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曲珍創業記:魂牽夢繞尋鄉音

創業 三農 種植業 農業 中國西藏新聞網 2017-06-25

在拉薩市達孜縣唐嘎鄉窮達村,只要提起次仁曲珍的名字,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對這位“80後”交口稱讚。

為什麼大家對她如此稱讚?帶著疑問,記者尋得了次仁曲珍“回鄉創業,情繫父老鄉親”的故事。

次仁曲珍早年與甘肅天水人高永乾組成家庭。生活雖平淡,但一家人幸福和睦,曾被評為達孜縣民族團結模範家庭。

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藉助高永乾的醫術,兩人在那曲地區開辦了一家診所。經過幾年經營,一家人的腰包慢慢鼓了起來。

日子越過越好了,閒暇之餘,次仁曲珍思考的問題也慢慢多了起來。“自己發家致富了,但每次回老家時看到依然貧困的家鄉父老,心裡總不是滋味。”次仁曲珍說,“這時我才真正體會‘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這句話的意義。”

家庭是兩個人的,次仁曲珍經過深思熟慮,向丈夫吐露了自己的心聲……

2015年,夫妻倆毅然放棄多年經營的診所,回到家鄉創業。

考慮到家鄉以農業為主,牧業為輔,種植青稞、小麥、油菜的實際,次仁曲珍將創業的大方向定向了農業產業。

“雖然定好了大方向,但在創業之初還是有些迷茫。”次仁曲珍回憶道。不過在唐嘎鄉總體發展工作思路中,她還是敏銳的嗅到了發展的氣息。

原來,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唐嘎鄉黨委、政府積極尋求合作發展之路,依託窮達村為達孜縣農牧局定向蔬菜大棚生產合作夥伴關係,發展窮達村生態蔬菜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我們這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相關灌溉配套設施齊全,境內有拉薩河流經,具備良好的灌溉外部條件,加之群眾基礎好,勞動力資源充足,季節時差優勢大。”談起自己的想法,次仁曲珍顯得十分興奮。

2016年3月,次仁曲珍瞄準這個有利的發展時機,成立註冊了金麥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並將公司經營定位為“合作社+產業+農戶”的精準扶貧模式。

公司成立後,與窮達村2組村民以每年800元/座的價格簽訂20座小型蔬菜大棚的租賃協議,目前該公司一個小型蔬菜大棚可實現年產值1-2萬元。該公司還以此為基礎發展現代化蔬菜大棚生產,帶動了貧困戶7戶7人的就業,貧困戶每月1000元工資收入,年底有10000元的現金分紅,將直接增加貧困戶經濟收入,帶動貧困戶走上致富的道路。

不僅如此,次仁曲珍還投入了270萬元建立6座現代化大型蔬菜大棚發展規模種植,直接帶動30戶30人農牧民貧困群眾走上致富路;承包窮達村4組64畝標準化農田種植大白菜,預計形成產值15萬元。

嚐到甜頭的村民們幹勁更足了,大家會積極地去為自身利益爭取項目,拓寬市場。

“大力發展生態蔬菜種植,堅持以反季節蔬菜促增效,以產業促增收,不僅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民增產增收,還能為貧困村和精準扶貧村脫貧致富打下良好的基礎。”次仁曲珍說,“下一步,我還想繼續擴大規模,輻射更多鄉親脫貧致富,為優化本地產業結構,有效拉動窮達村經濟的發展,提高窮達村的核心競爭力作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