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
"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火了一個夏天的#長安十二時辰#結束了,大結局看得人如鯁在喉。

犯罪分子們每個人都有正當理由,龍波想為犧牲的戰友們討一個說法,最後卻選擇在第八團旗幟下死去;徐賓一腔熱忱,胸懷天下,小小的八品官,卻設了一個大大的局,將所有人裝了進去,但忙活一場又怎樣呢?最後什麼也沒改變。

張小敬走了,李必進山修道了,太子依然是太子,右相依然當右相,皇帝貌似見識了一下人間疾苦,但沒用,大結局後的歷史,他開始寵愛楊貴妃,寵信安祿山,十年後,大禍來臨,天下大亂。

所以有時候覺得挺沒勁的,一群真正心懷家國的人,白白灑了一腔熱血,死的死,走的走,當權者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世道依然如故。

回顧整部劇,現在想來,最動人的,還是崔器之死,死前寫下長安;還是烽燧堡之戰,孤軍困守,不退!不退!不退!他們捨棄性命,不只是為皇帝盡忠,也是為了長安百姓,為了大唐安寧。

可惜了,最後英雄流血又流淚,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立功的犧牲品,發現自己在為國家浴血奮戰時,國家卻拋棄了自己。

這一刻,信仰全部崩塌。

"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火了一個夏天的#長安十二時辰#結束了,大結局看得人如鯁在喉。

犯罪分子們每個人都有正當理由,龍波想為犧牲的戰友們討一個說法,最後卻選擇在第八團旗幟下死去;徐賓一腔熱忱,胸懷天下,小小的八品官,卻設了一個大大的局,將所有人裝了進去,但忙活一場又怎樣呢?最後什麼也沒改變。

張小敬走了,李必進山修道了,太子依然是太子,右相依然當右相,皇帝貌似見識了一下人間疾苦,但沒用,大結局後的歷史,他開始寵愛楊貴妃,寵信安祿山,十年後,大禍來臨,天下大亂。

所以有時候覺得挺沒勁的,一群真正心懷家國的人,白白灑了一腔熱血,死的死,走的走,當權者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世道依然如故。

回顧整部劇,現在想來,最動人的,還是崔器之死,死前寫下長安;還是烽燧堡之戰,孤軍困守,不退!不退!不退!他們捨棄性命,不只是為皇帝盡忠,也是為了長安百姓,為了大唐安寧。

可惜了,最後英雄流血又流淚,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立功的犧牲品,發現自己在為國家浴血奮戰時,國家卻拋棄了自己。

這一刻,信仰全部崩塌。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安史叛軍殺向長安,國難當頭時,再也沒有那麼多男兒願意去拋頭顱灑熱血。

這個道理,早在東漢時,有一位大臣就對皇帝說過了。

當時有一小支漢軍,在西域大漠中,獨守孤城,以寥寥數百人,對抗匈奴數萬大軍。要不要去救援?朝臣吵作一團,最後反對救援的一派佔了上風。

皇帝猶豫了,差點要選擇放棄。

這時候,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說了一段至今讀來依然蕩氣迴腸的話: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將士遠征,危難之際,朝廷如果放棄了他們,如果匈奴再次入侵,誰還願意為我大漢效命?

如此忠貞之言,振聾發聵。

這就是我們本篇要講的,歷史上真實版的“烽燧堡之戰”——十三將士歸玉門。

"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火了一個夏天的#長安十二時辰#結束了,大結局看得人如鯁在喉。

犯罪分子們每個人都有正當理由,龍波想為犧牲的戰友們討一個說法,最後卻選擇在第八團旗幟下死去;徐賓一腔熱忱,胸懷天下,小小的八品官,卻設了一個大大的局,將所有人裝了進去,但忙活一場又怎樣呢?最後什麼也沒改變。

張小敬走了,李必進山修道了,太子依然是太子,右相依然當右相,皇帝貌似見識了一下人間疾苦,但沒用,大結局後的歷史,他開始寵愛楊貴妃,寵信安祿山,十年後,大禍來臨,天下大亂。

所以有時候覺得挺沒勁的,一群真正心懷家國的人,白白灑了一腔熱血,死的死,走的走,當權者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世道依然如故。

回顧整部劇,現在想來,最動人的,還是崔器之死,死前寫下長安;還是烽燧堡之戰,孤軍困守,不退!不退!不退!他們捨棄性命,不只是為皇帝盡忠,也是為了長安百姓,為了大唐安寧。

可惜了,最後英雄流血又流淚,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立功的犧牲品,發現自己在為國家浴血奮戰時,國家卻拋棄了自己。

這一刻,信仰全部崩塌。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安史叛軍殺向長安,國難當頭時,再也沒有那麼多男兒願意去拋頭顱灑熱血。

這個道理,早在東漢時,有一位大臣就對皇帝說過了。

當時有一小支漢軍,在西域大漠中,獨守孤城,以寥寥數百人,對抗匈奴數萬大軍。要不要去救援?朝臣吵作一團,最後反對救援的一派佔了上風。

皇帝猶豫了,差點要選擇放棄。

這時候,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說了一段至今讀來依然蕩氣迴腸的話: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將士遠征,危難之際,朝廷如果放棄了他們,如果匈奴再次入侵,誰還願意為我大漢效命?

如此忠貞之言,振聾發聵。

這就是我們本篇要講的,歷史上真實版的“烽燧堡之戰”——十三將士歸玉門。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被遺忘的男主角

在神采飛揚的大漢王朝,有很多赫赫威名的男主角,韓信、張良、周亞夫、衛青、霍去病、李廣、蘇武、張騫、班超……這個名單很長很長,但有一個人,足以撐起男主,名頭卻不大,他叫耿恭。

為啥名氣不大?因為讓他一戰成名的那場戰役,既不是什麼大軍團作戰,他也不是大部隊的將帥,甚至那一仗他也沒打贏。可是恰恰是這場沒有打贏的仗,讓人兩千年後讀來,依然熱血沸騰,驚心動魄,以至於網友都強烈建議拍成電影。

耿恭出生將門,小時候就成了孤兒。《後漢書》說他: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

從後來的表現看,此人足智多謀,確實是個猛人。然而,他還沒當上將帥,就迎來了一生中的高潮。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軍二代耿恭隨大漢軍隊遠征西域,攻打車師國(位於今天的新疆境內)。只要沒匈奴這種大佬搞事情,我大漢打一個小國家還是很輕鬆的,降服車師後,東漢重置西域都護府。

然後,大軍東歸,班師回朝。

西域留下了兩位留守,耿恭率數百人守金蒲城,關寵率數百人守柳中城,互為犄角之勢,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防備匈奴侵入西域北道。

這二位的官兒是什麼呢?戊己校尉,比將軍低一級。

在他們之前,有一位前輩,也擔任過類似的職位,不過是副校尉。這位前輩叫陳湯。

嗯,很多人沒聽過他。但說起他的名言,是中國人都知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霸氣的話,現在被各種愛國電影和文章引用,幸好不用付版權費了。

自從陳湯這位西漢猛將斬殺北匈奴郅支單于,並警告“別惹我們,不然有你好果子吃”後,漢匈戰爭消停了一陣。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古起來,北方少數民族就特別頑強,看起來被中原王朝打過多次,滅過多次,但過不了多久,又茁壯成長起來,繼續跟南邊的鄰居死磕。

這不,西漢滅亡後,匈奴捲土重來,重新侵入西域。

很多西域小國家又搖擺起來。

說句公道話,這真不怪人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是最難受的。我也不想左搖右擺,但是大哥您倒是一直頂住啊,您要是頂不住,自己撤了,那我不搖擺就得滅亡哪!

現在處於這個境地的小國家,叫車師國。

前腳剛被大漢一番蹂躪,俯首稱臣,結果大漢主力軍一走,匈奴又來了,這次更狠,連車師后王都被殺了。史書記載,車師叛漢,其實我覺得不叫叛,是實在沒辦法,只能被匈奴挾持著,一起合圍耿恭來了。

為什麼說這次耿恭面臨的情況,比張小敬他們的第八團更殘酷?因為第八團是幾百人對幾千人,但耿恭所部幾百人,面對的敵人是多少呢?匈奴精兵兩萬。

領兵的大將級別也很高——匈奴左鹿蠡王。

早在匈奴進攻車師時,耿恭就派了三百人前去救援,但這顯然是杯水車薪,三百援軍無一生還。雖然史書沒有具體說,但估計,耿恭手裡還剩下的兵,最多也就三四百人。

"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火了一個夏天的#長安十二時辰#結束了,大結局看得人如鯁在喉。

犯罪分子們每個人都有正當理由,龍波想為犧牲的戰友們討一個說法,最後卻選擇在第八團旗幟下死去;徐賓一腔熱忱,胸懷天下,小小的八品官,卻設了一個大大的局,將所有人裝了進去,但忙活一場又怎樣呢?最後什麼也沒改變。

張小敬走了,李必進山修道了,太子依然是太子,右相依然當右相,皇帝貌似見識了一下人間疾苦,但沒用,大結局後的歷史,他開始寵愛楊貴妃,寵信安祿山,十年後,大禍來臨,天下大亂。

所以有時候覺得挺沒勁的,一群真正心懷家國的人,白白灑了一腔熱血,死的死,走的走,當權者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世道依然如故。

回顧整部劇,現在想來,最動人的,還是崔器之死,死前寫下長安;還是烽燧堡之戰,孤軍困守,不退!不退!不退!他們捨棄性命,不只是為皇帝盡忠,也是為了長安百姓,為了大唐安寧。

可惜了,最後英雄流血又流淚,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立功的犧牲品,發現自己在為國家浴血奮戰時,國家卻拋棄了自己。

這一刻,信仰全部崩塌。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安史叛軍殺向長安,國難當頭時,再也沒有那麼多男兒願意去拋頭顱灑熱血。

這個道理,早在東漢時,有一位大臣就對皇帝說過了。

當時有一小支漢軍,在西域大漠中,獨守孤城,以寥寥數百人,對抗匈奴數萬大軍。要不要去救援?朝臣吵作一團,最後反對救援的一派佔了上風。

皇帝猶豫了,差點要選擇放棄。

這時候,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說了一段至今讀來依然蕩氣迴腸的話: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將士遠征,危難之際,朝廷如果放棄了他們,如果匈奴再次入侵,誰還願意為我大漢效命?

