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9年是一個很奇妙的年份。這一年,定州先後發現了多處震驚考古界的古遺址,並發現了多件國寶級文物。如中山王劉暢墓發現了最大的玉璧和神仙玉座屏兩件國寶,而也是在這一年,人們又發現了淨眾院塔基地宮遺址,裡面又出土了有著“定瓷之王”美譽的國寶定窯龍首蓮紋大淨瓶,這件定瓷精品更是讓收藏界與陶瓷藝術愛好者歎為觀止。
這是怎樣的一方寶地,竟然有著如此燦爛的文化遺存!

造就了陶瓷藝術高峰的宋代官家

"

1969年是一個很奇妙的年份。這一年,定州先後發現了多處震驚考古界的古遺址,並發現了多件國寶級文物。如中山王劉暢墓發現了最大的玉璧和神仙玉座屏兩件國寶,而也是在這一年,人們又發現了淨眾院塔基地宮遺址,裡面又出土了有著“定瓷之王”美譽的國寶定窯龍首蓮紋大淨瓶,這件定瓷精品更是讓收藏界與陶瓷藝術愛好者歎為觀止。
這是怎樣的一方寶地,竟然有著如此燦爛的文化遺存!

造就了陶瓷藝術高峰的宋代官家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歷史百轉千回,漢唐盛世讓全世界知道了東方有一個強大的中華民族,尤其是唐朝更是讓中國成為世界的中心,無數絲綢和瓷器沿著絲綢之路傳播著中華文明的強大與自信。但隨著漁陽鼙鼓而來的安史之亂,讓唐朝由盛轉衰,一直未能重現盛唐時的輝煌。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三大問題一個都未得到解決,又爆發了持續10年的席捲全國的王仙芝黃巢起義。這場戰亂使唐帝國的統治基礎徹底崩塌,即使堯舜再世、管樂重生也是無力迴天了。而各地的節度使等武將在剿滅起義軍的過程中不斷坐大,擁兵自重,儼然一方諸侯。最終,唐帝國被原黃巢部下、後投降唐朝官軍的降將朱溫所終結,朱溫弒君自立為帝,國號為樑。唐帝國不復存在,接下來的是近百年戰火不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五代十國。亂世就此拉開了帷幕。

最終,一個軍人出身的將領趙匡胤如同之前的那些軍閥一樣,通過掌握兵權並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雖然他的前半生和他的那些軍閥前輩幾乎如出一轍,但趙匡胤在後面的所作所為則讓人心悅誠服,因為他結束了這紛繁的亂世,建立了又一個大一統的政權。並且,這個政權重視文化,讓中國歷史又出現了一個高峰。這就是宋朝。

"

1969年是一個很奇妙的年份。這一年,定州先後發現了多處震驚考古界的古遺址,並發現了多件國寶級文物。如中山王劉暢墓發現了最大的玉璧和神仙玉座屏兩件國寶,而也是在這一年,人們又發現了淨眾院塔基地宮遺址,裡面又出土了有著“定瓷之王”美譽的國寶定窯龍首蓮紋大淨瓶,這件定瓷精品更是讓收藏界與陶瓷藝術愛好者歎為觀止。
這是怎樣的一方寶地,竟然有著如此燦爛的文化遺存!

造就了陶瓷藝術高峰的宋代官家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歷史百轉千回,漢唐盛世讓全世界知道了東方有一個強大的中華民族,尤其是唐朝更是讓中國成為世界的中心,無數絲綢和瓷器沿著絲綢之路傳播著中華文明的強大與自信。但隨著漁陽鼙鼓而來的安史之亂,讓唐朝由盛轉衰,一直未能重現盛唐時的輝煌。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三大問題一個都未得到解決,又爆發了持續10年的席捲全國的王仙芝黃巢起義。這場戰亂使唐帝國的統治基礎徹底崩塌,即使堯舜再世、管樂重生也是無力迴天了。而各地的節度使等武將在剿滅起義軍的過程中不斷坐大,擁兵自重,儼然一方諸侯。最終,唐帝國被原黃巢部下、後投降唐朝官軍的降將朱溫所終結,朱溫弒君自立為帝,國號為樑。唐帝國不復存在,接下來的是近百年戰火不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五代十國。亂世就此拉開了帷幕。

