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到暢達全球五大洲 成都加速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


"


從“零”到暢達全球五大洲 成都加速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夜幕降臨,雙流國際機場航站樓兩側停滿起降飛機

在熙熙攘攘的雙流機場出發層大廳安檢口,黎清儀放緩腳步停下來與一線安檢工作人員交談,瞭解當天的安檢工作情況。現在正值暑運期,每天有8萬多名旅客從這裡出發飛往全球各地。要是回到30多年前,黎清儀不會想象到一天的出港人數能超過8萬人次。

黎清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檢查站黨委書記,自1983年到雙流機場一直從事安檢工作,至今已36年。他用“日新月異”概括了這些年來雙流機場的發展變化。

在機場工作30多年裡,他見證了雙流機場的國際(地區)航線從“零”發展到今天的118條,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從百萬人次發展到今天的5000多萬人次,還有全球民航界盛會在成都舉辦,以及天府機場開工建設。

成都不沿邊、不靠海,取得如此發展成就靠什麼?“靠的是通天之門!”黎清儀說,近年來成都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國際門戶樞紐,這座城市的開放之門越敞越開,帶動了成都飛躍發展。

空中橋樑的飛躍

從“零”到118條

國際(地區)航線通達全球五大洲

回憶起剛到雙流機場工作的情景,黎清儀伸出了四根手指,這並不是指今天的“航空第四城”,而是指當時停放在機場的飛機只有四架:兩架波音“707”、兩架“伊爾”小型飛機。這說明當時成都機場的航班量非常少。

“雖然航班量少,但是當時雙流機場的區位優勢還是比較突出。”黎清儀說,上世紀80年代,雙流機場是全國唯一開通直飛拉薩高原航線的機場,北京、上海等地旅客飛拉薩都需要到成都中轉,那時購買成都飛拉薩的機票還需要排隊。

1983年,黎清儀從武警部隊分派到成都機場工作,一直在安檢崗位從事工作,從飛機監護到旅檢崗位,他從飛機數量、旅客人數變化,切實感受到了機場發展變化。

“那時,機場航班量特別少,早上放完第一班飛拉薩的航班後,還可以休息幾個小時,機場跑道不是全封閉的。”黎清儀回憶說,當時機場跑道跟鐵路匝道一樣,飛機起飛和降落之前,跑道兩側的繩子就拉起來,禁止行人和車輛通過,待飛機滑行通過後,又放下繩子讓行人和車輛借道通行。

而現在,機場早已是全封閉式管理區域,雙流機場建有兩條跑道,在跑道上滑行的飛機每天24小時不間斷,空港也變成了“不夜城”。“以前,一天起降航班量只有幾十架次,現在一天的航班起降量就達千餘架次,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雙流機場的前身是成都雙桂寺機場。1956年12月12日,雙桂寺機場正式劃歸民航使用,更名為“成都雙流機場”。這一年的5月1日,《成都日報》正式創刊,躍然於紙上的油墨芬香記錄著雙流機場發展史。

1987年,中國民航管理體制改革率先在民航成都管理局試點,按照“政企分開,簡政放權”的原則,原民航成都管理局“一分為三”: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中國西南航空、成都雙流機場。成都雙流機場為中國民航第一家實施體制改革的機場。

“這一年9月12日,雙流機場開通了飛往加德滿都的航線,這是雙流機場的第一條國際航線。”黎清儀對當時情景記憶猶新,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激動表情:國際航線實現了“零”的突破,成都的空中橋樑延伸到了國外,當時整個機場都為之興奮,為之自豪。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雙流機場開通的國際航線逐漸增多,但是還沒有一條洲際航線。1993年12月,雙流機場被國家批准為國際口岸機場,這意味著成都航空口岸開始對外籍飛機開放。緊接著,1995年11月民航局批准“成都雙流機場”更名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名稱上多了“國際”兩字,其意義大不同,標誌著雙流機場發展全面步入了國際化,洲際航線成為市場拓展的重點方向。

2006年5月,成都首條洲際航線,也是我國西部首條直達歐洲定期客運航線——直飛阿姆斯特丹航線開通;2013年2月,成都首條直飛大洋洲的墨爾本航線開通;2014年6月,首條直飛美國的舊金山航線開通;2015年7月,首條直飛非洲的毛里求斯航線開通。至此,成都的國際航線網絡覆蓋全球五大洲。

