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

文/陳桂湖

核心提示

最著名的是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這首詩把香的品性都寫透了,好一個"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可謂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明朝詩僧讀徹留有名詩:"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去妄想,只緣無事可商量。"焚香靜坐的時候,是無事可商量的,無事即是無事,而非刻意去"無事",因此終日凝然而萬慮自亡,因"萬慮"變幻無常而無主故。此為詩僧的悟道詩。

香之為道,並非去香氣裡尋覓一個活生生的"道"的東西,而是香的形象品質,利於營造修心環境。善焉者自有其無香之香,香可有可無,總之是一個不刻意,此為香道,外此,即落文化的形拘,是為"香文化"。

沉香,其香清嚴,其煙淡少,在香道和香文化中備受歡迎,列為上品好香。

中國是香的國度

"

文/陳桂湖

核心提示

最著名的是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這首詩把香的品性都寫透了,好一個"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可謂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明朝詩僧讀徹留有名詩:"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去妄想,只緣無事可商量。"焚香靜坐的時候,是無事可商量的,無事即是無事,而非刻意去"無事",因此終日凝然而萬慮自亡,因"萬慮"變幻無常而無主故。此為詩僧的悟道詩。

香之為道,並非去香氣裡尋覓一個活生生的"道"的東西,而是香的形象品質,利於營造修心環境。善焉者自有其無香之香,香可有可無,總之是一個不刻意,此為香道,外此,即落文化的形拘,是為"香文化"。

沉香,其香清嚴,其煙淡少,在香道和香文化中備受歡迎,列為上品好香。

中國是香的國度

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中國是香的國度。除了香菸菸民穩居世界第一外,中國人的"香",既有道佛兩教的宗教之香,祭拜神靈祖先的宗法之香,中醫各類香薰、香藥的藥療之香,更有感悟身心之香道和香文化之香。茫茫華夏,自古就是一個香氣飄渺的神奇國度。

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已尋覓芳香植物,燔木升煙,以告祭天地,稱為"燎祭"。距今4000至5000年間,香爐出現,作為祭祀禮器,也滲入日常生活。先秦時期,澤蘭、蕙蘭、白芷、艾草、桂樹、香茅等已用於養生和社交禮儀。人們更用澤蘭、菖蒲、艾草來沐浴,《大戴禮記·夏小正》上說:"五月蓄蘭,為沐浴"——彼時中國人的浴室中,已有了幽蘭之香。

屈原作品更滿是蒼翠馥郁的各類香草。典型的如《楚辭·九歌·湘夫人》中謂曰:"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芳香似乎永遠留駐在字裡行間,後人每逢翻閱便陣陣襲來。一部《離騷》,更是一部各類香草的芬芳雅集。我們見到經典的屈原畫像,也是"手持香草,行吟澤畔"的一位獨醒人。

此後,無論秦漢雄風、魏晉風雅,還是唐宋詩篇,乃至元明清的風雨涅盤,香,這一天地造化的若有若無之物,出入中國的文壇藝苑、道觀禪堂,秉持飄渺空靈的出塵之姿,不拒有物有形的入世之行,與華夏之心相承一脈,宣講我國古而不老的道與文化。

眾香之首是沉香

香的使用形式和種類異常繁多。就種類言,最常見的即是所謂"沉檀龍麝"— —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而以沉香為"眾香之首"。沉香,並非樹木,而是瑞香科類"香樹"所產的一種特別凝聚物。經年老樹受閃電、大風、蟲鼠之類的傷害,真菌侵入,於是薄壁組織細胞內貯存的澱粉類物質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漸而結成香脂,便成為外皮朽爛而心部富含香脂的木材,芳香異常,即為沉香。

因此,沉香就是老樹與疾病、災害相抗爭之自我療傷的結晶體,也便是老樹經年累月之修行而成的正果。結香過程有十幾年,幾十年,上百年不等,總之是久而堅勁,久而上品,入水即沉,因名沉香,列在眾香之首。

