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
"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義芳君說茶 | 第650期原創茶說

1.

每年,大約始自八月份中下旬,武夷巖茶的鐵粉們心情一般都比較舒暢。

只因當年季的武夷巖茶新茶總算可以結束“閉關修煉”狀態,開始陸陸續續出現在茶人們的茶桌上。

說新,相對綠茶、白茶等其它茶類來說,其實並不新。

從四、五月份開始採製,到六月份經受“一道火”的淬鍊,再到中秋節前後,經歷“二道火”的焙烤,有的甚至還需要經受“三道火”的反覆焙烤,再經過為期兩至三個多月的“封箱靜置”,這樣前後經過半年多,甚至長達一年多的精製,才總算是蒂熟瓜落。

而“封箱靜置”這個過程,便是今天要說的主人公——退火——一道隱藏在眾多茶人們眼皮底下的一道“非正式”製茶工序。

很多茶人並不真把它當回事,茶剛一焙好,一顆嚐鮮的心早已按捺不住了。其實,這道工序看似不重要,實則並非狗尾續貂,而是大有講究!

"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義芳君說茶 | 第650期原創茶說

1.

每年,大約始自八月份中下旬,武夷巖茶的鐵粉們心情一般都比較舒暢。

只因當年季的武夷巖茶新茶總算可以結束“閉關修煉”狀態,開始陸陸續續出現在茶人們的茶桌上。

說新,相對綠茶、白茶等其它茶類來說,其實並不新。

從四、五月份開始採製,到六月份經受“一道火”的淬鍊,再到中秋節前後,經歷“二道火”的焙烤,有的甚至還需要經受“三道火”的反覆焙烤,再經過為期兩至三個多月的“封箱靜置”,這樣前後經過半年多,甚至長達一年多的精製,才總算是蒂熟瓜落。

而“封箱靜置”這個過程,便是今天要說的主人公——退火——一道隱藏在眾多茶人們眼皮底下的一道“非正式”製茶工序。

很多茶人並不真把它當回事,茶剛一焙好,一顆嚐鮮的心早已按捺不住了。其實,這道工序看似不重要,實則並非狗尾續貂,而是大有講究!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2.

什麼是退火呢?

我們知道,高溫烘焙過的茶葉,往往蒙上了一層火氣,表現在滋味口感上就是明顯的碳火氣。

火氣重,會搶奪了茶葉的真香,湯水入口澀感偏重,有幹喉感,不僅影響我們的滋味品鑑,甚至會影響我們的身體,造成身體上的燥熱。

我們知道,焙火是利用火氣來固化茶葉品質特徵,延長茶葉保質時長,而退火就是讓茶葉的火氣逐步趨於平和,直至消退,讓品質得到固化的茶葉凸顯出自身的真香本味。

好比一個人初出茅廬時,意氣風發,率性而為;久經世事風霜之後,終於明白了世界的邏輯遠非自己想象中那麼簡單,逐漸歸於平淡,追求歷久彌真的生活境界。

退火,可以說是茶葉自我的沉澱與昇華,沉澱精華,祛除浮躁,昇華內質,因而退火後的茶葉滋味比較沒有毛躁感,入口更加滑順柔和,韻味則顯得更加細膩,引人入勝。

可見,長期以來,茶界那句流傳甚廣的“退火後茶葉品質更上一層樓”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退火,便是將茶葉身上的那層浮躁之熱氣祛除,讓茶葉內質吐香秀蕊,撥雲見日。

所以,如果把“退火”看作是打通茶葉品質的最後一公里,其實並不為過!

"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義芳君說茶 | 第650期原創茶說

1.

每年,大約始自八月份中下旬,武夷巖茶的鐵粉們心情一般都比較舒暢。

只因當年季的武夷巖茶新茶總算可以結束“閉關修煉”狀態,開始陸陸續續出現在茶人們的茶桌上。

說新,相對綠茶、白茶等其它茶類來說,其實並不新。

從四、五月份開始採製,到六月份經受“一道火”的淬鍊,再到中秋節前後,經歷“二道火”的焙烤,有的甚至還需要經受“三道火”的反覆焙烤,再經過為期兩至三個多月的“封箱靜置”,這樣前後經過半年多,甚至長達一年多的精製,才總算是蒂熟瓜落。

而“封箱靜置”這個過程,便是今天要說的主人公——退火——一道隱藏在眾多茶人們眼皮底下的一道“非正式”製茶工序。

很多茶人並不真把它當回事,茶剛一焙好,一顆嚐鮮的心早已按捺不住了。其實,這道工序看似不重要,實則並非狗尾續貂,而是大有講究!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2.

