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兵山養殖合作社變身扶貧基地

畜牧業 合作社 三農 農業 中國鐵嶺網 2017-05-21

近些年,調兵山市殘聯通過扶持沙後所村陳國才創辦的興業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逐步把這個合作社辦成了安置殘疾人就業、培訓殘疾人就業技能的扶貧基地。自2014年開始,調兵山市通過這個基地向貧困殘疾戶送豬仔和飼料,以提高這些貧困戶的收入。

豬仔發到殘疾戶後,扶貧基地開始辦班,向飼養戶傳授養豬技能,通報市場信息。收到豬仔的殘疾戶坐在家裡就能掙錢,也都分外高興。東調村的張海青老兩口長年離不開藥,多年守在家裡無事可做,收到豬仔後,精心飼養,用他們的話說就像伺候孫子一樣用心。豬賣了,有了收入,也掌握了養豬的訣竅,今年他們還準備多養兩頭。

據悉,調兵山市計劃在全市推廣大明鎮扶貧基地的好經驗,讓1000多殘疾貧困戶有事幹,進而增加收入。

自2014年調兵山市殘聯通過大明鎮扶貧基地開展送“扶貧豬仔”以來,有85戶殘疾人貧困戶從陳國才這裡免費領養了豬仔,每戶兩頭,還有50公斤飼料。通過養豬,這些殘疾人貧困戶有了一定的收入,緩解了經濟壓力,還掌握了養豬技能,增強了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一些殘疾人由於自身勞動能力受限,技能缺乏,有的還要負擔康復醫療支出,導致其陷入收入少、支出多的窘境,使得貧困殘疾人家庭成為貧困人口中貧困程度最深、扶貧難度最大、返貧率最高的特殊困難群體。為幫助貧困殘疾人,調兵山市從輔具適配到創業扶持,從康復生活救助到家庭無障礙改造,做了大量幫扶工作,但還不能從根本上使困難殘疾人家庭擺脫貧困。

過去扶貧一直用救濟的辦法,給殘疾人送錢、送物,只是解決了一時之需,治本之策還需要提高貧困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變‘輸血’為‘造血’,有針對性地安排適合殘疾人的項目,整體推進殘疾人扶貧工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