沉香別名眾多,另有沉水香、水沉香、棧香、白木香、莞香、女兒香等,歷來分域外與國產兩類。域外主產東南亞和印度,國產則集中在海南、兩廣和雲貴,尤以海南廣東的最為見聞。廣東東莞古以沉香得名,每年以"莞香"進貢朝廷;中山市古稱香山,亦因產沉香而有名;香港也是因為島上盛產沉香,人們彙集於此運香販香,英國人割了此地,便直接命名為香港,即"香的港口"。

所謂"海南萬里水沉樹",海南沉曾冠絕天下,號"瓊脂",為宋代朝廷貢品。丁謂曾貶官海南,實地訪察沉香,對結香始末,採香時地,乃至品類名稱之細微都做了詳查,寫下著名的《天香傳》,說"貴重沉棧香,與黃金同價"。蔡絛《鐵圍山叢談》中說:"占城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洞。黎洞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沉香,一片萬錢。"——所謂"沉香一片值萬錢",蓋源於此。蘇東坡也貶官海南,驚覺香多,更留下許多與沉香結緣的故事和詩篇。

宋明一大雅

沉香在文化中實屬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舉,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劉克莊所謂"沉水一銖消永晝,蠹書數葉伴殘更",更有曾幾《東軒小室即事五首》之五:"有客過丈室,呼兒具爐薰。清談似微馥,妙處渠應聞。沉水已成燼,博山尚停雲。斯須客辭去,趺坐對餘芬。"他焚沉香以待客,對坐清談,縷縷青煙,正如佛家所說之鼻觀香嚴,妙處如清渠之緩緩送源頭活水來,客去,跏趺坐獨對餘芬,寫盡宋人理學士子出塵的高邁。

所謂沉香是香中最貴最上品,這大概是今人的分別尤甚。古人用香,重視的是整體之香的品質,因此沉香雖然最佳,但也不出香的世界。朱熹《香界》詩云:"幽興年來莫與同,滋蘭聊欲洗光風。真成佛國香雲界,不數淮山桂樹叢。花氣無邊薰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何須楚客紉秋佩,坐臥經行向此中。"香,一炷煙起,似可上達天聽,靈犀藉此一點通,坐臥但向此中求。

最著名的是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這首詩把香的品性都寫透了,好一個"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可謂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宋明是傳統文化的一大高峰,以沉香為首的香文化在此時風靡朝野,使得焚香與點茶、插花、掛畫一起,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四般雅事"。

佛借沉香以傳道

"

文/陳桂湖

核心提示

最著名的是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這首詩把香的品性都寫透了,好一個"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可謂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明朝詩僧讀徹留有名詩:"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去妄想,只緣無事可商量。"焚香靜坐的時候,是無事可商量的,無事即是無事,而非刻意去"無事",因此終日凝然而萬慮自亡,因"萬慮"變幻無常而無主故。此為詩僧的悟道詩。

香之為道,並非去香氣裡尋覓一個活生生的"道"的東西,而是香的形象品質,利於營造修心環境。善焉者自有其無香之香,香可有可無,總之是一個不刻意,此為香道,外此,即落文化的形拘,是為"香文化"。

沉香,其香清嚴,其煙淡少,在香道和香文化中備受歡迎,列為上品好香。

中國是香的國度

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中國是香的國度。除了香菸菸民穩居世界第一外,中國人的"香",既有道佛兩教的宗教之香,祭拜神靈祖先的宗法之香,中醫各類香薰、香藥的藥療之香,更有感悟身心之香道和香文化之香。茫茫華夏,自古就是一個香氣飄渺的神奇國度。

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已尋覓芳香植物,燔木升煙,以告祭天地,稱為"燎祭"。距今4000至5000年間,香爐出現,作為祭祀禮器,也滲入日常生活。先秦時期,澤蘭、蕙蘭、白芷、艾草、桂樹、香茅等已用於養生和社交禮儀。人們更用澤蘭、菖蒲、艾草來沐浴,《大戴禮記·夏小正》上說:"五月蓄蘭,為沐浴"——彼時中國人的浴室中,已有了幽蘭之香。

屈原作品更滿是蒼翠馥郁的各類香草。典型的如《楚辭·九歌·湘夫人》中謂曰:"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芳香似乎永遠留駐在字裡行間,後人每逢翻閱便陣陣襲來。一部《離騷》,更是一部各類香草的芬芳雅集。我們見到經典的屈原畫像,也是"手持香草,行吟澤畔"的一位獨醒人。

