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此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人勸李世民早作打算,否則沒有機會。他們讓李世民快點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儲位,但李世民此時很矛盾,猶豫不決。這種猶豫主要來自於沒有勝算的可能。但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李世民才最終下政變的決心,取得成功。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此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人勸李世民早作打算,否則沒有機會。他們讓李世民快點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儲位,但李世民此時很矛盾,猶豫不決。這種猶豫主要來自於沒有勝算的可能。但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李世民才最終下政變的決心,取得成功。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從玄武門政變前的醞釀來看,長孫無忌的功勞最大,當然尉遲敬德也很大。但作為文臣來說,長孫無忌出謀劃策,稱得上頭號功臣。長孫無忌與李世民還有一層關係很重要,那就是姐夫與舅哥關係。長孫無忌當然不會背叛李世民,但如果不發動政變,長孫無忌也看到自己的結局與李世民一樣。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此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人勸李世民早作打算,否則沒有機會。他們讓李世民快點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儲位,但李世民此時很矛盾,猶豫不決。這種猶豫主要來自於沒有勝算的可能。但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李世民才最終下政變的決心,取得成功。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從玄武門政變前的醞釀來看,長孫無忌的功勞最大,當然尉遲敬德也很大。但作為文臣來說,長孫無忌出謀劃策,稱得上頭號功臣。長孫無忌與李世民還有一層關係很重要,那就是姐夫與舅哥關係。長孫無忌當然不會背叛李世民,但如果不發動政變,長孫無忌也看到自己的結局與李世民一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皇帝近臣

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功勞,也使得他成為李世民最信賴的人。並被李世民列為凌煙閣24功臣之首,由此可見李世民對其信賴。當然長孫無忌也做到了。於公於私,長孫無忌都是李世民手下的能臣和忠臣。

玄武門之變第二年,長孫無忌就成為吏部尚書。李世民將其列為第一功臣,足見其功老最大,並封齊國公。長孫無忌既是功臣,又是李世民的舅哥,他可以隨意出入李世民的臥室,這樣大的禮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此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人勸李世民早作打算,否則沒有機會。他們讓李世民快點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儲位,但李世民此時很矛盾,猶豫不決。這種猶豫主要來自於沒有勝算的可能。但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李世民才最終下政變的決心,取得成功。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從玄武門政變前的醞釀來看,長孫無忌的功勞最大,當然尉遲敬德也很大。但作為文臣來說,長孫無忌出謀劃策,稱得上頭號功臣。長孫無忌與李世民還有一層關係很重要,那就是姐夫與舅哥關係。長孫無忌當然不會背叛李世民,但如果不發動政變,長孫無忌也看到自己的結局與李世民一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皇帝近臣

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功勞,也使得他成為李世民最信賴的人。並被李世民列為凌煙閣24功臣之首,由此可見李世民對其信賴。當然長孫無忌也做到了。於公於私,長孫無忌都是李世民手下的能臣和忠臣。

玄武門之變第二年,長孫無忌就成為吏部尚書。李世民將其列為第一功臣,足見其功老最大,並封齊國公。長孫無忌既是功臣,又是李世民的舅哥,他可以隨意出入李世民的臥室,這樣大的禮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有人對李世民重用長孫無忌不滿,給李世民上密詔,認為李世民不應對長孫無忌寵愛過度。李世民拿到密摺後,還給長孫無忌看,這更說明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長孫無忌也是很識相的人,他知道自己身為外威,擔任高官不妥,當李世民封他為尚書右僕射時,長孫無忌極力推辭,甚至上書辭官。李世民不同意,後來長孫皇后又勸說唐太宗,才改任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此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人勸李世民早作打算,否則沒有機會。他們讓李世民快點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儲位,但李世民此時很矛盾,猶豫不決。這種猶豫主要來自於沒有勝算的可能。但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李世民才最終下政變的決心,取得成功。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從玄武門政變前的醞釀來看,長孫無忌的功勞最大,當然尉遲敬德也很大。但作為文臣來說,長孫無忌出謀劃策,稱得上頭號功臣。長孫無忌與李世民還有一層關係很重要,那就是姐夫與舅哥關係。長孫無忌當然不會背叛李世民,但如果不發動政變,長孫無忌也看到自己的結局與李世民一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皇帝近臣

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功勞,也使得他成為李世民最信賴的人。並被李世民列為凌煙閣24功臣之首,由此可見李世民對其信賴。當然長孫無忌也做到了。於公於私,長孫無忌都是李世民手下的能臣和忠臣。

