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從歷史學科講,正義的、進步的人或事物都是應運而生。

"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從歷史學科講,正義的、進步的人或事物都是應運而生。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反之,則是“應劫而生”。

曾國藩,就是在農民革命風起雲湧,反動統治搖搖欲墜中“應劫而生”的。

"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從歷史學科講,正義的、進步的人或事物都是應運而生。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反之,則是“應劫而生”。

曾國藩,就是在農民革命風起雲湧,反動統治搖搖欲墜中“應劫而生”的。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這個“劫”,就是統治者的腐朽,侵略者的野蠻,孔孟之道與程朱理學思想與文化的沒落。

"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從歷史學科講,正義的、進步的人或事物都是應運而生。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反之,則是“應劫而生”。

曾國藩,就是在農民革命風起雲湧,反動統治搖搖欲墜中“應劫而生”的。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這個“劫”,就是統治者的腐朽,侵略者的野蠻,孔孟之道與程朱理學思想與文化的沒落。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與以往普通人印象中的反動分子都是歪瓜裂棗式的人物形象不同,歷史上的曾國藩不但相貌堂堂,而且滿腹經綸。他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方面的言論振振有詞,博取了當今某些人躲在陰暗角落,試圖通過含沙射影,即美化反動階級,反對農民革命,最終達到否定人民革命的目的。難怪世人評價道:有的人前生是曾國藩,轉世就是蔣介石。

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滿清武裝表現的大跌眼鏡,而專為鎮壓起義軍而組建的曾國藩“湘軍”卻是異軍突起,“戰績”桌著,成為撲滅起義烈火的主力軍。

"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從歷史學科講,正義的、進步的人或事物都是應運而生。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反之,則是“應劫而生”。

曾國藩,就是在農民革命風起雲湧,反動統治搖搖欲墜中“應劫而生”的。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這個“劫”,就是統治者的腐朽,侵略者的野蠻,孔孟之道與程朱理學思想與文化的沒落。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與以往普通人印象中的反動分子都是歪瓜裂棗式的人物形象不同,歷史上的曾國藩不但相貌堂堂,而且滿腹經綸。他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方面的言論振振有詞,博取了當今某些人躲在陰暗角落,試圖通過含沙射影,即美化反動階級,反對農民革命,最終達到否定人民革命的目的。難怪世人評價道:有的人前生是曾國藩,轉世就是蔣介石。

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滿清武裝表現的大跌眼鏡,而專為鎮壓起義軍而組建的曾國藩“湘軍”卻是異軍突起,“戰績”桌著,成為撲滅起義烈火的主力軍。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作為統治階級與朝庭重臣,鎮壓反抗者是“份內”之事。太平軍暴動伊始,清庭原是任命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鎮壓的。不幸而又萬幸的是,奉詔赴命的林則徐“恰當”,“適時”的病故在了路上。林則徐如此全身而退,在中國近代史中留下了一世英名。而宋朝的岳飛儘管堅持抗金,卻被後世一分為二:因為他曾殘酷鎮壓過洞庭湖鐘相、楊么的農民起義。曾國藩作為一代大儒,更是生又逢時,在鎮壓太平軍的血雨腥風中,他由學屆“清流”,聖人“門徒”,“理學大師”變成了一將功成萬古枯的“劊子手”而遺臭萬年。

"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從歷史學科講,正義的、進步的人或事物都是應運而生。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反之,則是“應劫而生”。

曾國藩,就是在農民革命風起雲湧,反動統治搖搖欲墜中“應劫而生”的。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這個“劫”,就是統治者的腐朽,侵略者的野蠻,孔孟之道與程朱理學思想與文化的沒落。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與以往普通人印象中的反動分子都是歪瓜裂棗式的人物形象不同,歷史上的曾國藩不但相貌堂堂,而且滿腹經綸。他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方面的言論振振有詞,博取了當今某些人躲在陰暗角落,試圖通過含沙射影,即美化反動階級,反對農民革命,最終達到否定人民革命的目的。難怪世人評價道:有的人前生是曾國藩,轉世就是蔣介石。