此後,無論秦漢雄風、魏晉風雅,還是唐宋詩篇,乃至元明清的風雨涅盤,香,這一天地造化的若有若無之物,出入中國的文壇藝苑、道觀禪堂,秉持飄渺空靈的出塵之姿,不拒有物有形的入世之行,與華夏之心相承一脈,宣講我國古而不老的道與文化。

眾香之首是沉香

香的使用形式和種類異常繁多。就種類言,最常見的即是所謂"沉檀龍麝"— —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而以沉香為"眾香之首"。沉香,並非樹木,而是瑞香科類"香樹"所產的一種特別凝聚物。經年老樹受閃電、大風、蟲鼠之類的傷害,真菌侵入,於是薄壁組織細胞內貯存的澱粉類物質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漸而結成香脂,便成為外皮朽爛而心部富含香脂的木材,芳香異常,即為沉香。

因此,沉香就是老樹與疾病、災害相抗爭之自我療傷的結晶體,也便是老樹經年累月之修行而成的正果。結香過程有十幾年,幾十年,上百年不等,總之是久而堅勁,久而上品,入水即沉,因名沉香,列在眾香之首。

沉香別名眾多,另有沉水香、水沉香、棧香、白木香、莞香、女兒香等,歷來分域外與國產兩類。域外主產東南亞和印度,國產則集中在海南、兩廣和雲貴,尤以海南廣東的最為見聞。廣東東莞古以沉香得名,每年以"莞香"進貢朝廷;中山市古稱香山,亦因產沉香而有名;香港也是因為島上盛產沉香,人們彙集於此運香販香,英國人割了此地,便直接命名為香港,即"香的港口"。

所謂"海南萬里水沉樹",海南沉曾冠絕天下,號"瓊脂",為宋代朝廷貢品。丁謂曾貶官海南,實地訪察沉香,對結香始末,採香時地,乃至品類名稱之細微都做了詳查,寫下著名的《天香傳》,說"貴重沉棧香,與黃金同價"。蔡絛《鐵圍山叢談》中說:"占城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洞。黎洞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沉香,一片萬錢。"——所謂"沉香一片值萬錢",蓋源於此。蘇東坡也貶官海南,驚覺香多,更留下許多與沉香結緣的故事和詩篇。

宋明一大雅

沉香在文化中實屬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舉,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劉克莊所謂"沉水一銖消永晝,蠹書數葉伴殘更",更有曾幾《東軒小室即事五首》之五:"有客過丈室,呼兒具爐薰。清談似微馥,妙處渠應聞。沉水已成燼,博山尚停雲。斯須客辭去,趺坐對餘芬。"他焚沉香以待客,對坐清談,縷縷青煙,正如佛家所說之鼻觀香嚴,妙處如清渠之緩緩送源頭活水來,客去,跏趺坐獨對餘芬,寫盡宋人理學士子出塵的高邁。

所謂沉香是香中最貴最上品,這大概是今人的分別尤甚。古人用香,重視的是整體之香的品質,因此沉香雖然最佳,但也不出香的世界。朱熹《香界》詩云:"幽興年來莫與同,滋蘭聊欲洗光風。真成佛國香雲界,不數淮山桂樹叢。花氣無邊薰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何須楚客紉秋佩,坐臥經行向此中。"香,一炷煙起,似可上達天聽,靈犀藉此一點通,坐臥但向此中求。

最著名的是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這首詩把香的品性都寫透了,好一個"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可謂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宋明是傳統文化的一大高峰,以沉香為首的香文化在此時風靡朝野,使得焚香與點茶、插花、掛畫一起,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四般雅事"。

佛借沉香以傳道

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佛教非常重視香,香在佛法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妙用,佛經開卷通常由"爐香贊"起首: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而沉香,更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佛之教導,也曾借沉香以傳道。

