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熱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就是女主蘇明玉的悲慘經歷,在原生家庭中,歷盡了被忽視、被打壓、被犧牲、被放棄。

本以為她的經歷已經夠讓人扼腕的,其實還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種奇葩對待的人,遠遠在大家的想象範圍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覺得一股怨氣從丹田升起,裊裊炊煙般直升九霄。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尤其是傳統心理學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將所有成年後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種緣由。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分析是否有偏頗?這樣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萬別,個體受傷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把成年後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錯,都在原生家庭內找原因,只能有一個導向: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選擇權。

每個人最終的一生,都是環境因素+自身選擇兩方面的共同結果。我們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們自身的選擇、自身的潛力,也就很難再有突破性的進展了。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熱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就是女主蘇明玉的悲慘經歷,在原生家庭中,歷盡了被忽視、被打壓、被犧牲、被放棄。

本以為她的經歷已經夠讓人扼腕的,其實還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種奇葩對待的人,遠遠在大家的想象範圍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覺得一股怨氣從丹田升起,裊裊炊煙般直升九霄。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尤其是傳統心理學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將所有成年後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種緣由。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分析是否有偏頗?這樣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萬別,個體受傷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把成年後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錯,都在原生家庭內找原因,只能有一個導向: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選擇權。

每個人最終的一生,都是環境因素+自身選擇兩方面的共同結果。我們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們自身的選擇、自身的潛力,也就很難再有突破性的進展了。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所以就更需要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知道,探討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指責父母、怪罪家庭,而是為了我們瞭解自身,活出幸福。

不完美的父母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不成熟的父母

世上有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沒有!再完美的家庭、再完美的雙親,也都會有缺點、弱點。

而我們分析原生家庭,就要首先拋棄你本來秉承的原生家庭完美主義。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而在這上面,很多人被一些謳歌洗腦了:比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為了你好”“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你”。認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歌頌親情的話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事實上呢?

事實上,只有人格獨立、情感成熟、教育理念也成熟的家長,才能做到這些。而大多數的父母,是做不到的。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不好,而是說,他們的好,和你的期待是不符合的,你的期待是歌頌詞中的父母,而他們,是生活中的父母。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熱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就是女主蘇明玉的悲慘經歷,在原生家庭中,歷盡了被忽視、被打壓、被犧牲、被放棄。

本以為她的經歷已經夠讓人扼腕的,其實還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種奇葩對待的人,遠遠在大家的想象範圍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覺得一股怨氣從丹田升起,裊裊炊煙般直升九霄。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尤其是傳統心理學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將所有成年後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種緣由。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分析是否有偏頗?這樣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萬別,個體受傷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把成年後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錯,都在原生家庭內找原因,只能有一個導向: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選擇權。

每個人最終的一生,都是環境因素+自身選擇兩方面的共同結果。我們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們自身的選擇、自身的潛力,也就很難再有突破性的進展了。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所以就更需要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知道,探討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指責父母、怪罪家庭,而是為了我們瞭解自身,活出幸福。

不完美的父母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不成熟的父母

世上有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沒有!再完美的家庭、再完美的雙親,也都會有缺點、弱點。

而我們分析原生家庭,就要首先拋棄你本來秉承的原生家庭完美主義。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而在這上面,很多人被一些謳歌洗腦了:比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為了你好”“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你”。認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歌頌親情的話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事實上呢?

事實上,只有人格獨立、情感成熟、教育理念也成熟的家長,才能做到這些。而大多數的父母,是做不到的。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不好,而是說,他們的好,和你的期待是不符合的,你的期待是歌頌詞中的父母,而他們,是生活中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何為情感成熟?心理學博士林賽·吉布森Lindsay C·Gibson在他的著作《不成熟的父母》中,說:

一個人能客觀地進行思考並與他人保持深層的情感聯繫。

情感成熟的人,可以獨立地完成很多事,同時還有深厚的情感寄託,並且能將兩者順利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不會利用他人。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父母是這樣對待孩子的:被孩子的小錯激怒,情緒失控,沒有同理心和孩子之間沒有深入的感情,經常不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否則就會暴怒、甚至有的父母做事根本不顧孩子和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說,他們有些並不獨立,要依賴孩子體現自己的價值感,有些沒有其他感情寄託,把感情依賴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達到自己的目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成熟,或者乾脆就是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們並不能帶給你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他們依然可以說是愛你的,不過是不成熟而已。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惡魔一樣,不會愛你的父母。

第二類:惡魔一樣的父母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熱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就是女主蘇明玉的悲慘經歷,在原生家庭中,歷盡了被忽視、被打壓、被犧牲、被放棄。

本以為她的經歷已經夠讓人扼腕的,其實還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種奇葩對待的人,遠遠在大家的想象範圍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覺得一股怨氣從丹田升起,裊裊炊煙般直升九霄。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尤其是傳統心理學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將所有成年後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種緣由。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分析是否有偏頗?這樣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萬別,個體受傷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把成年後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錯,都在原生家庭內找原因,只能有一個導向: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選擇權。

每個人最終的一生,都是環境因素+自身選擇兩方面的共同結果。我們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們自身的選擇、自身的潛力,也就很難再有突破性的進展了。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所以就更需要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知道,探討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指責父母、怪罪家庭,而是為了我們瞭解自身,活出幸福。

不完美的父母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不成熟的父母

世上有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沒有!再完美的家庭、再完美的雙親,也都會有缺點、弱點。

而我們分析原生家庭,就要首先拋棄你本來秉承的原生家庭完美主義。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而在這上面,很多人被一些謳歌洗腦了:比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為了你好”“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你”。認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歌頌親情的話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事實上呢?

