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不完美媽媽 摩托車 發現佩奇 靈動育兒 2019-09-14
"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孩子喜歡惡作劇的表現有哪些?

  • 你越生氣,我越開心

例如:故意把吃完水果的手擦別人身上;把紙巾塞進馬桶裡堵塞馬桶;把大人的鑰匙藏起來,讓你找不著。總之,你越是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玩和開心,讓你生氣就是目的達到了。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孩子喜歡惡作劇的表現有哪些?

  • 你越生氣,我越開心

例如:故意把吃完水果的手擦別人身上;把紙巾塞進馬桶裡堵塞馬桶;把大人的鑰匙藏起來,讓你找不著。總之,你越是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玩和開心,讓你生氣就是目的達到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越不搭理我,我越主動惡搞你

小時候女生頭髮比較長,男孩會躲到後面用蒼耳卷女生的頭髮,最後導致頭髮捲成一團,被蒼耳捲過的頭髮就很難捋順,特別難受,最後那一坨頭髮不得不剪掉。但是,那些惡作劇的男孩還偷著哈哈大笑,樂的合不攏嘴。

有的孩子喜歡裝神弄鬼,除了嚇唬別人,還有各種花樣捉弄人,不是把人弄哭,就是讓人憤怒不已。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孩子喜歡惡作劇的表現有哪些?

  • 你越生氣,我越開心

例如:故意把吃完水果的手擦別人身上;把紙巾塞進馬桶裡堵塞馬桶;把大人的鑰匙藏起來,讓你找不著。總之,你越是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玩和開心,讓你生氣就是目的達到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越不搭理我,我越主動惡搞你

小時候女生頭髮比較長,男孩會躲到後面用蒼耳卷女生的頭髮,最後導致頭髮捲成一團,被蒼耳捲過的頭髮就很難捋順,特別難受,最後那一坨頭髮不得不剪掉。但是,那些惡作劇的男孩還偷著哈哈大笑,樂的合不攏嘴。

有的孩子喜歡裝神弄鬼,除了嚇唬別人,還有各種花樣捉弄人,不是把人弄哭,就是讓人憤怒不已。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前面說,後面忘

同樣的錯誤總是重犯,說了也不改正。不是不想改正,而是做不到。因為大人的不斷地逗,結果把孩子的心智搞亂了。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孩子喜歡惡作劇的表現有哪些?

  • 你越生氣,我越開心

例如:故意把吃完水果的手擦別人身上;把紙巾塞進馬桶裡堵塞馬桶;把大人的鑰匙藏起來,讓你找不著。總之,你越是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玩和開心,讓你生氣就是目的達到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越不搭理我,我越主動惡搞你

小時候女生頭髮比較長,男孩會躲到後面用蒼耳卷女生的頭髮,最後導致頭髮捲成一團,被蒼耳捲過的頭髮就很難捋順,特別難受,最後那一坨頭髮不得不剪掉。但是,那些惡作劇的男孩還偷著哈哈大笑,樂的合不攏嘴。

有的孩子喜歡裝神弄鬼,除了嚇唬別人,還有各種花樣捉弄人,不是把人弄哭,就是讓人憤怒不已。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前面說,後面忘

同樣的錯誤總是重犯,說了也不改正。不是不想改正,而是做不到。因為大人的不斷地逗,結果把孩子的心智搞亂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說正面,我便要反著來

還記得來自印度的電影《嗝嗝老師》老師嗎?她教的那一群孩子,剛開始沒有一個不喜歡惡作劇。嗝嗝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被同學們用一個壞了的凳子放講臺,讓嗝嗝老師摔倒在地,他們不但不去扶老師起來,全班男女同學還哈哈大笑。把老師的粉筆裡做手腳,把老師的摩托車輪胎氣給消了……

嗝嗝老師越是耐心地教導,起初都是反著來,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所以,老師也不需要對我們抱有任何希望。但是,最後在嗝嗝老師的智慧、善良、幽默、積極向上的影響下,孩子們不僅取得了好成績,所有人放棄了惡作劇的行為,一起互相鼓勵,努力學習,孩子們終於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孩子喜歡惡作劇的表現有哪些?