沉香木質堅硬,是雕刻佛像和念珠的上等材料,經得起歲月,更垂不朽,沉香粉可製成上等線香與盤香,香氣氤氳,使人靜心。佛經中常提及沉香,《楞嚴經》之香嚴童子,以鼻聞水沉香,觀香氣出入無常,證阿羅漢果位。《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三中,描寫廣大不可思議之香供養:"百萬億黑沉水香,普薰十方,百萬億不可思議眾雜妙香,普薰十方一切佛剎……",卷第二十三中有:"爾時,兜率天王為如來敷置座已,心生尊重,與十萬億阿僧祇兜率天子奉迎如來;以清淨心,雨阿僧祇色華雲,雨不思議色香雲,雨種種色鬘雲,雨廣大清淨栴檀雲,雨無量種種蓋雲,雨細妙天衣雲,雨無邊眾妙寶雲,雨天莊嚴具雲,雨無量種種燒香雲,雨一切栴檀沉水堅固末香雲。"沉香在佛法中有無量妙用,觀沉香之形成,也儼然是一位修行中經歷重重考驗,鍊金砂而成真金的歷程。

當然,佛之香,意蘊深廣無量。中國佛教寺院之佛前蒲團上常書有四字,曰"戒定真香",提醒人們燒香拜佛雖是修心輔助,但每人心中戒定的品德才是修心的目的,戒定之香,所謂"不為風搖,不為雨藏",也是禪的意味,是平等無礙之真香。

沉香是中醫良藥

"

文/陳桂湖

核心提示

最著名的是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這首詩把香的品性都寫透了,好一個"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可謂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明朝詩僧讀徹留有名詩:"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去妄想,只緣無事可商量。"焚香靜坐的時候,是無事可商量的,無事即是無事,而非刻意去"無事",因此終日凝然而萬慮自亡,因"萬慮"變幻無常而無主故。此為詩僧的悟道詩。

香之為道,並非去香氣裡尋覓一個活生生的"道"的東西,而是香的形象品質,利於營造修心環境。善焉者自有其無香之香,香可有可無,總之是一個不刻意,此為香道,外此,即落文化的形拘,是為"香文化"。

沉香,其香清嚴,其煙淡少,在香道和香文化中備受歡迎,列為上品好香。

中國是香的國度

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中國是香的國度。除了香菸菸民穩居世界第一外,中國人的"香",既有道佛兩教的宗教之香,祭拜神靈祖先的宗法之香,中醫各類香薰、香藥的藥療之香,更有感悟身心之香道和香文化之香。茫茫華夏,自古就是一個香氣飄渺的神奇國度。

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已尋覓芳香植物,燔木升煙,以告祭天地,稱為"燎祭"。距今4000至5000年間,香爐出現,作為祭祀禮器,也滲入日常生活。先秦時期,澤蘭、蕙蘭、白芷、艾草、桂樹、香茅等已用於養生和社交禮儀。人們更用澤蘭、菖蒲、艾草來沐浴,《大戴禮記·夏小正》上說:"五月蓄蘭,為沐浴"——彼時中國人的浴室中,已有了幽蘭之香。

屈原作品更滿是蒼翠馥郁的各類香草。典型的如《楚辭·九歌·湘夫人》中謂曰:"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芳香似乎永遠留駐在字裡行間,後人每逢翻閱便陣陣襲來。一部《離騷》,更是一部各類香草的芬芳雅集。我們見到經典的屈原畫像,也是"手持香草,行吟澤畔"的一位獨醒人。

此後,無論秦漢雄風、魏晉風雅,還是唐宋詩篇,乃至元明清的風雨涅盤,香,這一天地造化的若有若無之物,出入中國的文壇藝苑、道觀禪堂,秉持飄渺空靈的出塵之姿,不拒有物有形的入世之行,與華夏之心相承一脈,宣講我國古而不老的道與文化。

眾香之首是沉香

香的使用形式和種類異常繁多。就種類言,最常見的即是所謂"沉檀龍麝"— —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而以沉香為"眾香之首"。沉香,並非樹木,而是瑞香科類"香樹"所產的一種特別凝聚物。經年老樹受閃電、大風、蟲鼠之類的傷害,真菌侵入,於是薄壁組織細胞內貯存的澱粉類物質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漸而結成香脂,便成為外皮朽爛而心部富含香脂的木材,芳香異常,即為沉香。

