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代表季節,還代表什麼?六經之一的春秋這個書名有什麼含義?

《春秋》是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由孔子修撰而成。很多人好奇為什麼稱這本書是《春秋》,為什麼不叫《夏冬》呢?知常容翻了網上一些解釋總覺得不太完備,所以今天斗膽來談一談《春秋》之溯名,如果解釋不夠完備,請方家在下面繼續補充。

春秋代表季節,還代表什麼?六經之一的春秋這個書名有什麼含義?

一、先從曆法談起

我們現在使用的農曆是在《時憲曆》基礎上加上湯若望的調整形成的。我們熟悉二十四節氣在孔子時代也沒有,它成形於漢武帝的《太初曆》。夏商周的歷法又是不完全相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有四時,而這個起源於堯時期。

《堯典》中這樣記載:

星鳥以殷仲春,星火以正仲夏,星虛以殷仲秋,星昴以正仲冬

《史記》也有類似的記載:

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

春夏秋冬已經定了,這個跟春秋有關係嗎?當然有很大關係。

春秋代表季節,還代表什麼?六經之一的春秋這個書名有什麼含義?

二、春—生機

春不僅僅是一個季節,在古代春代表的意思遠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這麼簡單。從總的意思來說,春就是生機,東漢末年被劉熙作的《釋名》對春的解釋就是:

春之言蠢也,萬物蠢然而生

《白虎通》則直接認為天地交通,萬物始接之時,而且解釋為什麼老百姓的婚嫁都發生在春天呢?

春者,天地交通,萬物始生,陰陽交接之時也。

有了這個好處,春天來了青年男女可以放開膽量自由戀愛了,《國風·召南》記載這麼一句話: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周禮》裡面規定的更加的誇張,那裡面說這男女可以光明正大的自由戀愛,你們不可以無故罰這些自由戀愛的男女。

仲春月會男女成春禮,是時奔者不禁,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

之所以這麼重視,其根源也在於生機,為種族的延續。

春秋代表季節,還代表什麼?六經之一的春秋這個書名有什麼含義?

那天子該做什麼呢?

《禮經》是這樣記載的:

仲春之月,天子乃獻羔開冰,先薦寢廟。

立春之日,天子還要帶著文武官員到東郊五十里的地方去向上天祈求,然後再發布一些有利於百姓的好政策,不但如此天子還要去各地巡視,查訪民情,接受諸侯的朝拜,走訪高齡老人,採集詩風,觀察物價還有民眾的好惡。規定不同,有些是五年一次,有些是十二年一次。季春的時候還要向上來祈求麥子長的實,也就是豐收。

反正春天到了,大家都很忙,因為春天就是希望嘛。

春秋代表季節,還代表什麼?六經之一的春秋這個書名有什麼含義?

二、秋—殺伐

春代表生機,那秋代表什麼呢?周易裡說秋就是萬物之悅,因為有收成自然是開心的。

《爾雅》裡稱秋是白藏,收成,旻天,秋獵日獮,這是一個可以殺伐的季節,所以秋現在還有有一個詞語叫秋殺,我們常聽到一個詞語叫秋後問斬。古人認為秋執殺伐那是順應老天的意思。

天子在秋天要做什麼呢?古人祭天的日子特別多,春天祭天希望一個好收成,而秋天祭天就不是為了好收成,而是為了討伐不臣,討伐不聽話的部落,或者實現戰略進攻之前求上天或祖先神靈保佑。這是當時社會的普遍認知,和孔子同一時代的文子將秋天的殺伐提高到道的程度:

因秋而殺,所生不德,所殺不怨,則幾於道矣。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秋天發生戰爭是老天批准的,當然正不正義,誰知道呢?大家去打別人的時候都會說自己是正義之師。《禮經》是這樣說的:

乃命將帥選士厲兵,簡練傑俊,專任有功,以正不義,詰誅暴慢,以明好惡,順彼遠方。

春秋代表季節,還代表什麼?六經之一的春秋這個書名有什麼含義?

三、春秋—生殺

中國古代是一個農耕社會,所以農耕社會最重要的是守時,守季節之時,這個不管是敵國還是友國都必須要遵守,當時社會達成一種共識。絕大多數重要的事情都發生在春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春天發生大事主要是針對國內,安撫百姓,搞好生產,增加國力。還有就是聯姻,反正春天發生大多是好事。秋天發生的大事主要是針對國外,討伐不軌,維護正義,擴大影響,秋天發生的並不是以好事為主,壞事反而更多。

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句話:春女悲,秋士哀,感物化矣。

當時的史書記載用《春秋》為名主要就是這個原因。不止魯國有《春秋》,當時其他國家也有《春秋》,而且都將史書命名為春秋。

那能不能亂呢?比如我春天去討伐,秋天去搞生產?當然絕對不能亂

齊景公就想挑戰一下,他決定夏天去打獵,本來打獵這種殺伐之事應該在秋天,所以當時齊國的名相晏子就跟齊景公說,你不可以這樣做,你這樣做搞亂了農時,會讓國家變的衰弱。

春夏起役、遊獵,奪民農時,國家空虛,不可

然後晏子舉了好幾個人國君的例子,最後連蒙帶騙把齊景公說的一愣一愣的就放棄夏天去打獵的想法。

東漢時期的《四民月令》也有這樣的說法:

春分不殺生,不弔疾

而且還有更講究的

古之學者,干戈之舞得從春夏,羽籥之職得入秋冬,四事之中有文有武,故得分之

所以《春秋》簡單一句話就是代表著生與死,國之興與亡,再往大就是一陰一陽天地之循環,再往小就是人的一生走向,往細小說就是你可以參透讓你在人生中怎麼活著的方法。所以《春秋》之意不是季節這麼簡單,而是大道,不可言盡也。

春秋代表季節,還代表什麼?六經之一的春秋這個書名有什麼含義?

四、孔子為什麼不改春秋名?

《春秋》之意基本講清楚了,那孔子修撰魯國史書《春秋》的時候,為什麼不將《春秋》改名呢?用來區別自己修撰和當時原版魯國國史的區別呢?其實這裡面還藏著孔子的一個遠大構想。

孔子作《春秋》,書正月者,敬歲之始也。

孔子繼續用春秋之名有他的政治抱覆在裡面。有一回顏回問孔子怎麼去管理國家呢?孔子說了四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

行夏之時。

在古代農時比什麼都重要,春天耕種,秋天兵事不可違背,也不可亂套,這是一個國家之根本。孔子雖然是周公的粉絲,而且又是殷商遺民,但他即不同意用周曆,也不同意用商曆,而是認為夏曆才是最正的,最合農時的,後來到了漢武帝時期制定《太初曆》,就將這個夏曆的正月定為第一個月。具體的你可以看一下《歷史上元旦的時間變遷,這個知識有些冷,你瞭解嗎?》有詳細的講解。

春秋代表季節,還代表什麼?六經之一的春秋這個書名有什麼含義?

結語

易中天教授曾經說過春秋之時的戰爭如同體育競賽一樣,也就是所說的仁義。因為當時的戰爭不是為了爭奪土地而只是行使霸權。但到孔子時代那味道就變了,殺戮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慘烈,所以孔子才會提出仁義,修撰《春秋》而不改春秋之名的用意也在於此。不過可惜的是後世君王只看到利益,只看到讓自己強大起來,也就不顧農時,只要時機合適隨時可以發動戰爭,而戰爭的味道也漸漸血腥,如白起在長平一戰坑殺了四十萬的趙卒,而項羽則坑殺了二十萬的秦卒。春秋之意只留在《春秋》之中而非現實之中,此是孔子萬萬沒有想到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