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巢湖 長江 肥東 合肥 巢湖市 蓖麻 浩瀚 界山 最憶是巢州 2019-04-12

作者:凌志

烔煬河是烔煬河鎮的地名,也是烔河煬河合二為一後的河名。烔河煬河交匯的區域,興起一個人群聚居地,名為烔煬河。烔河煬河交匯處至巢湖入湖口,有一段4公里長的河流,名叫烔煬河。如此說來,烔煬河鎮有三條河,一是烔河,一是煬河,一是烔煬河。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烔河原先叫桐河,發源於鎮北以外的桐山。在合肥市肥東縣橋頭集鎮西南邊的山巒中,有一座不起眼的山頭,叫桐山,現在是肥東縣與巢湖市的界山。山南巢湖一側,有個小村莊,叫軍張村。就是從這裡開始,山谷之水匯成一條小溪,一路蜿蜒,流向東南,這條溪流就是桐河。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桐河在烔煬河鎮北的老虎頭山下改變方向,由北向南流經烔煬河鎮。在鎮南街的南頭挑的老竹棚河灘,桐河接納了來自西黃山麓楊(羊)子山腳下的楊河,形成一條寬闊的桐楊河。(煬河在鎮西倪陽村〈俗稱倪家後頭〉東南角分叉,一支徑直東流,經竹棚小石橋入烔河;一支折轉南下,穿西河橋經老城隍廟入烔河。後東支漸淤廢,僅餘南支)。桐楊河經老城隍廟轉向正東,直奔巢湖而去。在巢湖北岸的篾張村(河口張)旁的月亮灣口,桐楊河匯入浩瀚的巢湖。自桐山軍張村起算,至巢湖入湖口,桐河全長約15公里。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臨水而居是人類的生存智慧。桐楊河人的祖先們,自然不會放棄桐河楊河兩水交匯的好去處。於是,桐楊河邊有人家;然後,河邊人家成為河邊村落,及至後來,以桐楊河命名的集鎮便應運而生了。桐河楊河匯成的桐楊河,把桐楊河鎮周邊的農副產品手工業產品帶進巢湖,經裕溪河到長江,再由長江入大海,流傳到四面八方。同樣,桐楊河人需要的域外的物件,也當然經過這些通道,進入桐楊河,造福桐楊河人。也許,這正是千年古鎮桐楊河曾經特別興旺繁榮的根本原因。

遠古時期的巢湖一定遠比現在要大得多,說不定桐河楊河交匯的地方,過去就是陷巢州而成的古焦湖的入湖口也未可知。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更好解釋,為什麼在漫漫歷史的進程中,桐河楊河水患不斷,以至於祖先們要去木取火,把桐楊河的名字改成烔煬河了。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從通江達海的意義上看,烔煬河一頭連著烔煬河鎮,一頭連著巢湖長江和大海。作為烔煬河源頭的烔河與煬河,應該是一樣的重要,都是烔煬河人的母親河。但對於生活在烔煬河鎮上的人來說,烔河要比煬河更加親近和熟悉。因為烔河與古鎮的走向完全重合,緊貼著烔煬河鎮東邊,形成九曲十八灣,流經烔煬河鎮全境。所以,烔煬河鎮臨水而居的人家,真正所臨的是烔河之水,真正所居的是烔河之畔,烔河是沿著烔煬河老街走完全鎮,再調轉方向流入巢湖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烔河是烔煬河鎮人最親近最重要的母親河。