因此,沉香就是老樹與疾病、災害相抗爭之自我療傷的結晶體,也便是老樹經年累月之修行而成的正果。結香過程有十幾年,幾十年,上百年不等,總之是久而堅勁,久而上品,入水即沉,因名沉香,列在眾香之首。

沉香別名眾多,另有沉水香、水沉香、棧香、白木香、莞香、女兒香等,歷來分域外與國產兩類。域外主產東南亞和印度,國產則集中在海南、兩廣和雲貴,尤以海南廣東的最為見聞。廣東東莞古以沉香得名,每年以"莞香"進貢朝廷;中山市古稱香山,亦因產沉香而有名;香港也是因為島上盛產沉香,人們彙集於此運香販香,英國人割了此地,便直接命名為香港,即"香的港口"。

所謂"海南萬里水沉樹",海南沉曾冠絕天下,號"瓊脂",為宋代朝廷貢品。丁謂曾貶官海南,實地訪察沉香,對結香始末,採香時地,乃至品類名稱之細微都做了詳查,寫下著名的《天香傳》,說"貴重沉棧香,與黃金同價"。蔡絛《鐵圍山叢談》中說:"占城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洞。黎洞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沉香,一片萬錢。"——所謂"沉香一片值萬錢",蓋源於此。蘇東坡也貶官海南,驚覺香多,更留下許多與沉香結緣的故事和詩篇。

宋明一大雅

沉香在文化中實屬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舉,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劉克莊所謂"沉水一銖消永晝,蠹書數葉伴殘更",更有曾幾《東軒小室即事五首》之五:"有客過丈室,呼兒具爐薰。清談似微馥,妙處渠應聞。沉水已成燼,博山尚停雲。斯須客辭去,趺坐對餘芬。"他焚沉香以待客,對坐清談,縷縷青煙,正如佛家所說之鼻觀香嚴,妙處如清渠之緩緩送源頭活水來,客去,跏趺坐獨對餘芬,寫盡宋人理學士子出塵的高邁。

所謂沉香是香中最貴最上品,這大概是今人的分別尤甚。古人用香,重視的是整體之香的品質,因此沉香雖然最佳,但也不出香的世界。朱熹《香界》詩云:"幽興年來莫與同,滋蘭聊欲洗光風。真成佛國香雲界,不數淮山桂樹叢。花氣無邊薰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何須楚客紉秋佩,坐臥經行向此中。"香,一炷煙起,似可上達天聽,靈犀藉此一點通,坐臥但向此中求。

最著名的是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這首詩把香的品性都寫透了,好一個"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可謂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宋明是傳統文化的一大高峰,以沉香為首的香文化在此時風靡朝野,使得焚香與點茶、插花、掛畫一起,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四般雅事"。

佛借沉香以傳道

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佛教非常重視香,香在佛法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妙用,佛經開卷通常由"爐香贊"起首: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而沉香,更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佛之教導,也曾借沉香以傳道。

沉香木質堅硬,是雕刻佛像和念珠的上等材料,經得起歲月,更垂不朽,沉香粉可製成上等線香與盤香,香氣氤氳,使人靜心。佛經中常提及沉香,《楞嚴經》之香嚴童子,以鼻聞水沉香,觀香氣出入無常,證阿羅漢果位。《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三中,描寫廣大不可思議之香供養:"百萬億黑沉水香,普薰十方,百萬億不可思議眾雜妙香,普薰十方一切佛剎……",卷第二十三中有:"爾時,兜率天王為如來敷置座已,心生尊重,與十萬億阿僧祇兜率天子奉迎如來;以清淨心,雨阿僧祇色華雲,雨不思議色香雲,雨種種色鬘雲,雨廣大清淨栴檀雲,雨無量種種蓋雲,雨細妙天衣雲,雨無邊眾妙寶雲,雨天莊嚴具雲,雨無量種種燒香雲,雨一切栴檀沉水堅固末香雲。"沉香在佛法中有無量妙用,觀沉香之形成,也儼然是一位修行中經歷重重考驗,鍊金砂而成真金的歷程。

