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史上最嚴”垃圾管理條例出爐,網友的建議也來了

餐飲 上海 經濟 跳槽那些事兒 南方plus客戶端 2019-06-30

編者按

下週起,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施行。

最近,各界熱議這部“史上最嚴”條例,紛紛出謀劃策,有的提出禁用一次性餐具,有的提出推出“垃圾網約工”,有的提出通過學分考核引導觀念養成,有的認為應該運用經濟手段進行垃圾治理。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怎麼看?

主動告別一次性餐具

楊玉龍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有一項規定引人注目: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包括一次性筷子、調羹、叉子和刀。儘管可能對消費者帶來一定不便,但筆者以為,我們應該主動告別一次性餐具。

一次性餐具,是導致“垃圾圍城”的一大幫凶。媒體報道,全國每天丟棄的外賣一次性餐具至少2000萬個,大部分最終變成了垃圾。而拒絕一次性餐具之後,消費者依然可以找到替代選擇,比如外賣常客自備餐具,方便且安全,有助於綠色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管住餐飲服務單位的行為?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政實施後如有違者,將由‘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如何發現這些違規行為?如何實現精準處罰?這些都亟待相關配套措施跟進。

總之,告別一次性餐具會帶來不便,但長遠看,美麗中國建設就需要從這些細節入手。

大家談|“史上最嚴”垃圾管理條例出爐,網友的建議也來了

“垃圾網約工”有必要

王旭東

距離《條例》施行越來越近,一個新興職業應運而生——代收垃圾網約工。客戶線上預約,廢品小哥線下上門回收。只要勤快,月收入甚至可達到一萬元以上。我認為,只要有人需要這項服務,“垃圾網約工”也是一種正當職業。

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許多人並不缺乏垃圾分類的意願,只是對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具體方法和執行標準不清楚,因而手忙腳亂。有的人工作忙起來,對垃圾分類更是無暇顧及。這時候有人上門,可以大大減少垃圾分類“擺烏龍”的現象。

“垃圾網約工”暫時只是“小眾”,但未來或是“大眾”,這源於垃圾分類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時也要看到,職業無貴賤,新的技術孕育出新的職業,這是觀念的突破、認知的突破、選擇的突破,有利於讓勞動的內涵與外延更加豐滿。

學分考核引領“習慣養成”

張西流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園有一個排行榜,根據學生每天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積分排名。正確投放1斤垃圾可兌換10積分,100積分就相當於1元錢,可以去學校的相關商店換購物品。此外,學校還出臺規定,將每個學生垃圾分類完成情況納入考核。

個人以為,將垃圾分類納入學分考核,是促進學生“習慣養成”的有效措施。其釋放的“疏堵結合”思路,對於全社會都有一定的借鑑價值。

縱觀此前報道,無論是南京實行垃圾“明碼標價”兌換積分,100分抵1元物業費,還是北京環衛集團推行“垃圾智能分類模式”,統一納入互聯網積分反饋平臺等,都是旨在激發人的主動性、自覺性,從而引領文明“習慣養成”。

可見,市民在垃圾投放中文明還是不文明,除了自身素質之外,也會受到外部環境影響。這時候,城市管理者如何引導,至關重要。

要善於運用經濟手段

木須蟲

垃圾分類有效落地,要善於運用經濟手段,其中之一是收費制度。按照現行規定,垃圾分類有收費依據。但目前的突出問題,一是收費標準低,二是徵收強制性弱,導致居民、商家及社會機構產生垃圾缺少成本感,不利於從源頭控制垃圾量的產出。

從源頭減量化,就要體現居民的買單責任,而且與產生垃圾種類及數量掛鉤。如果收費困難,可以將環節前置。嚴格來說,垃圾是消費的產物,生活中大量無法降解的垃圾,幾乎源自商品,如包裝、電子產品等,那麼,能否將垃圾處理收費計入商品價格,從消費環節徵收?

垃圾分類的另一種手段,是進行罰款。《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對未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個人可處以50至200元的罰款,如果是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上海市能不能依法依規,開出首張罰單,我們拭目以待。

此次新規提出研究完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機制,並提出具體罰款措施,被認為是“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不過,“嚴”不能只是字面上的“嚴”,只有真正落實到位,才能釋放出正向價值,才能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欄目主持人:丁建庭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訂閱叮咚快評南方號,踴躍投稿,參與討論!

【校對】馮志堅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