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民族服飾繡出苗家婦女新生活

刺繡 手工藝 投資 經濟 貴州網 2017-05-23

“這幾個月來,我每場趕谷隴、新州、舊州和重安都要賣六、七套苗族衣服,每套1200元左右。幾年來,年銷售300多套,收入10多萬元。”日前,黃平縣舊州鎮寨碧村苗族婦女駱地珍高興的告訴筆者,“苗族盛裝越來越受到不同年齡段的婦女喜愛,好多漢族婦女也看上了苗族服飾,要是我一年能賣去五、六套手工刺繡的苗族服飾的話,收入更加可觀。傳統的苗族盛裝工藝價格更昂貴,市場價每套至少賣1萬元以上。”

黃平民族服飾繡出苗家婦女新生活

據悉,舊州鎮擁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蘊,特別是苗族服飾製作技藝這一塊上,得到了較好的保存,同時,還成為黃平苗族文化產業致富的一大亮點。近年來,舊州鎮婦女利用這一資源,瞄準苗族刺繡這個行業,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她們大膽改良了苗族盛裝,投入10多萬元資金購繡花機加工苗族盛裝,在閒暇時間製作苗族服飾銷售,增加了經濟收入。

黃平民族服飾繡出苗家婦女新生活

寨碧村婦女駱地珍是位苗族刺繡能手,自幼喜歡和母親學刺繡,現已進入中老年人階段。為能給家裡增加更多的收入,發揮刺繡特長,2014年12月,她投資辦起了黃平縣舊州鎮桑彩民族服裝廠,生產出的衣服、裙子質量很好,做工精細;衣服、裙子上的裝飾都是手工刺繡上去的,頗受顧客喜歡,銷路很好。駱地珍為自己找到了一份賺錢的門路。在加快脫貧攻堅的步伐中,舊州鎮大部分苗族婦女都利用農閒做起了刺繡的活,都繡出自己的新收入。(張玉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