當然,佛之香,意蘊深廣無量。中國佛教寺院之佛前蒲團上常書有四字,曰"戒定真香",提醒人們燒香拜佛雖是修心輔助,但每人心中戒定的品德才是修心的目的,戒定之香,所謂"不為風搖,不為雨藏",也是禪的意味,是平等無礙之真香。

沉香是中醫良藥

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沉香是名貴中藥。中醫認為,沉香氣味芳香,其香氣歸於人體的肺、腎、脾、胃等經脈,是中醫"行氣藥"中的最上等,可調節人體內氣的運行,疏通內臟機能,是極難得的具有抗菌及增強免疫功能的藥材。

古代醫典對沉香藥效的記載比比皆是。如《藥品化義》中認為沉香"純陽而升,體重而沉,味辛走散,氣雄橫行,故有通天徹地之功……疏通經絡,血隨氣升,凡屬痛癢,無不悉愈。"

《本草通玄》中講:"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洵為良品。"《本草述》中說:"木香之專調滯氣,丁香之專療寒氣,檀香之長理上焦氣,皆不得如沉香之功能,言其養諸氣,保和衛氣,降真氣也。"

《本經逢源》認為:"沉水香專於化氣,諸氣鬱結不伸者宜之。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扶脾達腎,攝火歸原。"

《大同藥物學》稱:"沉香之辟邪強志,益氣和神,聚木之精,得氣之全,具質之重,合色之黑,準性理以推治功,顯而易見,無待言也。"

《本草求真》中也記載得很詳細:"沉香,辛溫,體重色黑,落水不浮,故書載能下氣墜痰;香氣能散,故書載能入脾調中;色黑體陽,故書載能補火、暖精、壯陽。"

總之,沉香具幽然雅靜氣韻,對人體健康有顯著功效,是中醫藥中救死扶傷,延年益壽的神品,使得沉香超越其他香品,成為中醫藥中最貴重的香品。

德香為真

"

文/陳桂湖

核心提示

最著名的是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這首詩把香的品性都寫透了,好一個"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可謂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明朝詩僧讀徹留有名詩:"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去妄想,只緣無事可商量。"焚香靜坐的時候,是無事可商量的,無事即是無事,而非刻意去"無事",因此終日凝然而萬慮自亡,因"萬慮"變幻無常而無主故。此為詩僧的悟道詩。

香之為道,並非去香氣裡尋覓一個活生生的"道"的東西,而是香的形象品質,利於營造修心環境。善焉者自有其無香之香,香可有可無,總之是一個不刻意,此為香道,外此,即落文化的形拘,是為"香文化"。

沉香,其香清嚴,其煙淡少,在香道和香文化中備受歡迎,列為上品好香。

中國是香的國度

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中國是香的國度。除了香菸菸民穩居世界第一外,中國人的"香",既有道佛兩教的宗教之香,祭拜神靈祖先的宗法之香,中醫各類香薰、香藥的藥療之香,更有感悟身心之香道和香文化之香。茫茫華夏,自古就是一個香氣飄渺的神奇國度。

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國人已尋覓芳香植物,燔木升煙,以告祭天地,稱為"燎祭"。距今4000至5000年間,香爐出現,作為祭祀禮器,也滲入日常生活。先秦時期,澤蘭、蕙蘭、白芷、艾草、桂樹、香茅等已用於養生和社交禮儀。人們更用澤蘭、菖蒲、艾草來沐浴,《大戴禮記·夏小正》上說:"五月蓄蘭,為沐浴"——彼時中國人的浴室中,已有了幽蘭之香。

屈原作品更滿是蒼翠馥郁的各類香草。典型的如《楚辭·九歌·湘夫人》中謂曰:"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芳香似乎永遠留駐在字裡行間,後人每逢翻閱便陣陣襲來。一部《離騷》,更是一部各類香草的芬芳雅集。我們見到經典的屈原畫像,也是"手持香草,行吟澤畔"的一位獨醒人。

此後,無論秦漢雄風、魏晉風雅,還是唐宋詩篇,乃至元明清的風雨涅盤,香,這一天地造化的若有若無之物,出入中國的文壇藝苑、道觀禪堂,秉持飄渺空靈的出塵之姿,不拒有物有形的入世之行,與華夏之心相承一脈,宣講我國古而不老的道與文化。

