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養豬人必須面對的三個壞消息 機遇與挑戰並存

畜牧業 養豬 農業 農民 母豬幫 2017-04-30

俗語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近年來,生豬養殖發展步伐加快,規模化程度不斷提升。然而,環保相關政策出臺、豬週期失靈、進口肉的衝擊給生豬養殖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散戶紛紛退出歷史舞臺,行情可謂是撲朔迷離。

養豬難 難養豬

很多養豬人開始叫苦――“養豬越來越難!”,為什麼現在我們的養殖條件好了,豬卻越來越難養了呢?擺在養豬人面前有這三點,大家看一看~

環保壓力

2015年因為豬價低迷及禁養區拆遷,導致全國有500萬生豬養殖戶退出市場,也導致了2016年豬價的歷史新高。2016年已過去,國家給出最後完成時間為2017年底,所有規劃為禁養區的豬場必須完成關閉或拆遷。環保拆遷令對於養豬人來說如同懸在頭上的利劍,不知道哪天就掉下來,環保問題將促使今年成為豬場拆遷最多、投入極高的一年。

2017養豬人必須面對的三個壞消息 機遇與挑戰並存

環保拆遷對於散養戶來說是毀滅性的的打擊,規模場或許會有相關的補貼,具備資金優勢還能在其他地方重新建豬場,小戶只能另找生路;養豬人失業,年輕的養殖戶還可以轉行,但是上了年齡的養殖戶就愁了,那些養了一輩子豬的老養豬人該怎麼辦?

食品安全

在3.15打假晚會上驚爆出多家獸藥企業違規在飼料中添加禁藥,一石驚起千層浪,這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再次把肉食品安全推上風口浪尖。現在消費者不僅要吃好,而且要吃得健康,因此食品安全的問題也越來越受關注。當前很多養殖企業自建中高端鮮肉品牌,或商超銷售或自建門店。未來,肉品必定是優質優價、高質高價。而這些新崛起的無公害肉品門店也會風生水起,成為未來肉品市場的主導。

2017養豬人必須面對的三個壞消息 機遇與挑戰並存

疫病防控 

近幾年來,豬疫病發生的頻率不斷增多,使得養殖戶經濟效益受到較大影響。養殖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疫病環境複雜、病原種類增加、科學防控意識沒有完全樹立。這些問題,讓養豬人倒吸一口涼氣。“養殖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疫病防控!”

2017養豬人必須面對的三個壞消息 機遇與挑戰並存

最後,小編想說我國是生豬養殖和肉品消費大國,養豬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產業。2017年,生態大趨勢已成定局,南豬北移已成大趨勢;規模化養殖加劇,低成本時代開啟;大企業更大,小企業可轉型家庭農場發展,養豬業將更趨於穩定。養豬人要將壓力轉為動力,不斷提升養豬業發展水平

輕鬆養豬,快樂賺錢!同名微信號“母豬幫” 歡迎訂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