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洛陽宋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叉手禮其實是我國古代較為平常的生活禮儀,主要在打招呼時使用。叉手禮最早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時期。叉手禮的使用限制並不多,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行使,但通常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以示尊敬所行的一種禮節。另外,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洛陽宋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叉手禮其實是我國古代較為平常的生活禮儀,主要在打招呼時使用。叉手禮最早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時期。叉手禮的使用限制並不多,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行使,但通常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以示尊敬所行的一種禮節。另外,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晉祠北宋叉手婦人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洛陽宋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叉手禮其實是我國古代較為平常的生活禮儀,主要在打招呼時使用。叉手禮最早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時期。叉手禮的使用限制並不多,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行使,但通常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以示尊敬所行的一種禮節。另外,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晉祠北宋叉手婦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唐墓出土粟末靺鞨俑叉手造像

雖然以上給出的壁畫和造像可以看出叉手禮的造型,但最有名的細節卻出自五代大畫家顧閎中的名作《韓熙載夜宴圖》之中。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洛陽宋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叉手禮其實是我國古代較為平常的生活禮儀,主要在打招呼時使用。叉手禮最早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時期。叉手禮的使用限制並不多,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行使,但通常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以示尊敬所行的一種禮節。另外,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晉祠北宋叉手婦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唐墓出土粟末靺鞨俑叉手造像

雖然以上給出的壁畫和造像可以看出叉手禮的造型,但最有名的細節卻出自五代大畫家顧閎中的名作《韓熙載夜宴圖》之中。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洛陽宋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叉手禮其實是我國古代較為平常的生活禮儀,主要在打招呼時使用。叉手禮最早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時期。叉手禮的使用限制並不多,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行使,但通常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以示尊敬所行的一種禮節。另外,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晉祠北宋叉手婦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唐墓出土粟末靺鞨俑叉手造像

雖然以上給出的壁畫和造像可以看出叉手禮的造型,但最有名的細節卻出自五代大畫家顧閎中的名作《韓熙載夜宴圖》之中。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叉手禮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溯源

《韓熙載夜宴圖》卷,五代,顧閎中作 (宋摹本) ,絹本,設色,縱28.7釐米,橫335.5釐米。本幅無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殘題“熙載風流清曠,為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雲篆書題“夜宴圖”三大字。卷後有南宋史彌遠“紹勳”葫蘆印,清·宋犖鈐“商丘宋犖審定真跡”一印。拖尾有行書“韓熙載小傳”,後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題詩,又積玉齋主人題識。後隔水清·王鐸題跋,後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又有乾隆皇帝長跋及清內府諸收藏璽印。本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與叉手禮的熱度不同,《長安十二時辰》之中還有很多其他的禮節,今天我們就先拿出與本劇相關的四個唐代禮節與大家分享。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洛陽宋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叉手禮其實是我國古代較為平常的生活禮儀,主要在打招呼時使用。叉手禮最早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時期。叉手禮的使用限制並不多,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行使,但通常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以示尊敬所行的一種禮節。另外,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晉祠北宋叉手婦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唐墓出土粟末靺鞨俑叉手造像

雖然以上給出的壁畫和造像可以看出叉手禮的造型,但最有名的細節卻出自五代大畫家顧閎中的名作《韓熙載夜宴圖》之中。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叉手禮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溯源

《韓熙載夜宴圖》卷,五代,顧閎中作 (宋摹本) ,絹本,設色,縱28.7釐米,橫335.5釐米。本幅無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殘題“熙載風流清曠,為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雲篆書題“夜宴圖”三大字。卷後有南宋史彌遠“紹勳”葫蘆印,清·宋犖鈐“商丘宋犖審定真跡”一印。拖尾有行書“韓熙載小傳”,後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題詩,又積玉齋主人題識。後隔水清·王鐸題跋,後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又有乾隆皇帝長跋及清內府諸收藏璽印。本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與叉手禮的熱度不同,《長安十二時辰》之中還有很多其他的禮節,今天我們就先拿出與本劇相關的四個唐代禮節與大家分享。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唱喏之禮

