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

8月21日下午6:30左右,距離20日凌晨發生泥石流已經過去了38個小時,王益欣第一次接到有關父母消息的電話,滯留“孤島”,但平安。

除了一個勁說“謝謝”,電話裡,還伴隨著王益欣難以抑制的哽咽。

電話號碼,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航空救援分隊隊員佟樂和唐時元從臥龍耿達鎮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帶出來的。因為還有救援任務,寫滿了電話的出診記錄單背面、撕成方形的小紙殼,大大小小有4、5張,被轉交到了紅星新聞記者手中。

"

8月21日下午6:30左右,距離20日凌晨發生泥石流已經過去了38個小時,王益欣第一次接到有關父母消息的電話,滯留“孤島”,但平安。

除了一個勁說“謝謝”,電話裡,還伴隨著王益欣難以抑制的哽咽。

電話號碼,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航空救援分隊隊員佟樂和唐時元從臥龍耿達鎮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帶出來的。因為還有救援任務,寫滿了電話的出診記錄單背面、撕成方形的小紙殼,大大小小有4、5張,被轉交到了紅星新聞記者手中。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除去重複號碼,一共15個電話號碼,它們包含了大約40多名被困者的信息,21日下午6點到7點半,紅星新聞記者一一撥通了這些電話。

“把家裡電話寫下來,

回醫院之後幫你們報平安”

直升飛機頂著山區濃霧、凌亂的電線和複雜的地形,起飛、降落了好幾趟,運送物資、轉移傷員。21日下午,已經是第二趟進入耿達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的佟樂和唐時元,在等待第二名需要轉移的傷員間隙,為滯留的群眾測量生命體徵、檢查傷情。

道路被泥石流阻斷,被滯留安置在一個農家小院的人還有50、60個,多是老人。他們面色焦急,可能是因為受到驚嚇,心率和血壓都比平時要高一些,也有人說自己頭暈,但總體生命體徵都平穩。

“你們的手機有沒有信號呢?”忙碌間隙,佟樂發現自己手機沒有信號,隨口問身邊的老人。

“就是一直都沒有。”

“那你們不是還沒跟家裡人聯繫上?”

“就是啊!”

那家裡人得多著急啊!參與過多次地質災害醫療救援的佟樂下意識反應,“你們要是信得過我,就把家裡人的電話寫下來,我回醫院了幫你們給家裡報一聲平安。”佟樂找出了一張出診記錄單,翻到背面,仔細寫下一位阿姨老公的電話,後面寫下兩個字——平安。

彷彿一個無聲的召喚,佟樂身邊圍過來一群人,望著佟樂手裡的筆,寫著:金x,189xxxx7746,母親平安、李xx;湯xx,妻子張xx,人平安……

"

8月21日下午6:30左右,距離20日凌晨發生泥石流已經過去了38個小時,王益欣第一次接到有關父母消息的電話,滯留“孤島”,但平安。

除了一個勁說“謝謝”,電話裡,還伴隨著王益欣難以抑制的哽咽。

電話號碼,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航空救援分隊隊員佟樂和唐時元從臥龍耿達鎮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帶出來的。因為還有救援任務,寫滿了電話的出診記錄單背面、撕成方形的小紙殼,大大小小有4、5張,被轉交到了紅星新聞記者手中。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除去重複號碼,一共15個電話號碼,它們包含了大約40多名被困者的信息,21日下午6點到7點半,紅星新聞記者一一撥通了這些電話。

“把家裡電話寫下來,

回醫院之後幫你們報平安”

直升飛機頂著山區濃霧、凌亂的電線和複雜的地形,起飛、降落了好幾趟,運送物資、轉移傷員。21日下午,已經是第二趟進入耿達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的佟樂和唐時元,在等待第二名需要轉移的傷員間隙,為滯留的群眾測量生命體徵、檢查傷情。

道路被泥石流阻斷,被滯留安置在一個農家小院的人還有50、60個,多是老人。他們面色焦急,可能是因為受到驚嚇,心率和血壓都比平時要高一些,也有人說自己頭暈,但總體生命體徵都平穩。

“你們的手機有沒有信號呢?”忙碌間隙,佟樂發現自己手機沒有信號,隨口問身邊的老人。

“就是一直都沒有。”

“那你們不是還沒跟家裡人聯繫上?”

