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


"


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朱元璋打天下,戰鬥力異常強大的徐達與常遇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倆可謂“一時瑜亮”。然而從無敗跡的常遇春,常常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徐達能位居於常遇春之上,自有其過人之處。他於1332 年(元至順三年)出生於濠州鍾離太平鄉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裡,與朱元璋是同鄉,並在1353 年仗劍從軍,與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由於智勇雙全,在軍中有良好的表現,成為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

南渡長江後,朱元璋經過一系列的戰事,確立了統帥的地位。而先後轉戰於長江中下游的徐達很快因功升為淮興翼統軍元帥、僉樞密院事、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等職。徐達雖然讀書不多,但求賢若渴,經常向那些有文化知識的人請教疑難。特別是當他了解到朱元璋存在推崇儒教的思想後,也馬上緊跟領袖的步伐,在戰鬥的間隙常常拜訪儒士,與這些人談天說地,研究古代兵法,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儒將。儒教認為王者之師必然是仁義之師,而徐達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治軍的,他的部下紀律嚴明,不允許隨便騷擾百姓,有膽敢違令者,定斬不饒。這樣令行禁止的軍隊,戰鬥力自然不弱。

在奉命出外征戰的諸將中,表現最出色的是徐達與常遇春。兩人的合作開始於1356 年3 月的鎮江之戰,其後又多次一起在江浙等地與敵軍進行戰鬥。可是,常遇春曾經與徐達發生過激烈的矛盾。

那是在1360 年上半年的九華山之戰中,當徐達所部在打下潛山後,回師鎮守池州時,與另一路軍隊的統帥常遇春合兵一起在九華山伏擊了陳友諒的軍隊,斬首萬餘級,俘虜三千人。然而,這兩人卻因如何處置俘虜的問題爆發了一次直接衝突。常遇春認為這些人是陳軍之中的勁旅,應該立即除掉,決不能心慈手軟,以免留下後患。徐達則堅決反對屠殺俘虜的野蠻行為,這種做法傳出去只會讓敵軍以後寧可戰死也不敢再投降,他將兩種不同的意見上報,由朱元璋做出最後的仲裁。誰知,常遇春先下手為強,在當天夜裡挖坑活埋了一半俘虜。打著撥亂反正旗號的朱元璋對濫殺行為非常討厭,他了解情況後公開支持徐達,狠狠地批評了常遇春,並下令即刻釋放剩下的俘虜。為了避免類似的事重複發生,朱元璋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即下令常遇春與徐達聯合作戰時,常遇春一定要服從徐達的命令。朱元璋這樣做可不是任人唯親,故意照顧自己的同鄉,雖然常遇春驍勇善戰,但是徐達的確比常遇春有更高的戰略眼光,有更強的大局觀念。九華山的爭執表明常遇春是一名率性而為的粗魯軍人,而政治眼光強得多的徐達理應位居其上。畢竟戰爭從屬於政治,只是政治的延續。常遇春雖然年長於徐達兩歲,但他此後每逢有機會與徐達搭檔,都能聽從指揮,安心做副手,可見他心中自有大局觀念。


"


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朱元璋打天下,戰鬥力異常強大的徐達與常遇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倆可謂“一時瑜亮”。然而從無敗跡的常遇春,常常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徐達能位居於常遇春之上,自有其過人之處。他於1332 年(元至順三年)出生於濠州鍾離太平鄉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裡,與朱元璋是同鄉,並在1353 年仗劍從軍,與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由於智勇雙全,在軍中有良好的表現,成為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

南渡長江後,朱元璋經過一系列的戰事,確立了統帥的地位。而先後轉戰於長江中下游的徐達很快因功升為淮興翼統軍元帥、僉樞密院事、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等職。徐達雖然讀書不多,但求賢若渴,經常向那些有文化知識的人請教疑難。特別是當他了解到朱元璋存在推崇儒教的思想後,也馬上緊跟領袖的步伐,在戰鬥的間隙常常拜訪儒士,與這些人談天說地,研究古代兵法,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儒將。儒教認為王者之師必然是仁義之師,而徐達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治軍的,他的部下紀律嚴明,不允許隨便騷擾百姓,有膽敢違令者,定斬不饒。這樣令行禁止的軍隊,戰鬥力自然不弱。

