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辦法》將於7月1日起施行

慈善 江西 法律 經濟 運營商 大數據 文化 電信 消費日報江西記者站 2019-06-03
《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辦法》將於7月1日起施行

好心市民如何來行善?個人或家庭遭遇困難,又如何求助?《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辦法》將於7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的施行,將進一步發展慈善事業,弘揚慈善文化,規範慈善活動,保護慈善組織、捐贈人、志願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動參與者的合法權益。

上了失信名單不得擔任慈善組織負責人

該《辦法》分為總則、慈善組織、慈善募捐和捐贈、慈善信託、慈善財產、慈善服務、信息公開、促進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共十一章。

慈善組織方面,《慈善法》公佈後設立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非營利性組織,需要登記為慈善組織的,應當依照《慈善法》的規定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登記。鼓勵和支持《慈善法》公佈前已經設立並符合慈善組織登記條件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非營利性組織,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慈善組織的負責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因故意犯罪被判處刑罰,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未逾五年的;在被吊銷登記證書或者被取締的組織擔任負責人,自該組織被吊銷登記證書或者被取締之日起未逾五年的;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取得資格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慈善募捐和捐贈

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依法取得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公開募捐資格證書不得偽造、變造、出租或者出借。

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連續六個月不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由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納入活動異常名錄並向社會公告。

慈善組織以舉辦面向社會公眾的義演、義賽、義賣、義展、義拍、慈善晚會等方式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管轄區域內進行,確有必要在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管轄區域外進行的,應當報其開展募捐活動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

鼓勵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設立社會捐助站點和慈善超市。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可以與企業事業單位、村(居)民委員會合作,在公共場所、經營場所、居住小區及其他相應場所設立募捐箱、衣物捐贈箱,並在其顯著位置標明慈善組織的名稱、聯繫方式和募捐信息查詢方法等相關內容。

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佈公開募捐信息,並可以同時在以本慈善組織名義開通的門戶網站、微博、微信、QQ、移動客戶端等網絡平臺發佈公開募捐信息。

鼓勵慈善組織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創新公開募捐活動的載體和形式;鼓勵社會公眾以電子支付或者其他合法的虛擬形式開展捐贈。

發佈個人求助信息應提示風險

“家人患了重病,急需用錢”“重病跪求各位救助”……在朋友圈、網絡上,類似的求助不斷,究竟孰真孰假?

《辦法》對個人求助進行了規範。個人因解決本人、家庭成員或者親屬的特殊困難需要,可以向慈善組織求助。慈善組織接受個人求助的,應當對求助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實。

個人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以及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發佈求助信息的,廣播、電視、報刊以及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應當對求助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實,並且在顯著位置向公眾進行風險防範提示,告知其信息不屬於慈善公開募捐信息;不得為求助人開展公開募捐,也不得代為接受捐贈。

求助人應當對提供的身份信息、具體求助事項等求助信息的真實性負責,不得虛構事實、誇大困難騙取他人捐贈,求助獲得的款物應當用於求助目的。

個人違反規定,提供虛假身份信息、虛構事實騙取他人捐贈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公開承諾捐贈又反悔 可向法院申請支付令

《辦法》提出,捐贈人應當按照捐贈協議履行捐贈義務,捐贈人違反捐贈協議逾期未交付捐贈財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組織或者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贈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組織和其他接受捐贈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或者提起訴訟:捐贈人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公共媒體公開承諾捐贈的;捐贈財產用於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優撫,救助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並簽訂書面捐贈協議的。

捐贈人公開承諾捐贈或者簽訂書面捐贈協議後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經向公開承諾捐贈地或者書面捐贈協議簽訂地的民政部門報告並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後,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慈善捐贈時附加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序良俗的條件,不得利用慈善捐贈以任何方式宣傳法律法規禁止宣傳的產品和事項,不得假借慈善名義從事營利性活動,不得對慈善行為進行誇大宣傳。

捐贈人與慈善組織約定捐贈財產的用途和受益人時,不得指定或者變相指定捐贈人的利害關係人作為受益人。

捐贈財產應當根據捐贈協議的約定用於慈善活動,不得擅自改變捐贈財產的用途,不得提取回扣返還捐贈人。

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服務 不得向受益人收取報酬

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服務,可以自己提供或者招募志願者提供,也可以委託有服務專長的其他組織提供。鼓勵和支持慈善組織引進社會工作等專業人才開展慈善服務。

開展慈善服務,應當尊重受益人、志願者的人格尊嚴,保護受益人、志願者的個人信息,不得侵害受益人、志願者的隱私,不得向受益人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報酬。

慈善組織、志願者、受益人可以根據需要簽訂書面協議,明確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約定慈善服務的內容、方式、時間、地點、工作條件和安全保障措施等。志願者應當按照書面協議或者約定提供慈善服務,因故不能提供慈善服務的,應當及時告知慈善組織或者受益人。

慈善信息應及時向社會公開

不少市民捐款之後,並不瞭解自己的捐款去向何處。那麼,捐款人有權利過問嗎?是的,不僅如此,對違規行為,你還可以舉報。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在統一的信息平臺,及時向社會公開慈善信息,並免費提供慈善信息發佈服務。

慈善組織和慈善信託的受託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在前款規定的信息平臺向社會公開慈善信息,對信息的真實性負責,並接受社會監督。

慈善組織應當及時發佈、更新開展募捐、接受捐贈、捐贈款物使用的情況,慈善項目實施、資產保值增值的情況等信息。

監督管理方面,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發現慈善活動有違法或者違反章程行為的,可以向該組織或者個人所屬的慈善行業組織投訴,或者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舉報。

鼓勵公眾、媒體對慈善活動進行監督,對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騙取財產以及慈善組織、慈善信託的違法違規行為予以曝光。

慈善組織專職工作人員符合條件可納入公益性崗位

省人民政府設立贛鄱慈善獎,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

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對慈善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社會影響較大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給予表彰。

慈善組織及其取得的合法收入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慈善公益宣傳應當減免相關費用。

鼓勵用人單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有良好慈善服務記錄的志願者;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招聘可以將慈善服務情況納入考察內容。鼓勵各部門將慈善服務時間作為本行業、本領域相關評優、評先工作的重要參考。鼓勵公共服務機構等對有良好慈善服務記錄的志願者給予優待。

有良好慈善服務記錄的志願者在其本人及家庭遭遇困難時,慈善組織可以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救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加強慈善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護和職業教育培訓,建立健全以慈善從業人員的職稱評定、信用記錄、社會保險等為主要內容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將符合條件的慈善組織專職工作人員納入公益性崗位。

來源:南昌晚報


編輯丨鄧藝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