  • 你越生氣,我越開心

例如:故意把吃完水果的手擦別人身上;把紙巾塞進馬桶裡堵塞馬桶;把大人的鑰匙藏起來,讓你找不著。總之,你越是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玩和開心,讓你生氣就是目的達到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越不搭理我,我越主動惡搞你

小時候女生頭髮比較長,男孩會躲到後面用蒼耳卷女生的頭髮,最後導致頭髮捲成一團,被蒼耳捲過的頭髮就很難捋順,特別難受,最後那一坨頭髮不得不剪掉。但是,那些惡作劇的男孩還偷著哈哈大笑,樂的合不攏嘴。

有的孩子喜歡裝神弄鬼,除了嚇唬別人,還有各種花樣捉弄人,不是把人弄哭,就是讓人憤怒不已。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前面說,後面忘

同樣的錯誤總是重犯,說了也不改正。不是不想改正,而是做不到。因為大人的不斷地逗,結果把孩子的心智搞亂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說正面,我便要反著來

還記得來自印度的電影《嗝嗝老師》老師嗎?她教的那一群孩子,剛開始沒有一個不喜歡惡作劇。嗝嗝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被同學們用一個壞了的凳子放講臺,讓嗝嗝老師摔倒在地,他們不但不去扶老師起來,全班男女同學還哈哈大笑。把老師的粉筆裡做手腳,把老師的摩托車輪胎氣給消了……

嗝嗝老師越是耐心地教導,起初都是反著來,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所以,老師也不需要對我們抱有任何希望。但是,最後在嗝嗝老師的智慧、善良、幽默、積極向上的影響下,孩子們不僅取得了好成績,所有人放棄了惡作劇的行為,一起互相鼓勵,努力學習,孩子們終於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面對喜歡“惡作劇”的熊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同時又是無意識居多,他們對未知的事情瞭解得太少,無法預知會出現什麼行為後果。如果孩子偶爾覺得好玩,也無妨,但是經常性地惡搞,甚至影響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安全問題,就要制止,並加以積極地引導。

第一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Curiosity)

關注正面(Positive)

平時看起來多動又淘氣的孩子更需要被父母理解,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他們不得不通過摸一摸,動一動,看起來是搞破壞的行為來探索和學習。而不要去動不動訓斥孩子,或者大發雷霆,這樣孩子的求知慾會受到“抑制”,心裡也會受到打擊,最終導致情商智商發展都被限制。適當地給予他們機會,多一點“寬容心”,你會發現,一段時間過後,孩子的破壞行為就會消失了。

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祕密,作為父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學會讀懂孩子的行為,找到積極正面的意義,而不是一味地負面訓斥孩子。這是無效的,會適得其反。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孩子喜歡惡作劇的表現有哪些?

  • 你越生氣,我越開心

例如:故意把吃完水果的手擦別人身上;把紙巾塞進馬桶裡堵塞馬桶;把大人的鑰匙藏起來,讓你找不著。總之,你越是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玩和開心,讓你生氣就是目的達到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越不搭理我,我越主動惡搞你

小時候女生頭髮比較長,男孩會躲到後面用蒼耳卷女生的頭髮,最後導致頭髮捲成一團,被蒼耳捲過的頭髮就很難捋順,特別難受,最後那一坨頭髮不得不剪掉。但是,那些惡作劇的男孩還偷著哈哈大笑,樂的合不攏嘴。

有的孩子喜歡裝神弄鬼,除了嚇唬別人,還有各種花樣捉弄人,不是把人弄哭,就是讓人憤怒不已。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前面說,後面忘

同樣的錯誤總是重犯,說了也不改正。不是不想改正,而是做不到。因為大人的不斷地逗,結果把孩子的心智搞亂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說正面,我便要反著來

還記得來自印度的電影《嗝嗝老師》老師嗎?她教的那一群孩子,剛開始沒有一個不喜歡惡作劇。嗝嗝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被同學們用一個壞了的凳子放講臺,讓嗝嗝老師摔倒在地,他們不但不去扶老師起來,全班男女同學還哈哈大笑。把老師的粉筆裡做手腳,把老師的摩托車輪胎氣給消了……