在奉命出外征戰的諸將中,表現最出色的是徐達與常遇春。兩人的合作開始於1356 年3 月的鎮江之戰,其後又多次一起在江浙等地與敵軍進行戰鬥。可是,常遇春曾經與徐達發生過激烈的矛盾。

那是在1360 年上半年的九華山之戰中,當徐達所部在打下潛山後,回師鎮守池州時,與另一路軍隊的統帥常遇春合兵一起在九華山伏擊了陳友諒的軍隊,斬首萬餘級,俘虜三千人。然而,這兩人卻因如何處置俘虜的問題爆發了一次直接衝突。常遇春認為這些人是陳軍之中的勁旅,應該立即除掉,決不能心慈手軟,以免留下後患。徐達則堅決反對屠殺俘虜的野蠻行為,這種做法傳出去只會讓敵軍以後寧可戰死也不敢再投降,他將兩種不同的意見上報,由朱元璋做出最後的仲裁。誰知,常遇春先下手為強,在當天夜裡挖坑活埋了一半俘虜。打著撥亂反正旗號的朱元璋對濫殺行為非常討厭,他了解情況後公開支持徐達,狠狠地批評了常遇春,並下令即刻釋放剩下的俘虜。為了避免類似的事重複發生,朱元璋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即下令常遇春與徐達聯合作戰時,常遇春一定要服從徐達的命令。朱元璋這樣做可不是任人唯親,故意照顧自己的同鄉,雖然常遇春驍勇善戰,但是徐達的確比常遇春有更高的戰略眼光,有更強的大局觀念。九華山的爭執表明常遇春是一名率性而為的粗魯軍人,而政治眼光強得多的徐達理應位居其上。畢竟戰爭從屬於政治,只是政治的延續。常遇春雖然年長於徐達兩歲,但他此後每逢有機會與徐達搭檔,都能聽從指揮,安心做副手,可見他心中自有大局觀念。


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在至關重要的鄱陽湖大決戰中,常遇春的作用顯得出類拔萃。徐達雖然參戰,可沒有打完全場,僅僅在初戰時獲得小勝,不久便奉命率部分兵力返回應天,防止蠢蠢欲動的張士誠乘虛而入,以便在戰略上起到掩護側翼的作用。

鄱陽湖大決戰後,解決張士誠之事便提上了議事日程。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8月,官拜左相國的徐達被任命為大將軍,在副將軍常遇春的協助下,正式率領水陸大軍二十萬人南征,一出手就迅速控制淮南、淮北地區,為最後解決張士誠掃除了障礙。次年11月,這支屢戰屢捷的部隊從太湖方向來到張士誠的老巢平江(今江蘇蘇州)城下,並築起長壕圍城。長壕外圍還建了很多由精兵守衛的堡壘與敵臺,裡面配置著大量弓弩與火銃等射程比較遠的兵器,防止敵軍突圍。攻城部隊在數以千計的火炮與拋石機的配合下晝夜不停地出擊,把城牆打得千瘡百孔,糜爛不堪。漫長的攻防戰從這一年的11月25日打響,一直持續到第二年9月8日為止,差不多打了一年。平江城在對手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下終於支撐不住而失守,散佈各處的二十五萬殘軍陸續成為俘虜,而負隅頑抗的張士誠也淪為階下囚,最終死於獄中。

張士誠滅亡後,基本上已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朱元璋認為統一天下的時機已經水到渠成,而召集諸將商議北伐中原之事也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他在隨後召開的會議中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因為常遇春對戰略問題有不同的意見,這位猛將快人快語地說:“以我百戰之師,長驅直入搗向元大都,必如破竹之勢。”朱元璋反駁道:“元朝建國百年,守備必然堅固,我孤軍深入大都,存在糧餉不繼的隱患,再加上敵人的援軍四集,後果會很危險。”他接著分析:“我的計劃是先取山東,撤去大都的屏蔽,再移兵河南,破其籓籬,拔取潼關而守之,扼其門檻。當天下形勝之地被我掌握,然後再進兵,元大都就會因勢孤而援絕,不戰自敗。我軍乘勝鼓行而西,山西、關隴等地可席捲而下。”諸將紛紛表態支持朱元璋的計劃。

"