事實上,只有人格獨立、情感成熟、教育理念也成熟的家長,才能做到這些。而大多數的父母,是做不到的。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不好,而是說,他們的好,和你的期待是不符合的,你的期待是歌頌詞中的父母,而他們,是生活中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何為情感成熟?心理學博士林賽·吉布森Lindsay C·Gibson在他的著作《不成熟的父母》中,說:

一個人能客觀地進行思考並與他人保持深層的情感聯繫。

情感成熟的人,可以獨立地完成很多事,同時還有深厚的情感寄託,並且能將兩者順利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不會利用他人。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父母是這樣對待孩子的:被孩子的小錯激怒,情緒失控,沒有同理心和孩子之間沒有深入的感情,經常不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否則就會暴怒、甚至有的父母做事根本不顧孩子和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說,他們有些並不獨立,要依賴孩子體現自己的價值感,有些沒有其他感情寄託,把感情依賴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達到自己的目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成熟,或者乾脆就是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們並不能帶給你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他們依然可以說是愛你的,不過是不成熟而已。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惡魔一樣,不會愛你的父母。

第二類:惡魔一樣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9月6日,來自新浪新聞的報道:現年74歲的理查德·海恩斯於9月6日被悉尼法院判處45年監禁,包括33年不得假釋……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熱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就是女主蘇明玉的悲慘經歷,在原生家庭中,歷盡了被忽視、被打壓、被犧牲、被放棄。

本以為她的經歷已經夠讓人扼腕的,其實還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種奇葩對待的人,遠遠在大家的想象範圍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覺得一股怨氣從丹田升起,裊裊炊煙般直升九霄。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尤其是傳統心理學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將所有成年後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種緣由。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分析是否有偏頗?這樣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萬別,個體受傷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把成年後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錯,都在原生家庭內找原因,只能有一個導向: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選擇權。

每個人最終的一生,都是環境因素+自身選擇兩方面的共同結果。我們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們自身的選擇、自身的潛力,也就很難再有突破性的進展了。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所以就更需要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知道,探討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指責父母、怪罪家庭,而是為了我們瞭解自身,活出幸福。

不完美的父母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不成熟的父母

世上有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沒有!再完美的家庭、再完美的雙親,也都會有缺點、弱點。

而我們分析原生家庭,就要首先拋棄你本來秉承的原生家庭完美主義。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而在這上面,很多人被一些謳歌洗腦了:比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為了你好”“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你”。認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歌頌親情的話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事實上呢?

事實上,只有人格獨立、情感成熟、教育理念也成熟的家長,才能做到這些。而大多數的父母,是做不到的。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不好,而是說,他們的好,和你的期待是不符合的,你的期待是歌頌詞中的父母,而他們,是生活中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何為情感成熟?心理學博士林賽·吉布森Lindsay C·Gibson在他的著作《不成熟的父母》中,說:

一個人能客觀地進行思考並與他人保持深層的情感聯繫。

情感成熟的人,可以獨立地完成很多事,同時還有深厚的情感寄託,並且能將兩者順利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不會利用他人。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父母是這樣對待孩子的:被孩子的小錯激怒,情緒失控,沒有同理心和孩子之間沒有深入的感情,經常不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否則就會暴怒、甚至有的父母做事根本不顧孩子和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說,他們有些並不獨立,要依賴孩子體現自己的價值感,有些沒有其他感情寄託,把感情依賴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達到自己的目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成熟,或者乾脆就是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們並不能帶給你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他們依然可以說是愛你的,不過是不成熟而已。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惡魔一樣,不會愛你的父母。

第二類:惡魔一樣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9月6日,來自新浪新聞的報道:現年74歲的理查德·海恩斯於9月6日被悉尼法院判處45年監禁,包括33年不得假釋……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而將理查德送上法庭的,正是他的親生女兒珍妮 ·海恩斯Jeni Haynes。這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它也許能讓大家知道,惡魔一般的父母,真的是存在的……

珍妮她將親生父親訴上法庭時,同時出庭作證的有:Symphony,Little Ricky和Muscles等六人。其實這些證人,和Jeni Haynes共用一個身體,是她為了保護自己在受惡魔父親虐待的時候,不至於崩潰自殺而分裂出來的不同人格。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熱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就是女主蘇明玉的悲慘經歷,在原生家庭中,歷盡了被忽視、被打壓、被犧牲、被放棄。

本以為她的經歷已經夠讓人扼腕的,其實還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種奇葩對待的人,遠遠在大家的想象範圍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覺得一股怨氣從丹田升起,裊裊炊煙般直升九霄。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尤其是傳統心理學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將所有成年後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種緣由。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分析是否有偏頗?這樣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萬別,個體受傷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把成年後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錯,都在原生家庭內找原因,只能有一個導向: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選擇權。

每個人最終的一生,都是環境因素+自身選擇兩方面的共同結果。我們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們自身的選擇、自身的潛力,也就很難再有突破性的進展了。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所以就更需要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知道,探討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指責父母、怪罪家庭,而是為了我們瞭解自身,活出幸福。

不完美的父母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不成熟的父母

世上有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沒有!再完美的家庭、再完美的雙親,也都會有缺點、弱點。

而我們分析原生家庭,就要首先拋棄你本來秉承的原生家庭完美主義。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而在這上面,很多人被一些謳歌洗腦了:比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為了你好”“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你”。認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歌頌親情的話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事實上呢?

