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
"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年頭,有不少奇葩的事兒。

就連喝茶,也是趣事多多,一旦你多關注幾位茶掌櫃,多看幾次他們發表的動態,總能獲得一些額外的驚喜。

當然,更多的時候,這些驚喜是驚嚇。

尤其是茶類與茶類之間的概念,被強行張冠李戴後,你就會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喝個茶,難道就不能走點心嗎?

譬如,非要將“幹倉”這個詞強加給老白茶。

"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年頭,有不少奇葩的事兒。

就連喝茶,也是趣事多多,一旦你多關注幾位茶掌櫃,多看幾次他們發表的動態,總能獲得一些額外的驚喜。

當然,更多的時候,這些驚喜是驚嚇。

尤其是茶類與茶類之間的概念,被強行張冠李戴後,你就會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喝個茶,難道就不能走點心嗎?

譬如,非要將“幹倉”這個詞強加給老白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幹倉老白茶,都要成為某些掌櫃的老梗,動不動就開始宣傳,“我這老白茶幹倉陳化了*年……”

就此打住,白茶是沒有幹倉的概念。

幹倉,是普洱茶的概念,與幹倉相對的,是溼倉。

因為倉儲乾燥度的不同,才有了幹倉和溼倉的差別。而白茶的保存,是要求絕對的乾燥度,最好能控制在45%左右,本就應該乾燥保存的白茶,怎地幹倉反而成了一大宣傳點?

顯然,這是偷換概念,把白茶應該做到的乾燥保存,當成了一大賣點進行宣傳,未免有些太欺負茶客們不懂行。

類似的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的做法,在茶圈也不少見。

"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年頭,有不少奇葩的事兒。

就連喝茶,也是趣事多多,一旦你多關注幾位茶掌櫃,多看幾次他們發表的動態,總能獲得一些額外的驚喜。

當然,更多的時候,這些驚喜是驚嚇。

尤其是茶類與茶類之間的概念,被強行張冠李戴後,你就會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喝個茶,難道就不能走點心嗎?

譬如,非要將“幹倉”這個詞強加給老白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幹倉老白茶,都要成為某些掌櫃的老梗,動不動就開始宣傳,“我這老白茶幹倉陳化了*年……”

就此打住,白茶是沒有幹倉的概念。

幹倉,是普洱茶的概念,與幹倉相對的,是溼倉。

因為倉儲乾燥度的不同,才有了幹倉和溼倉的差別。而白茶的保存,是要求絕對的乾燥度,最好能控制在45%左右,本就應該乾燥保存的白茶,怎地幹倉反而成了一大宣傳點?

顯然,這是偷換概念,把白茶應該做到的乾燥保存,當成了一大賣點進行宣傳,未免有些太欺負茶客們不懂行。

類似的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的做法,在茶圈也不少見。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2》

普洱茶什麼時候也開始追求巖韻?

普洱茶有巖韻?又是一概念的套用。混跡茶圈超過一年的朋友都知道,巖韻是武夷巖茶的專屬,它成為了武夷巖茶最大的標籤,同時也是具趣味性的一個詞彙。

當然,這中間沒有普洱茶啥事兒。

何為巖韻?

某百科給的解釋是——武夷巖茶味甘澤而氣馥郁,不同巖茶品種有不同的喉韻特徵。

現在圈內,給巖韻的解釋,可分為以下兩種。

巖韻也指“巖骨花香”,是武夷巖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適宜的茶樹品種、良好的栽培技術和傳統而科學的製作工藝等綜合形成的香氣和滋味。

巖韻是一種有物質基礎的氣質,具體可表現為香氣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潤滑甘爽,飲後有齒頰留香的感覺。

"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年頭,有不少奇葩的事兒。

就連喝茶,也是趣事多多,一旦你多關注幾位茶掌櫃,多看幾次他們發表的動態,總能獲得一些額外的驚喜。

當然,更多的時候,這些驚喜是驚嚇。

尤其是茶類與茶類之間的概念,被強行張冠李戴後,你就會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喝個茶,難道就不能走點心嗎?

譬如,非要將“幹倉”這個詞強加給老白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幹倉老白茶,都要成為某些掌櫃的老梗,動不動就開始宣傳,“我這老白茶幹倉陳化了*年……”

就此打住,白茶是沒有幹倉的概念。

幹倉,是普洱茶的概念,與幹倉相對的,是溼倉。

因為倉儲乾燥度的不同,才有了幹倉和溼倉的差別。而白茶的保存,是要求絕對的乾燥度,最好能控制在45%左右,本就應該乾燥保存的白茶,怎地幹倉反而成了一大宣傳點?