什麼是退火呢?

我們知道,高溫烘焙過的茶葉,往往蒙上了一層火氣,表現在滋味口感上就是明顯的碳火氣。

火氣重,會搶奪了茶葉的真香,湯水入口澀感偏重,有幹喉感,不僅影響我們的滋味品鑑,甚至會影響我們的身體,造成身體上的燥熱。

我們知道,焙火是利用火氣來固化茶葉品質特徵,延長茶葉保質時長,而退火就是讓茶葉的火氣逐步趨於平和,直至消退,讓品質得到固化的茶葉凸顯出自身的真香本味。

好比一個人初出茅廬時,意氣風發,率性而為;久經世事風霜之後,終於明白了世界的邏輯遠非自己想象中那麼簡單,逐漸歸於平淡,追求歷久彌真的生活境界。

退火,可以說是茶葉自我的沉澱與昇華,沉澱精華,祛除浮躁,昇華內質,因而退火後的茶葉滋味比較沒有毛躁感,入口更加滑順柔和,韻味則顯得更加細膩,引人入勝。

可見,長期以來,茶界那句流傳甚廣的“退火後茶葉品質更上一層樓”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退火,便是將茶葉身上的那層浮躁之熱氣祛除,讓茶葉內質吐香秀蕊,撥雲見日。

所以,如果把“退火”看作是打通茶葉品質的最後一公里,其實並不為過!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3.

如此,很多人不免產生疑問:是不是所有茶葉都需要退火呢?

非也!

沒有焙火,何來退火一說呢!

在中國六大基本茶類裡,焙火茶最經典的茶類非烏龍茶莫屬了,而烏龍茶裡又唯武夷巖茶馬首是瞻。

有人說,不發酵的綠茶是不需要退火的。其實,這得看綠茶具體的加工工藝,炒青和烘青工藝,建議還是需要適當退一退火氣。

說起武夷巖茶,它的焙火工藝最為關鍵,技術性也最強。從輕火、中火,到中足火,乃至高火、高足火,根據烘焙時間長短及溫度高低變化,武夷巖茶會形成各具特色的香韻,從花香到果香,再到焦糖香,湯色也從橙黃、金黃,再到深黃,逐漸深化,不一而足。

當然,在一些採用天然日晒或陰乾抽溼的茶類,例如:白茶,部分綠茶,是並不存在退火一說的。

"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義芳君說茶 | 第650期原創茶說

1.

每年,大約始自八月份中下旬,武夷巖茶的鐵粉們心情一般都比較舒暢。

只因當年季的武夷巖茶新茶總算可以結束“閉關修煉”狀態,開始陸陸續續出現在茶人們的茶桌上。

說新,相對綠茶、白茶等其它茶類來說,其實並不新。

從四、五月份開始採製,到六月份經受“一道火”的淬鍊,再到中秋節前後,經歷“二道火”的焙烤,有的甚至還需要經受“三道火”的反覆焙烤,再經過為期兩至三個多月的“封箱靜置”,這樣前後經過半年多,甚至長達一年多的精製,才總算是蒂熟瓜落。

而“封箱靜置”這個過程,便是今天要說的主人公——退火——一道隱藏在眾多茶人們眼皮底下的一道“非正式”製茶工序。

很多茶人並不真把它當回事,茶剛一焙好,一顆嚐鮮的心早已按捺不住了。其實,這道工序看似不重要,實則並非狗尾續貂,而是大有講究!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2.

什麼是退火呢?