嗝嗝老師越是耐心地教導,起初都是反著來,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所以,老師也不需要對我們抱有任何希望。但是,最後在嗝嗝老師的智慧、善良、幽默、積極向上的影響下,孩子們不僅取得了好成績,所有人放棄了惡作劇的行為,一起互相鼓勵,努力學習,孩子們終於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面對喜歡“惡作劇”的熊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同時又是無意識居多,他們對未知的事情瞭解得太少,無法預知會出現什麼行為後果。如果孩子偶爾覺得好玩,也無妨,但是經常性地惡搞,甚至影響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安全問題,就要制止,並加以積極地引導。

第一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Curiosity)

關注正面(Positive)

平時看起來多動又淘氣的孩子更需要被父母理解,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他們不得不通過摸一摸,動一動,看起來是搞破壞的行為來探索和學習。而不要去動不動訓斥孩子,或者大發雷霆,這樣孩子的求知慾會受到“抑制”,心裡也會受到打擊,最終導致情商智商發展都被限制。適當地給予他們機會,多一點“寬容心”,你會發現,一段時間過後,孩子的破壞行為就會消失了。

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祕密,作為父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學會讀懂孩子的行為,找到積極正面的意義,而不是一味地負面訓斥孩子。這是無效的,會適得其反。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第二步:提供親子時光,和孩子一起參與(Participate in)

我們不可能把孩子當成小太陽,無時無刻地圍著他轉,也不可能每天24小時隨時隨地地待命。但我們可以提供特殊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參與遊戲,和他們一起嬉戲打鬧。前提是孩子願意同我們一起玩,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他們。

陳鶴琴先生說過:“孩子在家裡,要有東西可以玩,有事情可以做,不讓玩也不讓做,孩子就不會發展。”

孩子喜歡汽車,你會發現淘氣的孩子他們可以將汽車玩出各種花樣;孩子喜歡捉謎藏,你就陪他們捉迷藏,無論是鑽進衣櫃裡,還是床底下,或者窗簾後面都是可以的。這些有趣的親子時光,會滿足孩子內在的心理需求,玩夠了,就體驗到滿足感了。這會大大減少孩子惡作劇的行為。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孩子喜歡惡作劇的表現有哪些?

  • 你越生氣,我越開心

例如:故意把吃完水果的手擦別人身上;把紙巾塞進馬桶裡堵塞馬桶;把大人的鑰匙藏起來,讓你找不著。總之,你越是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玩和開心,讓你生氣就是目的達到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越不搭理我,我越主動惡搞你

小時候女生頭髮比較長,男孩會躲到後面用蒼耳卷女生的頭髮,最後導致頭髮捲成一團,被蒼耳捲過的頭髮就很難捋順,特別難受,最後那一坨頭髮不得不剪掉。但是,那些惡作劇的男孩還偷著哈哈大笑,樂的合不攏嘴。

有的孩子喜歡裝神弄鬼,除了嚇唬別人,還有各種花樣捉弄人,不是把人弄哭,就是讓人憤怒不已。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前面說,後面忘

同樣的錯誤總是重犯,說了也不改正。不是不想改正,而是做不到。因為大人的不斷地逗,結果把孩子的心智搞亂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說正面,我便要反著來

還記得來自印度的電影《嗝嗝老師》老師嗎?她教的那一群孩子,剛開始沒有一個不喜歡惡作劇。嗝嗝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被同學們用一個壞了的凳子放講臺,讓嗝嗝老師摔倒在地,他們不但不去扶老師起來,全班男女同學還哈哈大笑。把老師的粉筆裡做手腳,把老師的摩托車輪胎氣給消了……

嗝嗝老師越是耐心地教導,起初都是反著來,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所以,老師也不需要對我們抱有任何希望。但是,最後在嗝嗝老師的智慧、善良、幽默、積極向上的影響下,孩子們不僅取得了好成績,所有人放棄了惡作劇的行為,一起互相鼓勵,努力學習,孩子們終於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面對喜歡“惡作劇”的熊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同時又是無意識居多,他們對未知的事情瞭解得太少,無法預知會出現什麼行為後果。如果孩子偶爾覺得好玩,也無妨,但是經常性地惡搞,甚至影響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安全問題,就要制止,並加以積極地引導。

第一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Curiosity)

關注正面(Positive)

平時看起來多動又淘氣的孩子更需要被父母理解,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他們不得不通過摸一摸,動一動,看起來是搞破壞的行為來探索和學習。而不要去動不動訓斥孩子,或者大發雷霆,這樣孩子的求知慾會受到“抑制”,心裡也會受到打擊,最終導致情商智商發展都被限制。適當地給予他們機會,多一點“寬容心”,你會發現,一段時間過後,孩子的破壞行為就會消失了。