“特別是最近幾年,成都頻繁地新開國際航線,最多的一年新開了上10條國際航線,成都加快了對外開放的步伐。”黎清儀稱,截至目前,雙流機場的國際(地區)航線數量已達118條,在中西部地區居首位。

"


從“零”到暢達全球五大洲 成都加速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夜幕降臨,雙流國際機場航站樓兩側停滿起降飛機

在熙熙攘攘的雙流機場出發層大廳安檢口,黎清儀放緩腳步停下來與一線安檢工作人員交談,瞭解當天的安檢工作情況。現在正值暑運期,每天有8萬多名旅客從這裡出發飛往全球各地。要是回到30多年前,黎清儀不會想象到一天的出港人數能超過8萬人次。

黎清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檢查站黨委書記,自1983年到雙流機場一直從事安檢工作,至今已36年。他用“日新月異”概括了這些年來雙流機場的發展變化。

在機場工作30多年裡,他見證了雙流機場的國際(地區)航線從“零”發展到今天的118條,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從百萬人次發展到今天的5000多萬人次,還有全球民航界盛會在成都舉辦,以及天府機場開工建設。

成都不沿邊、不靠海,取得如此發展成就靠什麼?“靠的是通天之門!”黎清儀說,近年來成都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國際門戶樞紐,這座城市的開放之門越敞越開,帶動了成都飛躍發展。

空中橋樑的飛躍

從“零”到118條

國際(地區)航線通達全球五大洲

回憶起剛到雙流機場工作的情景,黎清儀伸出了四根手指,這並不是指今天的“航空第四城”,而是指當時停放在機場的飛機只有四架:兩架波音“707”、兩架“伊爾”小型飛機。這說明當時成都機場的航班量非常少。

“雖然航班量少,但是當時雙流機場的區位優勢還是比較突出。”黎清儀說,上世紀80年代,雙流機場是全國唯一開通直飛拉薩高原航線的機場,北京、上海等地旅客飛拉薩都需要到成都中轉,那時購買成都飛拉薩的機票還需要排隊。

1983年,黎清儀從武警部隊分派到成都機場工作,一直在安檢崗位從事工作,從飛機監護到旅檢崗位,他從飛機數量、旅客人數變化,切實感受到了機場發展變化。

“那時,機場航班量特別少,早上放完第一班飛拉薩的航班後,還可以休息幾個小時,機場跑道不是全封閉的。”黎清儀回憶說,當時機場跑道跟鐵路匝道一樣,飛機起飛和降落之前,跑道兩側的繩子就拉起來,禁止行人和車輛通過,待飛機滑行通過後,又放下繩子讓行人和車輛借道通行。

而現在,機場早已是全封閉式管理區域,雙流機場建有兩條跑道,在跑道上滑行的飛機每天24小時不間斷,空港也變成了“不夜城”。“以前,一天起降航班量只有幾十架次,現在一天的航班起降量就達千餘架次,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雙流機場的前身是成都雙桂寺機場。1956年12月12日,雙桂寺機場正式劃歸民航使用,更名為“成都雙流機場”。這一年的5月1日,《成都日報》正式創刊,躍然於紙上的油墨芬香記錄著雙流機場發展史。

1987年,中國民航管理體制改革率先在民航成都管理局試點,按照“政企分開,簡政放權”的原則,原民航成都管理局“一分為三”: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中國西南航空、成都雙流機場。成都雙流機場為中國民航第一家實施體制改革的機場。

“這一年9月12日,雙流機場開通了飛往加德滿都的航線,這是雙流機場的第一條國際航線。”黎清儀對當時情景記憶猶新,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激動表情:國際航線實現了“零”的突破,成都的空中橋樑延伸到了國外,當時整個機場都為之興奮,為之自豪。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雙流機場開通的國際航線逐漸增多,但是還沒有一條洲際航線。1993年12月,雙流機場被國家批准為國際口岸機場,這意味著成都航空口岸開始對外籍飛機開放。緊接著,1995年11月民航局批准“成都雙流機場”更名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名稱上多了“國際”兩字,其意義大不同,標誌著雙流機場發展全面步入了國際化,洲際航線成為市場拓展的重點方向。

