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豔秋”事件:看程硯秋與新豔秋的恩恩怨怨'

"

有人說,程硯秋太“獨”。這主要是指他的私房戲不肯輕易傳人。程硯秋覺得這樣做沒什麼不對。他說:“中國幾千年遺留下來的什麼‘祖傳祕方’、‘私藏珍本’等等,不也全是這樣‘獨’嗎?”其實,他的“獨”是有所針對的。

"

有人說,程硯秋太“獨”。這主要是指他的私房戲不肯輕易傳人。程硯秋覺得這樣做沒什麼不對。他說:“中國幾千年遺留下來的什麼‘祖傳祕方’、‘私藏珍本’等等,不也全是這樣‘獨’嗎?”其實,他的“獨”是有所針對的。

“新豔秋”事件:看程硯秋與新豔秋的恩恩怨怨

程硯秋

針對的是未經許可和同意,暗中把劇本及表演偷傳出去的人。這裡要介紹一個女演員,名叫王玉華,藝名玉蘭芳,後改新豔秋。這個叫玉蘭芳的女士本來是唱河北梆子的。1925年左右,自從和哥哥一起看了程硯秋以後,兄妹倆一起迷上了程派。她當即暗下決心:不唱梆子,唱京戲,且一心學程。

每有演出,她和哥哥必去“偷戲”。倆人躲在戲院樓上的角落,哥哥專記胡琴、唱腔的工尺譜(即曲譜),她就用心記下全劇的唱、念和身段。戲散人靜後,二人步行回家,一路研究剛才看戲之所得。

說著說著,就比劃起來:哥哥哼著胡琴伴奏,妹妹一邊唱著,一邊就走起身段來。回到家中多困也不敢睡覺,接著練。沒有鏡子,就在月亮地裡練。從影子裡,看自己的身段,非把當天所學熟記在心才行。有時,一弄就弄到天大亮。

"

有人說,程硯秋太“獨”。這主要是指他的私房戲不肯輕易傳人。程硯秋覺得這樣做沒什麼不對。他說:“中國幾千年遺留下來的什麼‘祖傳祕方’、‘私藏珍本’等等,不也全是這樣‘獨’嗎?”其實,他的“獨”是有所針對的。

“新豔秋”事件:看程硯秋與新豔秋的恩恩怨怨

程硯秋

針對的是未經許可和同意,暗中把劇本及表演偷傳出去的人。這裡要介紹一個女演員,名叫王玉華,藝名玉蘭芳,後改新豔秋。這個叫玉蘭芳的女士本來是唱河北梆子的。1925年左右,自從和哥哥一起看了程硯秋以後,兄妹倆一起迷上了程派。她當即暗下決心:不唱梆子,唱京戲,且一心學程。

每有演出,她和哥哥必去“偷戲”。倆人躲在戲院樓上的角落,哥哥專記胡琴、唱腔的工尺譜(即曲譜),她就用心記下全劇的唱、念和身段。戲散人靜後,二人步行回家,一路研究剛才看戲之所得。

說著說著,就比劃起來:哥哥哼著胡琴伴奏,妹妹一邊唱著,一邊就走起身段來。回到家中多困也不敢睡覺,接著練。沒有鏡子,就在月亮地裡練。從影子裡,看自己的身段,非把當天所學熟記在心才行。有時,一弄就弄到天大亮。

“新豔秋”事件:看程硯秋與新豔秋的恩恩怨怨

新豔秋

在梨園行,這叫“偷戲”!“偷戲”是大忌。為了怕被人認出來趕了出去,新豔秋是化裝成男孩子去劇場的。幾年“偷”下來,就把程硯秋早期代表劇目都“偷”到了手。梅蘭芳和齊如山看了她的表演,驚異地說:“這孩子的唱法,很像程老四(即程硯秋)呢。”就建議她拜程為師。結果可想而知:被程婉謝。之後,經前輩介紹,新豔秋拜了梅蘭芳。

但她實在是喜歡程派。既然得不到親傳直授,她就繞著彎子學。一是拜了程硯秋的老師王瑤卿為師;二是向給程配戲的搭檔、夥伴學習。見她苦心學程,人家也就樂於指點。當她覺得時機成熟了,便亮出了“程派”的旗號,改名新豔秋。連她自己也覺得這個藝名是對程硯秋“不大尊重”。

但她顧不上這些,為什麼?用她原話來說是“為了舞臺上站住腳,能紅!”還說:“我為了唱戲成名,對不起程先生。”——一個人做於心有虧的事,其實心裡是明白的。

有心計的她不僅紅了,還和程硯秋叫板又較勁。一是忽出奇兵,策動了“鳴和社倒戈”事件。簡單說,就是用重金把程硯秋“鳴和社”戲班裡的小生演員買通,連人帶程派劇本都弄了過來。要知道戲曲舞臺必須有生旦相配,故程硯秋怒不可遏。

二是趁程硯秋赴歐考察之際,她大唱特唱。三是把與程硯秋同臺合作的人,拉到自己的班社中,陪著她唱。效果當然是立竿見影的:“一下子,我就紅得發紫(新豔秋語)。”當程硯秋發現曾與自己合作得很好的小生將他的本戲偷傳給別人時,便與之斷然決裂。

後來每當他演出,只要聽說有人來偷記他的劇本唱詞、唸白、唱腔、身段時,他立即把琴師找來,在後臺臨時變動主要唱腔。叫那些偷藝者摸不準、學不去。程硯秋的“獨”,看起來挺自私的。我倒佩服程硯秋的“獨”,因為他最早懂得知識產權的保護。

前不久,曾和幾個北京老字號藥鋪的後代聊天。我問:“公私合營以後,你們的生活怎麼樣?”

“一落千丈。”“為什麼?”

“因為公私合營的前提是必須交出製藥的祖傳祕方。獻上祕方,你就什麼都沒有了。”我恍然大悟。(轉自公眾號尋找李少春,作者章詒和,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