顯然,這是偷換概念,把白茶應該做到的乾燥保存,當成了一大賣點進行宣傳,未免有些太欺負茶客們不懂行。

類似的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的做法,在茶圈也不少見。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2》

普洱茶什麼時候也開始追求巖韻?

普洱茶有巖韻?又是一概念的套用。混跡茶圈超過一年的朋友都知道,巖韻是武夷巖茶的專屬,它成為了武夷巖茶最大的標籤,同時也是具趣味性的一個詞彙。

當然,這中間沒有普洱茶啥事兒。

何為巖韻?

某百科給的解釋是——武夷巖茶味甘澤而氣馥郁,不同巖茶品種有不同的喉韻特徵。

現在圈內,給巖韻的解釋,可分為以下兩種。

巖韻也指“巖骨花香”,是武夷巖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適宜的茶樹品種、良好的栽培技術和傳統而科學的製作工藝等綜合形成的香氣和滋味。

巖韻是一種有物質基礎的氣質,具體可表現為香氣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潤滑甘爽,飲後有齒頰留香的感覺。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而前人給出的巖韻解釋,更是入木三分。

巖韻,可解讀為“香、清、甘、活”四個層面。也就是巖茶,它喝起來是要有香氣的,不僅杯蓋上能捕捉到香氣,更要在湯水裡可以感受到。同時出湯要清冽、清透、清爽、清純,湯水甘甜,喝到嘴裡要有活力,重水重香,是巖韻的精髓。

巖韻的形成,與武夷巖茶“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種植特點密切關聯,唯有丹山碧水的武夷山風景區內,才能孕育出獨特的香氣、滋味特點。

巖韻,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別無分號。

至於普洱茶為什麼要講究巖韻,最最最善意的猜測,是有人覺得巖韻這個概念好,高大上,套用到普洱茶身上很不錯。

然,普洱茶的成功,完全不需要複製巖茶,它有自己獨特的消費主張。

若是沒學好,反倒成了東施效顰。故而,奉勸那些掌櫃們,好好喝茶,普洱茶很有特點,完全沒必要套用別人的吧成功。比如,老班章茶的剛猛與霸氣,易武茶的溫柔與繾綣,都是不可替代的好處, 實在沒必要再模仿他茶。

"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年頭,有不少奇葩的事兒。

就連喝茶,也是趣事多多,一旦你多關注幾位茶掌櫃,多看幾次他們發表的動態,總能獲得一些額外的驚喜。

當然,更多的時候,這些驚喜是驚嚇。

尤其是茶類與茶類之間的概念,被強行張冠李戴後,你就會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喝個茶,難道就不能走點心嗎?

譬如,非要將“幹倉”這個詞強加給老白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幹倉老白茶,都要成為某些掌櫃的老梗,動不動就開始宣傳,“我這老白茶幹倉陳化了*年……”

就此打住,白茶是沒有幹倉的概念。

幹倉,是普洱茶的概念,與幹倉相對的,是溼倉。

因為倉儲乾燥度的不同,才有了幹倉和溼倉的差別。而白茶的保存,是要求絕對的乾燥度,最好能控制在45%左右,本就應該乾燥保存的白茶,怎地幹倉反而成了一大宣傳點?

顯然,這是偷換概念,把白茶應該做到的乾燥保存,當成了一大賣點進行宣傳,未免有些太欺負茶客們不懂行。

類似的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的做法,在茶圈也不少見。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2》

普洱茶什麼時候也開始追求巖韻?

普洱茶有巖韻?又是一概念的套用。混跡茶圈超過一年的朋友都知道,巖韻是武夷巖茶的專屬,它成為了武夷巖茶最大的標籤,同時也是具趣味性的一個詞彙。

當然,這中間沒有普洱茶啥事兒。

何為巖韻?

某百科給的解釋是——武夷巖茶味甘澤而氣馥郁,不同巖茶品種有不同的喉韻特徵。

現在圈內,給巖韻的解釋,可分為以下兩種。

巖韻也指“巖骨花香”,是武夷巖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適宜的茶樹品種、良好的栽培技術和傳統而科學的製作工藝等綜合形成的香氣和滋味。

巖韻是一種有物質基礎的氣質,具體可表現為香氣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潤滑甘爽,飲後有齒頰留香的感覺。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而前人給出的巖韻解釋,更是入木三分。

巖韻,可解讀為“香、清、甘、活”四個層面。也就是巖茶,它喝起來是要有香氣的,不僅杯蓋上能捕捉到香氣,更要在湯水裡可以感受到。同時出湯要清冽、清透、清爽、清純,湯水甘甜,喝到嘴裡要有活力,重水重香,是巖韻的精髓。