2006年5月,成都首條洲際航線,也是我國西部首條直達歐洲定期客運航線——直飛阿姆斯特丹航線開通;2013年2月,成都首條直飛大洋洲的墨爾本航線開通;2014年6月,首條直飛美國的舊金山航線開通;2015年7月,首條直飛非洲的毛里求斯航線開通。至此,成都的國際航線網絡覆蓋全球五大洲。

“特別是最近幾年,成都頻繁地新開國際航線,最多的一年新開了上10條國際航線,成都加快了對外開放的步伐。”黎清儀稱,截至目前,雙流機場的國際(地區)航線數量已達118條,在中西部地區居首位。

從“零”到暢達全球五大洲 成都加速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雙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

空港客流的突破

從百萬到5000多萬

年旅客吞吐量三年一個新臺階

一條條航線,拉近了成都與世界的距離,讓大千世界近在咫尺,帶動了成都與世界的交流往來變得越來越密切。

黎清儀到雙流機場工作,一直從事著安檢工作。機場的客流變化,他是最有深刻體會的。“我剛到機場工作時,那時雙流機場只有2條安檢通道,而現在已增加到了72條,其中僅國際(地區)旅客安檢通道就達9條。”黎清儀說,從這個數據可以想象到雙流機場這30多年的變化有多大,整個機場有多麼繁忙。

安檢是機場安全管控的第一道防線,自1987年改制成立以來,雙流機場已實現連續安全運營32年。目前,安檢站是雙流機場人數最多的部門,共有2800多人。

在黎清儀看來,與雙流機場成立之初的百餘名安檢工作人員相比,的確增加了不少,但是1987年時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只有109萬人次,如今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了5000萬人次,“安檢崗位實行三班倒,相當於每天幾百人要承擔著大約8萬出港旅客的安全出行重任,壓力還是蠻大的。”

在雙流機場T1與T2航站樓之間,有一棟兩層高的白色前蘇聯風格小洋樓。現在已改為機場客運站,其二樓的“貴賓候機室”“母嬰哺乳室”藍色標識仍清晰可見。

“這是雙流機場最老的候機樓,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援建的,為雙流機場珍貴的‘文物’。”黎清儀說,從一條跑道到兩條跑道,從一個航站樓到雙航站樓,從一個機場到建新機場,這棟古老的候機樓全程見證了雙流機場的飛躍發展。

不論是新建還是擴建,都是為了滿足更大的需求。2011年,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實現歷史性跨越,首次超過深圳機場,成都成為中國內地“航空第四城”。

“特別是最近幾年裡,雙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每三年就要上一個新臺階。”黎清儀說,空港客流接連實現新突破,既是市場需求使然,也反映了這座城市的發展速度。

雙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2004年突破千萬人次, 2009年突破兩千萬人次,緊接著於2012年、2015年、2018年分別突破3000萬、4000萬、5000萬人次。

伴隨年旅客吞吐量不斷實現場新突破,雙流機場在全球排名也不斷上升,目前已躋身全球最繁忙機場的前30強。

“從目前客流增長情況看,旅客吞吐量有望在2020年突破6000萬人次。”黎清儀說,如果時間回到30多年前,這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


從“零”到暢達全球五大洲 成都加速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夜幕降臨,雙流國際機場航站樓兩側停滿起降飛機

在熙熙攘攘的雙流機場出發層大廳安檢口,黎清儀放緩腳步停下來與一線安檢工作人員交談,瞭解當天的安檢工作情況。現在正值暑運期,每天有8萬多名旅客從這裡出發飛往全球各地。要是回到30多年前,黎清儀不會想象到一天的出港人數能超過8萬人次。

黎清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檢查站黨委書記,自1983年到雙流機場一直從事安檢工作,至今已36年。他用“日新月異”概括了這些年來雙流機場的發展變化。

在機場工作30多年裡,他見證了雙流機場的國際(地區)航線從“零”發展到今天的118條,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從百萬人次發展到今天的5000多萬人次,還有全球民航界盛會在成都舉辦,以及天府機場開工建設。