我們知道,高溫烘焙過的茶葉,往往蒙上了一層火氣,表現在滋味口感上就是明顯的碳火氣。

火氣重,會搶奪了茶葉的真香,湯水入口澀感偏重,有幹喉感,不僅影響我們的滋味品鑑,甚至會影響我們的身體,造成身體上的燥熱。

我們知道,焙火是利用火氣來固化茶葉品質特徵,延長茶葉保質時長,而退火就是讓茶葉的火氣逐步趨於平和,直至消退,讓品質得到固化的茶葉凸顯出自身的真香本味。

好比一個人初出茅廬時,意氣風發,率性而為;久經世事風霜之後,終於明白了世界的邏輯遠非自己想象中那麼簡單,逐漸歸於平淡,追求歷久彌真的生活境界。

退火,可以說是茶葉自我的沉澱與昇華,沉澱精華,祛除浮躁,昇華內質,因而退火後的茶葉滋味比較沒有毛躁感,入口更加滑順柔和,韻味則顯得更加細膩,引人入勝。

可見,長期以來,茶界那句流傳甚廣的“退火後茶葉品質更上一層樓”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退火,便是將茶葉身上的那層浮躁之熱氣祛除,讓茶葉內質吐香秀蕊,撥雲見日。

所以,如果把“退火”看作是打通茶葉品質的最後一公里,其實並不為過!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3.

如此,很多人不免產生疑問:是不是所有茶葉都需要退火呢?

非也!

沒有焙火,何來退火一說呢!

在中國六大基本茶類裡,焙火茶最經典的茶類非烏龍茶莫屬了,而烏龍茶裡又唯武夷巖茶馬首是瞻。

有人說,不發酵的綠茶是不需要退火的。其實,這得看綠茶具體的加工工藝,炒青和烘青工藝,建議還是需要適當退一退火氣。

說起武夷巖茶,它的焙火工藝最為關鍵,技術性也最強。從輕火、中火,到中足火,乃至高火、高足火,根據烘焙時間長短及溫度高低變化,武夷巖茶會形成各具特色的香韻,從花香到果香,再到焦糖香,湯色也從橙黃、金黃,再到深黃,逐漸深化,不一而足。

當然,在一些採用天然日晒或陰乾抽溼的茶類,例如:白茶,部分綠茶,是並不存在退火一說的。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4.

好了,說到這裡,相信很多茶友心裡不免開始犯嘀咕了:這麼多茶類,退火時間怎麼算呀?會一樣嗎?

其實,每一片茶葉的獨一無二,就像每個人一樣,展現了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根據火候高低不同,以及茶葉吃火程度的深淺不一,不同茶類的退火時間並不會千篇一律。

而說到底,不同茶類的最佳退火期,實際上就是它們開始進入最佳品飲期的時間。

一般而言,在正常恰當的儲藏環境下,火功越足的茶,需要退火的時間就越長。

武夷巖茶:輕焙,則一般三個月左右就足夠了;中足火焙的話,可能需要長達半年左右;高足火焙的話,則可以長達一年以上,甚至更久。

閩南烏龍茶:輕焙,則一般半個月至一個月左右;重焙,則一個半月左右。

"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義芳君說茶 | 第650期原創茶說

1.

每年,大約始自八月份中下旬,武夷巖茶的鐵粉們心情一般都比較舒暢。

只因當年季的武夷巖茶新茶總算可以結束“閉關修煉”狀態,開始陸陸續續出現在茶人們的茶桌上。

說新,相對綠茶、白茶等其它茶類來說,其實並不新。

從四、五月份開始採製,到六月份經受“一道火”的淬鍊,再到中秋節前後,經歷“二道火”的焙烤,有的甚至還需要經受“三道火”的反覆焙烤,再經過為期兩至三個多月的“封箱靜置”,這樣前後經過半年多,甚至長達一年多的精製,才總算是蒂熟瓜落。

而“封箱靜置”這個過程,便是今天要說的主人公——退火——一道隱藏在眾多茶人們眼皮底下的一道“非正式”製茶工序。

很多茶人並不真把它當回事,茶剛一焙好,一顆嚐鮮的心早已按捺不住了。其實,這道工序看似不重要,實則並非狗尾續貂,而是大有講究!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2.

什麼是退火呢?