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朱元璋打天下,戰鬥力異常強大的徐達與常遇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倆可謂“一時瑜亮”。然而從無敗跡的常遇春,常常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徐達能位居於常遇春之上,自有其過人之處。他於1332 年(元至順三年)出生於濠州鍾離太平鄉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裡,與朱元璋是同鄉,並在1353 年仗劍從軍,與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由於智勇雙全,在軍中有良好的表現,成為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

南渡長江後,朱元璋經過一系列的戰事,確立了統帥的地位。而先後轉戰於長江中下游的徐達很快因功升為淮興翼統軍元帥、僉樞密院事、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等職。徐達雖然讀書不多,但求賢若渴,經常向那些有文化知識的人請教疑難。特別是當他了解到朱元璋存在推崇儒教的思想後,也馬上緊跟領袖的步伐,在戰鬥的間隙常常拜訪儒士,與這些人談天說地,研究古代兵法,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儒將。儒教認為王者之師必然是仁義之師,而徐達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治軍的,他的部下紀律嚴明,不允許隨便騷擾百姓,有膽敢違令者,定斬不饒。這樣令行禁止的軍隊,戰鬥力自然不弱。

在奉命出外征戰的諸將中,表現最出色的是徐達與常遇春。兩人的合作開始於1356 年3 月的鎮江之戰,其後又多次一起在江浙等地與敵軍進行戰鬥。可是,常遇春曾經與徐達發生過激烈的矛盾。

那是在1360 年上半年的九華山之戰中,當徐達所部在打下潛山後,回師鎮守池州時,與另一路軍隊的統帥常遇春合兵一起在九華山伏擊了陳友諒的軍隊,斬首萬餘級,俘虜三千人。然而,這兩人卻因如何處置俘虜的問題爆發了一次直接衝突。常遇春認為這些人是陳軍之中的勁旅,應該立即除掉,決不能心慈手軟,以免留下後患。徐達則堅決反對屠殺俘虜的野蠻行為,這種做法傳出去只會讓敵軍以後寧可戰死也不敢再投降,他將兩種不同的意見上報,由朱元璋做出最後的仲裁。誰知,常遇春先下手為強,在當天夜裡挖坑活埋了一半俘虜。打著撥亂反正旗號的朱元璋對濫殺行為非常討厭,他了解情況後公開支持徐達,狠狠地批評了常遇春,並下令即刻釋放剩下的俘虜。為了避免類似的事重複發生,朱元璋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即下令常遇春與徐達聯合作戰時,常遇春一定要服從徐達的命令。朱元璋這樣做可不是任人唯親,故意照顧自己的同鄉,雖然常遇春驍勇善戰,但是徐達的確比常遇春有更高的戰略眼光,有更強的大局觀念。九華山的爭執表明常遇春是一名率性而為的粗魯軍人,而政治眼光強得多的徐達理應位居其上。畢竟戰爭從屬於政治,只是政治的延續。常遇春雖然年長於徐達兩歲,但他此後每逢有機會與徐達搭檔,都能聽從指揮,安心做副手,可見他心中自有大局觀念。


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在至關重要的鄱陽湖大決戰中,常遇春的作用顯得出類拔萃。徐達雖然參戰,可沒有打完全場,僅僅在初戰時獲得小勝,不久便奉命率部分兵力返回應天,防止蠢蠢欲動的張士誠乘虛而入,以便在戰略上起到掩護側翼的作用。

鄱陽湖大決戰後,解決張士誠之事便提上了議事日程。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8月,官拜左相國的徐達被任命為大將軍,在副將軍常遇春的協助下,正式率領水陸大軍二十萬人南征,一出手就迅速控制淮南、淮北地區,為最後解決張士誠掃除了障礙。次年11月,這支屢戰屢捷的部隊從太湖方向來到張士誠的老巢平江(今江蘇蘇州)城下,並築起長壕圍城。長壕外圍還建了很多由精兵守衛的堡壘與敵臺,裡面配置著大量弓弩與火銃等射程比較遠的兵器,防止敵軍突圍。攻城部隊在數以千計的火炮與拋石機的配合下晝夜不停地出擊,把城牆打得千瘡百孔,糜爛不堪。漫長的攻防戰從這一年的11月25日打響,一直持續到第二年9月8日為止,差不多打了一年。平江城在對手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下終於支撐不住而失守,散佈各處的二十五萬殘軍陸續成為俘虜,而負隅頑抗的張士誠也淪為階下囚,最終死於獄中。