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祕密,作為父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學會讀懂孩子的行為,找到積極正面的意義,而不是一味地負面訓斥孩子。這是無效的,會適得其反。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第二步:提供親子時光,和孩子一起參與(Participate in)

我們不可能把孩子當成小太陽,無時無刻地圍著他轉,也不可能每天24小時隨時隨地地待命。但我們可以提供特殊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參與遊戲,和他們一起嬉戲打鬧。前提是孩子願意同我們一起玩,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他們。

陳鶴琴先生說過:“孩子在家裡,要有東西可以玩,有事情可以做,不讓玩也不讓做,孩子就不會發展。”

孩子喜歡汽車,你會發現淘氣的孩子他們可以將汽車玩出各種花樣;孩子喜歡捉謎藏,你就陪他們捉迷藏,無論是鑽進衣櫃裡,還是床底下,或者窗簾後面都是可以的。這些有趣的親子時光,會滿足孩子內在的心理需求,玩夠了,就體驗到滿足感了。這會大大減少孩子惡作劇的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第三步:設定規則,體驗邏輯後果(Logical Consequences)

有父母發現,即便設置了規則,孩子還是會帶著觸犯規則的行為來挑戰父母。這時候,可以讓孩子體驗邏輯後果。邏輯後果是《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的方法,是需要成人的介入,前提是,在使用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學習到有益的經驗,從而鼓勵孩子學習社會和生活技能。

使用邏輯後果的過程中,需要符合4個R1個H

1、Related 相關的

2、Respected 尊重的

3、Reasonable 合理的

4、Revealed in advance 提前告知的

5、Helpful 有幫助的

相關的,意味著後果必須與行為有關係。尊重的,意味著後果不能帶來責備、羞辱和傷害孩子;而是溫和而堅定地執行,尊重所有有關的人。合理的,是指邏輯後果不能牽扯到其它問題,要對孩子和大人都合理。提前告知,是指事情發生之前就要告訴孩子後果是什麼。有幫助的,就是所用的方法對孩子習得生活經驗和技能提升有所幫助。以上4個R缺一不可,否則,就是變相的懲罰。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孩子喜歡惡作劇的表現有哪些?

  • 你越生氣,我越開心

例如:故意把吃完水果的手擦別人身上;把紙巾塞進馬桶裡堵塞馬桶;把大人的鑰匙藏起來,讓你找不著。總之,你越是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玩和開心,讓你生氣就是目的達到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越不搭理我,我越主動惡搞你

小時候女生頭髮比較長,男孩會躲到後面用蒼耳卷女生的頭髮,最後導致頭髮捲成一團,被蒼耳捲過的頭髮就很難捋順,特別難受,最後那一坨頭髮不得不剪掉。但是,那些惡作劇的男孩還偷著哈哈大笑,樂的合不攏嘴。

有的孩子喜歡裝神弄鬼,除了嚇唬別人,還有各種花樣捉弄人,不是把人弄哭,就是讓人憤怒不已。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前面說,後面忘

同樣的錯誤總是重犯,說了也不改正。不是不想改正,而是做不到。因為大人的不斷地逗,結果把孩子的心智搞亂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說正面,我便要反著來

還記得來自印度的電影《嗝嗝老師》老師嗎?她教的那一群孩子,剛開始沒有一個不喜歡惡作劇。嗝嗝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被同學們用一個壞了的凳子放講臺,讓嗝嗝老師摔倒在地,他們不但不去扶老師起來,全班男女同學還哈哈大笑。把老師的粉筆裡做手腳,把老師的摩托車輪胎氣給消了……

嗝嗝老師越是耐心地教導,起初都是反著來,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所以,老師也不需要對我們抱有任何希望。但是,最後在嗝嗝老師的智慧、善良、幽默、積極向上的影響下,孩子們不僅取得了好成績,所有人放棄了惡作劇的行為,一起互相鼓勵,努力學習,孩子們終於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面對喜歡“惡作劇”的熊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同時又是無意識居多,他們對未知的事情瞭解得太少,無法預知會出現什麼行為後果。如果孩子偶爾覺得好玩,也無妨,但是經常性地惡搞,甚至影響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安全問題,就要制止,並加以積極地引導。

