的大路口,將奶奶攔住,要她帶我去看戲。同行的奶奶和大媽們都勸我“你這麼大要買票了,但是票早賣完了”,“你奶奶從來捨不得看戲,今天讓她去看一回戲”。可我蠻不講理,不依不饒,緊緊拉著奶奶的衣襟不讓她走。奶奶無奈,說她不去,讓我跟鄰居們去看戲,我也不肯。眼看演出時間快到,鄰居們只好先走了。就這樣白白浪費了一張緊俏的丹劇票。這是我長大以後一直感到很自責很內疚的事,所以記憶極其深刻。

我第一次看的丹劇,跟爺爺在縣人民大會堂看的《劈山救母》。但是讓我真正熟悉丹劇,與丹劇結緣的是丹劇團一九六四年寒假期間演出的《江姐》。

丹劇《江姐》在縣人民大會堂演出時,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都包場組織觀看。普通百姓想看,要排隊買幾天以後的票。有時每天演兩場,場場爆滿。當時正值學雷鋒的高峰期,我姐姐和她幾個省丹中同學學雷鋒做好事,自發到大會堂去服務:演出前為觀眾領路找坐位,演出中打字幕和維持秩序,演出後打掃衛生。經我再三請求,姐姐便帶上我到大會堂做服務生。

姐姐每天將我安排在後臺。她們在臺下服務了十幾天,我在後臺看了十幾天戲。演出結束後我才與她們一起打掃衛生。

在後臺看戲的十幾天,讓我有幸近距離地接觸到丹劇和丹劇人。不僅瞭解了一些丹劇知識和舞臺知識,還交了一個比我大七八歲的大朋友。姓毛,是劇團的琴師。在演出前後及演出間隙,毛哥總喜歡與我聊天。得知我幼年喪母,父親另有家庭,我和姐姐由年邁的爺爺奶奶撫養的情況,很是同情,經常象兄長一樣關心我。

丹劇《江姐》在丹陽演出園滿結束後,劇團要到周邊城市去演出。分別當天,演出結束時,毛哥送給我一支金星鋼筆(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拉著我坐在他身邊,對我說了很多話。大意是讓我好好學習,爭取早日入隊,並象姐姐一樣考上省丹中(因我頑劣,當時已五年級寒假了,還沒加入少先隊,到五年級下學期才入隊)。分別以後他還給我寫過幾封信,詢問我的學習情況,鼓勵我上進。並告訴我,他們劇團在哪演出,以及觀眾反映如何。不過我沒有回過信。原因呢,一是不知寫啥,二是覺得反正過段時間,他們回丹陽演出就能見面,不必回信。所以在此後的兩年裡,只要丹劇團到丹陽大會堂演出,我都儘量爭取去看,並在演出結束後去後臺看望毛哥。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丹劇團象全國其他劇團一樣,只准演出,也必須演出“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丹劇和京劇本不是一個劇種,硬讓丹劇演員在短時間改行,並倉促演出已被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樣板戲,演出效果自然差強人意。

那天晚上,我在大會堂看過丹劇團演的一個現代京劇樣板戲後,因演出效果不是太好,擔心見面後大家尷尬,就沒有象往常一樣到後臺去見毛哥。不料,這竟成為我難以釋懷的遺憾。因為不久之後丹劇團就解散了,我與毛哥失去了聯繫。

後來聽說丹劇團曾經恢復過一段時間,又與錫劇團一起被改製為戲劇總團。不過我卻再也沒有看過丹劇。而啷噹也早已消失,成為記憶。

前幾天我從開發區開車回家,從北二環路拐入城河路時,意外地發現路口西側一個院子門口,掛起了“丹陽市丹劇團”的牌子。

丹劇團歷經坎坷,幾經挫折,終於恢復,令我很是興奮,並勾起我記憶深處的丹劇情結。故記錄成文,與父老鄉親們分享。

二O一九年五月十六日

後記:

一、本文在醞釀階段,姐姐孫網生及其老同學林通華、許蕾華、趙金娥幫助我一起回憶部分事實,並鼓勵我動筆。特此致謝。

二、在本文發表前,我十分悲痛地獲悉,毛哥毛鳳儀先生已於去年(二O一八年)去世了。謹以此文悼念。


孫榮生:我的丹劇情結


授權作者簡介:姓名,孫榮生,男,1953年生,江蘇省丹陽市人,丹陽市作家協會會員。青年時(文革),高中學歷小學文化。步入中年後(改開),以小學文化自學取得大學文憑,並在市級報刊發表多篇散文。如今邁進老年(新時代),重新捉筆創作散文和小說,陸續在《新長江文學》和《中國詩歌文學精品》網絡平臺發表作品數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