事實上,只有人格獨立、情感成熟、教育理念也成熟的家長,才能做到這些。而大多數的父母,是做不到的。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不好,而是說,他們的好,和你的期待是不符合的,你的期待是歌頌詞中的父母,而他們,是生活中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何為情感成熟?心理學博士林賽·吉布森Lindsay C·Gibson在他的著作《不成熟的父母》中,說:

一個人能客觀地進行思考並與他人保持深層的情感聯繫。

情感成熟的人,可以獨立地完成很多事,同時還有深厚的情感寄託,並且能將兩者順利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不會利用他人。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父母是這樣對待孩子的:被孩子的小錯激怒,情緒失控,沒有同理心和孩子之間沒有深入的感情,經常不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否則就會暴怒、甚至有的父母做事根本不顧孩子和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說,他們有些並不獨立,要依賴孩子體現自己的價值感,有些沒有其他感情寄託,把感情依賴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達到自己的目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成熟,或者乾脆就是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們並不能帶給你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他們依然可以說是愛你的,不過是不成熟而已。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惡魔一樣,不會愛你的父母。

第二類:惡魔一樣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9月6日,來自新浪新聞的報道:現年74歲的理查德·海恩斯於9月6日被悉尼法院判處45年監禁,包括33年不得假釋……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而將理查德送上法庭的,正是他的親生女兒珍妮 ·海恩斯Jeni Haynes。這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它也許能讓大家知道,惡魔一般的父母,真的是存在的……

珍妮她將親生父親訴上法庭時,同時出庭作證的有:Symphony,Little Ricky和Muscles等六人。其實這些證人,和Jeni Haynes共用一個身體,是她為了保護自己在受惡魔父親虐待的時候,不至於崩潰自殺而分裂出來的不同人格。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四歲時,理查德和她母親離婚,離婚後,他暴露出了戀童癖的本性,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實施長時間的性虐待、猥褻等惡行。

這位父親還跟她說:“如果你敢告訴你媽媽,你就會死,會被我從樓上扔下去摔死。”

4-14歲的10年間,這個可憐的孩子一直遭受著來自她親生父親的各種虐待,包括性侵,導致她身體出現了極度不適,腸道、尾椎和肛門都做過修復手術.....修復手術一直持續到了她的中年,

她回憶說父親很髒很臭她很怕他,這些分裂出來的人格,會代替她,去接受她父親的暴行,關閉她的種種感知,讓她能夠得到些許解脫。高中畢業後,第一時間她離開了家庭,他父親知道他的獸行會有後果,於是趕緊逃到了英國。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熱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就是女主蘇明玉的悲慘經歷,在原生家庭中,歷盡了被忽視、被打壓、被犧牲、被放棄。

本以為她的經歷已經夠讓人扼腕的,其實還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種奇葩對待的人,遠遠在大家的想象範圍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覺得一股怨氣從丹田升起,裊裊炊煙般直升九霄。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尤其是傳統心理學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將所有成年後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種緣由。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分析是否有偏頗?這樣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萬別,個體受傷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把成年後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錯,都在原生家庭內找原因,只能有一個導向: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選擇權。

每個人最終的一生,都是環境因素+自身選擇兩方面的共同結果。我們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們自身的選擇、自身的潛力,也就很難再有突破性的進展了。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所以就更需要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知道,探討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指責父母、怪罪家庭,而是為了我們瞭解自身,活出幸福。

不完美的父母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不成熟的父母

世上有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沒有!再完美的家庭、再完美的雙親,也都會有缺點、弱點。

而我們分析原生家庭,就要首先拋棄你本來秉承的原生家庭完美主義。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而在這上面,很多人被一些謳歌洗腦了:比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為了你好”“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你”。認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歌頌親情的話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事實上呢?

事實上,只有人格獨立、情感成熟、教育理念也成熟的家長,才能做到這些。而大多數的父母,是做不到的。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不好,而是說,他們的好,和你的期待是不符合的,你的期待是歌頌詞中的父母,而他們,是生活中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何為情感成熟?心理學博士林賽·吉布森Lindsay C·Gibson在他的著作《不成熟的父母》中,說:

一個人能客觀地進行思考並與他人保持深層的情感聯繫。

情感成熟的人,可以獨立地完成很多事,同時還有深厚的情感寄託,並且能將兩者順利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不會利用他人。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父母是這樣對待孩子的:被孩子的小錯激怒,情緒失控,沒有同理心和孩子之間沒有深入的感情,經常不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否則就會暴怒、甚至有的父母做事根本不顧孩子和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說,他們有些並不獨立,要依賴孩子體現自己的價值感,有些沒有其他感情寄託,把感情依賴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達到自己的目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成熟,或者乾脆就是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們並不能帶給你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他們依然可以說是愛你的,不過是不成熟而已。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惡魔一樣,不會愛你的父母。

