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潮州歷史上的第三隻鉎牛和一個美麗的傳說

潮州 韓江 歷史 道光 潮汕說 2019-04-07
【解密】潮州歷史上的第三隻鉎牛和一個美麗的傳說

二隻鉎牛一隻溜

潮州湘橋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臺廿四樣,二隻鉎牛一隻溜。”這首古老的潮州民謠給大家講述了潮州湘子橋以及湘子橋上兩隻鉎牛的傳奇故事。

【解密】潮州歷史上的第三隻鉎牛和一個美麗的傳說

湘子橋

湘子橋上原來有兩隻鉎牛,它們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由知府張處謙令人鑄造,牛頭上鑄有“鎮橋御水”四字。二隻鉎牛分別安放於橋之東西,意在鎮水。因牛在地支為醜,在八卦為艮,在五行為土,古人認為“醜艮土止水”,故用於鎮水。可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韓江洪水暴漲,鉎牛不僅沒能鎮住洪峰,橋東的那隻還被沖走,遂有“二隻鉎牛一隻溜”這首民謠。

【解密】潮州歷史上的第三隻鉎牛和一個美麗的傳說

湘子橋上的古鉎牛

上面介紹的明明只有兩隻鉎牛,哪來的第三隻呢?

第三隻鉎牛在鯤江鄉

據史料記載,第三隻鉎牛就出在潮安區鯤江鄉。

明清時期,鯤江鄉屬潮州府海陽縣南桂都管轄。

【解密】潮州歷史上的第三隻鉎牛和一個美麗的傳說

鯤江鄉以及第三隻鉎牛的古地圖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六月初三下午,狂風大水襲擊韓江皇堤,在鯤江鄉月單路南百餘步處潰決,決口成潭,即為現在的大潭。大水直衝至沙潭溝、鄭公橋等處,聚沙成丘,形成雙沙堆。大潭中心位置至潭南及西邊好隴一帶,原有若干村落人家,均被洪水衝刮散鄉,可見大水為害之烈。而鯤江鄉居於決口之北,受損較輕。

【解密】潮州歷史上的第三隻鉎牛和一個美麗的傳說

1991年的大潭

大潭中心至今還有古井一口,每當大潭水位降低時可見。

皇堤決堤後,各鄉均派丁壯協力修堤,但兩年後再崩。再次重修,吸取以往教訓,重新規劃,在膠丹樹之大路頭歪向東數十步,至與下張交界堤頭會合處去彎取直,原有堤頭作廢。此次修堤,因系朝廷撥款,外包很厚灰籬,十分堅固。

該段皇堤重修後,在大潭堤外,構築兩座灰石碼頭用以擋水,同時官府仿效湘子橋的做法,鑄造鉎牛一隻置於碼頭,故其附近一帶洲園被後人稱為鉎牛爺洲。

【解密】潮州歷史上的第三隻鉎牛和一個美麗的傳說

鯤江古鉎牛的具體位置

這第三隻鉎牛的鑄造時間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今有250年曆史。

鉎牛的命運

鯤江鄉鉎牛與湘子橋沒有溜走那隻鉎牛的命運差不多,在大鍊鋼鐵的年代被毀,而碼頭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因修堤而消失。

1970年或1971年,當年,為了“高舉紅旗學大寨”,全面推廣打穀機,而鑄造機輪的鉎鐵奇缺,於是,縣革委會到處找鉎鐵,最後鯤江鄉的鉎牛被扛到鼎犁廠回爐。鼎犁廠就是後來潮州市化塑製品廠的前身,看廠名就知道跟鐵有關係的,這個廠創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

【解密】潮州歷史上的第三隻鉎牛和一個美麗的傳說

幾百年來,碼頭附近慢慢泥沙淤積,形成洲園,如果鉎牛還在,它也望不到韓江水面了。

鉎牛的傳說

鯤江鄉的鉎牛,還流傳著下面的傳說。

話說潮州湘子橋的兩隻鉎牛由於洪水,有一隻被衝到了鯤江鄉,鄉人將其打撈並安置在碼頭。從此,每逢洪水來臨,鉎牛都會顯靈,將到來的洪水喝下並噴到對岸。

平時鉎牛會經常跑到對岸偷吃對岸的農作物,對岸民眾非常氣憤。

【解密】潮州歷史上的第三隻鉎牛和一個美麗的傳說

有一次,鉎牛到對岸去偷吃時被對岸民眾發現,對岸民眾追趕到鉎牛爺洲,鉎牛匆忙間沒踏正位置,被對岸民眾用鐵釘將鉎牛的腳釘死在碼頭上。從此以後,鉎牛再也無法顯靈跑到對岸去。

這雖然是個傳說,但它代表了鯤江鄉民眾對鉎牛的敬畏。

來源:鯤江鄉

免責聲明:本內容來源於網絡,僅做分享交流之用,無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於後臺聯系責編,我們將及時處理。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