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創業時代來了

在模式創新紅利逐漸消失後,硬科技創新近兩年成為投資界新寵。尤其在科創板及註冊制試點提出後,越來越多的投資大佬發出狠話:未來不投資硬科技創新的投資機構,都將在行業洗牌中被淘汰。據科技推動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模式創新開始轉向技術創新,不但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創新創業也逐漸進入深水區。

成立於2013年的創投機構中科創星,在行業仍未關注到硬科技創新領域時,就已經逐步在深耕行業。背靠中科院,中科創星從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科技成果轉化的硬科技投資,在科創板提出後,他們無疑受益匪淺,從過去的“小眾機構”轉身成為主流。

“科創板會起到一個大浪淘沙的作用,將真正質量好的、硬科技的企業脫穎而出,不夠硬的企業就算上市了,最終也會逐步退出市場。”日前,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在接受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科學家創業時代來了

時代造就硬科技投資熱潮

什麼是硬科技?米磊介紹說,中科創星將硬科技定義為:光電芯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智能製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中,以自主研發為主,需要長期研發投入、持續積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創技術。

米磊表示,這類技術通常具有較高門檻和壁壘,被複制和模仿的難度較大,有明確的應用產品和產業基礎,對產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是推動世界進步的動力和源泉。

從歷史經驗來看,米磊指出,科技革命會推動經濟的繁榮發展,但是科技革命都有自己的週期,每次大的科技革命週期大約是60年左右,但技術革命的紅利消失了之後,就需要尋找下一個科技週期。“可以看到的是,當一個科技週期即將到頭的時候,模式創新就會湧現,而目前中國就是處於上一個科技週期的末期,以致於前幾年才會湧現大批的模式創新企業。”

在米磊看來,當前全球正處於第三次科技革命向第四次科技革命轉折的關鍵時期,對於此前享受了人口紅利的中國經濟而言,也到了要從模式創新轉入科技創新的歷史轉型期。在這種歷史時期下,發展硬科技顯得非常重要。“硬科技創新往往屬於底層創新,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的中國,更多聚焦的是組裝環節,但核心的技術很依賴進口,對於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來說,必須要改變目前的狀態,關鍵就是要投資硬科技。”

科學家創業時代來了

在互聯網時代過去之後,米磊認為,下一波大的機會是人工智能時代,首先要建設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而光芯片就是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在他看來,信息產業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導產業,從信息的獲取、計算、傳輸、存儲、顯示,整個產業正在從電到光升級換代。

在智能製造領域內,米磊指出,中科創星的投資邏輯就是要用新的技術的出現來提升製造能力。例如去年的諾貝爾獎物理獎頒給了超快激光技術,中科創星投資的企業—中科微精、卓鐳激光分別是用超快激光來解決大飛機葉片和手機全面屏的精密加工難題。“硬科技企業就是要具備國際競爭力,技術和產品能夠在國際市場上跟別人競爭。”

據介紹,截至2019年3月,中科創星已投資孵化240餘家硬科技企業,累計實現投資超過22億元。2018年全年投資項目57家,累計投資金額達5億元,並已協助馭勢科技、九天微星、飛芯電子、中科微光、中科微精、琨遊光電、卓鐳激光、奇芯光電、博動醫學影像、超維景、橙科微電子等近百家企業實現後續融資。

中國已到科學家創業時代

據瞭解,中科創星由中科院西安光機所聯合社會資本發起創辦,旗下天使投資基金專注於硬科技成果的產業化,LP主要為政府引導基金及其他社會資本。正是擁有了這些背景,讓中科創星在投資上跟其他機構顯得“格外不同”。

作為投資機構,米磊介紹說,中科創星源自中科院,扶持了大量科學家進行創業工作,做了大量的投後管理工作。“我們建立了比較專業的團隊,讓科學家能夠專注於自己產品、技術,其他一些科學家不擅長的細分的支撐、運營管理類的業務,則由我們建立的專業團隊來幫助。”米磊說,在實踐中,中科創星的投後團隊會幫助科學家團隊進行招聘、法務、財務、品牌、市場對接等工作,包括專門設立了硬科技創業營,培養科學家轉型為創業公司的CEO的能力。