自橋頭集桐山以下,到烔黃(烔煬鎮到黃麓鎮)路橋之間,烔河的上游一直在S105省道公路與淮南線鐵道之間徘徊。在過烔黃路橋之前,烔河都是穿行在田野阡陌,寬不過三二米,深不及二三尺。沒有橋,也沒有閘,最窄的地方,一大步就跨了過去。沿河兩岸,都是些雜草荊棘,低矮灌木,看不到人為種植的整齊高大的樹木。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烔黃路橋是烔河上的第一座橋。烔黃路是從與合(合肥)裕(裕溪口)公路(S105省道,也叫合馬路)交口處起算的,向西經過烔煬河火車站和劉家巷村,進入烔煬河鎮街,從鎮南西河橋,向黃麓方向延伸。這條路,現在仍然是烔煬河人北向出鎮的主要通道。過了烔黃路橋後,烔河開始向南拐彎,彎道經過一個叫小王家的小村落,村口有座小石橋,叫王家小石橋,這是烔河進入烔煬河境內的第二座橋,當地人將這一段河流稱之為石橋河。在王家小石橋下不遠的地方,新建的X100縣道公路跨烔河大橋,就起名為石橋河橋。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烔河過了石橋河橋,河灣越來越大,以至於完全改變了方向,直接南下,進入到王繼岱村北的老虎頭山前。這裡原來叫黑松林山崗,相傳古時候常有老虎從河邊的山崗上跳到對岸捕食,所以這個山崗被稱為老虎頭,也成為古代烔煬河十大景緻之一的“老虎跳澗”所在。這裡河段的落差比上游要大很多,河道里存不住水。文革的時候,王繼岱村所在的山橋大隊,曾經在老虎頭山下的河道上,建了一個攔水壩蓄水抗旱,老百姓把這座攔河壩叫做老虎閘。現在這個攔河壩,就自然成了一個漫水橋,也是烔河上的第四座橋。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拐過老虎頭,烔河就徑直穿過淮南線鐵路,新老鐵路大橋,就成了烔河上的第五第六座橋樑。過去,烔煬河人對烔河上的鐵路大洋橋印象最深,因為洋橋有幾十米高,跟橋東北的東面山上的碉堡遙相呼應,氣勢無比壯觀。而且,烔河水從橋下混凝土勾縫的石床上歡快流淌的樣子,也讓人十分著迷。後來淮南線在老線以南百十米的地方改道重建,新的鐵路橋更高更大,相形之下,老洋橋顯得那麼蒼老矮小,橋面上的鐵軌也被拆除,成了一條鄉間小道,悽慘的景象不忍卒讀。尤其鬱悶的是,東面山上的碉堡也不見了,只留下一個空空的山頭,孤零零地趴在大橋的旁邊,讓人看了頓時心生落寞之情。關於烔煬河傳奇人物新四軍大隊長李剛,在大麻子老婆的督戰下,三炮打下鬼子碉堡的故事,也只能殘存在老一輩烔煬河人的記憶裡了。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烔河穿過兩座鐵路橋以後豁然開朗,水面寬闊,河道九曲十八彎,兩岸楊柳依依。第一個河灣在查家壩附近。查家壩是在烔河南側修建的一個蓄水塘,灌溉著壩下的一大片水田。查家壩北邊與烔河連接的地方,有一片楓樹林,其間有幾間茅屋,正對著橋東村的麒麟橋,是原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辦公室少將主任祖樹楠先生的休閒居所,也是烔煬十景之一,叫“楓橋別墅”。這座別墅毀於日軍侵佔烔煬河之時。祖樹楠先生1949年參加了酒泉起義,並選擇自願資遣返鄉。後來,大約在1960年前後,在一次家庭小火災中,祖樹楠不幸燒傷,最後不治身亡。

查家壩西邊,是鎮北頭崗的草崗,後來是烔煬小學的大操場。這個操場過去是烔煬河最大的一個集會場所,有一個高高大大的土臺子,群眾大會、放電影、演戲,所有的大型活動,都在這裡舉行。烔煬小學有戴帽初中,叫烔小附中,我在這個學校小初連讀,上了八年學,在這個操場上上過無數次體育課,看過電影看過戲,也看到過很多次批鬥大會、公審大會。現在這個操場連同學校都被圈了起來,成為鎮政府相關機構的所在地。所幸的是,在鎮東烔河大橋以東、東面山以南、李家山以西的鮑家小塘上,嶄新的烔煬小學連同嶄新的烔煬幼兒園,拔地而起,蔚為壯觀,已經成為烔煬河鎮的新地標、新景觀。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再往下,烔河連續穿過第七第八兩座橋,一座是興烔路橋,一座是X001縣道橋。這兩座橋上的路都是新建的道路,都在烔煬河老街以北。興烔路在鎮最北邊的新區,西北起自烔黃路劉家巷大塘口,東邊一直到巢湖岸邊的湖濱大道,是貫穿整個烔煬河鎮的一條鎮區主幹道,目前只修到東面山東麓腳下,翻過山崗到寺後朱村還有好幾里路。自此以東至湖邊的路段,是與X001縣道重合,還是另外開闢一條新的通湖大道,則不得而知。我倒是希望能另闢蹊徑,再開出一條通湖大道,這樣就會輻射更多的鄉村,帶動更多的農民富裕起來。興烔路邊的新農貿市場因為離老街太遠太不方便,所以建成十多年來一直死氣沉沉。但路兩旁的住宅小區,這幾年卻像雨後春筍一般,快速地冒了起來,房價居然也要三四千一平方了。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X001縣道始於巢湖岸邊的湖濱大道,路口就是鄔樑村,自東向西穿過鎮中老街的北街閘口,與通往朝陽村的朝陽路相連,縣道部分長四五公里,朝陽路部分長約十公里,成為貫穿烔煬河東西全境的交通要道。這條路的最西頭跟肥東縣境內的X026縣道連接,向西南可以抵達長臨河鎮到合肥濱湖新區,向東北可通往S105省道和合蕪馬高速。前幾年合裕路大修,我們都是從合肥上環巢湖大道,再經長臨河鎮上X026縣道和朝陽路,然後到烔煬河的。雖然大都是村村通小道,但很好走,而且沿途田園風光,景色宜人,令人神清氣爽。現在合裕路修好了,濱湖到烔煬河也有了直達大道,烔煬河的交通條件已經是今非昔比了。