“就是啊!”

那家裡人得多著急啊!參與過多次地質災害醫療救援的佟樂下意識反應,“你們要是信得過我,就把家裡人的電話寫下來,我回醫院了幫你們給家裡報一聲平安。”佟樂找出了一張出診記錄單,翻到背面,仔細寫下一位阿姨老公的電話,後面寫下兩個字——平安。

彷彿一個無聲的召喚,佟樂身邊圍過來一群人,望著佟樂手裡的筆,寫著:金x,189xxxx7746,母親平安、李xx;湯xx,妻子張xx,人平安……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佟樂為滯留群眾檢查

“因為飛機隨時都可能運送物資回來,我怕時間來不及,就讓他們自己也找紙筆寫。”佟樂說,最後收到手裡的,有撕成方塊的煙殼,有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小紙條。

下午5點半,飛機第二次平穩地降落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體育場,佟樂原本計劃用醫院座機給這些家屬打電話,但傷者還需要緊急救治,騰不出時間一一通知。

受醫院委託,這些紙條上的電話,轉交到了紅星新聞記者手裡。紙條上,寫著“父母平安”“愛人平安”等簡潔的關鍵詞,像一封寥寥數字的“家書”,在交通阻斷、信號中斷的“孤島”,就是一個個家庭之間獲得聯繫的橋樑和希望。

兩天兩夜沒睡過覺、吃過飯

接到電話終於放心了

“都已經快40個小時了,一點消息都沒有!”接到紅星新聞記者電話的王益欣,得知父母平安後,突然哽咽。

上週三,王益欣63歲的父母和朋友一起前往臥龍耿達的杜鵑山莊避暑,原計劃20日返回成都,怎麼也沒有想到20日凌晨發生了泥石流,王益欣撥打了無數次電話,關機、無法接通、關機……聽著手機裡冷冰冰的機械應答,刷著網絡上關於泥石流的新聞,心,懸在半空。

"

8月21日下午6:30左右,距離20日凌晨發生泥石流已經過去了38個小時,王益欣第一次接到有關父母消息的電話,滯留“孤島”,但平安。

除了一個勁說“謝謝”,電話裡,還伴隨著王益欣難以抑制的哽咽。

電話號碼,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航空救援分隊隊員佟樂和唐時元從臥龍耿達鎮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帶出來的。因為還有救援任務,寫滿了電話的出診記錄單背面、撕成方形的小紙殼,大大小小有4、5張,被轉交到了紅星新聞記者手中。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除去重複號碼,一共15個電話號碼,它們包含了大約40多名被困者的信息,21日下午6點到7點半,紅星新聞記者一一撥通了這些電話。

“把家裡電話寫下來,

回醫院之後幫你們報平安”

直升飛機頂著山區濃霧、凌亂的電線和複雜的地形,起飛、降落了好幾趟,運送物資、轉移傷員。21日下午,已經是第二趟進入耿達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的佟樂和唐時元,在等待第二名需要轉移的傷員間隙,為滯留的群眾測量生命體徵、檢查傷情。

道路被泥石流阻斷,被滯留安置在一個農家小院的人還有50、60個,多是老人。他們面色焦急,可能是因為受到驚嚇,心率和血壓都比平時要高一些,也有人說自己頭暈,但總體生命體徵都平穩。

“你們的手機有沒有信號呢?”忙碌間隙,佟樂發現自己手機沒有信號,隨口問身邊的老人。

“就是一直都沒有。”

“那你們不是還沒跟家裡人聯繫上?”

“就是啊!”