最終,一個軍人出身的將領趙匡胤如同之前的那些軍閥一樣,通過掌握兵權並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雖然他的前半生和他的那些軍閥前輩幾乎如出一轍,但趙匡胤在後面的所作所為則讓人心悅誠服,因為他結束了這紛繁的亂世,建立了又一個大一統的政權。並且,這個政權重視文化,讓中國歷史又出現了一個高峰。這就是宋朝。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五代十國之所以戰亂頻仍,政權交替不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武將權力過大沒有制衡。一旦一員武將獲得了足夠強大的實力之後,不滅掉舊主稱帝連群眾都不會接受。在五代十國這幾十年中,中原地區的政權,也就是所謂的“樑唐晉漢周”五代,更迭之頻繁讓人瞠目結舌,每一個政權存活壽命不超過16年,最短的3年。不要說臣弒君,就連子弒父、弟殺兄都屢見不鮮,前面說到的朱溫,就是被親兒子殺掉的。中原以外的割據政權,也就是“十國”,因為遠離中原戰亂地區,相對壽命要長一點,最長的85年。可以想象,當時的中華大地是一個什麼樣的亂世。
趙匡胤深知五代時的混亂狀況以及其根源所在。於是,這名武將出身的君主開始著力扭轉這個局面,採取了“杯酒釋兵權”的辦法,提高大將們的待遇,甚至和重要將領結成姻親,同時收回兵權。趙匡胤以及其繼承人又設置了相當嚴密的“一院三衙”制度:一院即樞密院,是主管軍事的機構,最重要的調兵權就由樞密院掌控,調發軍隊的兵符、印信等重要憑據都由樞密院管理,主官樞密使基本上由文官擔任;三衙為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有統兵權但無權調兵。這就從根本上將兵權集中在皇帝手中,扭轉了唐朝中期就形成的武將尾大不掉的局面。這個制度在削弱武將權力、防止武將奪權方面是極為成功的,宋以後各個朝代基本都沿襲了這個思路,這也是宋代以後再也沒有武將奪權稱帝、沒有五代十國這樣頻繁更迭政權的情況的根本原因。
"

1969年是一個很奇妙的年份。這一年,定州先後發現了多處震驚考古界的古遺址,並發現了多件國寶級文物。如中山王劉暢墓發現了最大的玉璧和神仙玉座屏兩件國寶,而也是在這一年,人們又發現了淨眾院塔基地宮遺址,裡面又出土了有著“定瓷之王”美譽的國寶定窯龍首蓮紋大淨瓶,這件定瓷精品更是讓收藏界與陶瓷藝術愛好者歎為觀止。
這是怎樣的一方寶地,竟然有著如此燦爛的文化遺存!

造就了陶瓷藝術高峰的宋代官家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歷史百轉千回,漢唐盛世讓全世界知道了東方有一個強大的中華民族,尤其是唐朝更是讓中國成為世界的中心,無數絲綢和瓷器沿著絲綢之路傳播著中華文明的強大與自信。但隨著漁陽鼙鼓而來的安史之亂,讓唐朝由盛轉衰,一直未能重現盛唐時的輝煌。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三大問題一個都未得到解決,又爆發了持續10年的席捲全國的王仙芝黃巢起義。這場戰亂使唐帝國的統治基礎徹底崩塌,即使堯舜再世、管樂重生也是無力迴天了。而各地的節度使等武將在剿滅起義軍的過程中不斷坐大,擁兵自重,儼然一方諸侯。最終,唐帝國被原黃巢部下、後投降唐朝官軍的降將朱溫所終結,朱溫弒君自立為帝,國號為樑。唐帝國不復存在,接下來的是近百年戰火不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五代十國。亂世就此拉開了帷幕。