我們知道,高溫烘焙過的茶葉,往往蒙上了一層火氣,表現在滋味口感上就是明顯的碳火氣。

火氣重,會搶奪了茶葉的真香,湯水入口澀感偏重,有幹喉感,不僅影響我們的滋味品鑑,甚至會影響我們的身體,造成身體上的燥熱。

我們知道,焙火是利用火氣來固化茶葉品質特徵,延長茶葉保質時長,而退火就是讓茶葉的火氣逐步趨於平和,直至消退,讓品質得到固化的茶葉凸顯出自身的真香本味。

好比一個人初出茅廬時,意氣風發,率性而為;久經世事風霜之後,終於明白了世界的邏輯遠非自己想象中那麼簡單,逐漸歸於平淡,追求歷久彌真的生活境界。

退火,可以說是茶葉自我的沉澱與昇華,沉澱精華,祛除浮躁,昇華內質,因而退火後的茶葉滋味比較沒有毛躁感,入口更加滑順柔和,韻味則顯得更加細膩,引人入勝。

可見,長期以來,茶界那句流傳甚廣的“退火後茶葉品質更上一層樓”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退火,便是將茶葉身上的那層浮躁之熱氣祛除,讓茶葉內質吐香秀蕊,撥雲見日。

所以,如果把“退火”看作是打通茶葉品質的最後一公里,其實並不為過!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3.

如此,很多人不免產生疑問:是不是所有茶葉都需要退火呢?

非也!

沒有焙火,何來退火一說呢!

在中國六大基本茶類裡,焙火茶最經典的茶類非烏龍茶莫屬了,而烏龍茶裡又唯武夷巖茶馬首是瞻。

有人說,不發酵的綠茶是不需要退火的。其實,這得看綠茶具體的加工工藝,炒青和烘青工藝,建議還是需要適當退一退火氣。

說起武夷巖茶,它的焙火工藝最為關鍵,技術性也最強。從輕火、中火,到中足火,乃至高火、高足火,根據烘焙時間長短及溫度高低變化,武夷巖茶會形成各具特色的香韻,從花香到果香,再到焦糖香,湯色也從橙黃、金黃,再到深黃,逐漸深化,不一而足。

當然,在一些採用天然日晒或陰乾抽溼的茶類,例如:白茶,部分綠茶,是並不存在退火一說的。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4.

好了,說到這裡,相信很多茶友心裡不免開始犯嘀咕了:這麼多茶類,退火時間怎麼算呀?會一樣嗎?

其實,每一片茶葉的獨一無二,就像每個人一樣,展現了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根據火候高低不同,以及茶葉吃火程度的深淺不一,不同茶類的退火時間並不會千篇一律。

而說到底,不同茶類的最佳退火期,實際上就是它們開始進入最佳品飲期的時間。

一般而言,在正常恰當的儲藏環境下,火功越足的茶,需要退火的時間就越長。

武夷巖茶:輕焙,則一般三個月左右就足夠了;中足火焙的話,可能需要長達半年左右;高足火焙的話,則可以長達一年以上,甚至更久。

閩南烏龍茶:輕焙,則一般半個月至一個月左右;重焙,則一個半月左右。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普洱生茶:晒乾一般半個月左右,烘乾則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

烘青、炒青綠茶:一般一週左右。

紅茶:根據焙火程度,一般兩至三個月左右。

這裡,順帶提一下以普洱熟茶為代表的後發酵茶類,一般壓制好後也是靜置陳放一至兩年後,等堆味消退後,才陸續啟喝。

如此,每一位真正的愛茶人,更需要重視起這道看似“微不足道”的工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適時、耐心的等待,你的愛茶就有可能煥發出一股全新的氣質,讓你驚豔不已!

本文由義芳君原創撰寫,每日分享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

瞭解更多茶知識,請關注私信義芳君,有問必答!

"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義芳君說茶 | 第650期原創茶說

1.

每年,大約始自八月份中下旬,武夷巖茶的鐵粉們心情一般都比較舒暢。

只因當年季的武夷巖茶新茶總算可以結束“閉關修煉”狀態,開始陸陸續續出現在茶人們的茶桌上。

說新,相對綠茶、白茶等其它茶類來說,其實並不新。

從四、五月份開始採製,到六月份經受“一道火”的淬鍊,再到中秋節前後,經歷“二道火”的焙烤,有的甚至還需要經受“三道火”的反覆焙烤,再經過為期兩至三個多月的“封箱靜置”,這樣前後經過半年多,甚至長達一年多的精製,才總算是蒂熟瓜落。

而“封箱靜置”這個過程,便是今天要說的主人公——退火——一道隱藏在眾多茶人們眼皮底下的一道“非正式”製茶工序。

很多茶人並不真把它當回事,茶剛一焙好,一顆嚐鮮的心早已按捺不住了。其實,這道工序看似不重要,實則並非狗尾續貂,而是大有講究!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2.