那家裡人得多著急啊!參與過多次地質災害醫療救援的佟樂下意識反應,“你們要是信得過我,就把家裡人的電話寫下來,我回醫院了幫你們給家裡報一聲平安。”佟樂找出了一張出診記錄單,翻到背面,仔細寫下一位阿姨老公的電話,後面寫下兩個字——平安。

彷彿一個無聲的召喚,佟樂身邊圍過來一群人,望著佟樂手裡的筆,寫著:金x,189xxxx7746,母親平安、李xx;湯xx,妻子張xx,人平安……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佟樂為滯留群眾檢查

“因為飛機隨時都可能運送物資回來,我怕時間來不及,就讓他們自己也找紙筆寫。”佟樂說,最後收到手裡的,有撕成方塊的煙殼,有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小紙條。

下午5點半,飛機第二次平穩地降落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體育場,佟樂原本計劃用醫院座機給這些家屬打電話,但傷者還需要緊急救治,騰不出時間一一通知。

受醫院委託,這些紙條上的電話,轉交到了紅星新聞記者手裡。紙條上,寫著“父母平安”“愛人平安”等簡潔的關鍵詞,像一封寥寥數字的“家書”,在交通阻斷、信號中斷的“孤島”,就是一個個家庭之間獲得聯繫的橋樑和希望。

兩天兩夜沒睡過覺、吃過飯

接到電話終於放心了

“都已經快40個小時了,一點消息都沒有!”接到紅星新聞記者電話的王益欣,得知父母平安後,突然哽咽。

上週三,王益欣63歲的父母和朋友一起前往臥龍耿達的杜鵑山莊避暑,原計劃20日返回成都,怎麼也沒有想到20日凌晨發生了泥石流,王益欣撥打了無數次電話,關機、無法接通、關機……聽著手機裡冷冰冰的機械應答,刷著網絡上關於泥石流的新聞,心,懸在半空。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佟樂和唐時元救治傷者

30多個小時,除了到處發微博、朋友圈,王益欣點開每一個能搜到的新聞報道,試圖在照片上、視頻上尋找可能會出現的家人身影。“是不是在新聞上那個‘孤島’上?我看新聞,就覺得他們是在那兒!”

和王益欣父母同路的,還有10人左右,朋友、同學,這本是一場即將順利結束的清涼聚會,卻在臨回家前,遇到了真正的“攔路虎”。

紅星新聞記者撥打電話時,趙丕幾乎在響鈴的第一時間就接了起來,“請問你的愛人是不是範礦穎?你放心哈,她安全的。”電話那頭,趙丕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兩天沒有愛人的消息,自己幾乎睡不著吃不下,隨時都把手機放在身邊,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於妻子的電話。“現在好了,接到你們(報平安)的電話就放心了,謝謝你們哈!”

特殊的報平安

“老闆,車被砸爛,貨平安”

在一堆電話號碼裡,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個電話號碼後的備註是“方老闆”,而不是家人,後面還寫著幾個字:“車被砸爛,貨平安”。

紅星新聞記者撥通方老闆電話,方老闆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留下電話號碼的是公司員工孫中雲,和他弟弟孫中偉在公司同開一輛貨車,是跑川藏線上的物流司機。這一次,兄弟倆拉了一車貨物前往昌都。出發第一天,就遇上了泥石流。“一直打不通電話,我們還打算這兩天進去找一下,但是不曉得他們被困在哪個位置啊!”

運送的貨品裡有汽車配件、電子耗材,都是客戶的貴重貨物,方老闆推測,正是職業責任感,讓孫中雲兄弟倆在有機會和外界聯繫時,第一時間選擇了給公司報平安。他也會和成都公司聯繫,嘗試聯繫兄弟兩家人,也給他們家裡打個電話。

“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

“謝謝你們,接到電話終於放心了。”

在接通電話時,那頭,家屬們都如釋重負,不斷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感謝,30多個小時的“失聯”,他們懸著的心終於能夠放下。

15個電話,大概有40多名被困群眾通過這樣的方式和家裡取得了聯繫,除了一人當天被直升飛機轉移至耿達鎮後聯繫了家人,其餘14個電話的家屬,此前都沒有打聽到過一句準確消息。