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滿清武裝表現的大跌眼鏡,而專為鎮壓起義軍而組建的曾國藩“湘軍”卻是異軍突起,“戰績”桌著,成為撲滅起義烈火的主力軍。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作為統治階級與朝庭重臣,鎮壓反抗者是“份內”之事。太平軍暴動伊始,清庭原是任命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鎮壓的。不幸而又萬幸的是,奉詔赴命的林則徐“恰當”,“適時”的病故在了路上。林則徐如此全身而退,在中國近代史中留下了一世英名。而宋朝的岳飛儘管堅持抗金,卻被後世一分為二:因為他曾殘酷鎮壓過洞庭湖鐘相、楊么的農民起義。曾國藩作為一代大儒,更是生又逢時,在鎮壓太平軍的血雨腥風中,他由學屆“清流”,聖人“門徒”,“理學大師”變成了一將功成萬古枯的“劊子手”而遺臭萬年。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其實,不只是到了當代,早在曾國藩鎮壓太平軍之時,他就有了漢奸,走狗,賣國賊的惡名。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不但甘心為“異族”鎮壓與他同為漢人的義軍,而且在鎮壓起義軍時縱兵屠城,對百姓與婦孺老幼慘無人道,燒、殺、奸、掠、搶,無所不用其及。攻陷南京,曾氏兄弟為了掩蓋滔天罪行與罪證,一把火,讓南京城頓成廢墟瓦礫場與人間地獄,大火七天不止。

"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從歷史學科講,正義的、進步的人或事物都是應運而生。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反之,則是“應劫而生”。

曾國藩,就是在農民革命風起雲湧,反動統治搖搖欲墜中“應劫而生”的。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這個“劫”,就是統治者的腐朽,侵略者的野蠻,孔孟之道與程朱理學思想與文化的沒落。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與以往普通人印象中的反動分子都是歪瓜裂棗式的人物形象不同,歷史上的曾國藩不但相貌堂堂,而且滿腹經綸。他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方面的言論振振有詞,博取了當今某些人躲在陰暗角落,試圖通過含沙射影,即美化反動階級,反對農民革命,最終達到否定人民革命的目的。難怪世人評價道:有的人前生是曾國藩,轉世就是蔣介石。

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滿清武裝表現的大跌眼鏡,而專為鎮壓起義軍而組建的曾國藩“湘軍”卻是異軍突起,“戰績”桌著,成為撲滅起義烈火的主力軍。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作為統治階級與朝庭重臣,鎮壓反抗者是“份內”之事。太平軍暴動伊始,清庭原是任命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鎮壓的。不幸而又萬幸的是,奉詔赴命的林則徐“恰當”,“適時”的病故在了路上。林則徐如此全身而退,在中國近代史中留下了一世英名。而宋朝的岳飛儘管堅持抗金,卻被後世一分為二:因為他曾殘酷鎮壓過洞庭湖鐘相、楊么的農民起義。曾國藩作為一代大儒,更是生又逢時,在鎮壓太平軍的血雨腥風中,他由學屆“清流”,聖人“門徒”,“理學大師”變成了一將功成萬古枯的“劊子手”而遺臭萬年。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其實,不只是到了當代,早在曾國藩鎮壓太平軍之時,他就有了漢奸,走狗,賣國賊的惡名。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不但甘心為“異族”鎮壓與他同為漢人的義軍,而且在鎮壓起義軍時縱兵屠城,對百姓與婦孺老幼慘無人道,燒、殺、奸、掠、搶,無所不用其及。攻陷南京,曾氏兄弟為了掩蓋滔天罪行與罪證,一把火,讓南京城頓成廢墟瓦礫場與人間地獄,大火七天不止。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曾國藩對起義者鎮壓,對無辜者屠城,他的殘暴,勝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統治階級與鎮壓者,他的行為,很難與他的“文人”身份統一起來並且二者形成了強烈反差,令人深思:這是為什麼?

一、身份原因。

曾國藩是屬於人數眾多的“漢人”,而他要效忠的則是“孤家寡人”的“異族”朝庭。由於滿清的“蠻夷”心理,他們對漢人是“既用又防”的。為了取悅主子,染紅“頂子”,曾國藩必須用加倍的瘋狂,以證明他的”忠心”。屠城,就是為最大程度證明他早己與自己的”漢人”身份一刀兩斷了。他與抗日戰爭期間那些認賊作父,賣身求榮,幫著日本鬼子大搞”三光政策”的漢奸們是一丘之貉!

二、文化原因。

孔孟之道是統治階級的主導思想。但是,隨著階級的腐朽沒落,帝國主義的侵略瓜分,中國門戶洞開,半封建半殖民地日益深重,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在這危難時刻,儒家思想既不能喚醒民眾與組織民眾以復興,又不能興經濟強國防以禦敵。唯一能做的,就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外敵入侵不戰而降,人民革命瘋狂鎮壓。曾國藩的“文人”身份與劊子手行為,詔示了封建文化的虛偽反動與日暮途窮。這之後,康有為等人發起的”百日維新”試圖用“君主立憲”讓封建王朝放權於民,孫中山主張資本主義民主並“以俄為師”。中國共產黨更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人民革命取得了徹底勝利。這一切,徹底終結了曾國藩與他信奉的反動思想與文化。

"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從歷史學科講,正義的、進步的人或事物都是應運而生。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反之,則是“應劫而生”。