唱喏之禮通常是與叉手禮配合使用的。我們會經常在一些古裝電視中看到類似的場景,上級安排任務或命令下屬退下,下屬會口中回一個“喏”,這裡有一個知識點,就是“喏”字的讀音,應該讀“惹”而並非“諾”。我們看一下,相關書籍中如何記載,《集韻》應聲。尒者切,音惹。《淮南子·道應訓》子發曰:喏,不問其詞而遣之。《字彙》俗雲唱喏。可見,是很多電視劇把人們誤導了,但又是誰誤導了這些電視劇呢?我猜,應該是成語“唯唯諾諾”吧?也不知古時在《韓非子·八奸》和《醒世恆言》中,唯唯諾諾,是否應該讀作“唯唯惹惹”。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洛陽宋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叉手禮其實是我國古代較為平常的生活禮儀,主要在打招呼時使用。叉手禮最早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時期。叉手禮的使用限制並不多,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行使,但通常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以示尊敬所行的一種禮節。另外,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晉祠北宋叉手婦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唐墓出土粟末靺鞨俑叉手造像

雖然以上給出的壁畫和造像可以看出叉手禮的造型,但最有名的細節卻出自五代大畫家顧閎中的名作《韓熙載夜宴圖》之中。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叉手禮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溯源

《韓熙載夜宴圖》卷,五代,顧閎中作 (宋摹本) ,絹本,設色,縱28.7釐米,橫335.5釐米。本幅無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殘題“熙載風流清曠,為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雲篆書題“夜宴圖”三大字。卷後有南宋史彌遠“紹勳”葫蘆印,清·宋犖鈐“商丘宋犖審定真跡”一印。拖尾有行書“韓熙載小傳”,後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題詩,又積玉齋主人題識。後隔水清·王鐸題跋,後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又有乾隆皇帝長跋及清內府諸收藏璽印。本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與叉手禮的熱度不同,《長安十二時辰》之中還有很多其他的禮節,今天我們就先拿出與本劇相關的四個唐代禮節與大家分享。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唱喏之禮

唱喏之禮通常是與叉手禮配合使用的。我們會經常在一些古裝電視中看到類似的場景,上級安排任務或命令下屬退下,下屬會口中回一個“喏”,這裡有一個知識點,就是“喏”字的讀音,應該讀“惹”而並非“諾”。我們看一下,相關書籍中如何記載,《集韻》應聲。尒者切,音惹。《淮南子·道應訓》子發曰:喏,不問其詞而遣之。《字彙》俗雲唱喏。可見,是很多電視劇把人們誤導了,但又是誰誤導了這些電視劇呢?我猜,應該是成語“唯唯諾諾”吧?也不知古時在《韓非子·八奸》和《醒世恆言》中,唯唯諾諾,是否應該讀作“唯唯惹惹”。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拜舞禮

同樣是下跪這個畫面,還有一個禮節,在臣子接受皇帝的命令之時,光唱“喏”還是不行的,還得跪拜謝恩,然後跳著舞退下,跳著舞?沒錯,就是跳著舞。根據《前漢書》中記載“(高皇)加四人官,四人拜舞謝恩”,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蠻有畫面感的,而且這畫面感還很藝術感?但實際上只不過是一種設計好的肢體動作而已,並非跳著舞離開,試想,大唐又不是印度,怎麼可能一言不合就跳舞呢?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洛陽宋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叉手禮其實是我國古代較為平常的生活禮儀,主要在打招呼時使用。叉手禮最早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時期。叉手禮的使用限制並不多,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行使,但通常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以示尊敬所行的一種禮節。另外,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晉祠北宋叉手婦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唐墓出土粟末靺鞨俑叉手造像

雖然以上給出的壁畫和造像可以看出叉手禮的造型,但最有名的細節卻出自五代大畫家顧閎中的名作《韓熙載夜宴圖》之中。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叉手禮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溯源

《韓熙載夜宴圖》卷,五代,顧閎中作 (宋摹本) ,絹本,設色,縱28.7釐米,橫335.5釐米。本幅無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殘題“熙載風流清曠,為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雲篆書題“夜宴圖”三大字。卷後有南宋史彌遠“紹勳”葫蘆印,清·宋犖鈐“商丘宋犖審定真跡”一印。拖尾有行書“韓熙載小傳”,後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題詩,又積玉齋主人題識。後隔水清·王鐸題跋,後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又有乾隆皇帝長跋及清內府諸收藏璽印。本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與叉手禮的熱度不同,《長安十二時辰》之中還有很多其他的禮節,今天我們就先拿出與本劇相關的四個唐代禮節與大家分享。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唱喏之禮