巖韻的形成,與武夷巖茶“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種植特點密切關聯,唯有丹山碧水的武夷山風景區內,才能孕育出獨特的香氣、滋味特點。

巖韻,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別無分號。

至於普洱茶為什麼要講究巖韻,最最最善意的猜測,是有人覺得巖韻這個概念好,高大上,套用到普洱茶身上很不錯。

然,普洱茶的成功,完全不需要複製巖茶,它有自己獨特的消費主張。

若是沒學好,反倒成了東施效顰。故而,奉勸那些掌櫃們,好好喝茶,普洱茶很有特點,完全沒必要套用別人的吧成功。比如,老班章茶的剛猛與霸氣,易武茶的溫柔與繾綣,都是不可替代的好處, 實在沒必要再模仿他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3》

古樹滿天飛,不論什麼茶都要冠以古樹的名稱!

古樹,即樹齡不低於百年的茶樹。

這一概念,在普洱茶當中打得火熱。現如今,喜歡喝茶的朋友,一聽古樹茶,都知道說的是普洱茶,要是前頭在加上幾個著名的山頭,這可了不得,它將意味著高價,隨便也能賣出四位數、五位數一公斤的價格。譬如,老班章古樹茶、易武古樹茶、冰島古樹茶……

名山頭與古樹茶一相逢,便可令人聯想起那句詩——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古樹茶的概念,在普洱茶中很成功。

但凡是成功的經驗,都會被“借鑑”。這不,近些年茶界的後起之秀——白茶,也興了古樹茶的概念。

然,白茶是不說古樹茶概念的。

白茶有荒野茶,卻不會提倡古樹茶。

"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年頭,有不少奇葩的事兒。

就連喝茶,也是趣事多多,一旦你多關注幾位茶掌櫃,多看幾次他們發表的動態,總能獲得一些額外的驚喜。

當然,更多的時候,這些驚喜是驚嚇。

尤其是茶類與茶類之間的概念,被強行張冠李戴後,你就會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喝個茶,難道就不能走點心嗎?

譬如,非要將“幹倉”這個詞強加給老白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幹倉老白茶,都要成為某些掌櫃的老梗,動不動就開始宣傳,“我這老白茶幹倉陳化了*年……”

就此打住,白茶是沒有幹倉的概念。

幹倉,是普洱茶的概念,與幹倉相對的,是溼倉。

因為倉儲乾燥度的不同,才有了幹倉和溼倉的差別。而白茶的保存,是要求絕對的乾燥度,最好能控制在45%左右,本就應該乾燥保存的白茶,怎地幹倉反而成了一大宣傳點?

顯然,這是偷換概念,把白茶應該做到的乾燥保存,當成了一大賣點進行宣傳,未免有些太欺負茶客們不懂行。

類似的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的做法,在茶圈也不少見。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2》

普洱茶什麼時候也開始追求巖韻?

普洱茶有巖韻?又是一概念的套用。混跡茶圈超過一年的朋友都知道,巖韻是武夷巖茶的專屬,它成為了武夷巖茶最大的標籤,同時也是具趣味性的一個詞彙。

當然,這中間沒有普洱茶啥事兒。

何為巖韻?

某百科給的解釋是——武夷巖茶味甘澤而氣馥郁,不同巖茶品種有不同的喉韻特徵。

現在圈內,給巖韻的解釋,可分為以下兩種。

巖韻也指“巖骨花香”,是武夷巖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適宜的茶樹品種、良好的栽培技術和傳統而科學的製作工藝等綜合形成的香氣和滋味。

巖韻是一種有物質基礎的氣質,具體可表現為香氣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潤滑甘爽,飲後有齒頰留香的感覺。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而前人給出的巖韻解釋,更是入木三分。

巖韻,可解讀為“香、清、甘、活”四個層面。也就是巖茶,它喝起來是要有香氣的,不僅杯蓋上能捕捉到香氣,更要在湯水裡可以感受到。同時出湯要清冽、清透、清爽、清純,湯水甘甜,喝到嘴裡要有活力,重水重香,是巖韻的精髓。

巖韻的形成,與武夷巖茶“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種植特點密切關聯,唯有丹山碧水的武夷山風景區內,才能孕育出獨特的香氣、滋味特點。

巖韻,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別無分號。

至於普洱茶為什麼要講究巖韻,最最最善意的猜測,是有人覺得巖韻這個概念好,高大上,套用到普洱茶身上很不錯。

然,普洱茶的成功,完全不需要複製巖茶,它有自己獨特的消費主張。

若是沒學好,反倒成了東施效顰。故而,奉勸那些掌櫃們,好好喝茶,普洱茶很有特點,完全沒必要套用別人的吧成功。比如,老班章茶的剛猛與霸氣,易武茶的溫柔與繾綣,都是不可替代的好處, 實在沒必要再模仿他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3》

古樹滿天飛,不論什麼茶都要冠以古樹的名稱!