第一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Curiosity)

關注正面(Positive)

平時看起來多動又淘氣的孩子更需要被父母理解,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他們不得不通過摸一摸,動一動,看起來是搞破壞的行為來探索和學習。而不要去動不動訓斥孩子,或者大發雷霆,這樣孩子的求知慾會受到“抑制”,心裡也會受到打擊,最終導致情商智商發展都被限制。適當地給予他們機會,多一點“寬容心”,你會發現,一段時間過後,孩子的破壞行為就會消失了。

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祕密,作為父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學會讀懂孩子的行為,找到積極正面的意義,而不是一味地負面訓斥孩子。這是無效的,會適得其反。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第二步:提供親子時光,和孩子一起參與(Participate in)

我們不可能把孩子當成小太陽,無時無刻地圍著他轉,也不可能每天24小時隨時隨地地待命。但我們可以提供特殊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參與遊戲,和他們一起嬉戲打鬧。前提是孩子願意同我們一起玩,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他們。

陳鶴琴先生說過:“孩子在家裡,要有東西可以玩,有事情可以做,不讓玩也不讓做,孩子就不會發展。”

孩子喜歡汽車,你會發現淘氣的孩子他們可以將汽車玩出各種花樣;孩子喜歡捉謎藏,你就陪他們捉迷藏,無論是鑽進衣櫃裡,還是床底下,或者窗簾後面都是可以的。這些有趣的親子時光,會滿足孩子內在的心理需求,玩夠了,就體驗到滿足感了。這會大大減少孩子惡作劇的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第三步:設定規則,體驗邏輯後果(Logical Consequences)

有父母發現,即便設置了規則,孩子還是會帶著觸犯規則的行為來挑戰父母。這時候,可以讓孩子體驗邏輯後果。邏輯後果是《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的方法,是需要成人的介入,前提是,在使用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學習到有益的經驗,從而鼓勵孩子學習社會和生活技能。

使用邏輯後果的過程中,需要符合4個R1個H

1、Related 相關的

2、Respected 尊重的

3、Reasonable 合理的

4、Revealed in advance 提前告知的

5、Helpful 有幫助的

相關的,意味著後果必須與行為有關係。尊重的,意味著後果不能帶來責備、羞辱和傷害孩子;而是溫和而堅定地執行,尊重所有有關的人。合理的,是指邏輯後果不能牽扯到其它問題,要對孩子和大人都合理。提前告知,是指事情發生之前就要告訴孩子後果是什麼。有幫助的,就是所用的方法對孩子習得生活經驗和技能提升有所幫助。以上4個R缺一不可,否則,就是變相的懲罰。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正面管教工具:邏輯後果

舉例:

如果你打翻了牛奶,你就自己想辦法擦乾淨桌子。

如果你睡懶覺,就不能準點到校,你的遲到就會讓班級扣分。

如果我們約定好了9點關電視,超過時間你還在看,我就會關掉電視。

比如,上課前老師有和孩子們約定上課的規則,一旦發現有同學違反常規了,就可以讓孩子體驗邏輯後果。

添添喜歡在上課的時候揪女生的頭髮,這就影響到身邊同學上課了。老師可以給他兩個選擇,要麼換一個座位獨自一個人坐,要麼停下來把手放自己腿上,也可以選擇坐老師的身旁近距離和老師參與課程互動,這是一種方法,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來想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大多數意識不到自己影響到別人,讓人反感了。所以,需要使用符合以上4個R1個H的標準,對孩子有所幫助的方法來處理類似問題。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孩子喜歡惡作劇的表現有哪些?

  • 你越生氣,我越開心

例如:故意把吃完水果的手擦別人身上;把紙巾塞進馬桶裡堵塞馬桶;把大人的鑰匙藏起來,讓你找不著。總之,你越是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玩和開心,讓你生氣就是目的達到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越不搭理我,我越主動惡搞你

小時候女生頭髮比較長,男孩會躲到後面用蒼耳卷女生的頭髮,最後導致頭髮捲成一團,被蒼耳捲過的頭髮就很難捋順,特別難受,最後那一坨頭髮不得不剪掉。但是,那些惡作劇的男孩還偷著哈哈大笑,樂的合不攏嘴。

