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志探史•看陝南人源自何方?旬陽、嵐皋、寧陝、白河、紫陽'

"

【旬陽縣】 清代移民入洵陽縣境集中發生於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時期,在乾隆年間形成移民高潮。乾隆三十七年(1772)前,興安州(轄境與今安康地區略同)俱系荒山僻壤,居民鮮少。此後,因湖廣、河南、江西、安徽等省連遭旱災,貧民紛紛攜家室湧入陝南認地開荒,致使陝南戶口驟增,其中定居於洵陽縣境內的外省移民不下於四萬人(乾隆三十年前,全縣人口僅兩萬多人,乾隆五十八年已近七萬人)。定居客民佔居民人口80%以上。客民中湖廣籍佔50%,廣東、安徽、江西省籍約佔30~40%,其它省籍約佔10~20%。洵陽縣內“五方之遷居者,楚鄖為多,西安府次之”(清末《洵陽鄉土志》),故清代本地人所作《洵州竹枝詞》有“洵河大半楚人家”之語。乾隆、嘉慶期間,移民在洵陽縣大規模墾荒,使全縣農業獲得空前發展,也帶來人口持續增長。這次大遷徙40年後的清道光初年,洵陽縣人口已達24.3萬餘人,比客民定居之初增長四倍。摘自中國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旬陽縣誌》

【嵐皋縣】 清代乾隆三十七八年起,四川、湖北每逢歉收之年,饑民便入陝西境內墾荒度日,河南、江西、安徽等地貧民也攜帶家室來嵐皋墾荒。嘉慶十三年(1808)後,磚坪廳(即嵐皋縣)農業連獲豐收,商賈漸繁,川、湖、豫、廣移民大量遷入,人口驟增。嘉慶二十五年(1820),秦、楚、蜀三省大吏會奏朝廷磚坪設廳一事時稱:“編入保甲土客(土著居民連同移民)已達一萬九千餘戶,十一萬數千餘口”。清末民初,高山洋芋(土豆)受災,發生饑荒,居民外流,人口大減。至光緒三十年(1904),嵐皋縣人口數量僅7.6萬多人。摘自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嵐皋縣誌》

【寧陝縣】 清康熙年間(1662~1722),政府招撫流民墾荒。江西、 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省災民又一次大量湧入寧陝縣境內。至道光年間(1821~1850),寧陝縣人口達到鼎盛時期,道光三年(1823)全廳人口達12.9萬人。《寧陝廳志》載:“全縣人中楚蜀人居十之五六,江西、湖南、山西、兩廣、河南人十之二三,土著者十之一二,最少者山東、甘肅、直隸、浙江數省”。1987年4月,寧陝縣有關部門對居住較複雜的城關三星村和居民四組抽樣調查,31姓86戶人家中,20姓60戶是清時遷入,最早於康熙年間,民國時遷入7姓20戶,1949年後遷入4姓6戶:31姓中,原籍四川10姓,湖北5姓,山東2姓,安徽2姓,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各1姓,其它8姓為省內關中、洋縣、安康、嵐皋。據調查,來寧陝最早的有“焦、樊”兩姓,樊姓人定居桅杆壩(今五龍鄉),焦姓人定居焦家堡(今老城北)。焦氏家譜載,焦姓人於明末由鄠縣遷來此地時“與猛虎為伴,捭荒為業”,可見當時縣境的荒涼情景。摘自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寧陝縣誌》

【白河縣】 明成化十二(1476)年,白河設縣,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移民來白河“插草為標”進行圈地,“披荊闊草”“刀耕火種”、漁獵伐山為業,少數移民租地耕種或經商。當時地廣人稀,業農者廣種薄收,居民是“食物常足”“不憂凍餒”,卻無積蓄,“錯居多異地之人,聲音五方皆備”。建縣時,總人口達2.3萬多人,明末增長到2.6萬餘。明末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經過白河時,“人民星散,十去其九”,在籍人口劇減。清初,白河縣城居民僅10餘戶,足見人口減少之程度。

清康熙年間(1662~1722),政府獎勵墾荒,並鼓勵生育,大批外省籍移民遷入,使白河人口迅速增加。至乾隆末年,白河人口發展到近4萬餘。嘉慶六年(1801),白河縣總戶數達10320戶,總人口達51110人。清末,社會雖然動亂,白河偏僻之地反而安定,湖北、關中尚有移民遷入,至清末,全縣人口上升到63000多人。摘自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白河縣誌》

【紫陽縣】 乾隆四十年(1775),紫陽有人口近2.6萬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約2.9萬人:嘉慶十七年(1812)有戶1.6萬,人近5.9萬:至道光十八年(1838),人口猛增至12.78萬。與嘉慶十七年相較,26年間人口增長了6.8萬,年均淨增2600餘人。其中除自然增殖外,主要因流民大量進入所致。流民中,以鄂、川、湘、皖人居多,贛、豫、閩、粵人次之,本省關中及晉、隴人較少。自道光十八年(1838)至民國二十七年(1938)100年間,人口數量始終徘徊在12—14萬之間。摘自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紫陽縣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