古樹,即樹齡不低於百年的茶樹。

這一概念,在普洱茶當中打得火熱。現如今,喜歡喝茶的朋友,一聽古樹茶,都知道說的是普洱茶,要是前頭在加上幾個著名的山頭,這可了不得,它將意味著高價,隨便也能賣出四位數、五位數一公斤的價格。譬如,老班章古樹茶、易武古樹茶、冰島古樹茶……

名山頭與古樹茶一相逢,便可令人聯想起那句詩——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古樹茶的概念,在普洱茶中很成功。

但凡是成功的經驗,都會被“借鑑”。這不,近些年茶界的後起之秀——白茶,也興了古樹茶的概念。

然,白茶是不說古樹茶概念的。

白茶有荒野茶,卻不會提倡古樹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在巖茶當中,有樹齡的說法,根據樹齡會分為高叢、老叢,但跟雲南古樹動轍五百一千年的樹齡,完全沒法比,揚長避短,巖茶中也不會有古樹茶的概念。

與其宣傳古樹茶,倒不如側重於巖茶的製作工藝,這中間的可塑性,還更強,可發展前景,還更廣闊。

還有紅茶,也曾聽某掌櫃宣傳過古樹茶的概念,

“我這茶,是在深山裡的茶,算是古樹茶了……”

結果一喝所謂的古樹紅茶,表現並不咋樣,湯水單薄,少醇厚度。香氣麼,也只是熟悉的蜜薯香,並無其他。

古樹,並沒有給紅茶加分多少,倒是紅茶的工藝,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紅茶與紅茶之前對比工藝,還更有趣些。

古樹茶,只能成為短暫的狂歡,某些茶類的獨特賣點,六大茶類中要都提古樹茶的概念,喝茶還有什麼意思呢。

"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年頭,有不少奇葩的事兒。

就連喝茶,也是趣事多多,一旦你多關注幾位茶掌櫃,多看幾次他們發表的動態,總能獲得一些額外的驚喜。

當然,更多的時候,這些驚喜是驚嚇。

尤其是茶類與茶類之間的概念,被強行張冠李戴後,你就會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喝個茶,難道就不能走點心嗎?

譬如,非要將“幹倉”這個詞強加給老白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幹倉老白茶,都要成為某些掌櫃的老梗,動不動就開始宣傳,“我這老白茶幹倉陳化了*年……”

就此打住,白茶是沒有幹倉的概念。

幹倉,是普洱茶的概念,與幹倉相對的,是溼倉。

因為倉儲乾燥度的不同,才有了幹倉和溼倉的差別。而白茶的保存,是要求絕對的乾燥度,最好能控制在45%左右,本就應該乾燥保存的白茶,怎地幹倉反而成了一大宣傳點?

顯然,這是偷換概念,把白茶應該做到的乾燥保存,當成了一大賣點進行宣傳,未免有些太欺負茶客們不懂行。

類似的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的做法,在茶圈也不少見。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2》

普洱茶什麼時候也開始追求巖韻?

普洱茶有巖韻?又是一概念的套用。混跡茶圈超過一年的朋友都知道,巖韻是武夷巖茶的專屬,它成為了武夷巖茶最大的標籤,同時也是具趣味性的一個詞彙。

當然,這中間沒有普洱茶啥事兒。

何為巖韻?

某百科給的解釋是——武夷巖茶味甘澤而氣馥郁,不同巖茶品種有不同的喉韻特徵。

現在圈內,給巖韻的解釋,可分為以下兩種。

巖韻也指“巖骨花香”,是武夷巖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適宜的茶樹品種、良好的栽培技術和傳統而科學的製作工藝等綜合形成的香氣和滋味。

巖韻是一種有物質基礎的氣質,具體可表現為香氣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潤滑甘爽,飲後有齒頰留香的感覺。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而前人給出的巖韻解釋,更是入木三分。

巖韻,可解讀為“香、清、甘、活”四個層面。也就是巖茶,它喝起來是要有香氣的,不僅杯蓋上能捕捉到香氣,更要在湯水裡可以感受到。同時出湯要清冽、清透、清爽、清純,湯水甘甜,喝到嘴裡要有活力,重水重香,是巖韻的精髓。