眾香之首是沉香

香的使用形式和種類異常繁多。就種類言,最常見的即是所謂"沉檀龍麝"— —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而以沉香為"眾香之首"。沉香,並非樹木,而是瑞香科類"香樹"所產的一種特別凝聚物。經年老樹受閃電、大風、蟲鼠之類的傷害,真菌侵入,於是薄壁組織細胞內貯存的澱粉類物質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漸而結成香脂,便成為外皮朽爛而心部富含香脂的木材,芳香異常,即為沉香。

因此,沉香就是老樹與疾病、災害相抗爭之自我療傷的結晶體,也便是老樹經年累月之修行而成的正果。結香過程有十幾年,幾十年,上百年不等,總之是久而堅勁,久而上品,入水即沉,因名沉香,列在眾香之首。

沉香別名眾多,另有沉水香、水沉香、棧香、白木香、莞香、女兒香等,歷來分域外與國產兩類。域外主產東南亞和印度,國產則集中在海南、兩廣和雲貴,尤以海南廣東的最為見聞。廣東東莞古以沉香得名,每年以"莞香"進貢朝廷;中山市古稱香山,亦因產沉香而有名;香港也是因為島上盛產沉香,人們彙集於此運香販香,英國人割了此地,便直接命名為香港,即"香的港口"。

所謂"海南萬里水沉樹",海南沉曾冠絕天下,號"瓊脂",為宋代朝廷貢品。丁謂曾貶官海南,實地訪察沉香,對結香始末,採香時地,乃至品類名稱之細微都做了詳查,寫下著名的《天香傳》,說"貴重沉棧香,與黃金同價"。蔡絛《鐵圍山叢談》中說:"占城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洞。黎洞又以萬安黎母山東峒者,冠絕天下,謂之海南沉香,一片萬錢。"——所謂"沉香一片值萬錢",蓋源於此。蘇東坡也貶官海南,驚覺香多,更留下許多與沉香結緣的故事和詩篇。

宋明一大雅

沉香在文化中實屬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舉,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劉克莊所謂"沉水一銖消永晝,蠹書數葉伴殘更",更有曾幾《東軒小室即事五首》之五:"有客過丈室,呼兒具爐薰。清談似微馥,妙處渠應聞。沉水已成燼,博山尚停雲。斯須客辭去,趺坐對餘芬。"他焚沉香以待客,對坐清談,縷縷青煙,正如佛家所說之鼻觀香嚴,妙處如清渠之緩緩送源頭活水來,客去,跏趺坐獨對餘芬,寫盡宋人理學士子出塵的高邁。

所謂沉香是香中最貴最上品,這大概是今人的分別尤甚。古人用香,重視的是整體之香的品質,因此沉香雖然最佳,但也不出香的世界。朱熹《香界》詩云:"幽興年來莫與同,滋蘭聊欲洗光風。真成佛國香雲界,不數淮山桂樹叢。花氣無邊薰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何須楚客紉秋佩,坐臥經行向此中。"香,一炷煙起,似可上達天聽,靈犀藉此一點通,坐臥但向此中求。

最著名的是陳去非的《焚香》:"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嫋孤碧,雲縷霏數千,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就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這首詩把香的品性都寫透了,好一個"世呈有過現,薰性無變遷",可謂香之成"道"的"最佳作文"。

宋明是傳統文化的一大高峰,以沉香為首的香文化在此時風靡朝野,使得焚香與點茶、插花、掛畫一起,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四般雅事"。

佛借沉香以傳道

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佛教非常重視香,香在佛法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妙用,佛經開卷通常由"爐香贊"起首: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而沉香,更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佛之教導,也曾借沉香以傳道。

