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瓷器 康熙 越窯 陶瓷 歷史 小程序機器人 2019-06-19

各個時代、各個窯口的瓷器都帶有它們自身不同的DNA,這些不同點在器物的露胎處——底足往往有許多表現。

在它們做胚、墊燒、出窯的時候就由於胚土原料的配比不同,顯示或紅、或灰、或白的胎色;

修足時因各代工藝方法有異,就產生乳丁、跳刀、同心圓、旋挖痕的不同狀況;

裝窯時由於墊並或墊沙,器底也留下不同痕跡;

入窯後又由於胎土含鐵元素隨水汽外洩使露胎處顯示桔黃、桔紅的窯紅色;-----

試找出一些有特徵的器底進行學習,以提高鑑瓷能力。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晉越窯 底部墊燒痕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唐 越窯 底部墊燒痕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唐 長沙窯 底部刮痕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唐 洪州窯 底部刮痕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唐 五代 邢窯 玉璧底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宋 湖田窯 底部墊燒痕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元 底部乳丁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元 挖底旋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明 跳刀 乳丁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明 粘沙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明 墊沙 糊米底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明 跳刀痕

瓷器看底足、找規律

從底足看瓷器 (2011-11-22 16:10:25)

轉載▼

標籤: 火石紅 乳突 棕眼 古瓷 磁州窯 娛樂

陶瓷鑑定,不外乎看器型、辨胎釉、論紋飾,瞭解歷史背景等途徑,但對於現在的高仿品來說,這些特徵目前都能基本達到。對初學者來說心中著急,卻不知從何著手。

突破口是什麼呢?我的體會是不妨從底足著手。小小的底足能反應瓷器的重要特徵,抓住這些特徵綜合分析,較易找到感覺,避開假貨,發現真品。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底足特徵,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

比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紋及切削紋)、“跳刀痕”、“棕眼”、“火石紅”(窯紅)、“墊燒痕”、“湖米底”、“敲底”、“沾窯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顯的年代痕跡。

“乳突”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顯,明早期“乳突”也較大,洪武中期漸小,永樂、宣德有細小“乳突”,雖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較少見,但到嘉靖萬曆時又出現,一直到崇禎才消失,這就是說“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徵之一。

“旋痕”包括“跳刀痕”,在明末清初較為明顯,而明初時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宋時底足內壁也有旋轉半圈的刀削痕,致使中間隆起一脊樑。而在明正德時底足處往往有放射狀的田螺紋。“棕眼”(針鼻孔),康熙時底釉處往往出現大小不一的“棕眼”,疏密不均,但無論大小都能從“棕眼”中清晰地看到胎體。而光緒民國及現在仿康熙的作品“棕眼”較淺,從“棕眼”裡一般看不到胎體。

“火石紅”(窯紅),明前由於胎土中含鐵量高,加溫時露胎處氧化成磚紅,甚至羊肝色。明時已較淡,但明宣德時還常見火石紅斑。直到清早期仍可見到火石紅。

“湖米底”,見於明與明前砂底大盤,由於胎中含鐵量高,燒後高溫下要通風冷卻,吹風的砂底處氧化成米飯燒焦似的片片的痕跡。

“敲底”,見於道光時鈞紅,由於其釉肥厚,流到底足處燒後與所墊物粘連在一起。為使其分開,只好人工敲開,造成底足如狗咬一般。但儘管如此,由於年代較長,所敲處一般胎色變深,且手感平滑。

“沾窯砂”,由於過去特定的燒窯工藝,往往盤碗底足沾有較粗的窯砂,如磁州窯碗底足就沾有較粗的窯砂,明清時不少盤碗等瓷器足內也沾有窯砂。

我們要抓住這些特徵,結合各方面的經驗,鑑定瓷器我想會比較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