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膽結石,為啥醫生更建議切膽囊?切後有啥副作用,本文說的明白

#青雲計劃#

高膽固醇、40歲以上中老年人以及常年不吃早飯的人,容易得膽結石

一旦發作起來,患者的右腹部會出現不可名狀的絞痛感,醫學上稱之為膽絞痛。這種疼痛常出現在進食後,尤其是油膩飲食之後。這是為何?

經歷數次發作痛苦折磨後去醫院,醫生常會異常堅定的建議切除膽囊。這又是為何?

下面,"問上醫"就為您詳細解答。

得膽結石,為啥醫生更建議切膽囊?切後有啥副作用,本文說的明白


膽結石:膽汁濃縮、析出結晶惹的禍

在回答上述疑問之前,我們先對膽囊有個基本認識。

膽囊緊挨著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古人形容兄弟情深,常說"肝膽相照"。不過這種密切關係不僅僅體現在它們毗鄰彼此,也在於它們密切配合,完成消化脂質的使命。

得膽結石,為啥醫生更建議切膽囊?切後有啥副作用,本文說的明白

肝臟作為24小時不間斷工作的器官,會不斷分泌膽汁。膽汁由膽固醇、膽鹽、卵磷脂、鈣等組成。它能使脂質變成細小顆粒,是腸道進一步消化吸收脂質、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幫手。

但我們吃飯卻不是24小時進行的。在進餐的間隙期間,膽汁就會暫時存儲在膽囊內。只在進餐後被膽囊壁擠壓進入十二指腸。

若因各種原因,導致膽囊無法及時排出膽汁,膽汁就會淤積,被膽囊不斷吸水濃縮。一旦到達一定程度,膽汁所含的膽固醇等物質,就容易結晶析出,形成膽結石

得膽結石,為啥醫生更建議切膽囊?切後有啥副作用,本文說的明白


這3類人,最易得膽結石

膽固醇偏高的人:膽固醇在體內代謝途徑之一,就是溶解在膽汁裡,通過膽道排洩到腸道。膽固醇偏高的人群,更容易患膽結石。

中老年人:膽汁內的各種成分比例,會隨年齡增長髮生變化。尤以膽固醇比例上升為主要特點。而膽固醇更容易在膽囊內的沉積形成結石。

常年不吃早飯的人:肝臟經過一晚上工作,膽囊內已經充滿了膽汁。若早上不吃東西刺激膽囊排空,膽汁將會繼續留在膽囊內被濃縮,長年累月下來就容易形成結石。

得膽結石,為啥醫生更建議切膽囊?切後有啥副作用,本文說的明白

一旦有膽結石,患者常會在進餐後出現膽絞痛問題。這是因為,進食後,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後,膽囊受植物神經支配,努力排出膽汁。但是結石卡在了膽囊開口的地方,造成膽囊內壓力突然增加,引起疼痛。


有膽結石,醫生為什麼建議直接切掉膽囊?

一聽說要切除膽囊,很多人會接受不了。但以目前的治療水平看,切除膽囊的確是膽結石更優的解決方案。

(1)膽結石一旦發作,不僅僅會造成劇痛,還有一些嚴重後果。如導致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膽管炎等。

(2)長期慢性刺激,膽囊還可能出現癌變,而膽囊癌的預後很差。

(3)膽結石發作有1就有2,復發概率很高。即便本次採取保守治療,取出了結石,緩解了症狀,沒隔幾個月又容易再次復發。

得膽結石,為啥醫生更建議切膽囊?切後有啥副作用,本文說的明白

因此,目前最近的指南建議,對於症狀比較明顯,如果症狀比較明顯,尤其是反覆發生膽絞痛、膽囊炎的患者,推薦手術切除膽囊治療。

對於一些沒有症狀的膽結石,最新指南建議,有以下幾種情況時還是應該積極切除膽囊:

  • 中老年膽囊結石患者;
  • 病程長,膽囊結石病史在5年以上者;
  • 膽囊結石患者B超提示膽囊有其他病變的患者;
  • 膽囊結石直徑大於1cm;
  • 結石位置不好的患者;
  • 糖尿病合併膽囊結石者;
  • 有膽囊癌家族史的患者。

切除膽囊後,這3個副作用的確存在

切除膽囊後,患者常會出現以下3個副作用。

(1)消化不良,腹瀉腹脹

膽囊切除後,無法在進食後快速大量釋放膽汁。這會導致進食後沒有足夠的膽汁可用,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切除膽囊後,油膩食物消化不良,會導致稍微吃點,就脹得不行。久而久之,就會條件反射性的厭惡油膩食物。

得膽結石,為啥醫生更建議切膽囊?切後有啥副作用,本文說的明白

(2)返流性胃炎

沒了膽囊存儲,膽汁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容易形成反流,造成胃黏膜的損害。患者會出現胃痛、胃脹、口苦等症狀。

(3)膽囊切除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

膽囊沒有了,膽汁就會直接進入腸道。在空腹狀態下,膽汁容易被腸道細菌分解成有致癌作用的次級膽汁酸。

即便如此,該切還得切。醫學從來都是權衡利弊的過程,綜合來看,符合上述手術指徵的,醫生均會建議切除膽囊。


切除膽囊後的注意事項

得膽結石,為啥醫生更建議切膽囊?切後有啥副作用,本文說的明白

切除膽囊後,患者尤其要注重養成規律、低脂、低熱量的飲食習慣。

此外,建議每年複查膽道彩超,排除有沒有膽總管結石。一般膽囊切除後,7~9年後容易出現膽總管結石,因此建議術後患者定期複查膽道彩超。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