什麼是退火呢?

我們知道,高溫烘焙過的茶葉,往往蒙上了一層火氣,表現在滋味口感上就是明顯的碳火氣。

火氣重,會搶奪了茶葉的真香,湯水入口澀感偏重,有幹喉感,不僅影響我們的滋味品鑑,甚至會影響我們的身體,造成身體上的燥熱。

我們知道,焙火是利用火氣來固化茶葉品質特徵,延長茶葉保質時長,而退火就是讓茶葉的火氣逐步趨於平和,直至消退,讓品質得到固化的茶葉凸顯出自身的真香本味。

好比一個人初出茅廬時,意氣風發,率性而為;久經世事風霜之後,終於明白了世界的邏輯遠非自己想象中那麼簡單,逐漸歸於平淡,追求歷久彌真的生活境界。

退火,可以說是茶葉自我的沉澱與昇華,沉澱精華,祛除浮躁,昇華內質,因而退火後的茶葉滋味比較沒有毛躁感,入口更加滑順柔和,韻味則顯得更加細膩,引人入勝。

可見,長期以來,茶界那句流傳甚廣的“退火後茶葉品質更上一層樓”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所謂,不畏浮雲遮望眼。退火,便是將茶葉身上的那層浮躁之熱氣祛除,讓茶葉內質吐香秀蕊,撥雲見日。

所以,如果把“退火”看作是打通茶葉品質的最後一公里,其實並不為過!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3.

如此,很多人不免產生疑問:是不是所有茶葉都需要退火呢?

非也!

沒有焙火,何來退火一說呢!

在中國六大基本茶類裡,焙火茶最經典的茶類非烏龍茶莫屬了,而烏龍茶裡又唯武夷巖茶馬首是瞻。

有人說,不發酵的綠茶是不需要退火的。其實,這得看綠茶具體的加工工藝,炒青和烘青工藝,建議還是需要適當退一退火氣。

說起武夷巖茶,它的焙火工藝最為關鍵,技術性也最強。從輕火、中火,到中足火,乃至高火、高足火,根據烘焙時間長短及溫度高低變化,武夷巖茶會形成各具特色的香韻,從花香到果香,再到焦糖香,湯色也從橙黃、金黃,再到深黃,逐漸深化,不一而足。

當然,在一些採用天然日晒或陰乾抽溼的茶類,例如:白茶,部分綠茶,是並不存在退火一說的。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4.

好了,說到這裡,相信很多茶友心裡不免開始犯嘀咕了:這麼多茶類,退火時間怎麼算呀?會一樣嗎?

其實,每一片茶葉的獨一無二,就像每個人一樣,展現了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根據火候高低不同,以及茶葉吃火程度的深淺不一,不同茶類的退火時間並不會千篇一律。

而說到底,不同茶類的最佳退火期,實際上就是它們開始進入最佳品飲期的時間。

一般而言,在正常恰當的儲藏環境下,火功越足的茶,需要退火的時間就越長。

武夷巖茶:輕焙,則一般三個月左右就足夠了;中足火焙的話,可能需要長達半年左右;高足火焙的話,則可以長達一年以上,甚至更久。

閩南烏龍茶:輕焙,則一般半個月至一個月左右;重焙,則一個半月左右。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普洱生茶:晒乾一般半個月左右,烘乾則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

烘青、炒青綠茶:一般一週左右。

紅茶:根據焙火程度,一般兩至三個月左右。

這裡,順帶提一下以普洱熟茶為代表的後發酵茶類,一般壓制好後也是靜置陳放一至兩年後,等堆味消退後,才陸續啟喝。

如此,每一位真正的愛茶人,更需要重視起這道看似“微不足道”的工序,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適時、耐心的等待,你的愛茶就有可能煥發出一股全新的氣質,讓你驚豔不已!

本文由義芳君原創撰寫,每日分享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

瞭解更多茶知識,請關注私信義芳君,有問必答!

茶葉為什麼最好退火後再開喝?這幾點原因,老茶人說得很實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