第二類:惡魔一樣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9月6日,來自新浪新聞的報道:現年74歲的理查德·海恩斯於9月6日被悉尼法院判處45年監禁,包括33年不得假釋……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而將理查德送上法庭的,正是他的親生女兒珍妮 ·海恩斯Jeni Haynes。這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它也許能讓大家知道,惡魔一般的父母,真的是存在的……

珍妮她將親生父親訴上法庭時,同時出庭作證的有:Symphony,Little Ricky和Muscles等六人。其實這些證人,和Jeni Haynes共用一個身體,是她為了保護自己在受惡魔父親虐待的時候,不至於崩潰自殺而分裂出來的不同人格。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四歲時,理查德和她母親離婚,離婚後,他暴露出了戀童癖的本性,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實施長時間的性虐待、猥褻等惡行。

這位父親還跟她說:“如果你敢告訴你媽媽,你就會死,會被我從樓上扔下去摔死。”

4-14歲的10年間,這個可憐的孩子一直遭受著來自她親生父親的各種虐待,包括性侵,導致她身體出現了極度不適,腸道、尾椎和肛門都做過修復手術.....修復手術一直持續到了她的中年,

她回憶說父親很髒很臭她很怕他,這些分裂出來的人格,會代替她,去接受她父親的暴行,關閉她的種種感知,讓她能夠得到些許解脫。高中畢業後,第一時間她離開了家庭,他父親知道他的獸行會有後果,於是趕緊逃到了英國。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連警方都難以置信,一個親生父親會對親生女兒如此狠毒、如此殘暴。

法官稱,理查德的大量罪行“極其殘忍”,導致對珍妮造成了重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永遠不應該通過實際判刑來衡量”。

要知道,身體的殘害會留下痕跡,為外人所不齒,而對孩子進行精神虐待的父母,其罪行則更加隱蔽,孩子表面有吃有喝,身體正常,但是經歷累牘地精神受虐,難以為外人所知,也會經歷無法自拔的痛苦。

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管這類型的惡魔父母統稱為:有毒的父母。她將有毒的父母分為以下幾類:操控型、酗酒型、身體虐待型、言語虐待型、性虐待型。

如果你不幸攤上了這樣的父母,你的原生家庭的確會傷人至深,但是,依然你可以在成年後做出屬於你的選擇,過不一樣的人生。

三步擺脫原生家庭,你可以做的到

哪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你,擺脫原生家庭負面的影響,逐步活出自我?

第一步,識別分析原父母的類型

你的父母,僅僅只是不成熟,還是有毒?不成熟到什麼程度,他們如果是有毒的話,毒性的大小?

第二步,不同類型父母區別對待

如果你的父母僅僅只是不成熟的,你的應對方式是:

1、放棄不合理的期待,不要期待他們是完美、成熟的父母。

2、覺察你們的溝通方式,心平氣和的溝通,溝通前要充分準備、注重談話成果而非情緒發洩。

3、由於你過去是被這樣的父母所控制、培養,逐漸認清後,學會主動掌控自己的行為和追求自己想要的感受。

如果你的父母“有毒”,那麼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建議你先要拋棄兩種想法:1他們只是想幫我 2他們不是故意的。

然後你需要做的是:

1、逐步建立起與父母新的相處模式

2、重新定義自己

3、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看未來,不要糾結於過去。致力於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和人生目標,致力於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

針對童年傷害,精神分析大師和積極心理學之父的思維較量

精神分析學派的泰斗弗洛伊德認為:我們一生中每一個心理事件,完全由我們的過去決定。童年不只是一個形式,它決定了我們成年後的人格。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熱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就是女主蘇明玉的悲慘經歷,在原生家庭中,歷盡了被忽視、被打壓、被犧牲、被放棄。

本以為她的經歷已經夠讓人扼腕的,其實還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種奇葩對待的人,遠遠在大家的想象範圍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覺得一股怨氣從丹田升起,裊裊炊煙般直升九霄。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尤其是傳統心理學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將所有成年後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種緣由。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分析是否有偏頗?這樣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萬別,個體受傷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把成年後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錯,都在原生家庭內找原因,只能有一個導向: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選擇權。

每個人最終的一生,都是環境因素+自身選擇兩方面的共同結果。我們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們自身的選擇、自身的潛力,也就很難再有突破性的進展了。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所以就更需要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知道,探討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指責父母、怪罪家庭,而是為了我們瞭解自身,活出幸福。

不完美的父母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不成熟的父母

世上有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沒有!再完美的家庭、再完美的雙親,也都會有缺點、弱點。

而我們分析原生家庭,就要首先拋棄你本來秉承的原生家庭完美主義。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而在這上面,很多人被一些謳歌洗腦了:比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為了你好”“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你”。認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歌頌親情的話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事實上呢?