最終,一個軍人出身的將領趙匡胤如同之前的那些軍閥一樣,通過掌握兵權並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雖然他的前半生和他的那些軍閥前輩幾乎如出一轍,但趙匡胤在後面的所作所為則讓人心悅誠服,因為他結束了這紛繁的亂世,建立了又一個大一統的政權。並且,這個政權重視文化,讓中國歷史又出現了一個高峰。這就是宋朝。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五代十國之所以戰亂頻仍,政權交替不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武將權力過大沒有制衡。一旦一員武將獲得了足夠強大的實力之後,不滅掉舊主稱帝連群眾都不會接受。在五代十國這幾十年中,中原地區的政權,也就是所謂的“樑唐晉漢周”五代,更迭之頻繁讓人瞠目結舌,每一個政權存活壽命不超過16年,最短的3年。不要說臣弒君,就連子弒父、弟殺兄都屢見不鮮,前面說到的朱溫,就是被親兒子殺掉的。中原以外的割據政權,也就是“十國”,因為遠離中原戰亂地區,相對壽命要長一點,最長的85年。可以想象,當時的中華大地是一個什麼樣的亂世。
趙匡胤深知五代時的混亂狀況以及其根源所在。於是,這名武將出身的君主開始著力扭轉這個局面,採取了“杯酒釋兵權”的辦法,提高大將們的待遇,甚至和重要將領結成姻親,同時收回兵權。趙匡胤以及其繼承人又設置了相當嚴密的“一院三衙”制度:一院即樞密院,是主管軍事的機構,最重要的調兵權就由樞密院掌控,調發軍隊的兵符、印信等重要憑據都由樞密院管理,主官樞密使基本上由文官擔任;三衙為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有統兵權但無權調兵。這就從根本上將兵權集中在皇帝手中,扭轉了唐朝中期就形成的武將尾大不掉的局面。這個制度在削弱武將權力、防止武將奪權方面是極為成功的,宋以後各個朝代基本都沿襲了這個思路,這也是宋代以後再也沒有武將奪權稱帝、沒有五代十國這樣頻繁更迭政權的情況的根本原因。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因為體制的變化,中國社會風氣也由此開始變得更加重文輕武。宋代的皇帝被稱為“官家”,源自“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一語,其意趨向於告誡君主需選賢任能、開明施政。相對於其他朝代來說,宋代並未刻意強調拔高君主的神聖屬性。宋代皇帝大都認為,給政權帶來的威脅,一百個文官也不如一個武將大。邊患雖然不可掉以輕心,但也不是不能通過政治談判來加以解決,更重要的是防備武人造反。所以有宋一代極大地提升了讀書人的政治社會地位,對文人士大夫的優容是前所未有的。宋人葉夢得記載:宋太祖趙匡胤留下遺訓,讓後世繼任者不得殺戮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葉夢得是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官員,恰逢其時,他的記載應該相對準確性比較高。
"

1969年是一個很奇妙的年份。這一年,定州先後發現了多處震驚考古界的古遺址,並發現了多件國寶級文物。如中山王劉暢墓發現了最大的玉璧和神仙玉座屏兩件國寶,而也是在這一年,人們又發現了淨眾院塔基地宮遺址,裡面又出土了有著“定瓷之王”美譽的國寶定窯龍首蓮紋大淨瓶,這件定瓷精品更是讓收藏界與陶瓷藝術愛好者歎為觀止。
這是怎樣的一方寶地,竟然有著如此燦爛的文化遺存!

