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消災祈福,不如修身改過'

曾國藩 論語 左傳 國學 孔伋 增廣賢文 國學生活官方號 2019-08-11
"

老話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一個人有多少福報,是由這個人的品德決定的,品德高尚之人,一生福報就多,行凶作惡之人,福報就少。

求人不如求己,祈禱不如努力,真正的消災祈福是修身改過。

"

老話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一個人有多少福報,是由這個人的品德決定的,品德高尚之人,一生福報就多,行凶作惡之人,福報就少。

求人不如求己,祈禱不如努力,真正的消災祈福是修身改過。

真正的消災祈福,不如修身改過


1

改過就是消災

正如國學大師曾仕強所說,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有些缺點和毛病,它就是用來讓你這輩子去修煉的。

一個人的錯誤,由內外因構成,內是主因,外因影響主因,很多問題常出在主因上,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想法出了偏差。

所以,一個人要經常想想自己有什麼做的不對的,不好的地方,反求諸己,自己去改。

《左傳》上說:“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尚書》上也說:“改過不吝”。《論語》又說:“知恥近乎勇”。

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無法改掉自己身上的問題,災禍便不能消除。

所以,敢於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並進行改正,才能堵死災禍的入口。

曾國藩年輕的時候好名,又自為認比他人高一等,多言,他年輕的時候到哪裡,就得罪人到哪裡。

我們很多人有的毛病,曾國藩曾經也都有過,但關鍵是後來都改了。

他在信中對好友說:“既而自窺所病,只是好動不好靜。先生之言,蓋對症下藥也。務當力求主靜,使神明如日之升也”。

曾國藩常常自省,改過自新,不斷反察修己,這位他以後的升遷奠定了基礎,無形中在君臣中有了威望。

生活中遇到問題和麻煩,我們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抱怨,心裡不順,其實,每次困難的背後,都隱藏著自己的不足之處。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畏懼不逃避,迎難而上,去把事情完成,然後用覆盤思維,發現自己的不足,找到原因慢慢改正,一切問題總會解決的。

"

老話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一個人有多少福報,是由這個人的品德決定的,品德高尚之人,一生福報就多,行凶作惡之人,福報就少。

求人不如求己,祈禱不如努力,真正的消災祈福是修身改過。

真正的消災祈福,不如修身改過


1

改過就是消災

正如國學大師曾仕強所說,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有些缺點和毛病,它就是用來讓你這輩子去修煉的。

一個人的錯誤,由內外因構成,內是主因,外因影響主因,很多問題常出在主因上,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想法出了偏差。

所以,一個人要經常想想自己有什麼做的不對的,不好的地方,反求諸己,自己去改。

《左傳》上說:“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尚書》上也說:“改過不吝”。《論語》又說:“知恥近乎勇”。

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無法改掉自己身上的問題,災禍便不能消除。

所以,敢於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並進行改正,才能堵死災禍的入口。

曾國藩年輕的時候好名,又自為認比他人高一等,多言,他年輕的時候到哪裡,就得罪人到哪裡。

我們很多人有的毛病,曾國藩曾經也都有過,但關鍵是後來都改了。

他在信中對好友說:“既而自窺所病,只是好動不好靜。先生之言,蓋對症下藥也。務當力求主靜,使神明如日之升也”。

曾國藩常常自省,改過自新,不斷反察修己,這位他以後的升遷奠定了基礎,無形中在君臣中有了威望。

生活中遇到問題和麻煩,我們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抱怨,心裡不順,其實,每次困難的背後,都隱藏著自己的不足之處。

我們要做的就是,不畏懼不逃避,迎難而上,去把事情完成,然後用覆盤思維,發現自己的不足,找到原因慢慢改正,一切問題總會解決的。

真正的消災祈福,不如修身改過


2

修身就是積福

古人云:“為善而不欲人知,稱為陰德,天必賜福”

福氣是日行一善積累出來的,好運與福氣的背後,都藏著看不見的努力。

一個有福之人,自有善良之心,猶如綻開的蓮花,清新脫俗,自帶仙氣,在等待修身立德之人。

子思說“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一個肯每日修身的人,必定會有福報。修身立德,就是為了完善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心,摒棄世俗的煩惱和憂愁。

得理饒人,遇難幫扶,勢大不欺,位高不傲,善心待人,這才是積福。

假若想為將來積福,就需要讓自己的閱歷豐富起來,深諳為人處世之道,處理好人際關係,遇事才會不驚慌失措。

曾國藩天資平庸,能取得不菲的成就,靠的是他的嚴格自律,他的日常生活,除去繁忙的公務,其他時間皆在修身,他發明了“修身十二法”。

修身十二法為:持神敬肅、靜坐養性、起床要早、讀書要專一、攻讀史書、慎言、保持身體健康、日知未知、月溫舊知、習練書法、夜不出戶。

修身十二法,是他人生成功的祕訣。修身做官讓他領悟到了,做事要心平氣和,大事當小事去做;凡事禮讓三分,留有餘地,便會出奇蹟。

正是因為這些道理,支撐曾國藩走下去,最終成為半個聖人。

《增廣賢文》上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修身可以養性可以積福,積福之人前程似錦。但凡好事,只要力所能及,去做就是了,做多了,福就會生出來。

清人陳鴻壽有副對聯:“課子課孫先課己,成仙成佛且成人”。

意思是說,教育子弟們要從自身做起,想成仙成佛先把人做好,做人要腳踏實地,從自身完善做起。

修身是一門必修的功課。求神拜佛,只是滿足於表面形式,而真正的避災消禍,則是反求修己,“吾日三省吾身”。

每日修身,積福良久之人,即使不佛不求仙,也會得到天道庇佑,得好運,因為好運跟好福氣都是自己的人品修來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