事實上,只有人格獨立、情感成熟、教育理念也成熟的家長,才能做到這些。而大多數的父母,是做不到的。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不好,而是說,他們的好,和你的期待是不符合的,你的期待是歌頌詞中的父母,而他們,是生活中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何為情感成熟?心理學博士林賽·吉布森Lindsay C·Gibson在他的著作《不成熟的父母》中,說:

一個人能客觀地進行思考並與他人保持深層的情感聯繫。

情感成熟的人,可以獨立地完成很多事,同時還有深厚的情感寄託,並且能將兩者順利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不會利用他人。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父母是這樣對待孩子的:被孩子的小錯激怒,情緒失控,沒有同理心和孩子之間沒有深入的感情,經常不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否則就會暴怒、甚至有的父母做事根本不顧孩子和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說,他們有些並不獨立,要依賴孩子體現自己的價值感,有些沒有其他感情寄託,把感情依賴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達到自己的目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成熟,或者乾脆就是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們並不能帶給你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他們依然可以說是愛你的,不過是不成熟而已。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惡魔一樣,不會愛你的父母。

第二類:惡魔一樣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9月6日,來自新浪新聞的報道:現年74歲的理查德·海恩斯於9月6日被悉尼法院判處45年監禁,包括33年不得假釋……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而將理查德送上法庭的,正是他的親生女兒珍妮 ·海恩斯Jeni Haynes。這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它也許能讓大家知道,惡魔一般的父母,真的是存在的……

珍妮她將親生父親訴上法庭時,同時出庭作證的有:Symphony,Little Ricky和Muscles等六人。其實這些證人,和Jeni Haynes共用一個身體,是她為了保護自己在受惡魔父親虐待的時候,不至於崩潰自殺而分裂出來的不同人格。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四歲時,理查德和她母親離婚,離婚後,他暴露出了戀童癖的本性,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實施長時間的性虐待、猥褻等惡行。

這位父親還跟她說:“如果你敢告訴你媽媽,你就會死,會被我從樓上扔下去摔死。”

4-14歲的10年間,這個可憐的孩子一直遭受著來自她親生父親的各種虐待,包括性侵,導致她身體出現了極度不適,腸道、尾椎和肛門都做過修復手術.....修復手術一直持續到了她的中年,

她回憶說父親很髒很臭她很怕他,這些分裂出來的人格,會代替她,去接受她父親的暴行,關閉她的種種感知,讓她能夠得到些許解脫。高中畢業後,第一時間她離開了家庭,他父親知道他的獸行會有後果,於是趕緊逃到了英國。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連警方都難以置信,一個親生父親會對親生女兒如此狠毒、如此殘暴。

法官稱,理查德的大量罪行“極其殘忍”,導致對珍妮造成了重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永遠不應該通過實際判刑來衡量”。

要知道,身體的殘害會留下痕跡,為外人所不齒,而對孩子進行精神虐待的父母,其罪行則更加隱蔽,孩子表面有吃有喝,身體正常,但是經歷累牘地精神受虐,難以為外人所知,也會經歷無法自拔的痛苦。

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管這類型的惡魔父母統稱為:有毒的父母。她將有毒的父母分為以下幾類:操控型、酗酒型、身體虐待型、言語虐待型、性虐待型。

如果你不幸攤上了這樣的父母,你的原生家庭的確會傷人至深,但是,依然你可以在成年後做出屬於你的選擇,過不一樣的人生。

三步擺脫原生家庭,你可以做的到

哪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你,擺脫原生家庭負面的影響,逐步活出自我?

第一步,識別分析原父母的類型

你的父母,僅僅只是不成熟,還是有毒?不成熟到什麼程度,他們如果是有毒的話,毒性的大小?

第二步,不同類型父母區別對待

如果你的父母僅僅只是不成熟的,你的應對方式是:

1、放棄不合理的期待,不要期待他們是完美、成熟的父母。

2、覺察你們的溝通方式,心平氣和的溝通,溝通前要充分準備、注重談話成果而非情緒發洩。

3、由於你過去是被這樣的父母所控制、培養,逐漸認清後,學會主動掌控自己的行為和追求自己想要的感受。

如果你的父母“有毒”,那麼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建議你先要拋棄兩種想法:1他們只是想幫我 2他們不是故意的。

然後你需要做的是:

1、逐步建立起與父母新的相處模式

2、重新定義自己

3、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看未來,不要糾結於過去。致力於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和人生目標,致力於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

針對童年傷害,精神分析大師和積極心理學之父的思維較量

精神分析學派的泰斗弗洛伊德認為:我們一生中每一個心理事件,完全由我們的過去決定。童年不只是一個形式,它決定了我們成年後的人格。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而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沒有任何實驗支持童年事件會影響成人的性格,童年事件決定成年後人格的說法是完全不對的,會導致很多人沉溺於過去而對未來採取被動的態度。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熱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就是女主蘇明玉的悲慘經歷,在原生家庭中,歷盡了被忽視、被打壓、被犧牲、被放棄。

本以為她的經歷已經夠讓人扼腕的,其實還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種奇葩對待的人,遠遠在大家的想象範圍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覺得一股怨氣從丹田升起,裊裊炊煙般直升九霄。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尤其是傳統心理學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將所有成年後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種緣由。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分析是否有偏頗?這樣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萬別,個體受傷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把成年後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錯,都在原生家庭內找原因,只能有一個導向: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選擇權。

每個人最終的一生,都是環境因素+自身選擇兩方面的共同結果。我們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們自身的選擇、自身的潛力,也就很難再有突破性的進展了。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所以就更需要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知道,探討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指責父母、怪罪家庭,而是為了我們瞭解自身,活出幸福。

不完美的父母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不成熟的父母

世上有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沒有!再完美的家庭、再完美的雙親,也都會有缺點、弱點。

而我們分析原生家庭,就要首先拋棄你本來秉承的原生家庭完美主義。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而在這上面,很多人被一些謳歌洗腦了:比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為了你好”“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你”。認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歌頌親情的話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事實上呢?