沉香木質堅硬,是雕刻佛像和念珠的上等材料,經得起歲月,更垂不朽,沉香粉可製成上等線香與盤香,香氣氤氳,使人靜心。佛經中常提及沉香,《楞嚴經》之香嚴童子,以鼻聞水沉香,觀香氣出入無常,證阿羅漢果位。《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三中,描寫廣大不可思議之香供養:"百萬億黑沉水香,普薰十方,百萬億不可思議眾雜妙香,普薰十方一切佛剎……",卷第二十三中有:"爾時,兜率天王為如來敷置座已,心生尊重,與十萬億阿僧祇兜率天子奉迎如來;以清淨心,雨阿僧祇色華雲,雨不思議色香雲,雨種種色鬘雲,雨廣大清淨栴檀雲,雨無量種種蓋雲,雨細妙天衣雲,雨無邊眾妙寶雲,雨天莊嚴具雲,雨無量種種燒香雲,雨一切栴檀沉水堅固末香雲。"沉香在佛法中有無量妙用,觀沉香之形成,也儼然是一位修行中經歷重重考驗,鍊金砂而成真金的歷程。

當然,佛之香,意蘊深廣無量。中國佛教寺院之佛前蒲團上常書有四字,曰"戒定真香",提醒人們燒香拜佛雖是修心輔助,但每人心中戒定的品德才是修心的目的,戒定之香,所謂"不為風搖,不為雨藏",也是禪的意味,是平等無礙之真香。

沉香是中醫良藥

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沉香是名貴中藥。中醫認為,沉香氣味芳香,其香氣歸於人體的肺、腎、脾、胃等經脈,是中醫"行氣藥"中的最上等,可調節人體內氣的運行,疏通內臟機能,是極難得的具有抗菌及增強免疫功能的藥材。

古代醫典對沉香藥效的記載比比皆是。如《藥品化義》中認為沉香"純陽而升,體重而沉,味辛走散,氣雄橫行,故有通天徹地之功……疏通經絡,血隨氣升,凡屬痛癢,無不悉愈。"

《本草通玄》中講:"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洵為良品。"《本草述》中說:"木香之專調滯氣,丁香之專療寒氣,檀香之長理上焦氣,皆不得如沉香之功能,言其養諸氣,保和衛氣,降真氣也。"

《本經逢源》認為:"沉水香專於化氣,諸氣鬱結不伸者宜之。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扶脾達腎,攝火歸原。"

《大同藥物學》稱:"沉香之辟邪強志,益氣和神,聚木之精,得氣之全,具質之重,合色之黑,準性理以推治功,顯而易見,無待言也。"

《本草求真》中也記載得很詳細:"沉香,辛溫,體重色黑,落水不浮,故書載能下氣墜痰;香氣能散,故書載能入脾調中;色黑體陽,故書載能補火、暖精、壯陽。"

總之,沉香具幽然雅靜氣韻,對人體健康有顯著功效,是中醫藥中救死扶傷,延年益壽的神品,使得沉香超越其他香品,成為中醫藥中最貴重的香品。

德香為真

靜坐一爐香,無事可商量丨中國古典傢俱

包括香、茶、書、畫、詩詞琴瑟乃至於傢俱在內的中國任何一種文化,其實都另有一名,叫"博大精深"。因此,關於沉香的物理和精神功用,遠非筆者的一篇小文之所能道明— —而其實,也根本就無需如我之今人再重複贅述。

古人論事,最重德行,在所謂香道中,便也有"德香"之說— —由道德品質所呈現出來的氣質。《詩經》上說:"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意思是說,一個人修心養德,達到"至治",方能"感格神明",因此大自然的香還非真香,真香,是人的"德香"(亦即"戒定真香")。包括"香道"在內,此為中國所有各種各樣的"道"的表達中的最根本。

香道和香文化,雖然今日已可耳聞目睹於大街小巷,然而古人的種種示範,其所要傳達的究是怎樣的態度和意涵,這恐怕並非人人都能明白。要體會香道和香文化之其然及其所以然,需要我們不假造作的真誠和謙卑,如此才有機會領略古聖賢之"道"與"文化",而真如此,大概也無關乎香與不香,其為人一生都是光風霽月的明明白白,無論動靜都可以如詩僧讀徹一般"終日凝然萬慮亡",一呼一吸之間,無不是香氣四散的"香道"與"香文化"。

總 編 | 鄧雪松

主 編丨林育程

執行主編丨程香

資料來源 | 《中國古典傢俱》2015年7月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