曾國藩,就是在農民革命風起雲湧,反動統治搖搖欲墜中“應劫而生”的。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這個“劫”,就是統治者的腐朽,侵略者的野蠻,孔孟之道與程朱理學思想與文化的沒落。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與以往普通人印象中的反動分子都是歪瓜裂棗式的人物形象不同,歷史上的曾國藩不但相貌堂堂,而且滿腹經綸。他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方面的言論振振有詞,博取了當今某些人躲在陰暗角落,試圖通過含沙射影,即美化反動階級,反對農民革命,最終達到否定人民革命的目的。難怪世人評價道:有的人前生是曾國藩,轉世就是蔣介石。

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滿清武裝表現的大跌眼鏡,而專為鎮壓起義軍而組建的曾國藩“湘軍”卻是異軍突起,“戰績”桌著,成為撲滅起義烈火的主力軍。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作為統治階級與朝庭重臣,鎮壓反抗者是“份內”之事。太平軍暴動伊始,清庭原是任命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鎮壓的。不幸而又萬幸的是,奉詔赴命的林則徐“恰當”,“適時”的病故在了路上。林則徐如此全身而退,在中國近代史中留下了一世英名。而宋朝的岳飛儘管堅持抗金,卻被後世一分為二:因為他曾殘酷鎮壓過洞庭湖鐘相、楊么的農民起義。曾國藩作為一代大儒,更是生又逢時,在鎮壓太平軍的血雨腥風中,他由學屆“清流”,聖人“門徒”,“理學大師”變成了一將功成萬古枯的“劊子手”而遺臭萬年。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其實,不只是到了當代,早在曾國藩鎮壓太平軍之時,他就有了漢奸,走狗,賣國賊的惡名。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不但甘心為“異族”鎮壓與他同為漢人的義軍,而且在鎮壓起義軍時縱兵屠城,對百姓與婦孺老幼慘無人道,燒、殺、奸、掠、搶,無所不用其及。攻陷南京,曾氏兄弟為了掩蓋滔天罪行與罪證,一把火,讓南京城頓成廢墟瓦礫場與人間地獄,大火七天不止。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曾國藩對起義者鎮壓,對無辜者屠城,他的殘暴,勝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統治階級與鎮壓者,他的行為,很難與他的“文人”身份統一起來並且二者形成了強烈反差,令人深思:這是為什麼?

一、身份原因。

曾國藩是屬於人數眾多的“漢人”,而他要效忠的則是“孤家寡人”的“異族”朝庭。由於滿清的“蠻夷”心理,他們對漢人是“既用又防”的。為了取悅主子,染紅“頂子”,曾國藩必須用加倍的瘋狂,以證明他的”忠心”。屠城,就是為最大程度證明他早己與自己的”漢人”身份一刀兩斷了。他與抗日戰爭期間那些認賊作父,賣身求榮,幫著日本鬼子大搞”三光政策”的漢奸們是一丘之貉!

二、文化原因。

孔孟之道是統治階級的主導思想。但是,隨著階級的腐朽沒落,帝國主義的侵略瓜分,中國門戶洞開,半封建半殖民地日益深重,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在這危難時刻,儒家思想既不能喚醒民眾與組織民眾以復興,又不能興經濟強國防以禦敵。唯一能做的,就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外敵入侵不戰而降,人民革命瘋狂鎮壓。曾國藩的“文人”身份與劊子手行為,詔示了封建文化的虛偽反動與日暮途窮。這之後,康有為等人發起的”百日維新”試圖用“君主立憲”讓封建王朝放權於民,孫中山主張資本主義民主並“以俄為師”。中國共產黨更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人民革命取得了徹底勝利。這一切,徹底終結了曾國藩與他信奉的反動思想與文化。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三、體制原因。

曾國藩的“湘軍”並不是滿清的國家軍隊,而是民團式的地方武裝。因此,“湘軍”不享受國家的“奉祿”,他們的軍餉都是自籌而來。這樣的體制,給“屠城”提供了條件與藉口。湘軍的殺光,搶光,燒光行徑,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兵匪一家”。在攻陷南京時,“湘軍”幾個月都不給士兵“關餉”了,面對富庶的南京城與水鄉佳麗,湘軍如狼似虎,窮凶極惡就再所難免了。

最後需要著重指出,太平天國領導集團腐敗墮落,但他們的旗號與主張始終是均貧富,等貴賤,其綱領性文獻《天朝田畝制度》所表現的思想達到了歷代農民起義政治主張的最高度。這與朱元璋一旦掌權馬上蛻變為地主階級代理人是不同的。也唯其如此,才招來了曾國藩的瘋狂報復,這既是太平天國的光榮,也是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之一。

"

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從歷史學科講,正義的、進步的人或事物都是應運而生。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反之,則是“應劫而生”。