造就了陶瓷藝術高峰的宋代官家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歷史百轉千回,漢唐盛世讓全世界知道了東方有一個強大的中華民族,尤其是唐朝更是讓中國成為世界的中心,無數絲綢和瓷器沿著絲綢之路傳播著中華文明的強大與自信。但隨著漁陽鼙鼓而來的安史之亂,讓唐朝由盛轉衰,一直未能重現盛唐時的輝煌。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三大問題一個都未得到解決,又爆發了持續10年的席捲全國的王仙芝黃巢起義。這場戰亂使唐帝國的統治基礎徹底崩塌,即使堯舜再世、管樂重生也是無力迴天了。而各地的節度使等武將在剿滅起義軍的過程中不斷坐大,擁兵自重,儼然一方諸侯。最終,唐帝國被原黃巢部下、後投降唐朝官軍的降將朱溫所終結,朱溫弒君自立為帝,國號為樑。唐帝國不復存在,接下來的是近百年戰火不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五代十國。亂世就此拉開了帷幕。

最終,一個軍人出身的將領趙匡胤如同之前的那些軍閥一樣,通過掌握兵權並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雖然他的前半生和他的那些軍閥前輩幾乎如出一轍,但趙匡胤在後面的所作所為則讓人心悅誠服,因為他結束了這紛繁的亂世,建立了又一個大一統的政權。並且,這個政權重視文化,讓中國歷史又出現了一個高峰。這就是宋朝。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五代十國之所以戰亂頻仍,政權交替不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武將權力過大沒有制衡。一旦一員武將獲得了足夠強大的實力之後,不滅掉舊主稱帝連群眾都不會接受。在五代十國這幾十年中,中原地區的政權,也就是所謂的“樑唐晉漢周”五代,更迭之頻繁讓人瞠目結舌,每一個政權存活壽命不超過16年,最短的3年。不要說臣弒君,就連子弒父、弟殺兄都屢見不鮮,前面說到的朱溫,就是被親兒子殺掉的。中原以外的割據政權,也就是“十國”,因為遠離中原戰亂地區,相對壽命要長一點,最長的85年。可以想象,當時的中華大地是一個什麼樣的亂世。
趙匡胤深知五代時的混亂狀況以及其根源所在。於是,這名武將出身的君主開始著力扭轉這個局面,採取了“杯酒釋兵權”的辦法,提高大將們的待遇,甚至和重要將領結成姻親,同時收回兵權。趙匡胤以及其繼承人又設置了相當嚴密的“一院三衙”制度:一院即樞密院,是主管軍事的機構,最重要的調兵權就由樞密院掌控,調發軍隊的兵符、印信等重要憑據都由樞密院管理,主官樞密使基本上由文官擔任;三衙為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有統兵權但無權調兵。這就從根本上將兵權集中在皇帝手中,扭轉了唐朝中期就形成的武將尾大不掉的局面。這個制度在削弱武將權力、防止武將奪權方面是極為成功的,宋以後各個朝代基本都沿襲了這個思路,這也是宋代以後再也沒有武將奪權稱帝、沒有五代十國這樣頻繁更迭政權的情況的根本原因。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因為體制的變化,中國社會風氣也由此開始變得更加重文輕武。宋代的皇帝被稱為“官家”,源自“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一語,其意趨向於告誡君主需選賢任能、開明施政。相對於其他朝代來說,宋代並未刻意強調拔高君主的神聖屬性。宋代皇帝大都認為,給政權帶來的威脅,一百個文官也不如一個武將大。邊患雖然不可掉以輕心,但也不是不能通過政治談判來加以解決,更重要的是防備武人造反。所以有宋一代極大地提升了讀書人的政治社會地位,對文人士大夫的優容是前所未有的。宋人葉夢得記載:宋太祖趙匡胤留下遺訓,讓後世繼任者不得殺戮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葉夢得是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官員,恰逢其時,他的記載應該相對準確性比較高。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在這樣一個重視文化的大環境下,文學藝術得到了極大發展,尤其是在文人雅士審美情趣的指導下,宋代陶瓷藝術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頂峰,出現了汝、官、哥、定等五大名窯。因為宋代瓷器製作技藝的精良與藝術品位的提高,宮廷之中開始廣泛使用瓷器。對於陶瓷藝術來說,瓷器大量被宮廷御用,勢必對瓷器的質量和藝術高度都有了更高要求,這對於陶瓷藝術品位的進一步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富有審美情趣的皇帝也開始逐漸參與到瓷器設計中來,甚至親自指導瓷器燒造,這又促進了陶瓷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另外,宮廷用瓷燒造的大量技術成果和藝術創新又會輻射帶動民間瓷器製造,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就使宋代陶瓷藝術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
"