平安——此刻,突然體會到這兩個字有著前所未有的重量。

尋人微信群

農家樂老闆兒子“直播”救援

磨子溝的杜鵑山莊和正河休閒農莊,沿著熊貓大道,相隔只有幾百米。泥石流發生時,兩家農家樂都住著不少遊客。王益欣的父母和朋友就住在杜鵑山莊。

“我家是正河,杜鵑山莊是我二爸家的。”在“汶川耿達”微信群裡,正河休閒農莊老闆的兒子小楊也被尋人的家屬拉進了尋親群,“我也是20日從西安飛回來的。”小楊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因為交通管制,22日他嘗試進入耿達,但沒有成功。

萬幸,因為小姨夫參與搶險,偶爾會到有信號的地方,小楊才得知家人沒事,遊客也都安全。在微信群裡,小楊一直在通過視頻、和當地人的對話截圖向家屬們傳遞著消息。

直升飛機來了,什麼時候開始轉移?

有人在群裡發從各種渠道獲知的照片,小楊就解釋這是什麼位置,距離水電站多遠。

哪裡被淹了,距離“孤島”多遠。

“畢竟在我家住著,他們父母去我家也是信任我們,我爸他們沒法聯繫,我在外面知道消息,家裡地勢我也清楚,幫大家分析也是讓大家安心。”小楊說。但其實,小楊和爸爸也只通了2個短暫的電話,其中一個是用衛星電話打的,聽不清楚,“我爸他們應該會最後一批撤出來吧,要等遊客都安全了。”

和小楊一樣,在微博、微信上主動幫遊客家屬尋人的還有很多。王益欣加了4、5個尋人群,每一個都有不少耿達當地的居民主動幫忙,直升飛機轉運傷員、轉移被滯留在孤島的遊客,他們打聽到人數、拍攝視頻發到群裡,就是為了讓在外焦急的家屬稍稍安心。

“我覺得這個照片上就是我媽。”網友“果真”在微信裡看到轉發出來的現場照片,在一張照片的角落裡看到半個身影。剛開始,她還笑自己“神經質”了,但後面幾段視頻,讓她確認確實看到了媽媽。“看一眼,曉得沒事,都放心了。”

22日晚上7點,紅星新聞記者收到一條短信,發消息的人正是21日晚接到紅星新聞記者報平安電話的家屬肖堅,“下午兩點,我夫人已經坐直升飛機飛到耿達,五點坐政府安排的車回到都江堰高鐵站,我正在去犀浦的地鐵裡,去接我夫人!點贊你們的行為,好人一生平安!正能量需要傳遞。”

"

8月21日下午6:30左右,距離20日凌晨發生泥石流已經過去了38個小時,王益欣第一次接到有關父母消息的電話,滯留“孤島”,但平安。

除了一個勁說“謝謝”,電話裡,還伴隨著王益欣難以抑制的哽咽。

電話號碼,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航空救援分隊隊員佟樂和唐時元從臥龍耿達鎮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帶出來的。因為還有救援任務,寫滿了電話的出診記錄單背面、撕成方形的小紙殼,大大小小有4、5張,被轉交到了紅星新聞記者手中。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除去重複號碼,一共15個電話號碼,它們包含了大約40多名被困者的信息,21日下午6點到7點半,紅星新聞記者一一撥通了這些電話。

“把家裡電話寫下來,

回醫院之後幫你們報平安”

直升飛機頂著山區濃霧、凌亂的電線和複雜的地形,起飛、降落了好幾趟,運送物資、轉移傷員。21日下午,已經是第二趟進入耿達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的佟樂和唐時元,在等待第二名需要轉移的傷員間隙,為滯留的群眾測量生命體徵、檢查傷情。

道路被泥石流阻斷,被滯留安置在一個農家小院的人還有50、60個,多是老人。他們面色焦急,可能是因為受到驚嚇,心率和血壓都比平時要高一些,也有人說自己頭暈,但總體生命體徵都平穩。

“你們的手機有沒有信號呢?”忙碌間隙,佟樂發現自己手機沒有信號,隨口問身邊的老人。

“就是一直都沒有。”

“那你們不是還沒跟家裡人聯繫上?”