唱喏之禮通常是與叉手禮配合使用的。我們會經常在一些古裝電視中看到類似的場景,上級安排任務或命令下屬退下,下屬會口中回一個“喏”,這裡有一個知識點,就是“喏”字的讀音,應該讀“惹”而並非“諾”。我們看一下,相關書籍中如何記載,《集韻》應聲。尒者切,音惹。《淮南子·道應訓》子發曰:喏,不問其詞而遣之。《字彙》俗雲唱喏。可見,是很多電視劇把人們誤導了,但又是誰誤導了這些電視劇呢?我猜,應該是成語“唯唯諾諾”吧?也不知古時在《韓非子·八奸》和《醒世恆言》中,唯唯諾諾,是否應該讀作“唯唯惹惹”。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拜舞禮

同樣是下跪這個畫面,還有一個禮節,在臣子接受皇帝的命令之時,光唱“喏”還是不行的,還得跪拜謝恩,然後跳著舞退下,跳著舞?沒錯,就是跳著舞。根據《前漢書》中記載“(高皇)加四人官,四人拜舞謝恩”,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蠻有畫面感的,而且這畫面感還很藝術感?但實際上只不過是一種設計好的肢體動作而已,並非跳著舞離開,試想,大唐又不是印度,怎麼可能一言不合就跳舞呢?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聖人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是天寶三載,眾人提及唐玄宗李隆基時,不稱呼“皇上”或“聖上”,而是稱呼為“聖人”,這個稱呼又觸及了眾人的歷史知識盲區,導致很多人一臉茫然。史書《唐六典》卷四《尚書禮部》曰“凡君臣上下皆有通稱。凡夷夏之通稱天子曰‘皇帝’,臣下內外兼稱曰‘至尊’”意思是臣子稱呼皇帝為“至尊”,那麼,是《長安十二時辰》搞錯了嗎?其實在唐代對皇帝的稱呼也有例外的,例如我們所知的唐高宗李治時期,唐高宗與武則天同治天下,被臣子尊為“二聖臨朝”,就是把皇帝比喻為“聖人”!而根據《禮記·大傳》記載:“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就連唐代的詩聖杜甫也在詩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所寫“聖人筐篚恩,實願邦國活”可見唐人稱呼皇帝為“聖人”是在正常不過了!

"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長安十二時辰》加更了,這個本是一個好消息,不至於每次都要等到週四更新四集,一下看完後,再等一週了。然而,槓精的腦回路我依然不懂,為啥關注點會轉到每次更新三集而不是四集呢?強迫症槓精?

說到《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大多數人只看到了精緻,而沒有看到考究的細節,如果沒有如此考究的細節,又怎麼能儘可能還原出一個熙攘繁盛、光耀萬年,讓幾度夢迴的盛唐長安呢?

今天,小藝就走進“藝+”的溯源中心,來為大家做一下《長安十二時辰》的服化道溯源,帶大家領略一下從唐代繪畫和壁畫中走出來的長安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禮儀,不知道是小藝對唐代影視看的少,還是記憶點缺失,總之,就是以前並沒有見到過叉手禮。可小藝沒有記憶點,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憑藉此次《長安十二時辰》中對叉手禮的廣泛使用,也為我們普及了一下這個古代禮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叉手禮溯源

有關叉手禮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陳元靚所撰的《事林廣記》之中。“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翻譯過來就是:“左手緊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至明代《水滸傳》(智取生辰綱)《警世通言》(崔持詔生死冤家)《醒世恆言》(徐老僕義憤成家)等小說中皆有叉手禮的相關記載。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宋元刻本《事林廣記》“習叉手圖”

那麼,有關叉手禮,是否只有文字記載呢?當然不是,作為藝術造詣同樣達到了一個高峰期的大唐,絕不會只有文字記載這麼簡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洛陽宋墓壁畫中的叉手禮

叉手禮其實是我國古代較為平常的生活禮儀,主要在打招呼時使用。叉手禮最早出現於西晉,流行於唐、五代、遼、宋、金、元、明時期。叉手禮的使用限制並不多,無論男女老幼皆可行使,但通常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以示尊敬所行的一種禮節。另外,叉手禮多在站立時使用,尤其是回話時,常加上這種禮節動作。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晉祠北宋叉手婦人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唐墓出土粟末靺鞨俑叉手造像

