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而合怒批“價格戰”,魏建軍、朱華榮如何說?


不謀而合怒批“價格戰”,魏建軍、朱華榮如何說?


當國五國六切換遇上天寒地凍的車市寒冬,當經銷商庫存指數連續16個月位於警戒線之上,經銷商庫存高企、賣車似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經銷商們揹負著壓力山大的清庫存壓力,“價格戰”便成為他們迫不得已的做法。

如今深陷車市寒冬無法自拔的自主品牌們,正面臨著市佔率失守40%“紅線”,幾乎所有的車企“哀鴻遍野”銷量全線下滑逼近全面崩盤,外資品牌也即將全面攻入的車市至暗時刻。

因此各種各樣的“價格戰”此起彼伏,不同的廠家推出花樣不同的促銷方案,有發數億現金紅包的,有內部員工半價購車的,亦有借汽車下鄉政策推出的補貼、金融政策等等。

但當2019年的時間軸推至年中的節點,車市悲觀的情緒似乎仍在繼續蔓延,不少車企也逐漸意識到“價格戰”並不是一場“持久戰”。

那麼面對愈演愈烈的價格戰,自主品牌的大佬們又是如何看待“價格戰”這把雙刃劍的呢?

魏建軍: 賣性價比是把別人逼死,也把你累死


不謀而合怒批“價格戰”,魏建軍、朱華榮如何說?


在上週,長城汽車迎來了其“高光時刻”,北上圖拉建廠並創造了多個“之最”, 中國汽車品牌在海外市場投資最大的工廠項目、中國製造業在俄羅斯投資最大的項目、目前圖拉州最大的工業和汽車投資項目。

魏建軍作為長城汽車的掌門人,他認為,中國車企要想真正走出去,最大的痛點是什麼?自然是品牌,品牌為先,品牌第一自然也成為了長城破題的關鍵所在。


不謀而合怒批“價格戰”,魏建軍、朱華榮如何說?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在魏建軍心目中,中國品牌做品牌並沒有什麼“心得”,就是靠打價格戰在市場火拼,但這種兩敗俱傷的打法實際上最終會擠佔自身品牌發展的空間。

“中國有很多產品是賣性價比的,最終的結果是把別人逼死,也把你累死,幾乎逃脫不了死這個字。你把別人逼死了,你也活得很不好,想要再將這個品牌衝回有價值的品牌,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魏建軍期望能夠摒棄以往靠價格戰搶奪市場的老套路,紮紮實實從提升品牌做起,講好品牌故事,用產品和技術為品牌賦能,通過品牌戰搶佔市場。

朱華榮:“放血求生”,必將“失血過多”而亡


不謀而合怒批“價格戰”,魏建軍、朱華榮如何說?


▲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華榮

無獨有偶的是,除了遠在俄羅斯的魏建軍炮轟了“價格戰”之外,在重慶車展論壇上,作為東道主的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華榮面對汽車產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他認為現在汽車已經步入了一個多元多次迴歸方程式的時代,如果企業只是“放血求生”,必將“失血過多”而亡,只有競爭才是產業迴歸良性的最好手段。

其所言的“放血求生”也正是目前大部分車企所面臨的現狀,隨著國六的腳步愈發逼近,經銷商為了清理庫存,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價格戰,儘管經銷商庫存指數在5月份已經出現下滑,但也是在車企痛心“放血”下才出現的結果,並非真正的出現回暖。


不謀而合怒批“價格戰”,魏建軍、朱華榮如何說?


對於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朱華榮預計,“小規模和弱勢資本將無法支撐未來的競爭,部分車企將出局。在未來一年內,上述這種情況將尤其突出。同時,合資、自主汽車價差在縮小,進入了短兵相接的年代,自主品牌生存的空間將被壓縮,品牌提升已是迫在眉睫。”

在朱華榮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沒有更好的辦法,只有激烈的競爭才是讓產業迴歸正常、良性發展最好的手段。同時企業真正深入紮根到本土,才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為此其也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第一、對政府而言,站穩陣腳保持減稅降費、持續穩定性政策,不要出短期政策;第二、對汽車行業來講,抱團取暖攜手前行;第三、對企業來講要堅持戰略轉型。


不謀而合怒批“價格戰”,魏建軍、朱華榮如何說?


事實上,價格戰是一把“雙刃劍”,在激烈的價格戰換取表面光鮮的銷量後,一方面可以提升自主品牌的市佔率,但另一方面,長期的“以價換量”對於一些車企而言或許便是“杯水車薪”。

不過,價格戰的硝煙不論是在價格戰中受益還是影響不大,亦或是根本沒有參與這場價格戰風波,車企降不降價都要符合自身企業的發展,在產品力、品牌力以及市場行情變化的情況下,來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戰略規劃,或許這才是“價格戰”真正的意義所在。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