玄武門之變第二年,長孫無忌就成為吏部尚書。李世民將其列為第一功臣,足見其功老最大,並封齊國公。長孫無忌既是功臣,又是李世民的舅哥,他可以隨意出入李世民的臥室,這樣大的禮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有人對李世民重用長孫無忌不滿,給李世民上密詔,認為李世民不應對長孫無忌寵愛過度。李世民拿到密摺後,還給長孫無忌看,這更說明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長孫無忌也是很識相的人,他知道自己身為外威,擔任高官不妥,當李世民封他為尚書右僕射時,長孫無忌極力推辭,甚至上書辭官。李世民不同意,後來長孫皇后又勸說唐太宗,才改任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不久,李世民再次拜長孫無忌為司空。長孫無忌又上表推辭,被李世民駁回,長孫無忌又通過高士廉,再次請李世民收回皇命,他認為外戚不易擔任三公。太宗仍然不同意,長孫無忌再次辭讓,李世民說:“我為秦王時,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輔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內,君臨天下。以你的功績、才幹、聲望,完全能勝任三公之職,你就不要再推辭了。”並寫了一篇《威鳳賦》給長孫無忌,表彰他輔佐自己的功績。

且不說長孫無忌所做功績,就憑李世民對他賞賜及信賴,就能看出他在李世民的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此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人勸李世民早作打算,否則沒有機會。他們讓李世民快點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儲位,但李世民此時很矛盾,猶豫不決。這種猶豫主要來自於沒有勝算的可能。但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李世民才最終下政變的決心,取得成功。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從玄武門政變前的醞釀來看,長孫無忌的功勞最大,當然尉遲敬德也很大。但作為文臣來說,長孫無忌出謀劃策,稱得上頭號功臣。長孫無忌與李世民還有一層關係很重要,那就是姐夫與舅哥關係。長孫無忌當然不會背叛李世民,但如果不發動政變,長孫無忌也看到自己的結局與李世民一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皇帝近臣

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功勞,也使得他成為李世民最信賴的人。並被李世民列為凌煙閣24功臣之首,由此可見李世民對其信賴。當然長孫無忌也做到了。於公於私,長孫無忌都是李世民手下的能臣和忠臣。

玄武門之變第二年,長孫無忌就成為吏部尚書。李世民將其列為第一功臣,足見其功老最大,並封齊國公。長孫無忌既是功臣,又是李世民的舅哥,他可以隨意出入李世民的臥室,這樣大的禮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有人對李世民重用長孫無忌不滿,給李世民上密詔,認為李世民不應對長孫無忌寵愛過度。李世民拿到密摺後,還給長孫無忌看,這更說明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長孫無忌也是很識相的人,他知道自己身為外威,擔任高官不妥,當李世民封他為尚書右僕射時,長孫無忌極力推辭,甚至上書辭官。李世民不同意,後來長孫皇后又勸說唐太宗,才改任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不久,李世民再次拜長孫無忌為司空。長孫無忌又上表推辭,被李世民駁回,長孫無忌又通過高士廉,再次請李世民收回皇命,他認為外戚不易擔任三公。太宗仍然不同意,長孫無忌再次辭讓,李世民說:“我為秦王時,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輔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內,君臨天下。以你的功績、才幹、聲望,完全能勝任三公之職,你就不要再推辭了。”並寫了一篇《威鳳賦》給長孫無忌,表彰他輔佐自己的功績。

且不說長孫無忌所做功績,就憑李世民對他賞賜及信賴,就能看出他在李世民的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輔佐外甥

唐朝初年雖然“玄武門之變”給中國歷史上帶來了李世民這樣一個有作為的皇帝,而且李世民也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盛世,但李世民沒有後代開好頭,他的兒子李承乾、李泰相繼發生了爭位問題,都被李世民果斷處理,期間長孫無忌也經歷外甥爭權鬥爭,但最後在長孫無忌的建議下,李世民選定了李治為太子。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逝於行宮翠微宮,他臨死前讓長孫無忌與褚遂良輔政。為了讓外甥李治能平安繼位,長孫無忌祕不發喪,等李治趕回長安繼位後才發喪,足以看出其謀略。李治當皇帝后,對這位舅舅更是信賴無比,再次進封長孫無忌為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併兼任揚州都督,由長孫無忌主持朝政。此時長孫無忌地位無人能比。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此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人勸李世民早作打算,否則沒有機會。他們讓李世民快點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儲位,但李世民此時很矛盾,猶豫不決。這種猶豫主要來自於沒有勝算的可能。但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李世民才最終下政變的決心,取得成功。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從玄武門政變前的醞釀來看,長孫無忌的功勞最大,當然尉遲敬德也很大。但作為文臣來說,長孫無忌出謀劃策,稱得上頭號功臣。長孫無忌與李世民還有一層關係很重要,那就是姐夫與舅哥關係。長孫無忌當然不會背叛李世民,但如果不發動政變,長孫無忌也看到自己的結局與李世民一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皇帝近臣