“就是啊!”

那家裡人得多著急啊!參與過多次地質災害醫療救援的佟樂下意識反應,“你們要是信得過我,就把家裡人的電話寫下來,我回醫院了幫你們給家裡報一聲平安。”佟樂找出了一張出診記錄單,翻到背面,仔細寫下一位阿姨老公的電話,後面寫下兩個字——平安。

彷彿一個無聲的召喚,佟樂身邊圍過來一群人,望著佟樂手裡的筆,寫著:金x,189xxxx7746,母親平安、李xx;湯xx,妻子張xx,人平安……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佟樂為滯留群眾檢查

“因為飛機隨時都可能運送物資回來,我怕時間來不及,就讓他們自己也找紙筆寫。”佟樂說,最後收到手裡的,有撕成方塊的煙殼,有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小紙條。

下午5點半,飛機第二次平穩地降落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體育場,佟樂原本計劃用醫院座機給這些家屬打電話,但傷者還需要緊急救治,騰不出時間一一通知。

受醫院委託,這些紙條上的電話,轉交到了紅星新聞記者手裡。紙條上,寫著“父母平安”“愛人平安”等簡潔的關鍵詞,像一封寥寥數字的“家書”,在交通阻斷、信號中斷的“孤島”,就是一個個家庭之間獲得聯繫的橋樑和希望。

兩天兩夜沒睡過覺、吃過飯

接到電話終於放心了

“都已經快40個小時了,一點消息都沒有!”接到紅星新聞記者電話的王益欣,得知父母平安後,突然哽咽。

上週三,王益欣63歲的父母和朋友一起前往臥龍耿達的杜鵑山莊避暑,原計劃20日返回成都,怎麼也沒有想到20日凌晨發生了泥石流,王益欣撥打了無數次電話,關機、無法接通、關機……聽著手機裡冷冰冰的機械應答,刷著網絡上關於泥石流的新聞,心,懸在半空。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佟樂和唐時元救治傷者

30多個小時,除了到處發微博、朋友圈,王益欣點開每一個能搜到的新聞報道,試圖在照片上、視頻上尋找可能會出現的家人身影。“是不是在新聞上那個‘孤島’上?我看新聞,就覺得他們是在那兒!”

和王益欣父母同路的,還有10人左右,朋友、同學,這本是一場即將順利結束的清涼聚會,卻在臨回家前,遇到了真正的“攔路虎”。

紅星新聞記者撥打電話時,趙丕幾乎在響鈴的第一時間就接了起來,“請問你的愛人是不是範礦穎?你放心哈,她安全的。”電話那頭,趙丕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兩天沒有愛人的消息,自己幾乎睡不著吃不下,隨時都把手機放在身邊,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於妻子的電話。“現在好了,接到你們(報平安)的電話就放心了,謝謝你們哈!”

特殊的報平安

“老闆,車被砸爛,貨平安”

在一堆電話號碼裡,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個電話號碼後的備註是“方老闆”,而不是家人,後面還寫著幾個字:“車被砸爛,貨平安”。

紅星新聞記者撥通方老闆電話,方老闆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留下電話號碼的是公司員工孫中雲,和他弟弟孫中偉在公司同開一輛貨車,是跑川藏線上的物流司機。這一次,兄弟倆拉了一車貨物前往昌都。出發第一天,就遇上了泥石流。“一直打不通電話,我們還打算這兩天進去找一下,但是不曉得他們被困在哪個位置啊!”