事實上,只有人格獨立、情感成熟、教育理念也成熟的家長,才能做到這些。而大多數的父母,是做不到的。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不好,而是說,他們的好,和你的期待是不符合的,你的期待是歌頌詞中的父母,而他們,是生活中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何為情感成熟?心理學博士林賽·吉布森Lindsay C·Gibson在他的著作《不成熟的父母》中,說:

一個人能客觀地進行思考並與他人保持深層的情感聯繫。

情感成熟的人,可以獨立地完成很多事,同時還有深厚的情感寄託,並且能將兩者順利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不會利用他人。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父母是這樣對待孩子的:被孩子的小錯激怒,情緒失控,沒有同理心和孩子之間沒有深入的感情,經常不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否則就會暴怒、甚至有的父母做事根本不顧孩子和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說,他們有些並不獨立,要依賴孩子體現自己的價值感,有些沒有其他感情寄託,把感情依賴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達到自己的目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成熟,或者乾脆就是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們並不能帶給你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他們依然可以說是愛你的,不過是不成熟而已。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惡魔一樣,不會愛你的父母。

第二類:惡魔一樣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9月6日,來自新浪新聞的報道:現年74歲的理查德·海恩斯於9月6日被悉尼法院判處45年監禁,包括33年不得假釋……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而將理查德送上法庭的,正是他的親生女兒珍妮 ·海恩斯Jeni Haynes。這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它也許能讓大家知道,惡魔一般的父母,真的是存在的……

珍妮她將親生父親訴上法庭時,同時出庭作證的有:Symphony,Little Ricky和Muscles等六人。其實這些證人,和Jeni Haynes共用一個身體,是她為了保護自己在受惡魔父親虐待的時候,不至於崩潰自殺而分裂出來的不同人格。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四歲時,理查德和她母親離婚,離婚後,他暴露出了戀童癖的本性,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實施長時間的性虐待、猥褻等惡行。

這位父親還跟她說:“如果你敢告訴你媽媽,你就會死,會被我從樓上扔下去摔死。”

4-14歲的10年間,這個可憐的孩子一直遭受著來自她親生父親的各種虐待,包括性侵,導致她身體出現了極度不適,腸道、尾椎和肛門都做過修復手術.....修復手術一直持續到了她的中年,

她回憶說父親很髒很臭她很怕他,這些分裂出來的人格,會代替她,去接受她父親的暴行,關閉她的種種感知,讓她能夠得到些許解脫。高中畢業後,第一時間她離開了家庭,他父親知道他的獸行會有後果,於是趕緊逃到了英國。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連警方都難以置信,一個親生父親會對親生女兒如此狠毒、如此殘暴。

法官稱,理查德的大量罪行“極其殘忍”,導致對珍妮造成了重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永遠不應該通過實際判刑來衡量”。

要知道,身體的殘害會留下痕跡,為外人所不齒,而對孩子進行精神虐待的父母,其罪行則更加隱蔽,孩子表面有吃有喝,身體正常,但是經歷累牘地精神受虐,難以為外人所知,也會經歷無法自拔的痛苦。

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管這類型的惡魔父母統稱為:有毒的父母。她將有毒的父母分為以下幾類:操控型、酗酒型、身體虐待型、言語虐待型、性虐待型。

如果你不幸攤上了這樣的父母,你的原生家庭的確會傷人至深,但是,依然你可以在成年後做出屬於你的選擇,過不一樣的人生。

三步擺脫原生家庭,你可以做的到

哪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你,擺脫原生家庭負面的影響,逐步活出自我?

第一步,識別分析原父母的類型

你的父母,僅僅只是不成熟,還是有毒?不成熟到什麼程度,他們如果是有毒的話,毒性的大小?

第二步,不同類型父母區別對待

如果你的父母僅僅只是不成熟的,你的應對方式是:

1、放棄不合理的期待,不要期待他們是完美、成熟的父母。

2、覺察你們的溝通方式,心平氣和的溝通,溝通前要充分準備、注重談話成果而非情緒發洩。

3、由於你過去是被這樣的父母所控制、培養,逐漸認清後,學會主動掌控自己的行為和追求自己想要的感受。

如果你的父母“有毒”,那麼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建議你先要拋棄兩種想法:1他們只是想幫我 2他們不是故意的。

然後你需要做的是:

1、逐步建立起與父母新的相處模式

2、重新定義自己

3、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看未來,不要糾結於過去。致力於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和人生目標,致力於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

