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殺牛巷變身通祠路

點擊上面藍字“方誌四川”添加關注!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殺牛巷變身通祠路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成都實施暢通工程,在闢建東城根街南延線“文翁路”和新架“南河橋”(俗稱彩虹橋)的同時,在南河橋至武侯祠大街之間又開闢了一條寬闊的街道,這就是後來命名的通祠路。其實,在通祠路建成之前,這裡有一條小巷子也能通武侯祠,當然它不叫通祠路,而叫殺牛巷,只不過它是一條路爛人稀的小巷罷了。也就是說,現今的通祠路是在原殺牛巷的基礎上經拓寬改建後形成的。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殺牛巷變身通祠路

成都通祠路(圖片來源:百度地圖)

殺牛巷北起倒桑樹街糧食倉庫,南抵武侯祠大街,長215米,寬5.3米,西側有成都市牛羊經營部(牛羊屠場),東側有成都市農機公司營業大樓。早先這裡是永豐鄉武侯村的菜地。1958年,為轉運糧食才修通此路,初無名。後來,沿路建成部分單位宿舍,逐步形成街巷。因牛羊經營部(牛羊屠場)在此巷,1981年,成都地名普查時遂命名為殺牛巷。

地處殺牛巷的“牛羊屠場”,前身是民國時期皇城壩西側的“小西巷屠宰場”。民國初期,成都屠宰牛羊主要集中在回民聚居的“皇城壩”(今天府廣場西側)一帶。這種狀況的形成是有其特定的歷史緣由的:皇城壩的回民大體是在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由外省移民而來,而他們的謀生技能也每每與他們的習俗和信仰分不開,回民中曾流傳著“不宰牛,便宰羊,不打鍋盔便吃糧(即當兵)”的說法。當時的清政府明文規定,回族人才可以屠宰牛羊,漢族人不能屠宰牛羊。因此,皇城壩回民們多以屠宰牛羊為業,宰牛(羊)、剝皮、剔骨、煮牛(羊)雜、煉牛(羊)油,定點掛架或走街串巷零售牛羊肉,以此為生計。時成都屠宰牛羊是在各家各戶分別屠宰,後來周孝懷(綽號“周禿子”)提倡辦實業,才由牛羊屠宰戶出錢,在小西巷內買了一塊地,開辦了一個小西巷牛羊屠宰場。至20世紀40年代,因當時的民國政府認為小西巷屠宰場設在城裡,影響衛生,應遷往城外。於是,成都特牲業公會議定,由各屠宰戶共同出資在老南門外倒桑樹街南側買了一塊地,另建了一個屠場,這就是後來面積達6900餘平方米的殺牛巷牛羊屠場(今已不存)。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殺牛巷變身通祠路

成都皇城壩(圖片來自網絡)

殺牛巷牛羊屠場所宰之牛,憑淘汰證明購入。淘汰標準:黃牛一般為13歲,水牛一般為18歲以上。據記載,1980—1988年,累計宰牛102014頭,宰羊52182頭,年平均宰牛11335頭,宰羊5798頭。其中,1980年宰牛21319頭,創歷史最高紀錄。

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成都牛羊特牲業曾對清真小學和西北中學教育經費給予過大力資助。特牲業常委會規定,每宰一頭牛,繳納大洋5角教育經費,謂之“小捐”。後來,有人將此譽之為成都早期的“希望工程”。

至於殺牛巷拓寬改建成大街之後,為何另取新名通祠路,而不沿用老地名殺牛巷呢?據說原因有二:其一,所謂“巷”,在成都人心目中向來指寬僅幾米的狹窄街道,而非繁華大街。如果把車流如織、人氣甚旺的大街“通祠路”,原封不動地依舊叫做殺牛巷,確實有點不倫不類。再說,“殺牛”二字聽起來有些血腥,不僅今人不忍,就是古人也會大動惻隱之心。孟子曰:“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殺牛巷老地名最終被棄,才有了今天新地名“通祠路”的問世。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殺牛巷變身通祠路

成都通祠路北端彩虹橋(圖片來自網絡)

通祠路建成不久,成都市人民政府在路北西側、南河橋(彩虹橋)畔精心打造了一個市民十分喜愛的小遊園,取名“臥龍園”。園中佳木蔥蘢,石山、石鼓、水池、廊房、臥龍亭,各有風貌,各得其所。刻有三十六計故事的圓形大小石缸20餘個,星星點點,撒落其間,簡單而自然,卻給人以美的享受。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譚繼和先生撰有一聯“治蜀善深思諸葛濟世才由茲進步,見惑能快斷錦裡繁華夢自此入門”,橫批“通祠第一景”,由著名書法家劉奇晉先生書,鐫刻在廊房門之左右及上方的硬木條板上,十分醒目,引人遐想。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殺牛巷變身通祠路

通祠路臥龍園(圖片來自網絡)

來源:四川省地方誌工作辦公室

撰稿:成都市武侯區地方誌辦公室

配圖:方誌四川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誌四川”,ID:scsdfz。

投稿郵箱:地情文章:[email protected];工作信息:[email protected];《巴蜀史志》雜誌:[email protected]

【方誌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殺牛巷變身通祠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