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功勞,也使得他成為李世民最信賴的人。並被李世民列為凌煙閣24功臣之首,由此可見李世民對其信賴。當然長孫無忌也做到了。於公於私,長孫無忌都是李世民手下的能臣和忠臣。

玄武門之變第二年,長孫無忌就成為吏部尚書。李世民將其列為第一功臣,足見其功老最大,並封齊國公。長孫無忌既是功臣,又是李世民的舅哥,他可以隨意出入李世民的臥室,這樣大的禮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有人對李世民重用長孫無忌不滿,給李世民上密詔,認為李世民不應對長孫無忌寵愛過度。李世民拿到密摺後,還給長孫無忌看,這更說明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長孫無忌也是很識相的人,他知道自己身為外威,擔任高官不妥,當李世民封他為尚書右僕射時,長孫無忌極力推辭,甚至上書辭官。李世民不同意,後來長孫皇后又勸說唐太宗,才改任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不久,李世民再次拜長孫無忌為司空。長孫無忌又上表推辭,被李世民駁回,長孫無忌又通過高士廉,再次請李世民收回皇命,他認為外戚不易擔任三公。太宗仍然不同意,長孫無忌再次辭讓,李世民說:“我為秦王時,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輔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內,君臨天下。以你的功績、才幹、聲望,完全能勝任三公之職,你就不要再推辭了。”並寫了一篇《威鳳賦》給長孫無忌,表彰他輔佐自己的功績。

且不說長孫無忌所做功績,就憑李世民對他賞賜及信賴,就能看出他在李世民的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輔佐外甥

唐朝初年雖然“玄武門之變”給中國歷史上帶來了李世民這樣一個有作為的皇帝,而且李世民也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盛世,但李世民沒有後代開好頭,他的兒子李承乾、李泰相繼發生了爭位問題,都被李世民果斷處理,期間長孫無忌也經歷外甥爭權鬥爭,但最後在長孫無忌的建議下,李世民選定了李治為太子。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逝於行宮翠微宮,他臨死前讓長孫無忌與褚遂良輔政。為了讓外甥李治能平安繼位,長孫無忌祕不發喪,等李治趕回長安繼位後才發喪,足以看出其謀略。李治當皇帝后,對這位舅舅更是信賴無比,再次進封長孫無忌為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併兼任揚州都督,由長孫無忌主持朝政。此時長孫無忌地位無人能比。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只要長孫無忌向李治進言,李治優先採納舅舅的建議。當時有一個洛陽百姓叫李弘泰,狀告長孫無忌謀反。李治二話沒說把李弘泰斬首。李治極力維護舅舅長孫無的地位,任何人對長孫無忌都害怕。為了輔佐外甥,長孫無忌對皇室和異己大開殺戒。

不能善終

就在長孫無忌地位顯赫無比之時,他碰到人生中最大對手,這個對手不是別人就是武則天。因為長孫無忌反對李治廢后立武則天,即使李治和武則天去拜見長孫無忌,希望長孫無忌不要干涉此事,長孫無忌依然不同意。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此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人勸李世民早作打算,否則沒有機會。他們讓李世民快點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儲位,但李世民此時很矛盾,猶豫不決。這種猶豫主要來自於沒有勝算的可能。但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李世民才最終下政變的決心,取得成功。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從玄武門政變前的醞釀來看,長孫無忌的功勞最大,當然尉遲敬德也很大。但作為文臣來說,長孫無忌出謀劃策,稱得上頭號功臣。長孫無忌與李世民還有一層關係很重要,那就是姐夫與舅哥關係。長孫無忌當然不會背叛李世民,但如果不發動政變,長孫無忌也看到自己的結局與李世民一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皇帝近臣

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功勞,也使得他成為李世民最信賴的人。並被李世民列為凌煙閣24功臣之首,由此可見李世民對其信賴。當然長孫無忌也做到了。於公於私,長孫無忌都是李世民手下的能臣和忠臣。