張士誠滅亡後,基本上已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朱元璋認為統一天下的時機已經水到渠成,而召集諸將商議北伐中原之事也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他在隨後召開的會議中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因為常遇春對戰略問題有不同的意見,這位猛將快人快語地說:“以我百戰之師,長驅直入搗向元大都,必如破竹之勢。”朱元璋反駁道:“元朝建國百年,守備必然堅固,我孤軍深入大都,存在糧餉不繼的隱患,再加上敵人的援軍四集,後果會很危險。”他接著分析:“我的計劃是先取山東,撤去大都的屏蔽,再移兵河南,破其籓籬,拔取潼關而守之,扼其門檻。當天下形勝之地被我掌握,然後再進兵,元大都就會因勢孤而援絕,不戰自敗。我軍乘勝鼓行而西,山西、關隴等地可席捲而下。”諸將紛紛表態支持朱元璋的計劃。

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鑑於常遇春有時會犯逞強鬥狠的毛病,朱元璋當面語重心長地提醒道:“對抗百萬敵人,衝鋒陷陣,誰也比不上你這個副將軍。我憂慮的不是你不能戰鬥,而是你過於輕敵浪戰。你身為大將,卻經常不顧身份地與軍中的小校進行角力比賽,這一點真的讓我失望。”顯然,常遇春比不上徐達更令朱元璋稱心滿意,《明史》記載,朱元璋曾經在諸將面前公開道:“如今諸將並非不驍勇善戰, 但是平日裡為人能夠做到老成持重,並且治軍嚴明、熟悉兵法者,誰也比不上大將軍徐達。徐大將軍應該駐守中軍主持大局,制訂作戰的策略並指揮諸將的軍事行動,絕不可輕易出陣與敵人搏鬥。”故此,徐達成為北伐中原的首選將帥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常遇春只能像以往一樣屈居於下。

毫無疑義,北伐中原現在成了統一天下的先決條件。“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南宋詩人陸游這句愛國詩句代表漢人反抗外族壓迫,統一河山的歷史性夙願。自從北宋滅亡,北方陷入外族的鐵蹄之下已經長達二百四十年。不知有多少仁人義士,前仆後繼地致力於恢復大好河山,但均壯志未酬,天不遂人願。到了元末天下大亂之時,起義的紅巾軍曾經提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的口號,可惜又是功虧一簣,而北方各路群雄,也紛紛覆滅。如今,推翻元朝統治的歷史任務由朱元璋派出的部隊所承擔,這支由二十五萬步騎大軍組成的隊伍, 以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同行的有左都督馮勝、都督同知張獻祖、都督副使顧時以及參政傅友德等人,他們將致力於完成這個神聖的使命,拯救蒼生於水火之中。

1367 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0 月,北伐軍出發了。北伐軍一出師就如摧枯拉朽般所向無敵,先是橫掃山東,攻克濟寧、濟南、益都等重鎮,再轉而進入河南,佔領汴梁、洛陽,其間打的最大一場仗是在洛水之北,常遇春一馬當先,率部輕而易舉地擊敗五萬元兵,斬獲無數。鎮守河南的元朝樑王阿魯溫隨即投降,河南全境依次平定。

當收復河南的消息傳到應天,喜不自勝的朱元璋從江南出發,親自來到黃河南岸的汴梁前線,與徐達商討下一步的打法。他們決定按照預定的計劃分兵駐守河南與陝西交界的軍事要點潼關,以監視陝甘之敵兼保護側翼,主力則回師山東,用雷霆萬鈞之勢直搗大都,給搖搖欲墜的元朝以釜底抽薪的一記重擊。

往後的軍事形勢完全按照預定的計劃發展。徐達與常遇春大張聲勢地聚集重兵於河陰,派遣部分將士以偏師進入河北,虛張聲勢,迷惑敵人,主力則連下衛輝、彰德、廣平、臨清等城,同時疏通貫穿山東、河北的大運河,用水師運糧。

沿途元軍一觸即潰,德州、長蘆、直沽等地紛紛易手,勢如破竹的明軍以水陸兩路並進,於1368 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7 月28 日拿下大都的門戶通州,元朝已經危在旦夕。

本文摘自《大明戰神譜》


"


