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陳春花說關於領導力的祕密

陳春花 鯊魚 老人與海 農經傳媒 農經傳媒 2017-09-29
聽陳春花說關於領導力的祕密

問:關於信任,臺灣《商業週刊》創始人金惟純說過一段話:一個人不可能不相信命運而能相信自己,也不可能不相信自己而相信別人,更不可能不相信別人而得到別人的信任。追根究底,信任最終的源頭,來自對命運的“臣服”。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陳春花:

這段話是在講接受,因為接受了就不那麼難受。我鼓勵家裡的孩子看《老人與海》這本書,選擇這本書是本著“境由心生”的理念,幫助大家從歷史、精神、環境和現實幾個角度審視自身,審視自己與環境、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現實的關係,從而更深地去了解自己、環境與現實。這本書圍繞著6個話題展開:

第一生命力。“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擊敗。”“肉體可以接受折磨,但內在的意志神聖不可侵犯”。

第二環境。大海就是大海,天氣就是天氣,鯊魚就是鯊魚;一切事物都會按照自己的邏輯運行,沒有僥倖而言。

第三現實。一方面要有面對現實的勇氣,另一方面也要有放棄面對現實的勇氣,兩者常常交織在一起。比如現實是北京有霧霾,我必須得接受它,但我也放棄接受,我就跑到地下車庫去跑步。放棄接受就是我得找一個別的出路。

第四運氣。所有人都嘲笑老人聖地亞哥運氣不好,於是他就走得更遠一點,他相信走得更遠一些,會實現自己的目標。在老人看來,不屈從於“運氣”而去追求自己的目標更重要;接受“運氣”而讓自己內心強大。

第五自我管理。整部小說都在講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勵,設立遠大的目標(一條大魚);自我激勵,遇到大魚怎麼辦,遇到鯊魚怎麼辦,一隻手傷了怎麼辦,桅杆斷了怎麼辦,海上沒有別人,全靠自我激勵;接受失敗(只剩下魚骨);再出發(夢見獅子)。

第六不安於現狀。老人去找大魚;去更遠的地方;鍥而不捨。

問:平時你靠什麼“把心安住”?這裡面有多少是天賦?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陳春花

我覺得一個人排在第一位的應該是你的使命跟責任,使命和責任一旦明確,其實會影響到你很多行為選擇。我給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就是要去解答別人在管理當中的困惑,在解答過程中,推到你身上的其實全是問題,所以你必須得有辦法把自己從另外一個角度釋放出去,有人去跑步,有人去唱歌、打球、聊天,女生更喜歡買東西,我的方法是安靜下來,營造一個屬於我的空間。

問:你說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但對老闆而言,把重心放在事上一定累,對不對?

對,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老闆不是管理者,不直接對績效負責,當然可以不管事,因為他是讓人去做事,如果他又不管績效,又搶去做事當然累了,而且讓所有人都難受。所謂無為而治,所謂上善若水,其實《道德經》是給皇帝和一把手看的。

問:大部分中國企業是管理過度而領導不足,管理和領導的區別到底在哪兒?

管理主要是為績效負責,領導很大層面上是培養人。於是你會發現,如果一個企業家管理很強時,或者一個管理者很強時,其實是很難有人能成長起來的。沒有人成長起來的話,這個企業其實就被打斷了,因為一個企業的可持續,主要在於年輕人的培養。

管理過度還有一個表現是大家非常在意權力,領導其實在意的是影響力。如果一個公司管理過度,你會發現部門之間、人與人之間是比較難合作的,相反如果大家都有領導力發揮,彼此可以相互影響,人是很容易合作的。

你作為新希望六和的聯席董事長兼CEO,最重要幹哪幾件事?

對公司目前來講,核心還是調戰略,探索新業務的可能性;另一個層面就是培養年輕人。

版權:如需轉載請標註來源:《農經》雜誌 (微信ID: nongjingchuanmei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