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心-BB Bot AI 雙語機器人成長記(1)

我大學專業是微電子,98年開始從事半導體分銷工作,後面就沒有離開過半導體行業,2000年我加入了香港大哥Dickson的公司,後面我成為他的合夥人,一直到到現在。十幾年前,這個行業有很高的門檻,在製造業的黃金年代,利潤也相對較高。當製造業開始過剩,半導體公司品牌越來越多,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信息越來越透明,半導體分銷行業門檻和利潤也迅速降低,所以我不斷在尋找一個突破的方向,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一直是我的夢想。

2012年我大學同學James回國創業,成立了一家半導體射頻芯片設計公司,他向我發出了邀請。得到Dickson同意後,13年我加入了James的創業團隊,負責市場和銷售。James是MIT的碩博,美國工作多年,按理說我們的組合是非常好的,但是很遺憾我們的理念有很大的分別,兩年不到我還是離開了。中興事件後,全中國都明白了半導體芯片自主化是多麼重要,沒能在這個領域打出一片天地,直到現在我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失落的。

大哥永遠是大哥,Dickson說新得利永遠都有我的一席之地。回到新得利後,老業務相對穩定,新業務拓展談不上順利。空閒之餘,Dickson和我回顧了我們前面的路:我們有投資初創公司,失敗了;我自己有加入創業團隊,還是不成功。看來,要想有新的發展,我自己不操刀是不行了,哈哈!那麼方向在哪裡呢?


我們一起先做一個選擇題吧,哪種類型的人創業更容易成功?

1)學者型,有專業知識優勢

2)銷售型,對錢有強烈的慾望

3)事業型,不甘平庸希望受人尊重

4)情懷型,因為熱愛不留遺憾

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我的答案是銷售型,如果具有兩種特質比如銷售型+學者型,那就更容易成功了。我認為自己是事業型,要成功就需要更努力了!

你的答案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