運送的貨品裡有汽車配件、電子耗材,都是客戶的貴重貨物,方老闆推測,正是職業責任感,讓孫中雲兄弟倆在有機會和外界聯繫時,第一時間選擇了給公司報平安。他也會和成都公司聯繫,嘗試聯繫兄弟兩家人,也給他們家裡打個電話。

“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

“謝謝你們,接到電話終於放心了。”

在接通電話時,那頭,家屬們都如釋重負,不斷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感謝,30多個小時的“失聯”,他們懸著的心終於能夠放下。

15個電話,大概有40多名被困群眾通過這樣的方式和家裡取得了聯繫,除了一人當天被直升飛機轉移至耿達鎮後聯繫了家人,其餘14個電話的家屬,此前都沒有打聽到過一句準確消息。

平安——此刻,突然體會到這兩個字有著前所未有的重量。

尋人微信群

農家樂老闆兒子“直播”救援

磨子溝的杜鵑山莊和正河休閒農莊,沿著熊貓大道,相隔只有幾百米。泥石流發生時,兩家農家樂都住著不少遊客。王益欣的父母和朋友就住在杜鵑山莊。

“我家是正河,杜鵑山莊是我二爸家的。”在“汶川耿達”微信群裡,正河休閒農莊老闆的兒子小楊也被尋人的家屬拉進了尋親群,“我也是20日從西安飛回來的。”小楊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因為交通管制,22日他嘗試進入耿達,但沒有成功。

萬幸,因為小姨夫參與搶險,偶爾會到有信號的地方,小楊才得知家人沒事,遊客也都安全。在微信群裡,小楊一直在通過視頻、和當地人的對話截圖向家屬們傳遞著消息。

直升飛機來了,什麼時候開始轉移?

有人在群裡發從各種渠道獲知的照片,小楊就解釋這是什麼位置,距離水電站多遠。

哪裡被淹了,距離“孤島”多遠。

“畢竟在我家住著,他們父母去我家也是信任我們,我爸他們沒法聯繫,我在外面知道消息,家裡地勢我也清楚,幫大家分析也是讓大家安心。”小楊說。但其實,小楊和爸爸也只通了2個短暫的電話,其中一個是用衛星電話打的,聽不清楚,“我爸他們應該會最後一批撤出來吧,要等遊客都安全了。”

和小楊一樣,在微博、微信上主動幫遊客家屬尋人的還有很多。王益欣加了4、5個尋人群,每一個都有不少耿達當地的居民主動幫忙,直升飛機轉運傷員、轉移被滯留在孤島的遊客,他們打聽到人數、拍攝視頻發到群裡,就是為了讓在外焦急的家屬稍稍安心。

“我覺得這個照片上就是我媽。”網友“果真”在微信裡看到轉發出來的現場照片,在一張照片的角落裡看到半個身影。剛開始,她還笑自己“神經質”了,但後面幾段視頻,讓她確認確實看到了媽媽。“看一眼,曉得沒事,都放心了。”

22日晚上7點,紅星新聞記者收到一條短信,發消息的人正是21日晚接到紅星新聞記者報平安電話的家屬肖堅,“下午兩點,我夫人已經坐直升飛機飛到耿達,五點坐政府安排的車回到都江堰高鐵站,我正在去犀浦的地鐵裡,去接我夫人!點贊你們的行為,好人一生平安!正能量需要傳遞。”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紅星新聞記者把這條短信轉發給佟樂時,他回覆說“感動,這種榮譽感勝過一切。”

那些託佟樂寫下電話號碼的滯留群眾,也並不知道,其實21日救援當天,原本是佟樂拍婚紗照的日子。

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受訪者供圖

編輯 張超

"

8月21日下午6:30左右,距離20日凌晨發生泥石流已經過去了38個小時,王益欣第一次接到有關父母消息的電話,滯留“孤島”,但平安。

除了一個勁說“謝謝”,電話裡,還伴隨著王益欣難以抑制的哽咽。

電話號碼,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航空救援分隊隊員佟樂和唐時元從臥龍耿達鎮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帶出來的。因為還有救援任務,寫滿了電話的出診記錄單背面、撕成方形的小紙殼,大大小小有4、5張,被轉交到了紅星新聞記者手中。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除去重複號碼,一共15個電話號碼,它們包含了大約40多名被困者的信息,21日下午6點到7點半,紅星新聞記者一一撥通了這些電話。

“把家裡電話寫下來,

回醫院之後幫你們報平安”