玄武門之變第二年,長孫無忌就成為吏部尚書。李世民將其列為第一功臣,足見其功老最大,並封齊國公。長孫無忌既是功臣,又是李世民的舅哥,他可以隨意出入李世民的臥室,這樣大的禮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有人對李世民重用長孫無忌不滿,給李世民上密詔,認為李世民不應對長孫無忌寵愛過度。李世民拿到密摺後,還給長孫無忌看,這更說明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長孫無忌也是很識相的人,他知道自己身為外威,擔任高官不妥,當李世民封他為尚書右僕射時,長孫無忌極力推辭,甚至上書辭官。李世民不同意,後來長孫皇后又勸說唐太宗,才改任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不久,李世民再次拜長孫無忌為司空。長孫無忌又上表推辭,被李世民駁回,長孫無忌又通過高士廉,再次請李世民收回皇命,他認為外戚不易擔任三公。太宗仍然不同意,長孫無忌再次辭讓,李世民說:“我為秦王時,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輔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內,君臨天下。以你的功績、才幹、聲望,完全能勝任三公之職,你就不要再推辭了。”並寫了一篇《威鳳賦》給長孫無忌,表彰他輔佐自己的功績。

且不說長孫無忌所做功績,就憑李世民對他賞賜及信賴,就能看出他在李世民的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輔佐外甥

唐朝初年雖然“玄武門之變”給中國歷史上帶來了李世民這樣一個有作為的皇帝,而且李世民也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盛世,但李世民沒有後代開好頭,他的兒子李承乾、李泰相繼發生了爭位問題,都被李世民果斷處理,期間長孫無忌也經歷外甥爭權鬥爭,但最後在長孫無忌的建議下,李世民選定了李治為太子。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逝於行宮翠微宮,他臨死前讓長孫無忌與褚遂良輔政。為了讓外甥李治能平安繼位,長孫無忌祕不發喪,等李治趕回長安繼位後才發喪,足以看出其謀略。李治當皇帝后,對這位舅舅更是信賴無比,再次進封長孫無忌為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併兼任揚州都督,由長孫無忌主持朝政。此時長孫無忌地位無人能比。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只要長孫無忌向李治進言,李治優先採納舅舅的建議。當時有一個洛陽百姓叫李弘泰,狀告長孫無忌謀反。李治二話沒說把李弘泰斬首。李治極力維護舅舅長孫無的地位,任何人對長孫無忌都害怕。為了輔佐外甥,長孫無忌對皇室和異己大開殺戒。

不能善終

就在長孫無忌地位顯赫無比之時,他碰到人生中最大對手,這個對手不是別人就是武則天。因為長孫無忌反對李治廢后立武則天,即使李治和武則天去拜見長孫無忌,希望長孫無忌不要干涉此事,長孫無忌依然不同意。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但在立後一事上,李治並沒有聽從舅舅的話,依然廢后立武則天為皇后。武則天當皇后以後,開始收拾長孫無忌,這位玄武門之變第一功臣,憑生地位顯赫無比,卻最終栽在女人手下。

武則天指使許敬宗以長孫無忌謀反的罪名將其削官併發配,在發配路上又賜長孫無忌自盡。玄武門第一功臣死的太可憐。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此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人勸李世民早作打算,否則沒有機會。他們讓李世民快點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儲位,但李世民此時很矛盾,猶豫不決。這種猶豫主要來自於沒有勝算的可能。但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李世民才最終下政變的決心,取得成功。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從玄武門政變前的醞釀來看,長孫無忌的功勞最大,當然尉遲敬德也很大。但作為文臣來說,長孫無忌出謀劃策,稱得上頭號功臣。長孫無忌與李世民還有一層關係很重要,那就是姐夫與舅哥關係。長孫無忌當然不會背叛李世民,但如果不發動政變,長孫無忌也看到自己的結局與李世民一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皇帝近臣

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功勞,也使得他成為李世民最信賴的人。並被李世民列為凌煙閣24功臣之首,由此可見李世民對其信賴。當然長孫無忌也做到了。於公於私,長孫無忌都是李世民手下的能臣和忠臣。