1969年是一個很奇妙的年份。這一年,定州先後發現了多處震驚考古界的古遺址,並發現了多件國寶級文物。如中山王劉暢墓發現了最大的玉璧和神仙玉座屏兩件國寶,而也是在這一年,人們又發現了淨眾院塔基地宮遺址,裡面又出土了有著“定瓷之王”美譽的國寶定窯龍首蓮紋大淨瓶,這件定瓷精品更是讓收藏界與陶瓷藝術愛好者歎為觀止。
這是怎樣的一方寶地,竟然有著如此燦爛的文化遺存!

造就了陶瓷藝術高峰的宋代官家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歷史百轉千回,漢唐盛世讓全世界知道了東方有一個強大的中華民族,尤其是唐朝更是讓中國成為世界的中心,無數絲綢和瓷器沿著絲綢之路傳播著中華文明的強大與自信。但隨著漁陽鼙鼓而來的安史之亂,讓唐朝由盛轉衰,一直未能重現盛唐時的輝煌。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三大問題一個都未得到解決,又爆發了持續10年的席捲全國的王仙芝黃巢起義。這場戰亂使唐帝國的統治基礎徹底崩塌,即使堯舜再世、管樂重生也是無力迴天了。而各地的節度使等武將在剿滅起義軍的過程中不斷坐大,擁兵自重,儼然一方諸侯。最終,唐帝國被原黃巢部下、後投降唐朝官軍的降將朱溫所終結,朱溫弒君自立為帝,國號為樑。唐帝國不復存在,接下來的是近百年戰火不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五代十國。亂世就此拉開了帷幕。

最終,一個軍人出身的將領趙匡胤如同之前的那些軍閥一樣,通過掌握兵權並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雖然他的前半生和他的那些軍閥前輩幾乎如出一轍,但趙匡胤在後面的所作所為則讓人心悅誠服,因為他結束了這紛繁的亂世,建立了又一個大一統的政權。並且,這個政權重視文化,讓中國歷史又出現了一個高峰。這就是宋朝。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五代十國之所以戰亂頻仍,政權交替不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武將權力過大沒有制衡。一旦一員武將獲得了足夠強大的實力之後,不滅掉舊主稱帝連群眾都不會接受。在五代十國這幾十年中,中原地區的政權,也就是所謂的“樑唐晉漢周”五代,更迭之頻繁讓人瞠目結舌,每一個政權存活壽命不超過16年,最短的3年。不要說臣弒君,就連子弒父、弟殺兄都屢見不鮮,前面說到的朱溫,就是被親兒子殺掉的。中原以外的割據政權,也就是“十國”,因為遠離中原戰亂地區,相對壽命要長一點,最長的85年。可以想象,當時的中華大地是一個什麼樣的亂世。
趙匡胤深知五代時的混亂狀況以及其根源所在。於是,這名武將出身的君主開始著力扭轉這個局面,採取了“杯酒釋兵權”的辦法,提高大將們的待遇,甚至和重要將領結成姻親,同時收回兵權。趙匡胤以及其繼承人又設置了相當嚴密的“一院三衙”制度:一院即樞密院,是主管軍事的機構,最重要的調兵權就由樞密院掌控,調發軍隊的兵符、印信等重要憑據都由樞密院管理,主官樞密使基本上由文官擔任;三衙為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有統兵權但無權調兵。這就從根本上將兵權集中在皇帝手中,扭轉了唐朝中期就形成的武將尾大不掉的局面。這個制度在削弱武將權力、防止武將奪權方面是極為成功的,宋以後各個朝代基本都沿襲了這個思路,這也是宋代以後再也沒有武將奪權稱帝、沒有五代十國這樣頻繁更迭政權的情況的根本原因。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因為體制的變化,中國社會風氣也由此開始變得更加重文輕武。宋代的皇帝被稱為“官家”,源自“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一語,其意趨向於告誡君主需選賢任能、開明施政。相對於其他朝代來說,宋代並未刻意強調拔高君主的神聖屬性。宋代皇帝大都認為,給政權帶來的威脅,一百個文官也不如一個武將大。邊患雖然不可掉以輕心,但也不是不能通過政治談判來加以解決,更重要的是防備武人造反。所以有宋一代極大地提升了讀書人的政治社會地位,對文人士大夫的優容是前所未有的。宋人葉夢得記載:宋太祖趙匡胤留下遺訓,讓後世繼任者不得殺戮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葉夢得是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官員,恰逢其時,他的記載應該相對準確性比較高。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在這樣一個重視文化的大環境下,文學藝術得到了極大發展,尤其是在文人雅士審美情趣的指導下,宋代陶瓷藝術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頂峰,出現了汝、官、哥、定等五大名窯。因為宋代瓷器製作技藝的精良與藝術品位的提高,宮廷之中開始廣泛使用瓷器。對於陶瓷藝術來說,瓷器大量被宮廷御用,勢必對瓷器的質量和藝術高度都有了更高要求,這對於陶瓷藝術品位的進一步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富有審美情趣的皇帝也開始逐漸參與到瓷器設計中來,甚至親自指導瓷器燒造,這又促進了陶瓷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另外,宮廷用瓷燒造的大量技術成果和藝術創新又會輻射帶動民間瓷器製造,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就使宋代陶瓷藝術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定州就是宋代重要的瓷器生產基地之一,這裡的瓷窯也因為定州之名而被稱為“定窯”,而燒造的瓷器也就被命名為“定瓷”。宋代的五大名窯裡只有定瓷生產白瓷,而其他四個窯口生產的都是青瓷,這也顯得定瓷彌足珍貴。當然,宋代時定州也燒造其他顏色釉瓷器,但白瓷則一直是知名度最高的品種,以至於人們說起定瓷首先想到的就是“顏如雪”的白瓷。
"