巖韻的形成,與武夷巖茶“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種植特點密切關聯,唯有丹山碧水的武夷山風景區內,才能孕育出獨特的香氣、滋味特點。

巖韻,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別無分號。

至於普洱茶為什麼要講究巖韻,最最最善意的猜測,是有人覺得巖韻這個概念好,高大上,套用到普洱茶身上很不錯。

然,普洱茶的成功,完全不需要複製巖茶,它有自己獨特的消費主張。

若是沒學好,反倒成了東施效顰。故而,奉勸那些掌櫃們,好好喝茶,普洱茶很有特點,完全沒必要套用別人的吧成功。比如,老班章茶的剛猛與霸氣,易武茶的溫柔與繾綣,都是不可替代的好處, 實在沒必要再模仿他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3》

古樹滿天飛,不論什麼茶都要冠以古樹的名稱!

古樹,即樹齡不低於百年的茶樹。

這一概念,在普洱茶當中打得火熱。現如今,喜歡喝茶的朋友,一聽古樹茶,都知道說的是普洱茶,要是前頭在加上幾個著名的山頭,這可了不得,它將意味著高價,隨便也能賣出四位數、五位數一公斤的價格。譬如,老班章古樹茶、易武古樹茶、冰島古樹茶……

名山頭與古樹茶一相逢,便可令人聯想起那句詩——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古樹茶的概念,在普洱茶中很成功。

但凡是成功的經驗,都會被“借鑑”。這不,近些年茶界的後起之秀——白茶,也興了古樹茶的概念。

然,白茶是不說古樹茶概念的。

白茶有荒野茶,卻不會提倡古樹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在巖茶當中,有樹齡的說法,根據樹齡會分為高叢、老叢,但跟雲南古樹動轍五百一千年的樹齡,完全沒法比,揚長避短,巖茶中也不會有古樹茶的概念。

與其宣傳古樹茶,倒不如側重於巖茶的製作工藝,這中間的可塑性,還更強,可發展前景,還更廣闊。

還有紅茶,也曾聽某掌櫃宣傳過古樹茶的概念,

“我這茶,是在深山裡的茶,算是古樹茶了……”

結果一喝所謂的古樹紅茶,表現並不咋樣,湯水單薄,少醇厚度。香氣麼,也只是熟悉的蜜薯香,並無其他。

古樹,並沒有給紅茶加分多少,倒是紅茶的工藝,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紅茶與紅茶之前對比工藝,還更有趣些。

古樹茶,只能成為短暫的狂歡,某些茶類的獨特賣點,六大茶類中要都提古樹茶的概念,喝茶還有什麼意思呢。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4》

白茶年份隨便標註,更是任性!

人有多大膽,白茶年份就有多高!近來看到的某些“老白茶”個人介紹,的確把人嚇的夠嗆,難免要感慨一句——做舊都不帶害怕的!

最開始的三年、五年、十年做舊老白茶,都只能算是小試牛刀,還不算太過分。

可近來看到的做舊老白茶年份,卻有些把牛皮吹破的意思。

一看年份,十年都算少,現在都誇張地上升到二十年、三十年的年份上。

再結合這些“老白茶”的形態,更是驚悚萬分。

有的,包的像塊磚頭似的,外頭用金色的鋁箔紙包裹好,美其名曰——金磚,看到倒有些像巧克力的包裝。撕開金燦燦的外衣,“老白茶”的廬山真面目還真有夠嚇人的,漆黑一片, 毫無生機,一看就是做舊過頭,導致色素都被氧化,除了黑色,只有黑色。

有的,還被做成了陽春麵般的造型,紙筒包裹著,一圓柱體。揭開白棉紙,裡頭的茶葉同樣是黑黢黢的一片,十分怪異。同樣,又是做舊的創傷後遺症。

"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年頭,有不少奇葩的事兒。

就連喝茶,也是趣事多多,一旦你多關注幾位茶掌櫃,多看幾次他們發表的動態,總能獲得一些額外的驚喜。

當然,更多的時候,這些驚喜是驚嚇。

尤其是茶類與茶類之間的概念,被強行張冠李戴後,你就會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喝個茶,難道就不能走點心嗎?

譬如,非要將“幹倉”這個詞強加給老白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幹倉老白茶,都要成為某些掌櫃的老梗,動不動就開始宣傳,“我這老白茶幹倉陳化了*年……”

就此打住,白茶是沒有幹倉的概念。

幹倉,是普洱茶的概念,與幹倉相對的,是溼倉。

因為倉儲乾燥度的不同,才有了幹倉和溼倉的差別。而白茶的保存,是要求絕對的乾燥度,最好能控制在45%左右,本就應該乾燥保存的白茶,怎地幹倉反而成了一大宣傳點?