如此忠貞之言,振聾發聵。

這就是我們本篇要講的,歷史上真實版的“烽燧堡之戰”——十三將士歸玉門。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被遺忘的男主角

在神采飛揚的大漢王朝,有很多赫赫威名的男主角,韓信、張良、周亞夫、衛青、霍去病、李廣、蘇武、張騫、班超……這個名單很長很長,但有一個人,足以撐起男主,名頭卻不大,他叫耿恭。

為啥名氣不大?因為讓他一戰成名的那場戰役,既不是什麼大軍團作戰,他也不是大部隊的將帥,甚至那一仗他也沒打贏。可是恰恰是這場沒有打贏的仗,讓人兩千年後讀來,依然熱血沸騰,驚心動魄,以至於網友都強烈建議拍成電影。

耿恭出生將門,小時候就成了孤兒。《後漢書》說他: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

從後來的表現看,此人足智多謀,確實是個猛人。然而,他還沒當上將帥,就迎來了一生中的高潮。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軍二代耿恭隨大漢軍隊遠征西域,攻打車師國(位於今天的新疆境內)。只要沒匈奴這種大佬搞事情,我大漢打一個小國家還是很輕鬆的,降服車師後,東漢重置西域都護府。

然後,大軍東歸,班師回朝。

西域留下了兩位留守,耿恭率數百人守金蒲城,關寵率數百人守柳中城,互為犄角之勢,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防備匈奴侵入西域北道。

這二位的官兒是什麼呢?戊己校尉,比將軍低一級。

在他們之前,有一位前輩,也擔任過類似的職位,不過是副校尉。這位前輩叫陳湯。

嗯,很多人沒聽過他。但說起他的名言,是中國人都知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霸氣的話,現在被各種愛國電影和文章引用,幸好不用付版權費了。

自從陳湯這位西漢猛將斬殺北匈奴郅支單于,並警告“別惹我們,不然有你好果子吃”後,漢匈戰爭消停了一陣。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古起來,北方少數民族就特別頑強,看起來被中原王朝打過多次,滅過多次,但過不了多久,又茁壯成長起來,繼續跟南邊的鄰居死磕。

這不,西漢滅亡後,匈奴捲土重來,重新侵入西域。

很多西域小國家又搖擺起來。

說句公道話,這真不怪人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是最難受的。我也不想左搖右擺,但是大哥您倒是一直頂住啊,您要是頂不住,自己撤了,那我不搖擺就得滅亡哪!

現在處於這個境地的小國家,叫車師國。

前腳剛被大漢一番蹂躪,俯首稱臣,結果大漢主力軍一走,匈奴又來了,這次更狠,連車師后王都被殺了。史書記載,車師叛漢,其實我覺得不叫叛,是實在沒辦法,只能被匈奴挾持著,一起合圍耿恭來了。

為什麼說這次耿恭面臨的情況,比張小敬他們的第八團更殘酷?因為第八團是幾百人對幾千人,但耿恭所部幾百人,面對的敵人是多少呢?匈奴精兵兩萬。

領兵的大將級別也很高——匈奴左鹿蠡王。

早在匈奴進攻車師時,耿恭就派了三百人前去救援,但這顯然是杯水車薪,三百援軍無一生還。雖然史書沒有具體說,但估計,耿恭手裡還剩下的兵,最多也就三四百人。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站在金浦城牆上,兩萬匈奴鐵騎兵臨城下,耿恭會害怕嗎?

很多歷史書把他說得像神:毫無懼色。

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守軍只有三四百,而且金蒲城不過是西域防線上的一座小城,可不像內地大城一樣牆高基穩。這種情況,沒有人會不怕,我相信耿恭的心裡也會恐懼。

但作為將領,他又不能表現出自己很怕,尤其不能讓對手覺得自己很怕。

於是他站在城頭,對敵軍喊了一嗓子:“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

嗯,硬來守不住,先來一波心理戰。

但匈奴兵可不傻,黑壓壓一片衝了過來。

迎接他們的是漢軍的一陣飛箭。被射中的人馬上發現了異樣——傷口沸騰了起來。

匈奴小夥伴們驚呆了。(虜中矢者,視創皆沸,遂大驚。——後漢書)

這情形讓耿恭之前吹的牛逼瞬間有個可信度:漢軍真的是箭神啊,中箭的人果然生不如死。驚恐之下,只得暫且退去。

其實漢軍不是神,不過是在箭頭上抹了劇毒。

如果說這次是靠的是小聰明,耿恭接下來的操作,就是真正的悍勇了。

這天夜裡,下起了暴風雨。耿恭所部數百人,趁雨打開城門,一路衝鋒到匈奴大營,在對方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一陣砍殺,殺傷甚眾。

匈奴再次震驚了,慌亂之下互相踩踏,潰逃而去。

雖然打了個勝仗,但耿恭明白,匈奴一定會去而復返。金蒲城無法長期固守,於是帶領士兵,退守疏勒城。這是一個漢軍的軍事要塞,依山傍水,易守難攻。

果然,匈奴軍又如潮水般湧來,幾萬人打不過幾百人,誰能嚥下這口氣?左鹿蠡王誓要把疏勒城踏為平地。

"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火了一個夏天的#長安十二時辰#結束了,大結局看得人如鯁在喉。

犯罪分子們每個人都有正當理由,龍波想為犧牲的戰友們討一個說法,最後卻選擇在第八團旗幟下死去;徐賓一腔熱忱,胸懷天下,小小的八品官,卻設了一個大大的局,將所有人裝了進去,但忙活一場又怎樣呢?最後什麼也沒改變。

張小敬走了,李必進山修道了,太子依然是太子,右相依然當右相,皇帝貌似見識了一下人間疾苦,但沒用,大結局後的歷史,他開始寵愛楊貴妃,寵信安祿山,十年後,大禍來臨,天下大亂。

所以有時候覺得挺沒勁的,一群真正心懷家國的人,白白灑了一腔熱血,死的死,走的走,當權者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世道依然如故。

回顧整部劇,現在想來,最動人的,還是崔器之死,死前寫下長安;還是烽燧堡之戰,孤軍困守,不退!不退!不退!他們捨棄性命,不只是為皇帝盡忠,也是為了長安百姓,為了大唐安寧。

可惜了,最後英雄流血又流淚,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立功的犧牲品,發現自己在為國家浴血奮戰時,國家卻拋棄了自己。

這一刻,信仰全部崩塌。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安史叛軍殺向長安,國難當頭時,再也沒有那麼多男兒願意去拋頭顱灑熱血。

這個道理,早在東漢時,有一位大臣就對皇帝說過了。

當時有一小支漢軍,在西域大漠中,獨守孤城,以寥寥數百人,對抗匈奴數萬大軍。要不要去救援?朝臣吵作一團,最後反對救援的一派佔了上風。

皇帝猶豫了,差點要選擇放棄。

這時候,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說了一段至今讀來依然蕩氣迴腸的話: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將士遠征,危難之際,朝廷如果放棄了他們,如果匈奴再次入侵,誰還願意為我大漢效命?

如此忠貞之言,振聾發聵。

這就是我們本篇要講的,歷史上真實版的“烽燧堡之戰”——十三將士歸玉門。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被遺忘的男主角

在神采飛揚的大漢王朝,有很多赫赫威名的男主角,韓信、張良、周亞夫、衛青、霍去病、李廣、蘇武、張騫、班超……這個名單很長很長,但有一個人,足以撐起男主,名頭卻不大,他叫耿恭。

為啥名氣不大?因為讓他一戰成名的那場戰役,既不是什麼大軍團作戰,他也不是大部隊的將帥,甚至那一仗他也沒打贏。可是恰恰是這場沒有打贏的仗,讓人兩千年後讀來,依然熱血沸騰,驚心動魄,以至於網友都強烈建議拍成電影。

耿恭出生將門,小時候就成了孤兒。《後漢書》說他: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

從後來的表現看,此人足智多謀,確實是個猛人。然而,他還沒當上將帥,就迎來了一生中的高潮。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軍二代耿恭隨大漢軍隊遠征西域,攻打車師國(位於今天的新疆境內)。只要沒匈奴這種大佬搞事情,我大漢打一個小國家還是很輕鬆的,降服車師後,東漢重置西域都護府。

然後,大軍東歸,班師回朝。

西域留下了兩位留守,耿恭率數百人守金蒲城,關寵率數百人守柳中城,互為犄角之勢,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防備匈奴侵入西域北道。

這二位的官兒是什麼呢?戊己校尉,比將軍低一級。

在他們之前,有一位前輩,也擔任過類似的職位,不過是副校尉。這位前輩叫陳湯。

嗯,很多人沒聽過他。但說起他的名言,是中國人都知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霸氣的話,現在被各種愛國電影和文章引用,幸好不用付版權費了。

自從陳湯這位西漢猛將斬殺北匈奴郅支單于,並警告“別惹我們,不然有你好果子吃”後,漢匈戰爭消停了一陣。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古起來,北方少數民族就特別頑強,看起來被中原王朝打過多次,滅過多次,但過不了多久,又茁壯成長起來,繼續跟南邊的鄰居死磕。

這不,西漢滅亡後,匈奴捲土重來,重新侵入西域。

很多西域小國家又搖擺起來。

說句公道話,這真不怪人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是最難受的。我也不想左搖右擺,但是大哥您倒是一直頂住啊,您要是頂不住,自己撤了,那我不搖擺就得滅亡哪!