1969年是一個很奇妙的年份。這一年,定州先後發現了多處震驚考古界的古遺址,並發現了多件國寶級文物。如中山王劉暢墓發現了最大的玉璧和神仙玉座屏兩件國寶,而也是在這一年,人們又發現了淨眾院塔基地宮遺址,裡面又出土了有著“定瓷之王”美譽的國寶定窯龍首蓮紋大淨瓶,這件定瓷精品更是讓收藏界與陶瓷藝術愛好者歎為觀止。
這是怎樣的一方寶地,竟然有著如此燦爛的文化遺存!

造就了陶瓷藝術高峰的宋代官家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歷史百轉千回,漢唐盛世讓全世界知道了東方有一個強大的中華民族,尤其是唐朝更是讓中國成為世界的中心,無數絲綢和瓷器沿著絲綢之路傳播著中華文明的強大與自信。但隨著漁陽鼙鼓而來的安史之亂,讓唐朝由盛轉衰,一直未能重現盛唐時的輝煌。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朋黨之爭、宦官專權三大問題一個都未得到解決,又爆發了持續10年的席捲全國的王仙芝黃巢起義。這場戰亂使唐帝國的統治基礎徹底崩塌,即使堯舜再世、管樂重生也是無力迴天了。而各地的節度使等武將在剿滅起義軍的過程中不斷坐大,擁兵自重,儼然一方諸侯。最終,唐帝國被原黃巢部下、後投降唐朝官軍的降將朱溫所終結,朱溫弒君自立為帝,國號為樑。唐帝國不復存在,接下來的是近百年戰火不斷、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的五代十國。亂世就此拉開了帷幕。