針對童年傷害,精神分析大師和積極心理學之父的思維較量

精神分析學派的泰斗弗洛伊德認為:我們一生中每一個心理事件,完全由我們的過去決定。童年不只是一個形式,它決定了我們成年後的人格。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而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沒有任何實驗支持童年事件會影響成人的性格,童年事件決定成年後人格的說法是完全不對的,會導致很多人沉溺於過去而對未來採取被動的態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個體的遭遇千差萬別,但是,沉溺於過去,糾結於原生家庭,期待父母的改變來達到自己的幸福,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更有甚者,以傷害為藉口,故步自封、止步不前,乃至將內心的憤怒轉化為傷害他人的行動,都不足取。

積極心理學之父在批駁了弗洛伊德的原生家庭、童年傷害決定論後,也給出了他的觀點:

1、時常檢驗傷口,不利於傷口癒合

2、對待傷害的態度,是造成持久傷害的原因

3、過度關注童年負面事件、忽略正面事件是內心無法平靜的原因。

原生家庭只是我們生命的起源、並非我們生命的遠景

被親生父親性虐待的珍妮,說“解離型人格分離障礙”(又稱多重人格障礙)拯救了她的生命和靈魂,但是,童年遭此大難的珍妮並未就此放棄人生,更沒有沉淪或者報復社會。她積極地在知識、心理、法律等方面裝備自己,最終獲得了法律研究和哲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並且堅持看精神科醫生,積極提取證據,成年後的她將自己珍妮這個主人格,活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最終帶領、說服其他副人格,取得了司法上的成功。

有很多人的原生家庭遠比珍妮的要正常和幸福。當我們過於專注在童年的傷害、原生家庭的過錯,一種可能是傷害的深,還有一種可能是生命的力度弱。讓你致力於增加你的生命力度、快速強大和快速成長,那麼傷害就會因為你的成長而變得微不足道、至少是減低它對你的影響。

人生最重要的,必然不是回頭看,而是向前看。走出原生家庭的傷害,路在自己的腳下,選擇在自己的手上。願所有受過傷害的人,抖擻精神,帶著傷痕,也有勇氣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

原生家庭比蘇明玉的還差,該怎麼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熱播的《都挺好》,其中最令大家唏噓不已的,就是女主蘇明玉的悲慘經歷,在原生家庭中,歷盡了被忽視、被打壓、被犧牲、被放棄。

本以為她的經歷已經夠讓人扼腕的,其實還有更多的被原生家庭各種奇葩對待的人,遠遠在大家的想象範圍之外。

很多人提起原生家庭,只覺得一股怨氣從丹田升起,裊裊炊煙般直升九霄。心理學的各種理論,尤其是傳統心理學深挖病因找究竟,追溯童年的方法,將所有成年後的缺陷、不幸、不成熟等,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了各種緣由。

然而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分析是否有偏頗?這樣的角度是否有缺陷?

原生家庭本就千差萬別,個體受傷害程度也各有不同。

如果我們把成年後所有的不幸都歸結為原生家庭的錯,都在原生家庭內找原因,只能有一個導向:忽略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略了人的自主選擇權。

每個人最終的一生,都是環境因素+自身選擇兩方面的共同結果。我們如果只看原生家庭,很容易忽略到了我們自身的選擇、自身的潛力,也就很難再有突破性的進展了。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不可否認的是,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所以就更需要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知道,探討原生家庭不是為了指責父母、怪罪家庭,而是為了我們瞭解自身,活出幸福。

不完美的父母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不成熟的父母

世上有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沒有!再完美的家庭、再完美的雙親,也都會有缺點、弱點。

而我們分析原生家庭,就要首先拋棄你本來秉承的原生家庭完美主義。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而在這上面,很多人被一些謳歌洗腦了:比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都是為了你好”“父母無論如何都會愛你”。認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歌頌親情的話語,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事實上呢?

事實上,只有人格獨立、情感成熟、教育理念也成熟的家長,才能做到這些。而大多數的父母,是做不到的。這並不代表他們就一定不好,而是說,他們的好,和你的期待是不符合的,你的期待是歌頌詞中的父母,而他們,是生活中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何為情感成熟?心理學博士林賽·吉布森Lindsay C·Gibson在他的著作《不成熟的父母》中,說:

一個人能客觀地進行思考並與他人保持深層的情感聯繫。

情感成熟的人,可以獨立地完成很多事,同時還有深厚的情感寄託,並且能將兩者順利地融入日常生活中。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但不會利用他人。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父母是這樣對待孩子的:被孩子的小錯激怒,情緒失控,沒有同理心和孩子之間沒有深入的感情,經常不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觀點,否則就會暴怒、甚至有的父母做事根本不顧孩子和他人的感受。也就是說,他們有些並不獨立,要依賴孩子體現自己的價值感,有些沒有其他感情寄託,把感情依賴在孩子身上,甚至有的利用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達到自己的目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成熟,或者乾脆就是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們並不能帶給你完美的原生家庭。但是,他們依然可以說是愛你的,不過是不成熟而已。而更可怕的,是那些惡魔一樣,不會愛你的父母。

第二類:惡魔一樣的父母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9月6日,來自新浪新聞的報道:現年74歲的理查德·海恩斯於9月6日被悉尼法院判處45年監禁,包括33年不得假釋……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而將理查德送上法庭的,正是他的親生女兒珍妮 ·海恩斯Jeni Haynes。這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它也許能讓大家知道,惡魔一般的父母,真的是存在的……

