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上市鬥魚“上岸”,直播行業進入下半場'

""盈利上市鬥魚“上岸”,直播行業進入下半場

見習記者 何青漢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傑 北京報道

隨著鬥魚創始人陳少傑與PDD等平臺頭部主播在納斯達克交易所共同敲鐘,幾經“跳票”的鬥魚終於完成上市的夙願。北京時間7月17日晚,鬥魚在美股納斯達克上市,其股票代碼為“DOYU”,發行價則為11.5美元。而此前公佈的發行價區間為11.5-14美元,據估算,以低價發行的鬥魚此次募資金額約為8.91億美元,公司估值約37.3億美元。

鬥魚上市“圓夢”

鬥魚的上市之路並不平坦。早在今年的4月22日,便有消息稱鬥魚赴美提交IPO申請,計劃於5月16日上市,然而其上市時間卻一拖再拖。

彼時的招股書顯示,2016至2018年,其年度營收分別為7.87億元、18.86億元和36.54億元。營收逐年上升,淨虧損卻居高不下,三年內鬥魚的淨虧損分別為7.83億元、6.13億元和8.76億元。赴美上市的鬥魚,也被外界貼上了“流血上市”的標籤。

“雖然美國市場更能理解遊戲、直播此類概念股,但資本市場不看好不能盈利的公司。”一名證券投資業人事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臨近上市鬥魚更新了其招股書,更新後的招股書披露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鬥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更新後的招股書顯示,鬥魚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4.8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6.67億元增長123.24%;淨利潤為1820萬元,相比上年同期的虧損1.56億元增長111.67%。

直播平臺盈利並不稀奇,但對鬥魚來說,以“盈利者”的姿態登陸資本市場撕下了“流血上市”的標籤。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對此表示,“目前直播行業不再是風口,儘管一季度實現盈利,但如何盈利依然是對鬥魚最大的考驗。”

實際上,鬥魚在2019年一季度大幅度降低了銷售及市場費用的投入,其年一季度分成及內容成本佔直播收入的比例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這都是鬥魚一季度毛利率提高,實現盈利的原因。

“盈利壓力下,融資活下去是鬥魚的唯一出路,鬥魚一季度盈利,具有的是象徵意義的,展示的是現階段直播模式可以從燒錢變成營收。但對於投資者來說,至少已經看到了盈利的信號,能夠鞏固信心。”張書樂說道。

雙寡頭格局形成 行業進入下半場

“今年是鬥魚的高光時刻,但不是巔峰時刻,未來鬥魚將會創造更多價值。”鬥魚創始人陳少傑在敲鐘儀式上的講話振奮人心,但“價值”從何創造,卻是擺在遊戲直播平臺前的問題。

隨著鬥魚上市,遊戲直播行業格局塵埃落定。鬥魚、虎牙兩家在大洋彼岸上市的直播平臺所形成的雙寡頭局面短時間不會被打破,然而他們現在的對手或許不單單再是彼此。

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軟件的興起以及碎片化的內容獲取方式,對遊戲直播平臺帶來了降維打擊。據極光大數據顯示,網絡直播行業2018年的12月滲透率為18.7%,同比下3.1%,全年滲透率僅保持在20%左右。反觀短視頻行業,其2018年滲透率從年初的35.2%增長到年底的62.2%。在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的大環境下,搶佔用戶時間的競爭愈發激烈。

“面對短視頻,直播平臺要發揮自身之所長,就是將內容的全過程展現、立體化呈現。”張書樂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賽事直播或許是一個方向,競技賽事及各種活動可以藉由遊戲直播積累的技術實力和直播經驗開展。”

與此同時,在直播平臺用戶由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的過程中,拓展用戶價值,挖掘量市場的消費能力則是破解之道。數據顯示,鬥魚用戶付費率不足3%,這也意味著鬥魚在挖掘單一用戶價值上仍有較大潛力。

鬥魚的上市,並不意味著直播行業風口的關閉,而是意味著直播行業下半場的到來。互聯網產業分析師丁道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行業都存在瓶頸期,直播行業洗牌後,存活下來的平臺要在存量中找增長,機會還在後面。”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