直升飛機頂著山區濃霧、凌亂的電線和複雜的地形,起飛、降落了好幾趟,運送物資、轉移傷員。21日下午,已經是第二趟進入耿達磨子溝附近一個“孤島”的佟樂和唐時元,在等待第二名需要轉移的傷員間隙,為滯留的群眾測量生命體徵、檢查傷情。

道路被泥石流阻斷,被滯留安置在一個農家小院的人還有50、60個,多是老人。他們面色焦急,可能是因為受到驚嚇,心率和血壓都比平時要高一些,也有人說自己頭暈,但總體生命體徵都平穩。

“你們的手機有沒有信號呢?”忙碌間隙,佟樂發現自己手機沒有信號,隨口問身邊的老人。

“就是一直都沒有。”

“那你們不是還沒跟家裡人聯繫上?”

“就是啊!”

那家裡人得多著急啊!參與過多次地質災害醫療救援的佟樂下意識反應,“你們要是信得過我,就把家裡人的電話寫下來,我回醫院了幫你們給家裡報一聲平安。”佟樂找出了一張出診記錄單,翻到背面,仔細寫下一位阿姨老公的電話,後面寫下兩個字——平安。

彷彿一個無聲的召喚,佟樂身邊圍過來一群人,望著佟樂手裡的筆,寫著:金x,189xxxx7746,母親平安、李xx;湯xx,妻子張xx,人平安……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佟樂為滯留群眾檢查

“因為飛機隨時都可能運送物資回來,我怕時間來不及,就讓他們自己也找紙筆寫。”佟樂說,最後收到手裡的,有撕成方塊的煙殼,有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小紙條。

下午5點半,飛機第二次平穩地降落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體育場,佟樂原本計劃用醫院座機給這些家屬打電話,但傷者還需要緊急救治,騰不出時間一一通知。

受醫院委託,這些紙條上的電話,轉交到了紅星新聞記者手裡。紙條上,寫著“父母平安”“愛人平安”等簡潔的關鍵詞,像一封寥寥數字的“家書”,在交通阻斷、信號中斷的“孤島”,就是一個個家庭之間獲得聯繫的橋樑和希望。

兩天兩夜沒睡過覺、吃過飯

接到電話終於放心了

“都已經快40個小時了,一點消息都沒有!”接到紅星新聞記者電話的王益欣,得知父母平安後,突然哽咽。

上週三,王益欣63歲的父母和朋友一起前往臥龍耿達的杜鵑山莊避暑,原計劃20日返回成都,怎麼也沒有想到20日凌晨發生了泥石流,王益欣撥打了無數次電話,關機、無法接通、關機……聽著手機裡冷冰冰的機械應答,刷著網絡上關於泥石流的新聞,心,懸在半空。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佟樂和唐時元救治傷者

30多個小時,除了到處發微博、朋友圈,王益欣點開每一個能搜到的新聞報道,試圖在照片上、視頻上尋找可能會出現的家人身影。“是不是在新聞上那個‘孤島’上?我看新聞,就覺得他們是在那兒!”

和王益欣父母同路的,還有10人左右,朋友、同學,這本是一場即將順利結束的清涼聚會,卻在臨回家前,遇到了真正的“攔路虎”。

紅星新聞記者撥打電話時,趙丕幾乎在響鈴的第一時間就接了起來,“請問你的愛人是不是範礦穎?你放心哈,她安全的。”電話那頭,趙丕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兩天沒有愛人的消息,自己幾乎睡不著吃不下,隨時都把手機放在身邊,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於妻子的電話。“現在好了,接到你們(報平安)的電話就放心了,謝謝你們哈!”

特殊的報平安

“老闆,車被砸爛,貨平安”

在一堆電話號碼裡,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個電話號碼後的備註是“方老闆”,而不是家人,後面還寫著幾個字:“車被砸爛,貨平安”。

紅星新聞記者撥通方老闆電話,方老闆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留下電話號碼的是公司員工孫中雲,和他弟弟孫中偉在公司同開一輛貨車,是跑川藏線上的物流司機。這一次,兄弟倆拉了一車貨物前往昌都。出發第一天,就遇上了泥石流。“一直打不通電話,我們還打算這兩天進去找一下,但是不曉得他們被困在哪個位置啊!”