烔河繼續向南,通過第九座大橋麒麟橋,把橋灣村和橋東村分隔西東。烔河水在橋東村北邊和橋灣村的東邊,各繞了一個大彎,形成一個倒S形。橋兩邊的河灣各沖積成一個大的河灘,烔水環繞的河灘上,全被開墾成菜園地,到處都是澆水種菜的忙碌的人們。橋東村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以前村東山下有一個華一寺,後來叫東王廟,最早建於唐朝,歷史上屢毀屢建,直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還香火旺盛,不過現在寺廟已經全無蹤影,只有一片雜亂的民居中殘存的廟中古井,還靜靜地臥在小巷裡,留給人們一絲慼慼的記憶。華一寺後北面有一個村子叫寺後朱村,最近在那裡發掘出兩座宋代古墓,出土的文物雖不多,但也能從一個側面證明烔河兩岸人文歷史的久遠與繁榮。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據說東王廟鼎盛時期,天下善男信女紛紛來朝。人們為了進廟上香方便,在烔河上架起了一座石橋,把烔煬河老街的東街以及橋灣村與橋東村連了起來。相傳捐款修橋的是一個山東富女,她給所修石橋起名飛鳳橋。因為石橋上有鎮水神獸麒麟石雕,所以又被人們稱為麒麟橋。這個石橋當年確實很氣派,橋東頭跟橋東村石板街緊密相連,直通廟宇;橋西有長長的青石板鋪成的長長的引橋,與橋灣村相接,一直通到東街當鋪。石橋全長有數十米,全部由青石疊成,青石欄杆,青石麒麟,一大二小三孔石拱,倒映在清澈見底的烔河水裡。橋面上人來人往,小推車川流不息,車軲轆輾軋在青石板的車轍溝上,嘰嘰呀呀的響聲不絕於耳。橋頭河邊石階之上,姑娘媳婦們淘米浣衣,頑皮的孩童們擊水嬉戲,簡直就是一幅烔煬河版的清明上河圖。後來廟不在了,麒麟橋也被水泥橋所替代,只有橋東頭殘留的一孔石拱和旁邊的石階,彷彿還能看到一點當年的痕跡。現在烔河拓寬,在麒麟橋原址建了新大橋,鎮上也準備在老街復建中移址重建麒麟橋,說不定那時就能重現往日的風景了。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橋灣村與老街相連的地方叫東頭灣,烔河在東頭灣這一節也形成一個蓄水塘,叫王家墳塋大塘。其實王家墳塋在我記事的時候就已經不是墳場而是村落了,這裡聚集了許多私塾學堂,還有最早的烔煬小學,是烔煬河文化古鎮的發祥之地,從這裡走出過許多古鎮先賢,仁人志士。王家墳村沿烔河西岸建起了一排民居,河邊楊柳成蔭,有許多石頭搭鋪供人們洗涮。我家住在東街當鋪隔壁,從來都是從東頭灣到王家墳塋,再下到河沿搭鋪上,淘米洗菜洗衣被的。每到早早晚晚,河沿洗涮的人擠成一排,後面還有人站立等待,場面頗為繁複。兒時的我也經常跟幾個同伴一起,偷偷下到烔河裡,游水玩耍,但少有能瞞過大人的,往往被大人用指甲在身上一劃,白白的印跡就把我們的祕密暴露無遺,一頓打自然就在所難免。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烔河橋灣這一帶,真是烔煬河鎮的好去處,古烔煬十景就佔了三處。一是“三山護寺”,說的是橋東華一寺(東王廟)背後,自東向北有三個山崗,分別是李家山、葉家山和何家山,儼然如高大威武的衛士,拱護著山下懷凹中的華一寺,成為人們眼中一大景緻。還有“麒麟石橋”,過去和現在,始終都是無數烔煬兒女心靈深處的風景線。最近在網絡論壇上看到一首寫麒麟橋的詩,有點幾度夢迴的感覺:“七絕麒麟橋 碧水青蘆九道彎,麒麟夜話柳中還。垂髫頻問千家事,時有飛螢笑客閒”,作者是叫“千年老妖”的網民,當然是烔煬河人,否則不可能有這樣的情懷。再就是“柳林書聲”,王家墳塋村東南與烔河之間,有一段烔河堤岸叫黃家大壩,大壩邊上有一個凸出的土墩,四周三面溼地一面臨壩,掩映在絲絲垂柳之中。