現在處於這個境地的小國家,叫車師國。

前腳剛被大漢一番蹂躪,俯首稱臣,結果大漢主力軍一走,匈奴又來了,這次更狠,連車師后王都被殺了。史書記載,車師叛漢,其實我覺得不叫叛,是實在沒辦法,只能被匈奴挾持著,一起合圍耿恭來了。

為什麼說這次耿恭面臨的情況,比張小敬他們的第八團更殘酷?因為第八團是幾百人對幾千人,但耿恭所部幾百人,面對的敵人是多少呢?匈奴精兵兩萬。

領兵的大將級別也很高——匈奴左鹿蠡王。

早在匈奴進攻車師時,耿恭就派了三百人前去救援,但這顯然是杯水車薪,三百援軍無一生還。雖然史書沒有具體說,但估計,耿恭手裡還剩下的兵,最多也就三四百人。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站在金浦城牆上,兩萬匈奴鐵騎兵臨城下,耿恭會害怕嗎?

很多歷史書把他說得像神:毫無懼色。

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守軍只有三四百,而且金蒲城不過是西域防線上的一座小城,可不像內地大城一樣牆高基穩。這種情況,沒有人會不怕,我相信耿恭的心裡也會恐懼。

但作為將領,他又不能表現出自己很怕,尤其不能讓對手覺得自己很怕。

於是他站在城頭,對敵軍喊了一嗓子:“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

嗯,硬來守不住,先來一波心理戰。

但匈奴兵可不傻,黑壓壓一片衝了過來。

迎接他們的是漢軍的一陣飛箭。被射中的人馬上發現了異樣——傷口沸騰了起來。

匈奴小夥伴們驚呆了。(虜中矢者,視創皆沸,遂大驚。——後漢書)

這情形讓耿恭之前吹的牛逼瞬間有個可信度:漢軍真的是箭神啊,中箭的人果然生不如死。驚恐之下,只得暫且退去。

其實漢軍不是神,不過是在箭頭上抹了劇毒。

如果說這次是靠的是小聰明,耿恭接下來的操作,就是真正的悍勇了。

這天夜裡,下起了暴風雨。耿恭所部數百人,趁雨打開城門,一路衝鋒到匈奴大營,在對方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一陣砍殺,殺傷甚眾。

匈奴再次震驚了,慌亂之下互相踩踏,潰逃而去。

雖然打了個勝仗,但耿恭明白,匈奴一定會去而復返。金蒲城無法長期固守,於是帶領士兵,退守疏勒城。這是一個漢軍的軍事要塞,依山傍水,易守難攻。

果然,匈奴軍又如潮水般湧來,幾萬人打不過幾百人,誰能嚥下這口氣?左鹿蠡王誓要把疏勒城踏為平地。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孤軍困守,萬死不退

接下來的情形,跟張小敬所在第八團困守烽燧堡很像,但更加慘烈。

耿恭發動城中百姓,與軍人共同守城。匈奴數次進攻而不破,於是將疏勒城上游河流截斷,斷絕城中水源,變攻為圍。按照他們的預想,只待城中糧草斷絕,疏勒城不攻自破。

但,他們顯然低估了大漢將士守城的決心。

耿恭下令在城中挖井,掘到十五丈,仍是黃沙。

怎麼辦?投降嗎?不,在他們的字典裡沒有降字。

在最艱難的日子裡,軍民一度榨馬糞汁解渴。

水井繼續再挖,耿恭立於井邊,向天祈禱:聽聞李廣利將軍征伐大宛,士眾渴乏,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如今我大漢仁德聖明,豈會窮途末路?

說完整理衣冠,向井跪拜。不一會兒,水泉奔湧而出。士卒民眾喜極而泣,相擁歡呼。

這不是編的故事,這是歷史真實的記載。神嗎?挺神的!至少在這支大漢孤軍的心裡,一定覺得有神明護佑。

其實這用地理科學很好解釋,上游水流被截住,而西域多沙土,水自然滲到了地下。

有了水,又可以玩心理戰了。

匈奴在城下頂著炎炎烈日圍城,耿恭帶著士兵在城頭向敵人潑水取樂,明明白白告訴對方:我們水多著呢,你們慢慢圍。

其實這也是故作瀟灑,因為人不是飲水就能飽的,還得吃飯。

城中糧食也告急了。

更讓人絕望的是,朝中傳來消息,皇帝駕崩了,援軍很可能,來不了了。

就在這樣艱難的困境中,耿恭率軍固守孤城數月,從春天守到了秋冬。

最後,糧草完全斷絕,將士們煮盔甲上的皮革吃,煮弓弩上的動物筋腱吃。

戰士們開始一個個死去。

也許在某個瞬間,耿恭想過,要不降了?至少能救兄弟們的命。

但這個危險的念頭剛一閃過,他就會想起,大漢朝之前的那些先輩們。他會想起擊敗匈奴、終於讓我漢人揚眉吐氣的衛青霍去病,他會想起出使匈奴、牧羊十九年而持節不屈的蘇武,會想起他的伯父耿弇,作為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追隨光武帝統一亂世,立下赫赫戰功……

想到這些人,他的信念就越加堅定:大丈夫死則死矣,絕不屈辱賣國。

於是,在如此絕境下,倖存的將士寧死不降,漢軍大旗,在西域疏勒城的牆頭,高高飄揚。有一人在,旗就在!旗在,城就在。

"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火了一個夏天的#長安十二時辰#結束了,大結局看得人如鯁在喉。

犯罪分子們每個人都有正當理由,龍波想為犧牲的戰友們討一個說法,最後卻選擇在第八團旗幟下死去;徐賓一腔熱忱,胸懷天下,小小的八品官,卻設了一個大大的局,將所有人裝了進去,但忙活一場又怎樣呢?最後什麼也沒改變。

張小敬走了,李必進山修道了,太子依然是太子,右相依然當右相,皇帝貌似見識了一下人間疾苦,但沒用,大結局後的歷史,他開始寵愛楊貴妃,寵信安祿山,十年後,大禍來臨,天下大亂。

所以有時候覺得挺沒勁的,一群真正心懷家國的人,白白灑了一腔熱血,死的死,走的走,當權者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世道依然如故。

回顧整部劇,現在想來,最動人的,還是崔器之死,死前寫下長安;還是烽燧堡之戰,孤軍困守,不退!不退!不退!他們捨棄性命,不只是為皇帝盡忠,也是為了長安百姓,為了大唐安寧。

可惜了,最後英雄流血又流淚,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立功的犧牲品,發現自己在為國家浴血奮戰時,國家卻拋棄了自己。

這一刻,信仰全部崩塌。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安史叛軍殺向長安,國難當頭時,再也沒有那麼多男兒願意去拋頭顱灑熱血。

這個道理,早在東漢時,有一位大臣就對皇帝說過了。

當時有一小支漢軍,在西域大漠中,獨守孤城,以寥寥數百人,對抗匈奴數萬大軍。要不要去救援?朝臣吵作一團,最後反對救援的一派佔了上風。

皇帝猶豫了,差點要選擇放棄。

這時候,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說了一段至今讀來依然蕩氣迴腸的話: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將士遠征,危難之際,朝廷如果放棄了他們,如果匈奴再次入侵,誰還願意為我大漢效命?

如此忠貞之言,振聾發聵。

這就是我們本篇要講的,歷史上真實版的“烽燧堡之戰”——十三將士歸玉門。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被遺忘的男主角

在神采飛揚的大漢王朝,有很多赫赫威名的男主角,韓信、張良、周亞夫、衛青、霍去病、李廣、蘇武、張騫、班超……這個名單很長很長,但有一個人,足以撐起男主,名頭卻不大,他叫耿恭。

為啥名氣不大?因為讓他一戰成名的那場戰役,既不是什麼大軍團作戰,他也不是大部隊的將帥,甚至那一仗他也沒打贏。可是恰恰是這場沒有打贏的仗,讓人兩千年後讀來,依然熱血沸騰,驚心動魄,以至於網友都強烈建議拍成電影。

耿恭出生將門,小時候就成了孤兒。《後漢書》說他: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

從後來的表現看,此人足智多謀,確實是個猛人。然而,他還沒當上將帥,就迎來了一生中的高潮。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軍二代耿恭隨大漢軍隊遠征西域,攻打車師國(位於今天的新疆境內)。只要沒匈奴這種大佬搞事情,我大漢打一個小國家還是很輕鬆的,降服車師後,東漢重置西域都護府。

然後,大軍東歸,班師回朝。

西域留下了兩位留守,耿恭率數百人守金蒲城,關寵率數百人守柳中城,互為犄角之勢,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防備匈奴侵入西域北道。

這二位的官兒是什麼呢?戊己校尉,比將軍低一級。

在他們之前,有一位前輩,也擔任過類似的職位,不過是副校尉。這位前輩叫陳湯。

嗯,很多人沒聽過他。但說起他的名言,是中國人都知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霸氣的話,現在被各種愛國電影和文章引用,幸好不用付版權費了。

自從陳湯這位西漢猛將斬殺北匈奴郅支單于,並警告“別惹我們,不然有你好果子吃”後,漢匈戰爭消停了一陣。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古起來,北方少數民族就特別頑強,看起來被中原王朝打過多次,滅過多次,但過不了多久,又茁壯成長起來,繼續跟南邊的鄰居死磕。

這不,西漢滅亡後,匈奴捲土重來,重新侵入西域。

很多西域小國家又搖擺起來。

說句公道話,這真不怪人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是最難受的。我也不想左搖右擺,但是大哥您倒是一直頂住啊,您要是頂不住,自己撤了,那我不搖擺就得滅亡哪!

現在處於這個境地的小國家,叫車師國。

前腳剛被大漢一番蹂躪,俯首稱臣,結果大漢主力軍一走,匈奴又來了,這次更狠,連車師后王都被殺了。史書記載,車師叛漢,其實我覺得不叫叛,是實在沒辦法,只能被匈奴挾持著,一起合圍耿恭來了。

為什麼說這次耿恭面臨的情況,比張小敬他們的第八團更殘酷?因為第八團是幾百人對幾千人,但耿恭所部幾百人,面對的敵人是多少呢?匈奴精兵兩萬。

領兵的大將級別也很高——匈奴左鹿蠡王。

早在匈奴進攻車師時,耿恭就派了三百人前去救援,但這顯然是杯水車薪,三百援軍無一生還。雖然史書沒有具體說,但估計,耿恭手裡還剩下的兵,最多也就三四百人。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站在金浦城牆上,兩萬匈奴鐵騎兵臨城下,耿恭會害怕嗎?