運送的貨品裡有汽車配件、電子耗材,都是客戶的貴重貨物,方老闆推測,正是職業責任感,讓孫中雲兄弟倆在有機會和外界聯繫時,第一時間選擇了給公司報平安。他也會和成都公司聯繫,嘗試聯繫兄弟兩家人,也給他們家裡打個電話。

“他們什麼時候能回來?”

“謝謝你們,接到電話終於放心了。”

在接通電話時,那頭,家屬們都如釋重負,不斷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感謝,30多個小時的“失聯”,他們懸著的心終於能夠放下。

15個電話,大概有40多名被困群眾通過這樣的方式和家裡取得了聯繫,除了一人當天被直升飛機轉移至耿達鎮後聯繫了家人,其餘14個電話的家屬,此前都沒有打聽到過一句準確消息。

平安——此刻,突然體會到這兩個字有著前所未有的重量。

尋人微信群

農家樂老闆兒子“直播”救援

磨子溝的杜鵑山莊和正河休閒農莊,沿著熊貓大道,相隔只有幾百米。泥石流發生時,兩家農家樂都住著不少遊客。王益欣的父母和朋友就住在杜鵑山莊。

“我家是正河,杜鵑山莊是我二爸家的。”在“汶川耿達”微信群裡,正河休閒農莊老闆的兒子小楊也被尋人的家屬拉進了尋親群,“我也是20日從西安飛回來的。”小楊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因為交通管制,22日他嘗試進入耿達,但沒有成功。

萬幸,因為小姨夫參與搶險,偶爾會到有信號的地方,小楊才得知家人沒事,遊客也都安全。在微信群裡,小楊一直在通過視頻、和當地人的對話截圖向家屬們傳遞著消息。

直升飛機來了,什麼時候開始轉移?

有人在群裡發從各種渠道獲知的照片,小楊就解釋這是什麼位置,距離水電站多遠。

哪裡被淹了,距離“孤島”多遠。

“畢竟在我家住著,他們父母去我家也是信任我們,我爸他們沒法聯繫,我在外面知道消息,家裡地勢我也清楚,幫大家分析也是讓大家安心。”小楊說。但其實,小楊和爸爸也只通了2個短暫的電話,其中一個是用衛星電話打的,聽不清楚,“我爸他們應該會最後一批撤出來吧,要等遊客都安全了。”

和小楊一樣,在微博、微信上主動幫遊客家屬尋人的還有很多。王益欣加了4、5個尋人群,每一個都有不少耿達當地的居民主動幫忙,直升飛機轉運傷員、轉移被滯留在孤島的遊客,他們打聽到人數、拍攝視頻發到群裡,就是為了讓在外焦急的家屬稍稍安心。

“我覺得這個照片上就是我媽。”網友“果真”在微信裡看到轉發出來的現場照片,在一張照片的角落裡看到半個身影。剛開始,她還笑自己“神經質”了,但後面幾段視頻,讓她確認確實看到了媽媽。“看一眼,曉得沒事,都放心了。”

22日晚上7點,紅星新聞記者收到一條短信,發消息的人正是21日晚接到紅星新聞記者報平安電話的家屬肖堅,“下午兩點,我夫人已經坐直升飛機飛到耿達,五點坐政府安排的車回到都江堰高鐵站,我正在去犀浦的地鐵裡,去接我夫人!點贊你們的行為,好人一生平安!正能量需要傳遞。”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紅星新聞記者把這條短信轉發給佟樂時,他回覆說“感動,這種榮譽感勝過一切。”

那些託佟樂寫下電話號碼的滯留群眾,也並不知道,其實21日救援當天,原本是佟樂拍婚紗照的日子。

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受訪者供圖

編輯 張超

“滯留孤島,平安”出診記錄單上15個電話號碼帶出的“家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