土墩上有一戶人家,一路兩廂,曾經是著名的祖氏私家書院,孩子們在這裡讀書,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怎能不入腦入心?故成烔煬一景。我小時候還經常越過籬笆到土墩子上玩,也進到屋子裡討過水喝,最近去看,沼澤仍在,土墩已無。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王家墳塋以下,烔河就沒有什麼大彎子了。老街南街的最東頭,是東鄉人上街的重要通道,因為烔河阻隔,人們在河上架了一座活動的小橋,橋面是竹木混紮起來的,可以移動,以方便舟船和竹木排通行,橋名叫南頭挑,意即橋面是可以挑起來的,這是烔河上的第十座橋。離南頭挑一二十米,就是一家竹棚,是我們淩氏宗親開的,主要是從江南通過水路把毛竹運進來,然後在竹棚裡銷售出去。他家的房子高高地突出到河道里,單門獨院,四周是竹林掩映,家道頗為富庶。現在他們家老輩人大都已經不在,後代都去城裡居住,老房子全部倒塌,院子也給別人蓋成了天主教堂。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下面一個小河灣,叫井灘,因為河邊有一個數米見方週週正正的高臺,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岸邊,臺子中間有一口井,這一帶河沿的居民都到這個井臺上用水,所以人們就把這裡的河灘稱為井灘。以前這裡的河岸上有許多高大的樹木,現在因為高鐵凌空而過,烔河被迫改道,樹木已經被砍伐乾淨,老河道上雜草叢生,垃圾遍野,在隆冬的寒風裡,顯得格外的破敗和荒涼。不過,那個承載著昔日輝煌的井臺還在,井臺上的老井還在。而且,井臺邊的河沿上,竟然還有一棟老房子立在那裡,這恐怕是烔煬河老街上現存最完好的老房子之一了。我依稀記得,這所房子是我們一個叫曹二華的女同學家的,文革的時候,我們烔煬小學同學還在她家排練過樣板戲。那時候,她家房前屋後綠樹成蔭,門前河水碧波盪漾,流水潺潺,環境真是好的不能再好。曾幾何時,往日的情景已經不再,過去的時光已經不在。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井灘以南,是烔河的最後一段,也是現在與煬河匯合的地方。這裡以前有個城隍廟,不過我卻沒有什麼印象,印象深刻的是旁邊的西河橋。煬河西來,在烔煬河鎮南,通過西河橋後,與烔河會合。西河橋不僅連接烔煬河鎮的南與北,溝通烔煬與黃麓忠廟,而且把烔河與煬河匯合起來,形成一條寬闊的烔煬河,向東注入四公里外的巢湖。西河橋還是重要的水利設施。烔煬河鎮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政府在鎮西北高地建了一座電灌站,開挖了一條通過烔煬河直達巢湖的引水河。電灌站提水機房與出水壩頂落差不下五十米,一但出現旱情,電站就適時提水,灌溉西北區域的廣袤農田。西河橋、倪村橋、朝陽路橋,以及後來改建的烔黃路橋、X100縣道橋,都在鎮西邊從北到南橫跨這條引水河。不知道這條引水河是不是叫西河,如是,那西河橋就算是有了出處,我們也不會再糾結,為什麼西河橋跨過煬河,卻不叫煬河橋而叫西河橋了。


烔河——巢湖烔煬河的烔河



最近,烔煬河鎮的烔河煬河,被列為巢湖市中小河流環境整治重點項目,已經開始全面施工。從淮南線鐵路橋開始到西河橋段的烔河,正在拓寬取直,工地上彩旗飄揚,機聲隆隆,不久的將來,烔煬河將重現河晏水清的盛景。雖然烔河彎彎向南流的景象不再,千年石橋麒麟橋也就此消失,但一條寬直清澄的新烔河,以及河上橫跨兩岸的新大橋,也許會少許慰藉我們熱愛烔煬河的遊子心靈。(丁酉年臘月廿八於合肥寓所)


最憶是巢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