玄武門之變第二年,長孫無忌就成為吏部尚書。李世民將其列為第一功臣,足見其功老最大,並封齊國公。長孫無忌既是功臣,又是李世民的舅哥,他可以隨意出入李世民的臥室,這樣大的禮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有人對李世民重用長孫無忌不滿,給李世民上密詔,認為李世民不應對長孫無忌寵愛過度。李世民拿到密摺後,還給長孫無忌看,這更說明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長孫無忌也是很識相的人,他知道自己身為外威,擔任高官不妥,當李世民封他為尚書右僕射時,長孫無忌極力推辭,甚至上書辭官。李世民不同意,後來長孫皇后又勸說唐太宗,才改任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不久,李世民再次拜長孫無忌為司空。長孫無忌又上表推辭,被李世民駁回,長孫無忌又通過高士廉,再次請李世民收回皇命,他認為外戚不易擔任三公。太宗仍然不同意,長孫無忌再次辭讓,李世民說:“我為秦王時,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輔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內,君臨天下。以你的功績、才幹、聲望,完全能勝任三公之職,你就不要再推辭了。”並寫了一篇《威鳳賦》給長孫無忌,表彰他輔佐自己的功績。

且不說長孫無忌所做功績,就憑李世民對他賞賜及信賴,就能看出他在李世民的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輔佐外甥

唐朝初年雖然“玄武門之變”給中國歷史上帶來了李世民這樣一個有作為的皇帝,而且李世民也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盛世,但李世民沒有後代開好頭,他的兒子李承乾、李泰相繼發生了爭位問題,都被李世民果斷處理,期間長孫無忌也經歷外甥爭權鬥爭,但最後在長孫無忌的建議下,李世民選定了李治為太子。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逝於行宮翠微宮,他臨死前讓長孫無忌與褚遂良輔政。為了讓外甥李治能平安繼位,長孫無忌祕不發喪,等李治趕回長安繼位後才發喪,足以看出其謀略。李治當皇帝后,對這位舅舅更是信賴無比,再次進封長孫無忌為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併兼任揚州都督,由長孫無忌主持朝政。此時長孫無忌地位無人能比。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只要長孫無忌向李治進言,李治優先採納舅舅的建議。當時有一個洛陽百姓叫李弘泰,狀告長孫無忌謀反。李治二話沒說把李弘泰斬首。李治極力維護舅舅長孫無的地位,任何人對長孫無忌都害怕。為了輔佐外甥,長孫無忌對皇室和異己大開殺戒。

不能善終

就在長孫無忌地位顯赫無比之時,他碰到人生中最大對手,這個對手不是別人就是武則天。因為長孫無忌反對李治廢后立武則天,即使李治和武則天去拜見長孫無忌,希望長孫無忌不要干涉此事,長孫無忌依然不同意。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但在立後一事上,李治並沒有聽從舅舅的話,依然廢后立武則天為皇后。武則天當皇后以後,開始收拾長孫無忌,這位玄武門之變第一功臣,憑生地位顯赫無比,卻最終栽在女人手下。

武則天指使許敬宗以長孫無忌謀反的罪名將其削官併發配,在發配路上又賜長孫無忌自盡。玄武門第一功臣死的太可憐。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其實,長孫無忌完全可以有不同結果,那就是不干涉李治的婚姻,繼續低調行事。但長孫無忌認為他是外戚,是李治舅舅,自從李世民當皇帝就受到無比顯赫地位,而且還是託孤大臣,認為外甥應該聽他的話。但他沒想到武則天如此凶狠。

李治與武則天去找長孫無忌通融時,長孫無忌應該還是有機會找個臺階下,但他依然固執己見,不同意武則天當皇后,他沒想到武則天手腕如此厲害,最後能讓李治廢后。長孫無忌如果要強行阻止,完全可以實現,他可以用武力來解決,但這不是長孫無忌性格,當時也無法實現,但最終失去生的機會。

"

公元626年,唐朝開國初年最大一場政變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奪取儲位,至此唐朝迎來一個最大變局。“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勢力已經被李建成削的差不多,手下能臣良將大部分被李建成打發到外任,當時李世民手裡只剩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李世民此時也很鬱悶,他知道將來李建成當皇帝后,他的後果是什麼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此時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等人勸李世民早作打算,否則沒有機會。他們讓李世民快點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儲位,但李世民此時很矛盾,猶豫不決。這種猶豫主要來自於沒有勝算的可能。但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極力勸說下,李世民才最終下政變的決心,取得成功。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從玄武門政變前的醞釀來看,長孫無忌的功勞最大,當然尉遲敬德也很大。但作為文臣來說,長孫無忌出謀劃策,稱得上頭號功臣。長孫無忌與李世民還有一層關係很重要,那就是姐夫與舅哥關係。長孫無忌當然不會背叛李世民,但如果不發動政變,長孫無忌也看到自己的結局與李世民一樣。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皇帝近臣