成都不沿邊、不靠海,取得如此發展成就靠什麼?“靠的是通天之門!”黎清儀說,近年來成都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國際門戶樞紐,這座城市的開放之門越敞越開,帶動了成都飛躍發展。

空中橋樑的飛躍

從“零”到118條

國際(地區)航線通達全球五大洲

回憶起剛到雙流機場工作的情景,黎清儀伸出了四根手指,這並不是指今天的“航空第四城”,而是指當時停放在機場的飛機只有四架:兩架波音“707”、兩架“伊爾”小型飛機。這說明當時成都機場的航班量非常少。

“雖然航班量少,但是當時雙流機場的區位優勢還是比較突出。”黎清儀說,上世紀80年代,雙流機場是全國唯一開通直飛拉薩高原航線的機場,北京、上海等地旅客飛拉薩都需要到成都中轉,那時購買成都飛拉薩的機票還需要排隊。

1983年,黎清儀從武警部隊分派到成都機場工作,一直在安檢崗位從事工作,從飛機監護到旅檢崗位,他從飛機數量、旅客人數變化,切實感受到了機場發展變化。

“那時,機場航班量特別少,早上放完第一班飛拉薩的航班後,還可以休息幾個小時,機場跑道不是全封閉的。”黎清儀回憶說,當時機場跑道跟鐵路匝道一樣,飛機起飛和降落之前,跑道兩側的繩子就拉起來,禁止行人和車輛通過,待飛機滑行通過後,又放下繩子讓行人和車輛借道通行。

而現在,機場早已是全封閉式管理區域,雙流機場建有兩條跑道,在跑道上滑行的飛機每天24小時不間斷,空港也變成了“不夜城”。“以前,一天起降航班量只有幾十架次,現在一天的航班起降量就達千餘架次,其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雙流機場的前身是成都雙桂寺機場。1956年12月12日,雙桂寺機場正式劃歸民航使用,更名為“成都雙流機場”。這一年的5月1日,《成都日報》正式創刊,躍然於紙上的油墨芬香記錄著雙流機場發展史。

1987年,中國民航管理體制改革率先在民航成都管理局試點,按照“政企分開,簡政放權”的原則,原民航成都管理局“一分為三”: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中國西南航空、成都雙流機場。成都雙流機場為中國民航第一家實施體制改革的機場。

“這一年9月12日,雙流機場開通了飛往加德滿都的航線,這是雙流機場的第一條國際航線。”黎清儀對當時情景記憶猶新,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激動表情:國際航線實現了“零”的突破,成都的空中橋樑延伸到了國外,當時整個機場都為之興奮,為之自豪。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雙流機場開通的國際航線逐漸增多,但是還沒有一條洲際航線。1993年12月,雙流機場被國家批准為國際口岸機場,這意味著成都航空口岸開始對外籍飛機開放。緊接著,1995年11月民航局批准“成都雙流機場”更名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名稱上多了“國際”兩字,其意義大不同,標誌著雙流機場發展全面步入了國際化,洲際航線成為市場拓展的重點方向。

2006年5月,成都首條洲際航線,也是我國西部首條直達歐洲定期客運航線——直飛阿姆斯特丹航線開通;2013年2月,成都首條直飛大洋洲的墨爾本航線開通;2014年6月,首條直飛美國的舊金山航線開通;2015年7月,首條直飛非洲的毛里求斯航線開通。至此,成都的國際航線網絡覆蓋全球五大洲。

“特別是最近幾年,成都頻繁地新開國際航線,最多的一年新開了上10條國際航線,成都加快了對外開放的步伐。”黎清儀稱,截至目前,雙流機場的國際(地區)航線數量已達118條,在中西部地區居首位。

從“零”到暢達全球五大洲 成都加速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雙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

空港客流的突破

從百萬到5000多萬

年旅客吞吐量三年一個新臺階

一條條航線,拉近了成都與世界的距離,讓大千世界近在咫尺,帶動了成都與世界的交流往來變得越來越密切。

黎清儀到雙流機場工作,一直從事著安檢工作。機場的客流變化,他是最有深刻體會的。“我剛到機場工作時,那時雙流機場只有2條安檢通道,而現在已增加到了72條,其中僅國際(地區)旅客安檢通道就達9條。”黎清儀說,從這個數據可以想象到雙流機場這30多年的變化有多大,整個機場有多麼繁忙。