最終,一個軍人出身的將領趙匡胤如同之前的那些軍閥一樣,通過掌握兵權並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雖然他的前半生和他的那些軍閥前輩幾乎如出一轍,但趙匡胤在後面的所作所為則讓人心悅誠服,因為他結束了這紛繁的亂世,建立了又一個大一統的政權。並且,這個政權重視文化,讓中國歷史又出現了一個高峰。這就是宋朝。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五代十國之所以戰亂頻仍,政權交替不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武將權力過大沒有制衡。一旦一員武將獲得了足夠強大的實力之後,不滅掉舊主稱帝連群眾都不會接受。在五代十國這幾十年中,中原地區的政權,也就是所謂的“樑唐晉漢周”五代,更迭之頻繁讓人瞠目結舌,每一個政權存活壽命不超過16年,最短的3年。不要說臣弒君,就連子弒父、弟殺兄都屢見不鮮,前面說到的朱溫,就是被親兒子殺掉的。中原以外的割據政權,也就是“十國”,因為遠離中原戰亂地區,相對壽命要長一點,最長的85年。可以想象,當時的中華大地是一個什麼樣的亂世。
趙匡胤深知五代時的混亂狀況以及其根源所在。於是,這名武將出身的君主開始著力扭轉這個局面,採取了“杯酒釋兵權”的辦法,提高大將們的待遇,甚至和重要將領結成姻親,同時收回兵權。趙匡胤以及其繼承人又設置了相當嚴密的“一院三衙”制度:一院即樞密院,是主管軍事的機構,最重要的調兵權就由樞密院掌控,調發軍隊的兵符、印信等重要憑據都由樞密院管理,主官樞密使基本上由文官擔任;三衙為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有統兵權但無權調兵。這就從根本上將兵權集中在皇帝手中,扭轉了唐朝中期就形成的武將尾大不掉的局面。這個制度在削弱武將權力、防止武將奪權方面是極為成功的,宋以後各個朝代基本都沿襲了這個思路,這也是宋代以後再也沒有武將奪權稱帝、沒有五代十國這樣頻繁更迭政權的情況的根本原因。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因為體制的變化,中國社會風氣也由此開始變得更加重文輕武。宋代的皇帝被稱為“官家”,源自“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一語,其意趨向於告誡君主需選賢任能、開明施政。相對於其他朝代來說,宋代並未刻意強調拔高君主的神聖屬性。宋代皇帝大都認為,給政權帶來的威脅,一百個文官也不如一個武將大。邊患雖然不可掉以輕心,但也不是不能通過政治談判來加以解決,更重要的是防備武人造反。所以有宋一代極大地提升了讀書人的政治社會地位,對文人士大夫的優容是前所未有的。宋人葉夢得記載:宋太祖趙匡胤留下遺訓,讓後世繼任者不得殺戮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葉夢得是北宋末年及南宋初年官員,恰逢其時,他的記載應該相對準確性比較高。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在這樣一個重視文化的大環境下,文學藝術得到了極大發展,尤其是在文人雅士審美情趣的指導下,宋代陶瓷藝術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頂峰,出現了汝、官、哥、定等五大名窯。因為宋代瓷器製作技藝的精良與藝術品位的提高,宮廷之中開始廣泛使用瓷器。對於陶瓷藝術來說,瓷器大量被宮廷御用,勢必對瓷器的質量和藝術高度都有了更高要求,這對於陶瓷藝術品位的進一步提高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富有審美情趣的皇帝也開始逐漸參與到瓷器設計中來,甚至親自指導瓷器燒造,這又促進了陶瓷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另外,宮廷用瓷燒造的大量技術成果和藝術創新又會輻射帶動民間瓷器製造,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就使宋代陶瓷藝術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定州就是宋代重要的瓷器生產基地之一,這裡的瓷窯也因為定州之名而被稱為“定窯”,而燒造的瓷器也就被命名為“定瓷”。宋代的五大名窯裡只有定瓷生產白瓷,而其他四個窯口生產的都是青瓷,這也顯得定瓷彌足珍貴。當然,宋代時定州也燒造其他顏色釉瓷器,但白瓷則一直是知名度最高的品種,以至於人們說起定瓷首先想到的就是“顏如雪”的白瓷。
看宋代,定州是何等舉世聞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