長孫無忌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功勞,也使得他成為李世民最信賴的人。並被李世民列為凌煙閣24功臣之首,由此可見李世民對其信賴。當然長孫無忌也做到了。於公於私,長孫無忌都是李世民手下的能臣和忠臣。

玄武門之變第二年,長孫無忌就成為吏部尚書。李世民將其列為第一功臣,足見其功老最大,並封齊國公。長孫無忌既是功臣,又是李世民的舅哥,他可以隨意出入李世民的臥室,這樣大的禮遇,一般人享受不到。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有人對李世民重用長孫無忌不滿,給李世民上密詔,認為李世民不應對長孫無忌寵愛過度。李世民拿到密摺後,還給長孫無忌看,這更說明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長孫無忌也是很識相的人,他知道自己身為外威,擔任高官不妥,當李世民封他為尚書右僕射時,長孫無忌極力推辭,甚至上書辭官。李世民不同意,後來長孫皇后又勸說唐太宗,才改任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不久,李世民再次拜長孫無忌為司空。長孫無忌又上表推辭,被李世民駁回,長孫無忌又通過高士廉,再次請李世民收回皇命,他認為外戚不易擔任三公。太宗仍然不同意,長孫無忌再次辭讓,李世民說:“我為秦王時,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在你的輔佐下,我才得以廓清宇內,君臨天下。以你的功績、才幹、聲望,完全能勝任三公之職,你就不要再推辭了。”並寫了一篇《威鳳賦》給長孫無忌,表彰他輔佐自己的功績。

且不說長孫無忌所做功績,就憑李世民對他賞賜及信賴,就能看出他在李世民的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輔佐外甥

唐朝初年雖然“玄武門之變”給中國歷史上帶來了李世民這樣一個有作為的皇帝,而且李世民也創造了“貞觀之治”的盛世,但李世民沒有後代開好頭,他的兒子李承乾、李泰相繼發生了爭位問題,都被李世民果斷處理,期間長孫無忌也經歷外甥爭權鬥爭,但最後在長孫無忌的建議下,李世民選定了李治為太子。

649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逝於行宮翠微宮,他臨死前讓長孫無忌與褚遂良輔政。為了讓外甥李治能平安繼位,長孫無忌祕不發喪,等李治趕回長安繼位後才發喪,足以看出其謀略。李治當皇帝后,對這位舅舅更是信賴無比,再次進封長孫無忌為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併兼任揚州都督,由長孫無忌主持朝政。此時長孫無忌地位無人能比。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只要長孫無忌向李治進言,李治優先採納舅舅的建議。當時有一個洛陽百姓叫李弘泰,狀告長孫無忌謀反。李治二話沒說把李弘泰斬首。李治極力維護舅舅長孫無的地位,任何人對長孫無忌都害怕。為了輔佐外甥,長孫無忌對皇室和異己大開殺戒。

不能善終

就在長孫無忌地位顯赫無比之時,他碰到人生中最大對手,這個對手不是別人就是武則天。因為長孫無忌反對李治廢后立武則天,即使李治和武則天去拜見長孫無忌,希望長孫無忌不要干涉此事,長孫無忌依然不同意。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但在立後一事上,李治並沒有聽從舅舅的話,依然廢后立武則天為皇后。武則天當皇后以後,開始收拾長孫無忌,這位玄武門之變第一功臣,憑生地位顯赫無比,卻最終栽在女人手下。

武則天指使許敬宗以長孫無忌謀反的罪名將其削官併發配,在發配路上又賜長孫無忌自盡。玄武門第一功臣死的太可憐。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其實,長孫無忌完全可以有不同結果,那就是不干涉李治的婚姻,繼續低調行事。但長孫無忌認為他是外戚,是李治舅舅,自從李世民當皇帝就受到無比顯赫地位,而且還是託孤大臣,認為外甥應該聽他的話。但他沒想到武則天如此凶狠。

李治與武則天去找長孫無忌通融時,長孫無忌應該還是有機會找個臺階下,但他依然固執己見,不同意武則天當皇后,他沒想到武則天手腕如此厲害,最後能讓李治廢后。長孫無忌如果要強行阻止,完全可以實現,他可以用武力來解決,但這不是長孫無忌性格,當時也無法實現,但最終失去生的機會。

“玄武門之變”頭號功臣,為何最後死在外甥媳婦手中?只怪自己

長孫無忌雖然是唐朝的第一功臣,但其智慧比不上漢朝開國大臣如張良等人。看得開、得透,見好就收,低調從事,或許能善終。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