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躥”的古樹茶 價格大漲4成,百萬收入茶農隱現

古樹茶 種植業 普洱 21財經搜索 2017-05-05

本報記者葉麥穗西雙版納報道

農林側改革投融調研—小鎮與金融(三)

2月初,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其中拓展農業產業價值鏈中第一條即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產業。

發展路徑上又將產業園區模式作為主線。“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遊+’‘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農林+旅遊”的發展模式逐漸在山區凸顯,有的是自然融合,有的是地方政府牽頭推進,觀光相關的小鎮經濟也同時崛起,成為輿論和資本追逐的熱點。這些以“小鎮”為單位的產業崛起有些是政府規劃為主導,但更多是起源於本土特性的農林項目繁茂下的自然衍生,但背後,必然蘊含了資本與金融的力量。

每年春季是雲南各大茶山最繁忙的季節,各地來的茶商佈滿了雲南的各大茶山,有點名氣的古樹茶早就被早到的茶商團團圍住。剛剛開年,一株老班章茶王樹成交價32萬元/公斤的消息,在網絡上迅速發酵。消息稱這棵老班章茶王樹頭春茶是被來自山東的一個“土豪”,直接拎著一箱人民幣,提前支付了“包採”費用。雖然隨後西雙版納茶業協會對此事進行了快速闢謠,但古樹茶價格飛漲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每一棵茶樹都是搖錢樹,通常來說上百年的古樹茶,單棵可以產出毛茶五六公斤,按照今年1800元/公斤的收購價,一棵樹可以給茶農帶來一萬元的收入。”易武茶商協會會長、祥源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錫端介紹。

古樹茶已被搶空

2017年初,受到氣候影響,茶產量出現下降,茶葉收購價格相比2016年上漲了近4成。毛茶價格暴漲,2007年普洱茶爆炒後的魅影尚未散盡,今年會不會重蹈2007的覆轍?

十年前,普洱茶因過度爆炒,導致價格猛跌,大量資金遭遇“悶殺”,而這一波新的炒茶客又在接力新一輪的炒作。

“我家的毛茶早就被訂購一空了,今年的價格確實不低,一斤毛茶起碼在1800元/公斤,相比去年的1300元/公斤,上漲了近4成。這是2007年以來,茶價漲幅最大的一年。”在雲南傳統茶區易武落水洞,一家黃姓村民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即使價格上漲得如此驚人,依然是一茶難求。

“目前碰到的問題不是銷路,而是沒有足夠的幫手幫忙採茶。我們家連60歲的老人都上山了。採茶工一天最低的工資是150元/天,熟手的價格更高。”不過即使人工費猛漲,但依然僱不到人,不少茶農不得不僱傭老撾的工人。

“2007年是雞犬升天,現在是稀缺古樹茶一枝獨秀,今年普遍上漲30%以上,有些名貴的品種的漲幅已經翻了一倍。價格高得離譜,毛茶價格比成品還貴,我們今年到現在還沒有拿料,準備觀察一段時間再說。”易武茶商協會會長、祥源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錫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

大圓普洱交易中心副總裁張贏鴻的觀點是,今年茶市的表現的確出人意料。主要原因是今年開年天氣遭遇寒流,茶樹發芽晚、發芽少;其次是追求古樹茶的投資人越來越多,導致古樹茶走俏。不過和2007年雞犬升天、遍地開花不同,今年的大漲主要集中在優質的古樹茶。

茶商趙俊(化名)是甘肅來的“炒茶客”,比較忌諱“炒茶”兩個字。他認為自己是投資,“做茶葉投資差不多5年了,以前是愛喝茶,後來逐步加入投資行列。古樹茶有古樹茶的價值,特別是300年以上的古樹茶,數量本來就不多,再加上名山頭打底,比如眾所周知的班章,價格自然不菲。現在的古樹茶就跟茅臺酒是一個道理,金融屬性已經大於產品屬性。易武、班章地區的古樹茶,從2015年開始,每年的漲幅都在30%以上,比投資樓市的效益並不見得差。”趙俊表示。

“的確如此,現在投資古樹茶的人越來越多,僅我們的網站,每天的成交量都在七八億元,市場單日平均總市值達到了80億元,一年的累計成交額達到了1300億,實現交割50多噸。”張贏鴻補充。

古茶樹改變寨子生活

普洱茶的熱銷,也改變了茶山和茶農的經濟生態。

和一般地區山腳下富裕,山上窮的情況剛好相反,在雲南的茶山是山上富裕,山腳下窮。

“山上的主要作物是茶樹,而山下的作物是香蕉,兩者的經濟價值不言而喻。”一名茶農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的確,沿路觀察發現,相比山腳下的簡易房,山上的房屋則多是小別墅,離山頂越近,房屋越豪華。

“每一棵茶樹都是搖錢樹,一棵普通的茶樹,可以產5到6公斤的鮮葉,可以製成1公斤左右的毛茶。如果是古樹茶,特別是百年以上的古樹茶,則可以產20到30公斤的鮮葉,也就是5到6公斤的毛茶,按照今年1800元/公斤的價格計算,每一株古樹茶可以給茶農帶來一萬元的收入。如果家裡有100棵古樹茶,那每年的收入就可以達到100萬,不比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賺的少。易武山地區七村八寨的茶農年收入百萬的並不在少數。”吳錫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和印象中茶農樸素的氣質相反,年青一代的茶農都非常時髦。

在麻黑寨和落水洞兩個寨子裡,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茶農幾乎是清一色的新款Iphone。茶農張永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幾年隨著普洱茶的重新熱炒,自己家已經買了三部車了,越野車用於上山採茶,皮卡車用來送貨,還有一部豐田作為家用。

而在鎮上,更是家家戶戶前店後場的模式,茶已經成為這個鎮的血液。

“以前家裡還養豬,現在全部都改成種茶了。以前我哥在昆明打工,現在普洱茶熱了,他也和我嫂子回到了易武從事種茶工作。”陳陽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除了茶商之外,茶山遊也成為了雲南旅遊的重要一環。三四月份易武的酒店已經是一房難求,此外勐海的布朗山地區則早在一個月前已經沒有客房了。

祥源茶業董事長兼總經理鄧增永介紹,隨著2010年,景洪市提出從觀光遊向休閒度假遊轉變,該公司正在開發集茶山、民族風情、動植物資源多樣性的旅遊線路,從景洪市經孟倫植物園,到茶山再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望天樹。目前,該集團已在西雙版納投資了酒店。每年的鬥茶會的名氣已經逐漸趕上潑水節。

茶山不僅吸引了中國遊客,也吸引了不少海外遊客,在古茶馬古道上,遍佈了來自英國、荷蘭、比利時、美國、加拿大各個地區的人群。

此外雲南白藥、勐海雨林古茶坊茶葉、陳生記等茶企也將種茶、製茶基地逐漸和旅遊相結合。(編輯:李伊琳,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