在他看來,科學家創業的優勢在於其創業初期就已經積累了比較深的技術背景,而且自帶光環。“他們自帶的技術壁壘是很高的,並且在實驗室裡面已經證明了各自的能力。”米磊表示,科學家在專業領域和技術領域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在商業領域則需要轉換思維,這時候就需要市場化和具備管理能力的團隊去跟他們進行配合。“在我看來,科學家創業的成功機率更高,他們的技術都經過了千錘百煉,相比以前的草根創業,這種精英創業的成功率要高出不少。”米磊說。

事實上,米磊認為,當前中國已經到了科學家創業的時代,國家也出臺了系列政策去支持科學家創業,讓科技成果得到轉化,這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主旋律。

科學家創業時代來了

在科技投資的導向下,越來越多的投資大咖呼籲要“跟科學家做朋友”,米磊認為,中科創星在這方面有天然優勢。“首先我們本來就是中科院出身,我自己本身也是做科研的,所以我們本來跟科學家就是朋友。”米磊笑言,站在投資機構的角度而言,如果要跟科學家做朋友,首先就要學會用科學家的語言體系跟科學家進行交流,而不能套用自己傳統的商業邏輯跟科學家談判。“其實關鍵就在於互相理解,投資人要能夠認同他們的科研邏輯,同時適當地給他們接受商業邏輯。而不是一上來就給科學家只談如何賺錢,這會讓他們覺得投資人不懂他們。”

對於如何留住企業的核心技術人才,米磊建議說,應該要對這些人才給予相應的期權激勵,另外需要真正激發這類技術人才的夢想和熱情,給予他們發揮才能的空間。“企業應該給他們創造一個平臺,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不斷成長,激發成就感。”

科創板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並存

在科創板提出之後,米磊認為,對於中科創星這類過去只專注於硬科技投資的機構而言,最明顯的利好就是自己的投資項目都是科創板未來的潛在標的,同時也加快了整個技術創業、創新估值體系的建立和退出渠道的建設。

“事實上,科創板的提出,等於認同了硬科技的投資方向。”米磊直言,類似中科創星這類機構,無疑都是科創板很大的受益者。在他看來,最後能夠登陸科創板的企業,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解決當前國家的技術短板問題的企業。“科創板及註冊制試點的提出,改變了過去以財務指標為首位的上市判斷標準局面,而更看重技術含量。”

同時,米磊也指出,這類企業的技術含量符合當前國情、能夠在國內處於相對領先位置、切實解決國家稀缺的技術空白和缺陷的技術,都是科創板優先歡迎的項目類型。

在他看來,科創板及註冊制試點的提出,更主要的目的其實是倒逼資本市場的改革,讓真正創新的、有價值的企業能夠登陸資本市場,讓中國股民能夠真正分享到創新的收益。

在他看來,科創板初期的風險主要是可能會過熱。但這個事情是國家下定決心要做的,所以成功概率還是比較大的。米磊建議,科創板前期把關應該要更嚴一些,讓真正的、具有引領性、指標性的硬科技企業能夠登陸資本市場。“這當中,科技創新諮詢委員會會發揮一個比較好的作用,當中有一批科學家在裡面對技術進行把關,能夠分辨哪些是國家需要的技術,分辨出這些企業背後是否有真正的創新能力,這些都是核心問題。”

他強調,科創板對整個創投行業都提出了轉型的要求,要求創投機構要全面轉向科技投資。“像達晨的肖冰也說了,以後他們招聘都會招產業背景出身的,不招金融和財務出身的了,我們整個團隊現在就都是產業背景、技術出身的,所以對於我們這類機構而言,就是要更加專注硬科技投資,發揮自己的優勢。”米磊說。

科學家創業時代來了

中科創星投資的歷史並不長,只有五六年,但是所投資的240餘家企業都在硬科技領域,可以說是國內投資硬科技企業數量最多的機構之一。這裡面有非常多未來符合科創板上市需求的企業。“科創板的提出實際上就是幫助投資硬科技企業的投資機構實現退出的,我們後續也會專注硬科技投資,幫助科學家進行科技成果轉化。”米磊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