很多歷史書把他說得像神:毫無懼色。

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守軍只有三四百,而且金蒲城不過是西域防線上的一座小城,可不像內地大城一樣牆高基穩。這種情況,沒有人會不怕,我相信耿恭的心裡也會恐懼。

但作為將領,他又不能表現出自己很怕,尤其不能讓對手覺得自己很怕。

於是他站在城頭,對敵軍喊了一嗓子:“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

嗯,硬來守不住,先來一波心理戰。

但匈奴兵可不傻,黑壓壓一片衝了過來。

迎接他們的是漢軍的一陣飛箭。被射中的人馬上發現了異樣——傷口沸騰了起來。

匈奴小夥伴們驚呆了。(虜中矢者,視創皆沸,遂大驚。——後漢書)

這情形讓耿恭之前吹的牛逼瞬間有個可信度:漢軍真的是箭神啊,中箭的人果然生不如死。驚恐之下,只得暫且退去。

其實漢軍不是神,不過是在箭頭上抹了劇毒。

如果說這次是靠的是小聰明,耿恭接下來的操作,就是真正的悍勇了。

這天夜裡,下起了暴風雨。耿恭所部數百人,趁雨打開城門,一路衝鋒到匈奴大營,在對方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一陣砍殺,殺傷甚眾。

匈奴再次震驚了,慌亂之下互相踩踏,潰逃而去。

雖然打了個勝仗,但耿恭明白,匈奴一定會去而復返。金蒲城無法長期固守,於是帶領士兵,退守疏勒城。這是一個漢軍的軍事要塞,依山傍水,易守難攻。

果然,匈奴軍又如潮水般湧來,幾萬人打不過幾百人,誰能嚥下這口氣?左鹿蠡王誓要把疏勒城踏為平地。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孤軍困守,萬死不退

接下來的情形,跟張小敬所在第八團困守烽燧堡很像,但更加慘烈。

耿恭發動城中百姓,與軍人共同守城。匈奴數次進攻而不破,於是將疏勒城上游河流截斷,斷絕城中水源,變攻為圍。按照他們的預想,只待城中糧草斷絕,疏勒城不攻自破。

但,他們顯然低估了大漢將士守城的決心。

耿恭下令在城中挖井,掘到十五丈,仍是黃沙。

怎麼辦?投降嗎?不,在他們的字典裡沒有降字。

在最艱難的日子裡,軍民一度榨馬糞汁解渴。

水井繼續再挖,耿恭立於井邊,向天祈禱:聽聞李廣利將軍征伐大宛,士眾渴乏,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如今我大漢仁德聖明,豈會窮途末路?

說完整理衣冠,向井跪拜。不一會兒,水泉奔湧而出。士卒民眾喜極而泣,相擁歡呼。

這不是編的故事,這是歷史真實的記載。神嗎?挺神的!至少在這支大漢孤軍的心裡,一定覺得有神明護佑。

其實這用地理科學很好解釋,上游水流被截住,而西域多沙土,水自然滲到了地下。

有了水,又可以玩心理戰了。

匈奴在城下頂著炎炎烈日圍城,耿恭帶著士兵在城頭向敵人潑水取樂,明明白白告訴對方:我們水多著呢,你們慢慢圍。

其實這也是故作瀟灑,因為人不是飲水就能飽的,還得吃飯。

城中糧食也告急了。

更讓人絕望的是,朝中傳來消息,皇帝駕崩了,援軍很可能,來不了了。

就在這樣艱難的困境中,耿恭率軍固守孤城數月,從春天守到了秋冬。

最後,糧草完全斷絕,將士們煮盔甲上的皮革吃,煮弓弩上的動物筋腱吃。

戰士們開始一個個死去。

也許在某個瞬間,耿恭想過,要不降了?至少能救兄弟們的命。

但這個危險的念頭剛一閃過,他就會想起,大漢朝之前的那些先輩們。他會想起擊敗匈奴、終於讓我漢人揚眉吐氣的衛青霍去病,他會想起出使匈奴、牧羊十九年而持節不屈的蘇武,會想起他的伯父耿弇,作為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追隨光武帝統一亂世,立下赫赫戰功……

想到這些人,他的信念就越加堅定:大丈夫死則死矣,絕不屈辱賣國。

於是,在如此絕境下,倖存的將士寧死不降,漢軍大旗,在西域疏勒城的牆頭,高高飄揚。有一人在,旗就在!旗在,城就在。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匈奴人也圍得精疲力盡了,於是向耿恭拋來了糖衣炮彈——只要投降,封為白狼王,賞漂亮美女為妻。

耿恭答應得爽快,好啊,讓你們的使者來。

使者來了,耿恭拉到城頭,一刀殺了。割其肉,當著城下匈奴的面,在城牆上烤肉串。

匈奴士兵見了,號哭一片。

千年以後,有位同樣充滿民族氣節的名將,寫了首慷慨激昂的詞,其中兩句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個人大家都知道,他叫岳飛。

說回疏勒城,匈奴單于聽說使者被殺,大怒,增兵攻城。

城裡活下來的人越來越少,但大家依然在堅守。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之前派回求援的部下,他也配擁有姓名,他叫範羌。接下來,這位男二號,要隆重出場了!

一場跨越數千裡的孤軍拯救行動

就在耿恭和將士們困守孤城時,數千裡外的京城洛陽,一場大辯論正在展開。

辯手是皇帝和滿朝文武,辯論主題是,要不要派救兵?放棄還是拯救,這是個難選的選擇題。

反對派的理由很充足,朝廷接到救援消息,離匈奴最初攻城已經過了幾個月,幾百人的守軍,大概率已經犧牲了;就算守軍還活著幾個人,但數千裡馳援,要耗費多少糧草,援軍要傷亡多少?為了救幾個不知死活的人,這個性價比太低。

眼見皇帝就要選擇放棄,司徒鮑昱站了出來,面對皇帝和滿朝文武,說了一段千古名言: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又二部兵人裁各數十,匈奴圍之,歷旬不下,是其寡弱盡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將精騎二千,多其幡幟,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極之兵,必不敢當,四十日間,足還入塞。”(後漢書)

我很少摘抄大段的歷史原文,但這段話,每一個時代,過去,現在,將來,大家都該看看。

壯士不棄國家,國家豈能棄壯士?

這是大義所在,不是利益的衡量。

幸好,新上任的漢章帝,不是《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蓋嘉運,右相,以及玄宗。

皇帝聽了司徒一席話,再無猶豫,立即下令——啟動救援。

公元75年冬天,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國軍隊共計七千人,旌旗招展,出師西域,接戰友回家。

"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火了一個夏天的#長安十二時辰#結束了,大結局看得人如鯁在喉。

犯罪分子們每個人都有正當理由,龍波想為犧牲的戰友們討一個說法,最後卻選擇在第八團旗幟下死去;徐賓一腔熱忱,胸懷天下,小小的八品官,卻設了一個大大的局,將所有人裝了進去,但忙活一場又怎樣呢?最後什麼也沒改變。

張小敬走了,李必進山修道了,太子依然是太子,右相依然當右相,皇帝貌似見識了一下人間疾苦,但沒用,大結局後的歷史,他開始寵愛楊貴妃,寵信安祿山,十年後,大禍來臨,天下大亂。

所以有時候覺得挺沒勁的,一群真正心懷家國的人,白白灑了一腔熱血,死的死,走的走,當權者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世道依然如故。

回顧整部劇,現在想來,最動人的,還是崔器之死,死前寫下長安;還是烽燧堡之戰,孤軍困守,不退!不退!不退!他們捨棄性命,不只是為皇帝盡忠,也是為了長安百姓,為了大唐安寧。

可惜了,最後英雄流血又流淚,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立功的犧牲品,發現自己在為國家浴血奮戰時,國家卻拋棄了自己。

這一刻,信仰全部崩塌。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安史叛軍殺向長安,國難當頭時,再也沒有那麼多男兒願意去拋頭顱灑熱血。

這個道理,早在東漢時,有一位大臣就對皇帝說過了。

當時有一小支漢軍,在西域大漠中,獨守孤城,以寥寥數百人,對抗匈奴數萬大軍。要不要去救援?朝臣吵作一團,最後反對救援的一派佔了上風。

皇帝猶豫了,差點要選擇放棄。

這時候,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說了一段至今讀來依然蕩氣迴腸的話: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將士遠征,危難之際,朝廷如果放棄了他們,如果匈奴再次入侵,誰還願意為我大漢效命?

如此忠貞之言,振聾發聵。

這就是我們本篇要講的,歷史上真實版的“烽燧堡之戰”——十三將士歸玉門。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被遺忘的男主角

在神采飛揚的大漢王朝,有很多赫赫威名的男主角,韓信、張良、周亞夫、衛青、霍去病、李廣、蘇武、張騫、班超……這個名單很長很長,但有一個人,足以撐起男主,名頭卻不大,他叫耿恭。

為啥名氣不大?因為讓他一戰成名的那場戰役,既不是什麼大軍團作戰,他也不是大部隊的將帥,甚至那一仗他也沒打贏。可是恰恰是這場沒有打贏的仗,讓人兩千年後讀來,依然熱血沸騰,驚心動魄,以至於網友都強烈建議拍成電影。

耿恭出生將門,小時候就成了孤兒。《後漢書》說他: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

從後來的表現看,此人足智多謀,確實是個猛人。然而,他還沒當上將帥,就迎來了一生中的高潮。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軍二代耿恭隨大漢軍隊遠征西域,攻打車師國(位於今天的新疆境內)。只要沒匈奴這種大佬搞事情,我大漢打一個小國家還是很輕鬆的,降服車師後,東漢重置西域都護府。

然後,大軍東歸,班師回朝。

西域留下了兩位留守,耿恭率數百人守金蒲城,關寵率數百人守柳中城,互為犄角之勢,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防備匈奴侵入西域北道。

這二位的官兒是什麼呢?戊己校尉,比將軍低一級。

在他們之前,有一位前輩,也擔任過類似的職位,不過是副校尉。這位前輩叫陳湯。

嗯,很多人沒聽過他。但說起他的名言,是中國人都知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霸氣的話,現在被各種愛國電影和文章引用,幸好不用付版權費了。

自從陳湯這位西漢猛將斬殺北匈奴郅支單于,並警告“別惹我們,不然有你好果子吃”後,漢匈戰爭消停了一陣。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古起來,北方少數民族就特別頑強,看起來被中原王朝打過多次,滅過多次,但過不了多久,又茁壯成長起來,繼續跟南邊的鄰居死磕。

這不,西漢滅亡後,匈奴捲土重來,重新侵入西域。

很多西域小國家又搖擺起來。

說句公道話,這真不怪人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是最難受的。我也不想左搖右擺,但是大哥您倒是一直頂住啊,您要是頂不住,自己撤了,那我不搖擺就得滅亡哪!