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朱元璋打天下,戰鬥力異常強大的徐達與常遇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倆可謂“一時瑜亮”。然而從無敗跡的常遇春,常常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徐達能位居於常遇春之上,自有其過人之處。他於1332 年(元至順三年)出生於濠州鍾離太平鄉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裡,與朱元璋是同鄉,並在1353 年仗劍從軍,與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由於智勇雙全,在軍中有良好的表現,成為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

南渡長江後,朱元璋經過一系列的戰事,確立了統帥的地位。而先後轉戰於長江中下游的徐達很快因功升為淮興翼統軍元帥、僉樞密院事、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等職。徐達雖然讀書不多,但求賢若渴,經常向那些有文化知識的人請教疑難。特別是當他了解到朱元璋存在推崇儒教的思想後,也馬上緊跟領袖的步伐,在戰鬥的間隙常常拜訪儒士,與這些人談天說地,研究古代兵法,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名儒將。儒教認為王者之師必然是仁義之師,而徐達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治軍的,他的部下紀律嚴明,不允許隨便騷擾百姓,有膽敢違令者,定斬不饒。這樣令行禁止的軍隊,戰鬥力自然不弱。

在奉命出外征戰的諸將中,表現最出色的是徐達與常遇春。兩人的合作開始於1356 年3 月的鎮江之戰,其後又多次一起在江浙等地與敵軍進行戰鬥。可是,常遇春曾經與徐達發生過激烈的矛盾。

那是在1360 年上半年的九華山之戰中,當徐達所部在打下潛山後,回師鎮守池州時,與另一路軍隊的統帥常遇春合兵一起在九華山伏擊了陳友諒的軍隊,斬首萬餘級,俘虜三千人。然而,這兩人卻因如何處置俘虜的問題爆發了一次直接衝突。常遇春認為這些人是陳軍之中的勁旅,應該立即除掉,決不能心慈手軟,以免留下後患。徐達則堅決反對屠殺俘虜的野蠻行為,這種做法傳出去只會讓敵軍以後寧可戰死也不敢再投降,他將兩種不同的意見上報,由朱元璋做出最後的仲裁。誰知,常遇春先下手為強,在當天夜裡挖坑活埋了一半俘虜。打著撥亂反正旗號的朱元璋對濫殺行為非常討厭,他了解情況後公開支持徐達,狠狠地批評了常遇春,並下令即刻釋放剩下的俘虜。為了避免類似的事重複發生,朱元璋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即下令常遇春與徐達聯合作戰時,常遇春一定要服從徐達的命令。朱元璋這樣做可不是任人唯親,故意照顧自己的同鄉,雖然常遇春驍勇善戰,但是徐達的確比常遇春有更高的戰略眼光,有更強的大局觀念。九華山的爭執表明常遇春是一名率性而為的粗魯軍人,而政治眼光強得多的徐達理應位居其上。畢竟戰爭從屬於政治,只是政治的延續。常遇春雖然年長於徐達兩歲,但他此後每逢有機會與徐達搭檔,都能聽從指揮,安心做副手,可見他心中自有大局觀念。


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在至關重要的鄱陽湖大決戰中,常遇春的作用顯得出類拔萃。徐達雖然參戰,可沒有打完全場,僅僅在初戰時獲得小勝,不久便奉命率部分兵力返回應天,防止蠢蠢欲動的張士誠乘虛而入,以便在戰略上起到掩護側翼的作用。

鄱陽湖大決戰後,解決張士誠之事便提上了議事日程。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8月,官拜左相國的徐達被任命為大將軍,在副將軍常遇春的協助下,正式率領水陸大軍二十萬人南征,一出手就迅速控制淮南、淮北地區,為最後解決張士誠掃除了障礙。次年11月,這支屢戰屢捷的部隊從太湖方向來到張士誠的老巢平江(今江蘇蘇州)城下,並築起長壕圍城。長壕外圍還建了很多由精兵守衛的堡壘與敵臺,裡面配置著大量弓弩與火銃等射程比較遠的兵器,防止敵軍突圍。攻城部隊在數以千計的火炮與拋石機的配合下晝夜不停地出擊,把城牆打得千瘡百孔,糜爛不堪。漫長的攻防戰從這一年的11月25日打響,一直持續到第二年9月8日為止,差不多打了一年。平江城在對手一波又一波的攻擊下終於支撐不住而失守,散佈各處的二十五萬殘軍陸續成為俘虜,而負隅頑抗的張士誠也淪為階下囚,最終死於獄中。