曾國藩,就是在農民革命風起雲湧,反動統治搖搖欲墜中“應劫而生”的。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這個“劫”,就是統治者的腐朽,侵略者的野蠻,孔孟之道與程朱理學思想與文化的沒落。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與以往普通人印象中的反動分子都是歪瓜裂棗式的人物形象不同,歷史上的曾國藩不但相貌堂堂,而且滿腹經綸。他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方面的言論振振有詞,博取了當今某些人躲在陰暗角落,試圖通過含沙射影,即美化反動階級,反對農民革命,最終達到否定人民革命的目的。難怪世人評價道:有的人前生是曾國藩,轉世就是蔣介石。

在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滿清武裝表現的大跌眼鏡,而專為鎮壓起義軍而組建的曾國藩“湘軍”卻是異軍突起,“戰績”桌著,成為撲滅起義烈火的主力軍。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作為統治階級與朝庭重臣,鎮壓反抗者是“份內”之事。太平軍暴動伊始,清庭原是任命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鎮壓的。不幸而又萬幸的是,奉詔赴命的林則徐“恰當”,“適時”的病故在了路上。林則徐如此全身而退,在中國近代史中留下了一世英名。而宋朝的岳飛儘管堅持抗金,卻被後世一分為二:因為他曾殘酷鎮壓過洞庭湖鐘相、楊么的農民起義。曾國藩作為一代大儒,更是生又逢時,在鎮壓太平軍的血雨腥風中,他由學屆“清流”,聖人“門徒”,“理學大師”變成了一將功成萬古枯的“劊子手”而遺臭萬年。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其實,不只是到了當代,早在曾國藩鎮壓太平軍之時,他就有了漢奸,走狗,賣國賊的惡名。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不但甘心為“異族”鎮壓與他同為漢人的義軍,而且在鎮壓起義軍時縱兵屠城,對百姓與婦孺老幼慘無人道,燒、殺、奸、掠、搶,無所不用其及。攻陷南京,曾氏兄弟為了掩蓋滔天罪行與罪證,一把火,讓南京城頓成廢墟瓦礫場與人間地獄,大火七天不止。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曾國藩對起義者鎮壓,對無辜者屠城,他的殘暴,勝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統治階級與鎮壓者,他的行為,很難與他的“文人”身份統一起來並且二者形成了強烈反差,令人深思:這是為什麼?

一、身份原因。

曾國藩是屬於人數眾多的“漢人”,而他要效忠的則是“孤家寡人”的“異族”朝庭。由於滿清的“蠻夷”心理,他們對漢人是“既用又防”的。為了取悅主子,染紅“頂子”,曾國藩必須用加倍的瘋狂,以證明他的”忠心”。屠城,就是為最大程度證明他早己與自己的”漢人”身份一刀兩斷了。他與抗日戰爭期間那些認賊作父,賣身求榮,幫著日本鬼子大搞”三光政策”的漢奸們是一丘之貉!

二、文化原因。

孔孟之道是統治階級的主導思想。但是,隨著階級的腐朽沒落,帝國主義的侵略瓜分,中國門戶洞開,半封建半殖民地日益深重,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在這危難時刻,儒家思想既不能喚醒民眾與組織民眾以復興,又不能興經濟強國防以禦敵。唯一能做的,就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外敵入侵不戰而降,人民革命瘋狂鎮壓。曾國藩的“文人”身份與劊子手行為,詔示了封建文化的虛偽反動與日暮途窮。這之後,康有為等人發起的”百日維新”試圖用“君主立憲”讓封建王朝放權於民,孫中山主張資本主義民主並“以俄為師”。中國共產黨更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人民革命取得了徹底勝利。這一切,徹底終結了曾國藩與他信奉的反動思想與文化。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三、體制原因。

曾國藩的“湘軍”並不是滿清的國家軍隊,而是民團式的地方武裝。因此,“湘軍”不享受國家的“奉祿”,他們的軍餉都是自籌而來。這樣的體制,給“屠城”提供了條件與藉口。湘軍的殺光,搶光,燒光行徑,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兵匪一家”。在攻陷南京時,“湘軍”幾個月都不給士兵“關餉”了,面對富庶的南京城與水鄉佳麗,湘軍如狼似虎,窮凶極惡就再所難免了。

最後需要著重指出,太平天國領導集團腐敗墮落,但他們的旗號與主張始終是均貧富,等貴賤,其綱領性文獻《天朝田畝制度》所表現的思想達到了歷代農民起義政治主張的最高度。這與朱元璋一旦掌權馬上蛻變為地主階級代理人是不同的。也唯其如此,才招來了曾國藩的瘋狂報復,這既是太平天國的光榮,也是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之一。

反思歷史:曾國藩為什麼要“屠城”?

屠城,南京!從一八六四年的屠城到一九三七年的屠城。南京,度盡劫難。湘軍、日寇,他們的罪惡被永遠訂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