安檢是機場安全管控的第一道防線,自1987年改制成立以來,雙流機場已實現連續安全運營32年。目前,安檢站是雙流機場人數最多的部門,共有2800多人。

在黎清儀看來,與雙流機場成立之初的百餘名安檢工作人員相比,的確增加了不少,但是1987年時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只有109萬人次,如今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了5000萬人次,“安檢崗位實行三班倒,相當於每天幾百人要承擔著大約8萬出港旅客的安全出行重任,壓力還是蠻大的。”

在雙流機場T1與T2航站樓之間,有一棟兩層高的白色前蘇聯風格小洋樓。現在已改為機場客運站,其二樓的“貴賓候機室”“母嬰哺乳室”藍色標識仍清晰可見。

“這是雙流機場最老的候機樓,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援建的,為雙流機場珍貴的‘文物’。”黎清儀說,從一條跑道到兩條跑道,從一個航站樓到雙航站樓,從一個機場到建新機場,這棟古老的候機樓全程見證了雙流機場的飛躍發展。

不論是新建還是擴建,都是為了滿足更大的需求。2011年,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實現歷史性跨越,首次超過深圳機場,成都成為中國內地“航空第四城”。

“特別是最近幾年裡,雙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每三年就要上一個新臺階。”黎清儀說,空港客流接連實現新突破,既是市場需求使然,也反映了這座城市的發展速度。

雙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2004年突破千萬人次, 2009年突破兩千萬人次,緊接著於2012年、2015年、2018年分別突破3000萬、4000萬、5000萬人次。

伴隨年旅客吞吐量不斷實現場新突破,雙流機場在全球排名也不斷上升,目前已躋身全球最繁忙機場的前30強。

“從目前客流增長情況看,旅客吞吐量有望在2020年突破6000萬人次。”黎清儀說,如果時間回到30多年前,這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從“零”到暢達全球五大洲 成都加速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成都開通直飛洛杉磯航線採用“功夫熊貓”主題塗裝的飛機執飛

世界矚目的跨越

從區域影響到全球矚目

因為“看好” 民航“世博會”落戶成都

伴隨成都經濟的快速發展,機場的航線和客流量增多,雙流機場的地位和影響與日俱增。

2010年,雙流機場專門成立航空市場部,主動出擊積極對接市場,加強與國際知名航空公司聯繫溝通,向世界傳遞成都名片,收效十分明顯。有一個情景至今讓黎清儀印象十分深刻。在直飛舊金山航線開通之前,黎清儀與機場同事一起來到芝加哥的美聯航總部,就邀請開通成都航線進行了推介和溝通。“當我們介紹完成都的發展情況後,我看到在場的美聯航高層代表無不感到驚訝。”黎清儀說,他們以前的目光只盯“北上廣”,完全沒有想到成都的發展這麼快,還有這麼大的市場值得去開拓。

早在1985年美國就在成都設立了總領事館。在作航線推介時,成都總領事館簽證量增長變化的一組數據,深深地打動了美聯航高層代表。很快,美聯航就派出代表來到成都考察。2014年6月,美聯航在成都開通了我國中西部首條直飛美國的航線,開航僅半年時間就宣佈加大成都航線的航班密度。

“其實,剛開始他們對成都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提及‘熊貓’他們就十分興奮,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成都是熊貓的故鄉。”經歷此事後,黎清儀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市場推廣的重要性。

黎清儀認為,近年來成都加快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成都民航業快速發展深深地吸引了國際目光,民航界的盛會也相繼在成都舉辦。2012年亞洲航線發展大會在成都舉辦,推動了美聯航、卡塔爾航空等國際航空巨頭在成都開通航線。緊接著,成都的影響力由亞洲地區區域性迅速擴展到全球性:2015年世界機場城市大會(亞太)、2016年世界航線發展大會相繼在成都舉辦。