顯然,這是偷換概念,把白茶應該做到的乾燥保存,當成了一大賣點進行宣傳,未免有些太欺負茶客們不懂行。

類似的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的做法,在茶圈也不少見。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2》

普洱茶什麼時候也開始追求巖韻?

普洱茶有巖韻?又是一概念的套用。混跡茶圈超過一年的朋友都知道,巖韻是武夷巖茶的專屬,它成為了武夷巖茶最大的標籤,同時也是具趣味性的一個詞彙。

當然,這中間沒有普洱茶啥事兒。

何為巖韻?

某百科給的解釋是——武夷巖茶味甘澤而氣馥郁,不同巖茶品種有不同的喉韻特徵。

現在圈內,給巖韻的解釋,可分為以下兩種。

巖韻也指“巖骨花香”,是武夷巖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適宜的茶樹品種、良好的栽培技術和傳統而科學的製作工藝等綜合形成的香氣和滋味。

巖韻是一種有物質基礎的氣質,具體可表現為香氣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潤滑甘爽,飲後有齒頰留香的感覺。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而前人給出的巖韻解釋,更是入木三分。

巖韻,可解讀為“香、清、甘、活”四個層面。也就是巖茶,它喝起來是要有香氣的,不僅杯蓋上能捕捉到香氣,更要在湯水裡可以感受到。同時出湯要清冽、清透、清爽、清純,湯水甘甜,喝到嘴裡要有活力,重水重香,是巖韻的精髓。

巖韻的形成,與武夷巖茶“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種植特點密切關聯,唯有丹山碧水的武夷山風景區內,才能孕育出獨特的香氣、滋味特點。

巖韻,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別無分號。

至於普洱茶為什麼要講究巖韻,最最最善意的猜測,是有人覺得巖韻這個概念好,高大上,套用到普洱茶身上很不錯。

然,普洱茶的成功,完全不需要複製巖茶,它有自己獨特的消費主張。

若是沒學好,反倒成了東施效顰。故而,奉勸那些掌櫃們,好好喝茶,普洱茶很有特點,完全沒必要套用別人的吧成功。比如,老班章茶的剛猛與霸氣,易武茶的溫柔與繾綣,都是不可替代的好處, 實在沒必要再模仿他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3》

古樹滿天飛,不論什麼茶都要冠以古樹的名稱!

古樹,即樹齡不低於百年的茶樹。

這一概念,在普洱茶當中打得火熱。現如今,喜歡喝茶的朋友,一聽古樹茶,都知道說的是普洱茶,要是前頭在加上幾個著名的山頭,這可了不得,它將意味著高價,隨便也能賣出四位數、五位數一公斤的價格。譬如,老班章古樹茶、易武古樹茶、冰島古樹茶……

名山頭與古樹茶一相逢,便可令人聯想起那句詩——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古樹茶的概念,在普洱茶中很成功。

但凡是成功的經驗,都會被“借鑑”。這不,近些年茶界的後起之秀——白茶,也興了古樹茶的概念。

然,白茶是不說古樹茶概念的。

白茶有荒野茶,卻不會提倡古樹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在巖茶當中,有樹齡的說法,根據樹齡會分為高叢、老叢,但跟雲南古樹動轍五百一千年的樹齡,完全沒法比,揚長避短,巖茶中也不會有古樹茶的概念。

與其宣傳古樹茶,倒不如側重於巖茶的製作工藝,這中間的可塑性,還更強,可發展前景,還更廣闊。

還有紅茶,也曾聽某掌櫃宣傳過古樹茶的概念,

“我這茶,是在深山裡的茶,算是古樹茶了……”

結果一喝所謂的古樹紅茶,表現並不咋樣,湯水單薄,少醇厚度。香氣麼,也只是熟悉的蜜薯香,並無其他。

古樹,並沒有給紅茶加分多少,倒是紅茶的工藝,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紅茶與紅茶之前對比工藝,還更有趣些。

古樹茶,只能成為短暫的狂歡,某些茶類的獨特賣點,六大茶類中要都提古樹茶的概念,喝茶還有什麼意思呢。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4》

白茶年份隨便標註,更是任性!

人有多大膽,白茶年份就有多高!近來看到的某些“老白茶”個人介紹,的確把人嚇的夠嗆,難免要感慨一句——做舊都不帶害怕的!