現在處於這個境地的小國家,叫車師國。

前腳剛被大漢一番蹂躪,俯首稱臣,結果大漢主力軍一走,匈奴又來了,這次更狠,連車師后王都被殺了。史書記載,車師叛漢,其實我覺得不叫叛,是實在沒辦法,只能被匈奴挾持著,一起合圍耿恭來了。

為什麼說這次耿恭面臨的情況,比張小敬他們的第八團更殘酷?因為第八團是幾百人對幾千人,但耿恭所部幾百人,面對的敵人是多少呢?匈奴精兵兩萬。

領兵的大將級別也很高——匈奴左鹿蠡王。

早在匈奴進攻車師時,耿恭就派了三百人前去救援,但這顯然是杯水車薪,三百援軍無一生還。雖然史書沒有具體說,但估計,耿恭手裡還剩下的兵,最多也就三四百人。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站在金浦城牆上,兩萬匈奴鐵騎兵臨城下,耿恭會害怕嗎?

很多歷史書把他說得像神:毫無懼色。

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守軍只有三四百,而且金蒲城不過是西域防線上的一座小城,可不像內地大城一樣牆高基穩。這種情況,沒有人會不怕,我相信耿恭的心裡也會恐懼。

但作為將領,他又不能表現出自己很怕,尤其不能讓對手覺得自己很怕。

於是他站在城頭,對敵軍喊了一嗓子:“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

嗯,硬來守不住,先來一波心理戰。

但匈奴兵可不傻,黑壓壓一片衝了過來。

迎接他們的是漢軍的一陣飛箭。被射中的人馬上發現了異樣——傷口沸騰了起來。

匈奴小夥伴們驚呆了。(虜中矢者,視創皆沸,遂大驚。——後漢書)

這情形讓耿恭之前吹的牛逼瞬間有個可信度:漢軍真的是箭神啊,中箭的人果然生不如死。驚恐之下,只得暫且退去。

其實漢軍不是神,不過是在箭頭上抹了劇毒。

如果說這次是靠的是小聰明,耿恭接下來的操作,就是真正的悍勇了。

這天夜裡,下起了暴風雨。耿恭所部數百人,趁雨打開城門,一路衝鋒到匈奴大營,在對方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一陣砍殺,殺傷甚眾。

匈奴再次震驚了,慌亂之下互相踩踏,潰逃而去。

雖然打了個勝仗,但耿恭明白,匈奴一定會去而復返。金蒲城無法長期固守,於是帶領士兵,退守疏勒城。這是一個漢軍的軍事要塞,依山傍水,易守難攻。

果然,匈奴軍又如潮水般湧來,幾萬人打不過幾百人,誰能嚥下這口氣?左鹿蠡王誓要把疏勒城踏為平地。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孤軍困守,萬死不退

接下來的情形,跟張小敬所在第八團困守烽燧堡很像,但更加慘烈。

耿恭發動城中百姓,與軍人共同守城。匈奴數次進攻而不破,於是將疏勒城上游河流截斷,斷絕城中水源,變攻為圍。按照他們的預想,只待城中糧草斷絕,疏勒城不攻自破。

但,他們顯然低估了大漢將士守城的決心。

耿恭下令在城中挖井,掘到十五丈,仍是黃沙。

怎麼辦?投降嗎?不,在他們的字典裡沒有降字。

在最艱難的日子裡,軍民一度榨馬糞汁解渴。

水井繼續再挖,耿恭立於井邊,向天祈禱:聽聞李廣利將軍征伐大宛,士眾渴乏,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如今我大漢仁德聖明,豈會窮途末路?

說完整理衣冠,向井跪拜。不一會兒,水泉奔湧而出。士卒民眾喜極而泣,相擁歡呼。

這不是編的故事,這是歷史真實的記載。神嗎?挺神的!至少在這支大漢孤軍的心裡,一定覺得有神明護佑。

其實這用地理科學很好解釋,上游水流被截住,而西域多沙土,水自然滲到了地下。

有了水,又可以玩心理戰了。

匈奴在城下頂著炎炎烈日圍城,耿恭帶著士兵在城頭向敵人潑水取樂,明明白白告訴對方:我們水多著呢,你們慢慢圍。

其實這也是故作瀟灑,因為人不是飲水就能飽的,還得吃飯。

城中糧食也告急了。

更讓人絕望的是,朝中傳來消息,皇帝駕崩了,援軍很可能,來不了了。

就在這樣艱難的困境中,耿恭率軍固守孤城數月,從春天守到了秋冬。

最後,糧草完全斷絕,將士們煮盔甲上的皮革吃,煮弓弩上的動物筋腱吃。

戰士們開始一個個死去。

也許在某個瞬間,耿恭想過,要不降了?至少能救兄弟們的命。

但這個危險的念頭剛一閃過,他就會想起,大漢朝之前的那些先輩們。他會想起擊敗匈奴、終於讓我漢人揚眉吐氣的衛青霍去病,他會想起出使匈奴、牧羊十九年而持節不屈的蘇武,會想起他的伯父耿弇,作為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追隨光武帝統一亂世,立下赫赫戰功……

想到這些人,他的信念就越加堅定:大丈夫死則死矣,絕不屈辱賣國。

於是,在如此絕境下,倖存的將士寧死不降,漢軍大旗,在西域疏勒城的牆頭,高高飄揚。有一人在,旗就在!旗在,城就在。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匈奴人也圍得精疲力盡了,於是向耿恭拋來了糖衣炮彈——只要投降,封為白狼王,賞漂亮美女為妻。

耿恭答應得爽快,好啊,讓你們的使者來。

使者來了,耿恭拉到城頭,一刀殺了。割其肉,當著城下匈奴的面,在城牆上烤肉串。

匈奴士兵見了,號哭一片。

千年以後,有位同樣充滿民族氣節的名將,寫了首慷慨激昂的詞,其中兩句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個人大家都知道,他叫岳飛。

說回疏勒城,匈奴單于聽說使者被殺,大怒,增兵攻城。

城裡活下來的人越來越少,但大家依然在堅守。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之前派回求援的部下,他也配擁有姓名,他叫範羌。接下來,這位男二號,要隆重出場了!

一場跨越數千裡的孤軍拯救行動

就在耿恭和將士們困守孤城時,數千裡外的京城洛陽,一場大辯論正在展開。

辯手是皇帝和滿朝文武,辯論主題是,要不要派救兵?放棄還是拯救,這是個難選的選擇題。

反對派的理由很充足,朝廷接到救援消息,離匈奴最初攻城已經過了幾個月,幾百人的守軍,大概率已經犧牲了;就算守軍還活著幾個人,但數千裡馳援,要耗費多少糧草,援軍要傷亡多少?為了救幾個不知死活的人,這個性價比太低。

眼見皇帝就要選擇放棄,司徒鮑昱站了出來,面對皇帝和滿朝文武,說了一段千古名言: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又二部兵人裁各數十,匈奴圍之,歷旬不下,是其寡弱盡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將精騎二千,多其幡幟,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極之兵,必不敢當,四十日間,足還入塞。”(後漢書)

我很少摘抄大段的歷史原文,但這段話,每一個時代,過去,現在,將來,大家都該看看。

壯士不棄國家,國家豈能棄壯士?

這是大義所在,不是利益的衡量。

幸好,新上任的漢章帝,不是《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蓋嘉運,右相,以及玄宗。

皇帝聽了司徒一席話,再無猶豫,立即下令——啟動救援。

公元75年冬天,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國軍隊共計七千人,旌旗招展,出師西域,接戰友回家。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耿恭部將範羌,這位男二號,就在援軍之中。

忘了交代一句,耿恭被圍於疏勒城的同時,留守西域的另一路漢軍——關寵部被圍困柳中城。

公元76年正月,七千援軍會師柳中城,大敗匈奴與車師聯軍,北匈奴敗走,車師復降。

當時關寵已經戰死,而柳中城與疏勒城,還隔著幾百裡,關鍵是,兩城之間橫亙著天山,天山上積滿冰雪。

還要不要繼續救援?領兵將領打退堂鼓了。

這時候,範羌站了出來:哪怕疏勒城只剩一人,我們也絕不能退,懇請諸君前往。

眾將畏懼雪山天險,不敢向前,於是分兵兩千,由範羌帶領,前去營救。

範羌沒有退,兩千士兵沒有退,他們頂著刺骨寒風,踏著深厚積雪,探路前行,翻越天山,成功到達疏勒城。

城中聽到兵馬聲,以為敵軍來襲。

範羌大呼:我乃範羌,今不辱使命,領援軍前來迎接校尉(耿恭)!