張士誠滅亡後,基本上已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朱元璋認為統一天下的時機已經水到渠成,而召集諸將商議北伐中原之事也提上了議事日程。然而他在隨後召開的會議中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因為常遇春對戰略問題有不同的意見,這位猛將快人快語地說:“以我百戰之師,長驅直入搗向元大都,必如破竹之勢。”朱元璋反駁道:“元朝建國百年,守備必然堅固,我孤軍深入大都,存在糧餉不繼的隱患,再加上敵人的援軍四集,後果會很危險。”他接著分析:“我的計劃是先取山東,撤去大都的屏蔽,再移兵河南,破其籓籬,拔取潼關而守之,扼其門檻。當天下形勝之地被我掌握,然後再進兵,元大都就會因勢孤而援絕,不戰自敗。我軍乘勝鼓行而西,山西、關隴等地可席捲而下。”諸將紛紛表態支持朱元璋的計劃。

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鑑於常遇春有時會犯逞強鬥狠的毛病,朱元璋當面語重心長地提醒道:“對抗百萬敵人,衝鋒陷陣,誰也比不上你這個副將軍。我憂慮的不是你不能戰鬥,而是你過於輕敵浪戰。你身為大將,卻經常不顧身份地與軍中的小校進行角力比賽,這一點真的讓我失望。”顯然,常遇春比不上徐達更令朱元璋稱心滿意,《明史》記載,朱元璋曾經在諸將面前公開道:“如今諸將並非不驍勇善戰, 但是平日裡為人能夠做到老成持重,並且治軍嚴明、熟悉兵法者,誰也比不上大將軍徐達。徐大將軍應該駐守中軍主持大局,制訂作戰的策略並指揮諸將的軍事行動,絕不可輕易出陣與敵人搏鬥。”故此,徐達成為北伐中原的首選將帥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常遇春只能像以往一樣屈居於下。

毫無疑義,北伐中原現在成了統一天下的先決條件。“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南宋詩人陸游這句愛國詩句代表漢人反抗外族壓迫,統一河山的歷史性夙願。自從北宋滅亡,北方陷入外族的鐵蹄之下已經長達二百四十年。不知有多少仁人義士,前仆後繼地致力於恢復大好河山,但均壯志未酬,天不遂人願。到了元末天下大亂之時,起義的紅巾軍曾經提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的口號,可惜又是功虧一簣,而北方各路群雄,也紛紛覆滅。如今,推翻元朝統治的歷史任務由朱元璋派出的部隊所承擔,這支由二十五萬步騎大軍組成的隊伍, 以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同行的有左都督馮勝、都督同知張獻祖、都督副使顧時以及參政傅友德等人,他們將致力於完成這個神聖的使命,拯救蒼生於水火之中。

1367 年(元至正二十七年)10 月,北伐軍出發了。北伐軍一出師就如摧枯拉朽般所向無敵,先是橫掃山東,攻克濟寧、濟南、益都等重鎮,再轉而進入河南,佔領汴梁、洛陽,其間打的最大一場仗是在洛水之北,常遇春一馬當先,率部輕而易舉地擊敗五萬元兵,斬獲無數。鎮守河南的元朝樑王阿魯溫隨即投降,河南全境依次平定。

當收復河南的消息傳到應天,喜不自勝的朱元璋從江南出發,親自來到黃河南岸的汴梁前線,與徐達商討下一步的打法。他們決定按照預定的計劃分兵駐守河南與陝西交界的軍事要點潼關,以監視陝甘之敵兼保護側翼,主力則回師山東,用雷霆萬鈞之勢直搗大都,給搖搖欲墜的元朝以釜底抽薪的一記重擊。

往後的軍事形勢完全按照預定的計劃發展。徐達與常遇春大張聲勢地聚集重兵於河陰,派遣部分將士以偏師進入河北,虛張聲勢,迷惑敵人,主力則連下衛輝、彰德、廣平、臨清等城,同時疏通貫穿山東、河北的大運河,用水師運糧。

沿途元軍一觸即潰,德州、長蘆、直沽等地紛紛易手,勢如破竹的明軍以水陸兩路並進,於1368 年(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元年)7 月28 日拿下大都的門戶通州,元朝已經危在旦夕。

本文摘自《大明戰神譜》


從無敗跡的常遇春為何只能做徐達的副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