珍妮她將親生父親訴上法庭時,同時出庭作證的有:Symphony,Little Ricky和Muscles等六人。其實這些證人,和Jeni Haynes共用一個身體,是她為了保護自己在受惡魔父親虐待的時候,不至於崩潰自殺而分裂出來的不同人格。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四歲時,理查德和她母親離婚,離婚後,他暴露出了戀童癖的本性,對自己的親生女兒實施長時間的性虐待、猥褻等惡行。

這位父親還跟她說:“如果你敢告訴你媽媽,你就會死,會被我從樓上扔下去摔死。”

4-14歲的10年間,這個可憐的孩子一直遭受著來自她親生父親的各種虐待,包括性侵,導致她身體出現了極度不適,腸道、尾椎和肛門都做過修復手術.....修復手術一直持續到了她的中年,

她回憶說父親很髒很臭她很怕他,這些分裂出來的人格,會代替她,去接受她父親的暴行,關閉她的種種感知,讓她能夠得到些許解脫。高中畢業後,第一時間她離開了家庭,他父親知道他的獸行會有後果,於是趕緊逃到了英國。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連警方都難以置信,一個親生父親會對親生女兒如此狠毒、如此殘暴。

法官稱,理查德的大量罪行“極其殘忍”,導致對珍妮造成了重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永遠不應該通過實際判刑來衡量”。

要知道,身體的殘害會留下痕跡,為外人所不齒,而對孩子進行精神虐待的父母,其罪行則更加隱蔽,孩子表面有吃有喝,身體正常,但是經歷累牘地精神受虐,難以為外人所知,也會經歷無法自拔的痛苦。

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管這類型的惡魔父母統稱為:有毒的父母。她將有毒的父母分為以下幾類:操控型、酗酒型、身體虐待型、言語虐待型、性虐待型。

如果你不幸攤上了這樣的父母,你的原生家庭的確會傷人至深,但是,依然你可以在成年後做出屬於你的選擇,過不一樣的人生。

三步擺脫原生家庭,你可以做的到

哪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你,擺脫原生家庭負面的影響,逐步活出自我?

第一步,識別分析原父母的類型

你的父母,僅僅只是不成熟,還是有毒?不成熟到什麼程度,他們如果是有毒的話,毒性的大小?

第二步,不同類型父母區別對待

如果你的父母僅僅只是不成熟的,你的應對方式是:

1、放棄不合理的期待,不要期待他們是完美、成熟的父母。

2、覺察你們的溝通方式,心平氣和的溝通,溝通前要充分準備、注重談話成果而非情緒發洩。

3、由於你過去是被這樣的父母所控制、培養,逐漸認清後,學會主動掌控自己的行為和追求自己想要的感受。

如果你的父母“有毒”,那麼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博士建議你先要拋棄兩種想法:1他們只是想幫我 2他們不是故意的。

然後你需要做的是:

1、逐步建立起與父母新的相處模式

2、重新定義自己

3、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看未來,不要糾結於過去。致力於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和人生目標,致力於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

針對童年傷害,精神分析大師和積極心理學之父的思維較量

精神分析學派的泰斗弗洛伊德認為:我們一生中每一個心理事件,完全由我們的過去決定。童年不只是一個形式,它決定了我們成年後的人格。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而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沒有任何實驗支持童年事件會影響成人的性格,童年事件決定成年後人格的說法是完全不對的,會導致很多人沉溺於過去而對未來採取被動的態度。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個體的遭遇千差萬別,但是,沉溺於過去,糾結於原生家庭,期待父母的改變來達到自己的幸福,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更有甚者,以傷害為藉口,故步自封、止步不前,乃至將內心的憤怒轉化為傷害他人的行動,都不足取。

積極心理學之父在批駁了弗洛伊德的原生家庭、童年傷害決定論後,也給出了他的觀點:

1、時常檢驗傷口,不利於傷口癒合

2、對待傷害的態度,是造成持久傷害的原因

3、過度關注童年負面事件、忽略正面事件是內心無法平靜的原因。

原生家庭只是我們生命的起源、並非我們生命的遠景

被親生父親性虐待的珍妮,說“解離型人格分離障礙”(又稱多重人格障礙)拯救了她的生命和靈魂,但是,童年遭此大難的珍妮並未就此放棄人生,更沒有沉淪或者報復社會。她積極地在知識、心理、法律等方面裝備自己,最終獲得了法律研究和哲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並且堅持看精神科醫生,積極提取證據,成年後的她將自己珍妮這個主人格,活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最終帶領、說服其他副人格,取得了司法上的成功。

有很多人的原生家庭遠比珍妮的要正常和幸福。當我們過於專注在童年的傷害、原生家庭的過錯,一種可能是傷害的深,還有一種可能是生命的力度弱。讓你致力於增加你的生命力度、快速強大和快速成長,那麼傷害就會因為你的成長而變得微不足道、至少是減低它對你的影響。

人生最重要的,必然不是回頭看,而是向前看。走出原生家庭的傷害,路在自己的腳下,選擇在自己的手上。願所有受過傷害的人,抖擻精神,帶著傷痕,也有勇氣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三步帶你走出原生家庭傷害 每一步都是成長之路

原生家庭只是我們生命的起源,並非我們生命的遠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