世界航線發展大會,為全球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民航界年度盛會,是全球唯一的航空公司、機場、政府機構、旅遊局及相關行業的決策者共同參與的盛會,被譽為全球民航界的“世博會”和“奧運會”。正因如此,全球各大城市都競相申辦。經歷連續三輪激烈競爭,憑藉綜合實力和發展活力,成都在眾多國際知名城市中脫穎而出,成功獲得承辦權,成為繼北京之後中國內地第二個舉辦該盛會的城市。

“這些全球性行業盛會為何選擇成都?是因為看好這座城市的發展潛力和活力。”黎清儀說,這也充分展現了這些年來的發展成就,如今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將於2020年基本建成並儘快投入使用,建成後,成都將成為繼北京、上海後中國內地第三個擁有兩座國際機場的城市。這還將進一步激發成都民航業發展潛力,為民航業發展注入活力,未來可期。

加快佈局“48+14+30”國際戰略通道

“一帶一路”建設從根本上改變了成都的勢與場,為成都邁向世界提供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近年來,成都正不斷敞開大門,高水平建設國際門戶樞紐,打造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按照國際航線規劃目標和拓展思路,結合對外開放和產業發展要求,成都到2022年將完成“48+14+30”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佈局,形成覆蓋全球48個重要航空樞紐城市、經濟中心城市的精品商務航線,形成覆蓋法蘭克福、芝加哥等14個全球重要物流節點城市的國際全貨運航線,形成30條服務對外交往、國際消費的優質文旅航線,實現至全球門戶機場“天天有航班”,構建起我國中西部面向全球的航空門戶樞紐、洲際航空中轉樞紐和航空貨物轉運中心。

近日,國家發改委公佈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其明確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並確定了在成都的多個發展重點,其中成都青白江經濟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被列為全國樞紐經濟建設重點。

市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稱,將始終圍繞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建設目標,以國際視野謀劃戰略通道建設,進一步拓展國際航空通道網絡,加快“48+14+30”的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佈局,做強國際戰略通道網絡支撐,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貢獻成都樞紐力量。

國際航線

1987年9月12日

成都-加德滿都航線開通,雙流機場實現國際航線“零”的突破。

2006年5月29日

成都-阿姆斯特丹客運航線開通,是中國西部第一條直達歐洲的定期客運航線,鞏固了雙流機場的區域樞紐地位。

2013年2月28日

成都-墨爾本航線開通,是中國西部首條直飛大洋洲的國際航線。

2014年6月11日

成都-舊金山航線開通,是中西部地區首條直飛美國的國際航線。成都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中國內地第4個能夠直飛美國本土的城市。

2015年7月7日

成都-毛里求斯航線開通,是中西部地區首條直飛非洲的定期航線。至此,雙流機場實現直飛全球五大洲。

2017年5月22日

成都-亞的斯亞貝巴航線開通。標誌著雙流機場國際(地區)航線達到100條,較2012年實現了國際(地區)航線數量翻番。

旅客吞吐量

2004年10月28日

雙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成為中國中西部第一家跨入千萬人次的機場,也是繼北上廣深之後,中國內地第5家跨入世界繁忙機場行列的機場。

2009年11月19日

雙流機場年度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是中西部第一個邁入2000萬人次的機場。

2012年12月12日

雙流機場年度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萬人次。雙流機場成為繼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廣州白雲機場之後,中國內地第5個進入“3000萬級機場俱樂部”的機場,標誌著雙流機場航空運輸邁上更高層級的發展平臺。

2015年12月10日

雙流機場年度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萬人次,成為中國內地第四個,中西部首個進入民航“4000萬級俱樂部”的機場。當年,雙流機場全球排名升至前30位。

2018年12月11日

雙流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成為繼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白雲之後,中國內地第四個邁上5000萬臺階的機場。

國際評價

2013年

雙流機場榮獲“亞太區最佳機場成就獎”,是該獎項第一次花落中國機場。

2014年

雙流機場再度蟬聯“亞太區最佳機場成就獎”。

2015年

榮獲國際民航權威認證機構skytrax頒發的“中國地區最佳機場”獎和“skytrax四星級機場”認證。

2018年

榮獲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頒發的“便捷旅行項目白金認證”。

2019年

獲得國際機場協會(ACI)的機場碳排放認可計劃一級認證,成為西部地區首家通過該認證的機場。

獲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頒發的“2018年度場外值機最佳支持機場”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