雖然以上給出的壁畫和造像可以看出叉手禮的造型,但最有名的細節卻出自五代大畫家顧閎中的名作《韓熙載夜宴圖》之中。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叉手禮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溯源

《韓熙載夜宴圖》卷,五代,顧閎中作 (宋摹本) ,絹本,設色,縱28.7釐米,橫335.5釐米。本幅無款。前隔水存南宋人殘題“熙載風流清曠,為天官侍郎,……”20字。引首有明初程南雲篆書題“夜宴圖”三大字。卷後有南宋史彌遠“紹勳”葫蘆印,清·宋犖鈐“商丘宋犖審定真跡”一印。拖尾有行書“韓熙載小傳”,後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題詩,又積玉齋主人題識。後隔水清·王鐸題跋,後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又有乾隆皇帝長跋及清內府諸收藏璽印。本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與叉手禮的熱度不同,《長安十二時辰》之中還有很多其他的禮節,今天我們就先拿出與本劇相關的四個唐代禮節與大家分享。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唱喏之禮

唱喏之禮通常是與叉手禮配合使用的。我們會經常在一些古裝電視中看到類似的場景,上級安排任務或命令下屬退下,下屬會口中回一個“喏”,這裡有一個知識點,就是“喏”字的讀音,應該讀“惹”而並非“諾”。我們看一下,相關書籍中如何記載,《集韻》應聲。尒者切,音惹。《淮南子·道應訓》子發曰:喏,不問其詞而遣之。《字彙》俗雲唱喏。可見,是很多電視劇把人們誤導了,但又是誰誤導了這些電視劇呢?我猜,應該是成語“唯唯諾諾”吧?也不知古時在《韓非子·八奸》和《醒世恆言》中,唯唯諾諾,是否應該讀作“唯唯惹惹”。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拜舞禮

同樣是下跪這個畫面,還有一個禮節,在臣子接受皇帝的命令之時,光唱“喏”還是不行的,還得跪拜謝恩,然後跳著舞退下,跳著舞?沒錯,就是跳著舞。根據《前漢書》中記載“(高皇)加四人官,四人拜舞謝恩”,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蠻有畫面感的,而且這畫面感還很藝術感?但實際上只不過是一種設計好的肢體動作而已,並非跳著舞離開,試想,大唐又不是印度,怎麼可能一言不合就跳舞呢?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聖人

《長安十二時辰》的背景是天寶三載,眾人提及唐玄宗李隆基時,不稱呼“皇上”或“聖上”,而是稱呼為“聖人”,這個稱呼又觸及了眾人的歷史知識盲區,導致很多人一臉茫然。史書《唐六典》卷四《尚書禮部》曰“凡君臣上下皆有通稱。凡夷夏之通稱天子曰‘皇帝’,臣下內外兼稱曰‘至尊’”意思是臣子稱呼皇帝為“至尊”,那麼,是《長安十二時辰》搞錯了嗎?其實在唐代對皇帝的稱呼也有例外的,例如我們所知的唐高宗李治時期,唐高宗與武則天同治天下,被臣子尊為“二聖臨朝”,就是把皇帝比喻為“聖人”!而根據《禮記·大傳》記載:“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就連唐代的詩聖杜甫也在詩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所寫“聖人筐篚恩,實願邦國活”可見唐人稱呼皇帝為“聖人”是在正常不過了!

畫中走出的長安人——《長安十二時辰》服化道溯源之旅(一)

耶和哥哥

唐代有一個較為常見的稱呼——“耶”,是唐代時兒女對父親最為常見的稱呼,一般也稱呼為“耶耶”,也通“爺爺”的意思。詩聖杜甫的詩作《兵馬行》中所寫“耶孃妻子走相送”,說的就是父母妻子奔跑相送的意思。另外,還有一個在唐朝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一個詞——“哥哥”,這個詞並不是如今對兄長的稱呼,在唐代“哥哥”一般用來稱呼自己的父親,而且,還會根據父親在族中的排行而改編稱呼,例如父親在族中排行老二,就稱為“二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