最開始的三年、五年、十年做舊老白茶,都只能算是小試牛刀,還不算太過分。

可近來看到的做舊老白茶年份,卻有些把牛皮吹破的意思。

一看年份,十年都算少,現在都誇張地上升到二十年、三十年的年份上。

再結合這些“老白茶”的形態,更是驚悚萬分。

有的,包的像塊磚頭似的,外頭用金色的鋁箔紙包裹好,美其名曰——金磚,看到倒有些像巧克力的包裝。撕開金燦燦的外衣,“老白茶”的廬山真面目還真有夠嚇人的,漆黑一片, 毫無生機,一看就是做舊過頭,導致色素都被氧化,除了黑色,只有黑色。

有的,還被做成了陽春麵般的造型,紙筒包裹著,一圓柱體。揭開白棉紙,裡頭的茶葉同樣是黑黢黢的一片,十分怪異。同樣,又是做舊的創傷後遺症。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要知道,若是年份真實,擁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年份,白茶也是散茶的形態,也不是這些餅、磚等。

一是單一散茶形態售賣,會比餅茶、磚茶等更加值錢。

二是二十年、三十年的老白茶,本身存量就到不多,壓根不夠壓餅。

三是這些垂垂老矣的散茶壓成餅後,對香氣、滋味影響大,容易破壞口感,根本就沒必要壓餅。

綜合來看,但凡是磚茶、餅茶形態的二十年、三十年老白茶,都要慎重購買,一言不合就會遇上做舊茶。

要遠離這些做舊茶,有個很中肯的建議——別買年份過於虛高的茶。

要想真正遠離做舊茶,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存茶,從新茶開始儲存,親眼看著白茶在自己手中慢慢老去,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買到做舊茶的風險。

"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這年頭,有不少奇葩的事兒。

就連喝茶,也是趣事多多,一旦你多關注幾位茶掌櫃,多看幾次他們發表的動態,總能獲得一些額外的驚喜。

當然,更多的時候,這些驚喜是驚嚇。

尤其是茶類與茶類之間的概念,被強行張冠李戴後,你就會發出類似這樣的感慨——喝個茶,難道就不能走點心嗎?

譬如,非要將“幹倉”這個詞強加給老白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幹倉老白茶,都要成為某些掌櫃的老梗,動不動就開始宣傳,“我這老白茶幹倉陳化了*年……”

就此打住,白茶是沒有幹倉的概念。

幹倉,是普洱茶的概念,與幹倉相對的,是溼倉。

因為倉儲乾燥度的不同,才有了幹倉和溼倉的差別。而白茶的保存,是要求絕對的乾燥度,最好能控制在45%左右,本就應該乾燥保存的白茶,怎地幹倉反而成了一大宣傳點?

顯然,這是偷換概念,把白茶應該做到的乾燥保存,當成了一大賣點進行宣傳,未免有些太欺負茶客們不懂行。

類似的偷換概念,張冠李戴的做法,在茶圈也不少見。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2》

普洱茶什麼時候也開始追求巖韻?

普洱茶有巖韻?又是一概念的套用。混跡茶圈超過一年的朋友都知道,巖韻是武夷巖茶的專屬,它成為了武夷巖茶最大的標籤,同時也是具趣味性的一個詞彙。

當然,這中間沒有普洱茶啥事兒。

何為巖韻?

某百科給的解釋是——武夷巖茶味甘澤而氣馥郁,不同巖茶品種有不同的喉韻特徵。

現在圈內,給巖韻的解釋,可分為以下兩種。

巖韻也指“巖骨花香”,是武夷巖茶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適宜的茶樹品種、良好的栽培技術和傳統而科學的製作工藝等綜合形成的香氣和滋味。

巖韻是一種有物質基礎的氣質,具體可表現為香氣芬芳馥郁、幽雅、持久、有力度,滋味啜之有骨、厚而醇、潤滑甘爽,飲後有齒頰留香的感覺。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而前人給出的巖韻解釋,更是入木三分。

巖韻,可解讀為“香、清、甘、活”四個層面。也就是巖茶,它喝起來是要有香氣的,不僅杯蓋上能捕捉到香氣,更要在湯水裡可以感受到。同時出湯要清冽、清透、清爽、清純,湯水甘甜,喝到嘴裡要有活力,重水重香,是巖韻的精髓。

巖韻的形成,與武夷巖茶“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種植特點密切關聯,唯有丹山碧水的武夷山風景區內,才能孕育出獨特的香氣、滋味特點。

巖韻,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別無分號。

至於普洱茶為什麼要講究巖韻,最最最善意的猜測,是有人覺得巖韻這個概念好,高大上,套用到普洱茶身上很不錯。

然,普洱茶的成功,完全不需要複製巖茶,它有自己獨特的消費主張。

若是沒學好,反倒成了東施效顰。故而,奉勸那些掌櫃們,好好喝茶,普洱茶很有特點,完全沒必要套用別人的吧成功。比如,老班章茶的剛猛與霸氣,易武茶的溫柔與繾綣,都是不可替代的好處, 實在沒必要再模仿他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3》

古樹滿天飛,不論什麼茶都要冠以古樹的名稱!