城中將士本已報了必死之心,捨命報國,聽聞援軍至,大喜過望。史書記載:城中皆稱萬歲。開門,共相持涕泣。

這一刻,經歷了絕境的鐵血漢子們,也不禁留下了英雄熱淚。

而城中數百人守軍,援軍到來時,活著的,只剩二十六人。

次日,耿恭率領這二十六位大漢男兒,與援軍一起踏上歸程。

匈奴一路追擊,大漢將士且戰且退。

守軍大半年飢困交加,本就羸弱,加上沿途環境惡劣,等到三月終於回到玉門關時,迴歸的二十六人,唯餘十三人。

這就是感動了中國人幾千年的——十三將士歸玉門。

"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火了一個夏天的#長安十二時辰#結束了,大結局看得人如鯁在喉。

犯罪分子們每個人都有正當理由,龍波想為犧牲的戰友們討一個說法,最後卻選擇在第八團旗幟下死去;徐賓一腔熱忱,胸懷天下,小小的八品官,卻設了一個大大的局,將所有人裝了進去,但忙活一場又怎樣呢?最後什麼也沒改變。

張小敬走了,李必進山修道了,太子依然是太子,右相依然當右相,皇帝貌似見識了一下人間疾苦,但沒用,大結局後的歷史,他開始寵愛楊貴妃,寵信安祿山,十年後,大禍來臨,天下大亂。

所以有時候覺得挺沒勁的,一群真正心懷家國的人,白白灑了一腔熱血,死的死,走的走,當權者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世道依然如故。

回顧整部劇,現在想來,最動人的,還是崔器之死,死前寫下長安;還是烽燧堡之戰,孤軍困守,不退!不退!不退!他們捨棄性命,不只是為皇帝盡忠,也是為了長安百姓,為了大唐安寧。

可惜了,最後英雄流血又流淚,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立功的犧牲品,發現自己在為國家浴血奮戰時,國家卻拋棄了自己。

這一刻,信仰全部崩塌。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安史叛軍殺向長安,國難當頭時,再也沒有那麼多男兒願意去拋頭顱灑熱血。

這個道理,早在東漢時,有一位大臣就對皇帝說過了。

當時有一小支漢軍,在西域大漠中,獨守孤城,以寥寥數百人,對抗匈奴數萬大軍。要不要去救援?朝臣吵作一團,最後反對救援的一派佔了上風。

皇帝猶豫了,差點要選擇放棄。

這時候,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說了一段至今讀來依然蕩氣迴腸的話: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將士遠征,危難之際,朝廷如果放棄了他們,如果匈奴再次入侵,誰還願意為我大漢效命?

如此忠貞之言,振聾發聵。

這就是我們本篇要講的,歷史上真實版的“烽燧堡之戰”——十三將士歸玉門。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被遺忘的男主角

在神采飛揚的大漢王朝,有很多赫赫威名的男主角,韓信、張良、周亞夫、衛青、霍去病、李廣、蘇武、張騫、班超……這個名單很長很長,但有一個人,足以撐起男主,名頭卻不大,他叫耿恭。

為啥名氣不大?因為讓他一戰成名的那場戰役,既不是什麼大軍團作戰,他也不是大部隊的將帥,甚至那一仗他也沒打贏。可是恰恰是這場沒有打贏的仗,讓人兩千年後讀來,依然熱血沸騰,驚心動魄,以至於網友都強烈建議拍成電影。

耿恭出生將門,小時候就成了孤兒。《後漢書》說他: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

從後來的表現看,此人足智多謀,確實是個猛人。然而,他還沒當上將帥,就迎來了一生中的高潮。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軍二代耿恭隨大漢軍隊遠征西域,攻打車師國(位於今天的新疆境內)。只要沒匈奴這種大佬搞事情,我大漢打一個小國家還是很輕鬆的,降服車師後,東漢重置西域都護府。

然後,大軍東歸,班師回朝。

西域留下了兩位留守,耿恭率數百人守金蒲城,關寵率數百人守柳中城,互為犄角之勢,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防備匈奴侵入西域北道。

這二位的官兒是什麼呢?戊己校尉,比將軍低一級。

在他們之前,有一位前輩,也擔任過類似的職位,不過是副校尉。這位前輩叫陳湯。

嗯,很多人沒聽過他。但說起他的名言,是中國人都知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霸氣的話,現在被各種愛國電影和文章引用,幸好不用付版權費了。

自從陳湯這位西漢猛將斬殺北匈奴郅支單于,並警告“別惹我們,不然有你好果子吃”後,漢匈戰爭消停了一陣。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古起來,北方少數民族就特別頑強,看起來被中原王朝打過多次,滅過多次,但過不了多久,又茁壯成長起來,繼續跟南邊的鄰居死磕。

這不,西漢滅亡後,匈奴捲土重來,重新侵入西域。

很多西域小國家又搖擺起來。

說句公道話,這真不怪人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是最難受的。我也不想左搖右擺,但是大哥您倒是一直頂住啊,您要是頂不住,自己撤了,那我不搖擺就得滅亡哪!

現在處於這個境地的小國家,叫車師國。

前腳剛被大漢一番蹂躪,俯首稱臣,結果大漢主力軍一走,匈奴又來了,這次更狠,連車師后王都被殺了。史書記載,車師叛漢,其實我覺得不叫叛,是實在沒辦法,只能被匈奴挾持著,一起合圍耿恭來了。

為什麼說這次耿恭面臨的情況,比張小敬他們的第八團更殘酷?因為第八團是幾百人對幾千人,但耿恭所部幾百人,面對的敵人是多少呢?匈奴精兵兩萬。

領兵的大將級別也很高——匈奴左鹿蠡王。

早在匈奴進攻車師時,耿恭就派了三百人前去救援,但這顯然是杯水車薪,三百援軍無一生還。雖然史書沒有具體說,但估計,耿恭手裡還剩下的兵,最多也就三四百人。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站在金浦城牆上,兩萬匈奴鐵騎兵臨城下,耿恭會害怕嗎?

很多歷史書把他說得像神:毫無懼色。

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守軍只有三四百,而且金蒲城不過是西域防線上的一座小城,可不像內地大城一樣牆高基穩。這種情況,沒有人會不怕,我相信耿恭的心裡也會恐懼。

但作為將領,他又不能表現出自己很怕,尤其不能讓對手覺得自己很怕。

於是他站在城頭,對敵軍喊了一嗓子:“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

嗯,硬來守不住,先來一波心理戰。

但匈奴兵可不傻,黑壓壓一片衝了過來。

迎接他們的是漢軍的一陣飛箭。被射中的人馬上發現了異樣——傷口沸騰了起來。

匈奴小夥伴們驚呆了。(虜中矢者,視創皆沸,遂大驚。——後漢書)

這情形讓耿恭之前吹的牛逼瞬間有個可信度:漢軍真的是箭神啊,中箭的人果然生不如死。驚恐之下,只得暫且退去。

其實漢軍不是神,不過是在箭頭上抹了劇毒。

如果說這次是靠的是小聰明,耿恭接下來的操作,就是真正的悍勇了。

這天夜裡,下起了暴風雨。耿恭所部數百人,趁雨打開城門,一路衝鋒到匈奴大營,在對方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一陣砍殺,殺傷甚眾。

匈奴再次震驚了,慌亂之下互相踩踏,潰逃而去。

雖然打了個勝仗,但耿恭明白,匈奴一定會去而復返。金蒲城無法長期固守,於是帶領士兵,退守疏勒城。這是一個漢軍的軍事要塞,依山傍水,易守難攻。

果然,匈奴軍又如潮水般湧來,幾萬人打不過幾百人,誰能嚥下這口氣?左鹿蠡王誓要把疏勒城踏為平地。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孤軍困守,萬死不退

接下來的情形,跟張小敬所在第八團困守烽燧堡很像,但更加慘烈。

耿恭發動城中百姓,與軍人共同守城。匈奴數次進攻而不破,於是將疏勒城上游河流截斷,斷絕城中水源,變攻為圍。按照他們的預想,只待城中糧草斷絕,疏勒城不攻自破。

但,他們顯然低估了大漢將士守城的決心。

耿恭下令在城中挖井,掘到十五丈,仍是黃沙。

怎麼辦?投降嗎?不,在他們的字典裡沒有降字。

在最艱難的日子裡,軍民一度榨馬糞汁解渴。

水井繼續再挖,耿恭立於井邊,向天祈禱:聽聞李廣利將軍征伐大宛,士眾渴乏,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如今我大漢仁德聖明,豈會窮途末路?

說完整理衣冠,向井跪拜。不一會兒,水泉奔湧而出。士卒民眾喜極而泣,相擁歡呼。

這不是編的故事,這是歷史真實的記載。神嗎?挺神的!至少在這支大漢孤軍的心裡,一定覺得有神明護佑。

其實這用地理科學很好解釋,上游水流被截住,而西域多沙土,水自然滲到了地下。

有了水,又可以玩心理戰了。

匈奴在城下頂著炎炎烈日圍城,耿恭帶著士兵在城頭向敵人潑水取樂,明明白白告訴對方:我們水多著呢,你們慢慢圍。

其實這也是故作瀟灑,因為人不是飲水就能飽的,還得吃飯。

城中糧食也告急了。

更讓人絕望的是,朝中傳來消息,皇帝駕崩了,援軍很可能,來不了了。

就在這樣艱難的困境中,耿恭率軍固守孤城數月,從春天守到了秋冬。

最後,糧草完全斷絕,將士們煮盔甲上的皮革吃,煮弓弩上的動物筋腱吃。

戰士們開始一個個死去。

也許在某個瞬間,耿恭想過,要不降了?至少能救兄弟們的命。

但這個危險的念頭剛一閃過,他就會想起,大漢朝之前的那些先輩們。他會想起擊敗匈奴、終於讓我漢人揚眉吐氣的衛青霍去病,他會想起出使匈奴、牧羊十九年而持節不屈的蘇武,會想起他的伯父耿弇,作為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追隨光武帝統一亂世,立下赫赫戰功……

想到這些人,他的信念就越加堅定:大丈夫死則死矣,絕不屈辱賣國。

於是,在如此絕境下,倖存的將士寧死不降,漢軍大旗,在西域疏勒城的牆頭,高高飄揚。有一人在,旗就在!旗在,城就在。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匈奴人也圍得精疲力盡了,於是向耿恭拋來了糖衣炮彈——只要投降,封為白狼王,賞漂亮美女為妻。

耿恭答應得爽快,好啊,讓你們的使者來。

使者來了,耿恭拉到城頭,一刀殺了。割其肉,當著城下匈奴的面,在城牆上烤肉串。

匈奴士兵見了,號哭一片。

千年以後,有位同樣充滿民族氣節的名將,寫了首慷慨激昂的詞,其中兩句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個人大家都知道,他叫岳飛。

說回疏勒城,匈奴單于聽說使者被殺,大怒,增兵攻城。

城裡活下來的人越來越少,但大家依然在堅守。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之前派回求援的部下,他也配擁有姓名,他叫範羌。接下來,這位男二號,要隆重出場了!