古樹,即樹齡不低於百年的茶樹。

這一概念,在普洱茶當中打得火熱。現如今,喜歡喝茶的朋友,一聽古樹茶,都知道說的是普洱茶,要是前頭在加上幾個著名的山頭,這可了不得,它將意味著高價,隨便也能賣出四位數、五位數一公斤的價格。譬如,老班章古樹茶、易武古樹茶、冰島古樹茶……

名山頭與古樹茶一相逢,便可令人聯想起那句詩——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古樹茶的概念,在普洱茶中很成功。

但凡是成功的經驗,都會被“借鑑”。這不,近些年茶界的後起之秀——白茶,也興了古樹茶的概念。

然,白茶是不說古樹茶概念的。

白茶有荒野茶,卻不會提倡古樹茶。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在巖茶當中,有樹齡的說法,根據樹齡會分為高叢、老叢,但跟雲南古樹動轍五百一千年的樹齡,完全沒法比,揚長避短,巖茶中也不會有古樹茶的概念。

與其宣傳古樹茶,倒不如側重於巖茶的製作工藝,這中間的可塑性,還更強,可發展前景,還更廣闊。

還有紅茶,也曾聽某掌櫃宣傳過古樹茶的概念,

“我這茶,是在深山裡的茶,算是古樹茶了……”

結果一喝所謂的古樹紅茶,表現並不咋樣,湯水單薄,少醇厚度。香氣麼,也只是熟悉的蜜薯香,並無其他。

古樹,並沒有給紅茶加分多少,倒是紅茶的工藝,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紅茶與紅茶之前對比工藝,還更有趣些。

古樹茶,只能成為短暫的狂歡,某些茶類的獨特賣點,六大茶類中要都提古樹茶的概念,喝茶還有什麼意思呢。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4》

白茶年份隨便標註,更是任性!

人有多大膽,白茶年份就有多高!近來看到的某些“老白茶”個人介紹,的確把人嚇的夠嗆,難免要感慨一句——做舊都不帶害怕的!

最開始的三年、五年、十年做舊老白茶,都只能算是小試牛刀,還不算太過分。

可近來看到的做舊老白茶年份,卻有些把牛皮吹破的意思。

一看年份,十年都算少,現在都誇張地上升到二十年、三十年的年份上。

再結合這些“老白茶”的形態,更是驚悚萬分。

有的,包的像塊磚頭似的,外頭用金色的鋁箔紙包裹好,美其名曰——金磚,看到倒有些像巧克力的包裝。撕開金燦燦的外衣,“老白茶”的廬山真面目還真有夠嚇人的,漆黑一片, 毫無生機,一看就是做舊過頭,導致色素都被氧化,除了黑色,只有黑色。

有的,還被做成了陽春麵般的造型,紙筒包裹著,一圓柱體。揭開白棉紙,裡頭的茶葉同樣是黑黢黢的一片,十分怪異。同樣,又是做舊的創傷後遺症。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要知道,若是年份真實,擁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年份,白茶也是散茶的形態,也不是這些餅、磚等。

一是單一散茶形態售賣,會比餅茶、磚茶等更加值錢。

二是二十年、三十年的老白茶,本身存量就到不多,壓根不夠壓餅。

三是這些垂垂老矣的散茶壓成餅後,對香氣、滋味影響大,容易破壞口感,根本就沒必要壓餅。

綜合來看,但凡是磚茶、餅茶形態的二十年、三十年老白茶,都要慎重購買,一言不合就會遇上做舊茶。

要遠離這些做舊茶,有個很中肯的建議——別買年份過於虛高的茶。

要想真正遠離做舊茶,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存茶,從新茶開始儲存,親眼看著白茶在自己手中慢慢老去,這樣可以大大降低買到做舊茶的風險。

茶圈的三大偷換概念,普洱茶講巖韻、巖茶談古樹、白茶亂寫年份

《5》

喝茶,本是修身養性,圖的是個輕鬆自在,多喝茶的確能讓人心平氣和,心情暢快。

可如今,有些亂象的出現,卻難免會破壞這份喝茶的安逸。

我們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喝茶水平,多多積累喝茶經驗,饒是掌櫃們舌燦蓮花,也不受半分忽悠。

當然,我們更希望這些茶圈怪象能少一些,還喝茶一個清淨地,河清海晏。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