一場跨越數千裡的孤軍拯救行動

就在耿恭和將士們困守孤城時,數千裡外的京城洛陽,一場大辯論正在展開。

辯手是皇帝和滿朝文武,辯論主題是,要不要派救兵?放棄還是拯救,這是個難選的選擇題。

反對派的理由很充足,朝廷接到救援消息,離匈奴最初攻城已經過了幾個月,幾百人的守軍,大概率已經犧牲了;就算守軍還活著幾個人,但數千裡馳援,要耗費多少糧草,援軍要傷亡多少?為了救幾個不知死活的人,這個性價比太低。

眼見皇帝就要選擇放棄,司徒鮑昱站了出來,面對皇帝和滿朝文武,說了一段千古名言: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又二部兵人裁各數十,匈奴圍之,歷旬不下,是其寡弱盡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將精騎二千,多其幡幟,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極之兵,必不敢當,四十日間,足還入塞。”(後漢書)

我很少摘抄大段的歷史原文,但這段話,每一個時代,過去,現在,將來,大家都該看看。

壯士不棄國家,國家豈能棄壯士?

這是大義所在,不是利益的衡量。

幸好,新上任的漢章帝,不是《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蓋嘉運,右相,以及玄宗。

皇帝聽了司徒一席話,再無猶豫,立即下令——啟動救援。

公元75年冬天,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國軍隊共計七千人,旌旗招展,出師西域,接戰友回家。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耿恭部將範羌,這位男二號,就在援軍之中。

忘了交代一句,耿恭被圍於疏勒城的同時,留守西域的另一路漢軍——關寵部被圍困柳中城。

公元76年正月,七千援軍會師柳中城,大敗匈奴與車師聯軍,北匈奴敗走,車師復降。

當時關寵已經戰死,而柳中城與疏勒城,還隔著幾百裡,關鍵是,兩城之間橫亙著天山,天山上積滿冰雪。

還要不要繼續救援?領兵將領打退堂鼓了。

這時候,範羌站了出來:哪怕疏勒城只剩一人,我們也絕不能退,懇請諸君前往。

眾將畏懼雪山天險,不敢向前,於是分兵兩千,由範羌帶領,前去營救。

範羌沒有退,兩千士兵沒有退,他們頂著刺骨寒風,踏著深厚積雪,探路前行,翻越天山,成功到達疏勒城。

城中聽到兵馬聲,以為敵軍來襲。

範羌大呼:我乃範羌,今不辱使命,領援軍前來迎接校尉(耿恭)!

城中將士本已報了必死之心,捨命報國,聽聞援軍至,大喜過望。史書記載:城中皆稱萬歲。開門,共相持涕泣。

這一刻,經歷了絕境的鐵血漢子們,也不禁留下了英雄熱淚。

而城中數百人守軍,援軍到來時,活著的,只剩二十六人。

次日,耿恭率領這二十六位大漢男兒,與援軍一起踏上歸程。

匈奴一路追擊,大漢將士且戰且退。

守軍大半年飢困交加,本就羸弱,加上沿途環境惡劣,等到三月終於回到玉門關時,迴歸的二十六人,唯餘十三人。

這就是感動了中國人幾千年的——十三將士歸玉門。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當代畫家左國順油畫《十三將士歸玉門》

當時駐守玉門關的中郎將,見到十三名勇士,衣衫簍縷,面容枯槁,傷痕累累,但,他們手中緊緊握著自己的武器。

面對這些回家的戰士,中郎將感動不已,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並向皇帝上疏:

“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不為大漢恥!

這正是耿恭及將士們堅守孤城的原因,至今讀來,依然讓人心潮澎湃。

《後漢書》的作者范曄,在耿恭傳的最後寫到:

“餘初讀蘇武傳,感其茹毛窮海,不為大漢羞。後覽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覺涕之無從。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

西漢有蘇武,東漢有耿恭。義重於生,盡是熱血忠魂。

"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火了一個夏天的#長安十二時辰#結束了,大結局看得人如鯁在喉。

犯罪分子們每個人都有正當理由,龍波想為犧牲的戰友們討一個說法,最後卻選擇在第八團旗幟下死去;徐賓一腔熱忱,胸懷天下,小小的八品官,卻設了一個大大的局,將所有人裝了進去,但忙活一場又怎樣呢?最後什麼也沒改變。

張小敬走了,李必進山修道了,太子依然是太子,右相依然當右相,皇帝貌似見識了一下人間疾苦,但沒用,大結局後的歷史,他開始寵愛楊貴妃,寵信安祿山,十年後,大禍來臨,天下大亂。

所以有時候覺得挺沒勁的,一群真正心懷家國的人,白白灑了一腔熱血,死的死,走的走,當權者該怎麼幹還怎麼幹,這世道依然如故。

回顧整部劇,現在想來,最動人的,還是崔器之死,死前寫下長安;還是烽燧堡之戰,孤軍困守,不退!不退!不退!他們捨棄性命,不只是為皇帝盡忠,也是為了長安百姓,為了大唐安寧。

可惜了,最後英雄流血又流淚,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立功的犧牲品,發現自己在為國家浴血奮戰時,國家卻拋棄了自己。

這一刻,信仰全部崩塌。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安史叛軍殺向長安,國難當頭時,再也沒有那麼多男兒願意去拋頭顱灑熱血。

這個道理,早在東漢時,有一位大臣就對皇帝說過了。

當時有一小支漢軍,在西域大漠中,獨守孤城,以寥寥數百人,對抗匈奴數萬大軍。要不要去救援?朝臣吵作一團,最後反對救援的一派佔了上風。

皇帝猶豫了,差點要選擇放棄。

這時候,一位大臣挺身而出,說了一段至今讀來依然蕩氣迴腸的話: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誠令權時後無邊事可也,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

將士遠征,危難之際,朝廷如果放棄了他們,如果匈奴再次入侵,誰還願意為我大漢效命?

如此忠貞之言,振聾發聵。

這就是我們本篇要講的,歷史上真實版的“烽燧堡之戰”——十三將士歸玉門。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被遺忘的男主角

在神采飛揚的大漢王朝,有很多赫赫威名的男主角,韓信、張良、周亞夫、衛青、霍去病、李廣、蘇武、張騫、班超……這個名單很長很長,但有一個人,足以撐起男主,名頭卻不大,他叫耿恭。

為啥名氣不大?因為讓他一戰成名的那場戰役,既不是什麼大軍團作戰,他也不是大部隊的將帥,甚至那一仗他也沒打贏。可是恰恰是這場沒有打贏的仗,讓人兩千年後讀來,依然熱血沸騰,驚心動魄,以至於網友都強烈建議拍成電影。

耿恭出生將門,小時候就成了孤兒。《後漢書》說他:慷慨多大略,有將帥才。

從後來的表現看,此人足智多謀,確實是個猛人。然而,他還沒當上將帥,就迎來了一生中的高潮。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軍二代耿恭隨大漢軍隊遠征西域,攻打車師國(位於今天的新疆境內)。只要沒匈奴這種大佬搞事情,我大漢打一個小國家還是很輕鬆的,降服車師後,東漢重置西域都護府。

然後,大軍東歸,班師回朝。

西域留下了兩位留守,耿恭率數百人守金蒲城,關寵率數百人守柳中城,互為犄角之勢,牢牢卡住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防備匈奴侵入西域北道。

這二位的官兒是什麼呢?戊己校尉,比將軍低一級。

在他們之前,有一位前輩,也擔任過類似的職位,不過是副校尉。這位前輩叫陳湯。

嗯,很多人沒聽過他。但說起他的名言,是中國人都知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霸氣的話,現在被各種愛國電影和文章引用,幸好不用付版權費了。

自從陳湯這位西漢猛將斬殺北匈奴郅支單于,並警告“別惹我們,不然有你好果子吃”後,漢匈戰爭消停了一陣。可是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古起來,北方少數民族就特別頑強,看起來被中原王朝打過多次,滅過多次,但過不了多久,又茁壯成長起來,繼續跟南邊的鄰居死磕。

這不,西漢滅亡後,匈奴捲土重來,重新侵入西域。

很多西域小國家又搖擺起來。

說句公道話,這真不怪人家。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是最難受的。我也不想左搖右擺,但是大哥您倒是一直頂住啊,您要是頂不住,自己撤了,那我不搖擺就得滅亡哪!

現在處於這個境地的小國家,叫車師國。

前腳剛被大漢一番蹂躪,俯首稱臣,結果大漢主力軍一走,匈奴又來了,這次更狠,連車師后王都被殺了。史書記載,車師叛漢,其實我覺得不叫叛,是實在沒辦法,只能被匈奴挾持著,一起合圍耿恭來了。

為什麼說這次耿恭面臨的情況,比張小敬他們的第八團更殘酷?因為第八團是幾百人對幾千人,但耿恭所部幾百人,面對的敵人是多少呢?匈奴精兵兩萬。

領兵的大將級別也很高——匈奴左鹿蠡王。

早在匈奴進攻車師時,耿恭就派了三百人前去救援,但這顯然是杯水車薪,三百援軍無一生還。雖然史書沒有具體說,但估計,耿恭手裡還剩下的兵,最多也就三四百人。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站在金浦城牆上,兩萬匈奴鐵騎兵臨城下,耿恭會害怕嗎?

很多歷史書把他說得像神:毫無懼色。

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守軍只有三四百,而且金蒲城不過是西域防線上的一座小城,可不像內地大城一樣牆高基穩。這種情況,沒有人會不怕,我相信耿恭的心裡也會恐懼。

但作為將領,他又不能表現出自己很怕,尤其不能讓對手覺得自己很怕。

於是他站在城頭,對敵軍喊了一嗓子:“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

嗯,硬來守不住,先來一波心理戰。

但匈奴兵可不傻,黑壓壓一片衝了過來。

迎接他們的是漢軍的一陣飛箭。被射中的人馬上發現了異樣——傷口沸騰了起來。

匈奴小夥伴們驚呆了。(虜中矢者,視創皆沸,遂大驚。——後漢書)

這情形讓耿恭之前吹的牛逼瞬間有個可信度:漢軍真的是箭神啊,中箭的人果然生不如死。驚恐之下,只得暫且退去。

其實漢軍不是神,不過是在箭頭上抹了劇毒。

如果說這次是靠的是小聰明,耿恭接下來的操作,就是真正的悍勇了。

這天夜裡,下起了暴風雨。耿恭所部數百人,趁雨打開城門,一路衝鋒到匈奴大營,在對方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一陣砍殺,殺傷甚眾。

匈奴再次震驚了,慌亂之下互相踩踏,潰逃而去。

雖然打了個勝仗,但耿恭明白,匈奴一定會去而復返。金蒲城無法長期固守,於是帶領士兵,退守疏勒城。這是一個漢軍的軍事要塞,依山傍水,易守難攻。

果然,匈奴軍又如潮水般湧來,幾萬人打不過幾百人,誰能嚥下這口氣?左鹿蠡王誓要把疏勒城踏為平地。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孤軍困守,萬死不退

接下來的情形,跟張小敬所在第八團困守烽燧堡很像,但更加慘烈。

耿恭發動城中百姓,與軍人共同守城。匈奴數次進攻而不破,於是將疏勒城上游河流截斷,斷絕城中水源,變攻為圍。按照他們的預想,只待城中糧草斷絕,疏勒城不攻自破。

但,他們顯然低估了大漢將士守城的決心。

耿恭下令在城中挖井,掘到十五丈,仍是黃沙。

怎麼辦?投降嗎?不,在他們的字典裡沒有降字。

在最艱難的日子裡,軍民一度榨馬糞汁解渴。

水井繼續再挖,耿恭立於井邊,向天祈禱:聽聞李廣利將軍征伐大宛,士眾渴乏,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如今我大漢仁德聖明,豈會窮途末路?

說完整理衣冠,向井跪拜。不一會兒,水泉奔湧而出。士卒民眾喜極而泣,相擁歡呼。

這不是編的故事,這是歷史真實的記載。神嗎?挺神的!至少在這支大漢孤軍的心裡,一定覺得有神明護佑。

其實這用地理科學很好解釋,上游水流被截住,而西域多沙土,水自然滲到了地下。

有了水,又可以玩心理戰了。

匈奴在城下頂著炎炎烈日圍城,耿恭帶著士兵在城頭向敵人潑水取樂,明明白白告訴對方:我們水多著呢,你們慢慢圍。

其實這也是故作瀟灑,因為人不是飲水就能飽的,還得吃飯。

城中糧食也告急了。

更讓人絕望的是,朝中傳來消息,皇帝駕崩了,援軍很可能,來不了了。

就在這樣艱難的困境中,耿恭率軍固守孤城數月,從春天守到了秋冬。

最後,糧草完全斷絕,將士們煮盔甲上的皮革吃,煮弓弩上的動物筋腱吃。

戰士們開始一個個死去。

也許在某個瞬間,耿恭想過,要不降了?至少能救兄弟們的命。

但這個危險的念頭剛一閃過,他就會想起,大漢朝之前的那些先輩們。他會想起擊敗匈奴、終於讓我漢人揚眉吐氣的衛青霍去病,他會想起出使匈奴、牧羊十九年而持節不屈的蘇武,會想起他的伯父耿弇,作為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追隨光武帝統一亂世,立下赫赫戰功……

想到這些人,他的信念就越加堅定:大丈夫死則死矣,絕不屈辱賣國。

於是,在如此絕境下,倖存的將士寧死不降,漢軍大旗,在西域疏勒城的牆頭,高高飄揚。有一人在,旗就在!旗在,城就在。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匈奴人也圍得精疲力盡了,於是向耿恭拋來了糖衣炮彈——只要投降,封為白狼王,賞漂亮美女為妻。

耿恭答應得爽快,好啊,讓你們的使者來。

使者來了,耿恭拉到城頭,一刀殺了。割其肉,當著城下匈奴的面,在城牆上烤肉串。

匈奴士兵見了,號哭一片。

千年以後,有位同樣充滿民族氣節的名將,寫了首慷慨激昂的詞,其中兩句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個人大家都知道,他叫岳飛。

說回疏勒城,匈奴單于聽說使者被殺,大怒,增兵攻城。

城裡活下來的人越來越少,但大家依然在堅守。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之前派回求援的部下,他也配擁有姓名,他叫範羌。接下來,這位男二號,要隆重出場了!

一場跨越數千裡的孤軍拯救行動

就在耿恭和將士們困守孤城時,數千裡外的京城洛陽,一場大辯論正在展開。

辯手是皇帝和滿朝文武,辯論主題是,要不要派救兵?放棄還是拯救,這是個難選的選擇題。

反對派的理由很充足,朝廷接到救援消息,離匈奴最初攻城已經過了幾個月,幾百人的守軍,大概率已經犧牲了;就算守軍還活著幾個人,但數千裡馳援,要耗費多少糧草,援軍要傷亡多少?為了救幾個不知死活的人,這個性價比太低。

眼見皇帝就要選擇放棄,司徒鮑昱站了出來,面對皇帝和滿朝文武,說了一段千古名言:

“今使人於危難之地,急而棄之,外則縱蠻夷之暴,內則傷死難之臣。此際若不救之,匈奴如復犯塞為寇,陛下將何以使將?又二部兵人裁各數十,匈奴圍之,歷旬不下,是其寡弱盡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將精騎二千,多其幡幟,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極之兵,必不敢當,四十日間,足還入塞。”(後漢書)

我很少摘抄大段的歷史原文,但這段話,每一個時代,過去,現在,將來,大家都該看看。

壯士不棄國家,國家豈能棄壯士?

這是大義所在,不是利益的衡量。

幸好,新上任的漢章帝,不是《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蓋嘉運,右相,以及玄宗。

皇帝聽了司徒一席話,再無猶豫,立即下令——啟動救援。

公元75年冬天,張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國軍隊共計七千人,旌旗招展,出師西域,接戰友回家。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耿恭部將範羌,這位男二號,就在援軍之中。

忘了交代一句,耿恭被圍於疏勒城的同時,留守西域的另一路漢軍——關寵部被圍困柳中城。

公元76年正月,七千援軍會師柳中城,大敗匈奴與車師聯軍,北匈奴敗走,車師復降。

當時關寵已經戰死,而柳中城與疏勒城,還隔著幾百裡,關鍵是,兩城之間橫亙著天山,天山上積滿冰雪。

還要不要繼續救援?領兵將領打退堂鼓了。

這時候,範羌站了出來:哪怕疏勒城只剩一人,我們也絕不能退,懇請諸君前往。

眾將畏懼雪山天險,不敢向前,於是分兵兩千,由範羌帶領,前去營救。

範羌沒有退,兩千士兵沒有退,他們頂著刺骨寒風,踏著深厚積雪,探路前行,翻越天山,成功到達疏勒城。

城中聽到兵馬聲,以為敵軍來襲。

範羌大呼:我乃範羌,今不辱使命,領援軍前來迎接校尉(耿恭)!

城中將士本已報了必死之心,捨命報國,聽聞援軍至,大喜過望。史書記載:城中皆稱萬歲。開門,共相持涕泣。

這一刻,經歷了絕境的鐵血漢子們,也不禁留下了英雄熱淚。

而城中數百人守軍,援軍到來時,活著的,只剩二十六人。

次日,耿恭率領這二十六位大漢男兒,與援軍一起踏上歸程。

匈奴一路追擊,大漢將士且戰且退。

守軍大半年飢困交加,本就羸弱,加上沿途環境惡劣,等到三月終於回到玉門關時,迴歸的二十六人,唯餘十三人。

這就是感動了中國人幾千年的——十三將士歸玉門。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當代畫家左國順油畫《十三將士歸玉門》

當時駐守玉門關的中郎將,見到十三名勇士,衣衫簍縷,面容枯槁,傷痕累累,但,他們手中緊緊握著自己的武器。

面對這些回家的戰士,中郎將感動不已,親自為他們沐浴更衣,並向皇帝上疏:

“恭以單兵守孤城,當匈奴數萬之眾,連月逾年,心力困盡,鑿山為井,煮弩為糧,出於萬死,無一生之望。前後殺傷醜虜數百千計,卒全忠勇,不為大漢恥,恭之節義,古今未有。宜蒙顯爵,以厲將帥。”

不為大漢恥!

這正是耿恭及將士們堅守孤城的原因,至今讀來,依然讓人心潮澎湃。

《後漢書》的作者范曄,在耿恭傳的最後寫到:

“餘初讀蘇武傳,感其茹毛窮海,不為大漢羞。後覽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覺涕之無從。嗟哉,義重於生,以至是乎!”

西漢有蘇武,東漢有耿恭。義重於生,盡是熱血忠魂。

長安十二時辰:歷史上真實的“烽燧堡之戰”,比劇中更慘烈

西漢兩百多年後,東漢還能再續近兩百年,為何?幾千年來,我們都被稱為漢人,為何?就是因為大漢王朝這些捨身為國的英雄們。

成敗是一時的,但節義,卻能流傳千古,給後人無窮力量!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十九·耿弇列傳第九》

《資治通鑑·卷四十五》

《後漢書·耿弇傳附耿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