有的孩子喜歡裝神弄鬼,除了嚇唬別人,還有各種花樣捉弄人,不是把人弄哭,就是讓人憤怒不已。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前面說,後面忘

同樣的錯誤總是重犯,說了也不改正。不是不想改正,而是做不到。因為大人的不斷地逗,結果把孩子的心智搞亂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說正面,我便要反著來

還記得來自印度的電影《嗝嗝老師》老師嗎?她教的那一群孩子,剛開始沒有一個不喜歡惡作劇。嗝嗝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被同學們用一個壞了的凳子放講臺,讓嗝嗝老師摔倒在地,他們不但不去扶老師起來,全班男女同學還哈哈大笑。把老師的粉筆裡做手腳,把老師的摩托車輪胎氣給消了……

嗝嗝老師越是耐心地教導,起初都是反著來,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所以,老師也不需要對我們抱有任何希望。但是,最後在嗝嗝老師的智慧、善良、幽默、積極向上的影響下,孩子們不僅取得了好成績,所有人放棄了惡作劇的行為,一起互相鼓勵,努力學習,孩子們終於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面對喜歡“惡作劇”的熊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同時又是無意識居多,他們對未知的事情瞭解得太少,無法預知會出現什麼行為後果。如果孩子偶爾覺得好玩,也無妨,但是經常性地惡搞,甚至影響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安全問題,就要制止,並加以積極地引導。

第一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Curiosity)

關注正面(Positive)

平時看起來多動又淘氣的孩子更需要被父母理解,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他們不得不通過摸一摸,動一動,看起來是搞破壞的行為來探索和學習。而不要去動不動訓斥孩子,或者大發雷霆,這樣孩子的求知慾會受到“抑制”,心裡也會受到打擊,最終導致情商智商發展都被限制。適當地給予他們機會,多一點“寬容心”,你會發現,一段時間過後,孩子的破壞行為就會消失了。

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祕密,作為父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學會讀懂孩子的行為,找到積極正面的意義,而不是一味地負面訓斥孩子。這是無效的,會適得其反。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第二步:提供親子時光,和孩子一起參與(Participate in)

我們不可能把孩子當成小太陽,無時無刻地圍著他轉,也不可能每天24小時隨時隨地地待命。但我們可以提供特殊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參與遊戲,和他們一起嬉戲打鬧。前提是孩子願意同我們一起玩,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他們。

陳鶴琴先生說過:“孩子在家裡,要有東西可以玩,有事情可以做,不讓玩也不讓做,孩子就不會發展。”

孩子喜歡汽車,你會發現淘氣的孩子他們可以將汽車玩出各種花樣;孩子喜歡捉謎藏,你就陪他們捉迷藏,無論是鑽進衣櫃裡,還是床底下,或者窗簾後面都是可以的。這些有趣的親子時光,會滿足孩子內在的心理需求,玩夠了,就體驗到滿足感了。這會大大減少孩子惡作劇的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第三步:設定規則,體驗邏輯後果(Logical Consequences)

有父母發現,即便設置了規則,孩子還是會帶著觸犯規則的行為來挑戰父母。這時候,可以讓孩子體驗邏輯後果。邏輯後果是《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的方法,是需要成人的介入,前提是,在使用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學習到有益的經驗,從而鼓勵孩子學習社會和生活技能。

使用邏輯後果的過程中,需要符合4個R1個H

1、Related 相關的

2、Respected 尊重的

3、Reasonable 合理的

4、Revealed in advance 提前告知的

5、Helpful 有幫助的

相關的,意味著後果必須與行為有關係。尊重的,意味著後果不能帶來責備、羞辱和傷害孩子;而是溫和而堅定地執行,尊重所有有關的人。合理的,是指邏輯後果不能牽扯到其它問題,要對孩子和大人都合理。提前告知,是指事情發生之前就要告訴孩子後果是什麼。有幫助的,就是所用的方法對孩子習得生活經驗和技能提升有所幫助。以上4個R缺一不可,否則,就是變相的懲罰。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正面管教工具:邏輯後果

舉例:

如果你打翻了牛奶,你就自己想辦法擦乾淨桌子。

如果你睡懶覺,就不能準點到校,你的遲到就會讓班級扣分。

如果我們約定好了9點關電視,超過時間你還在看,我就會關掉電視。

比如,上課前老師有和孩子們約定上課的規則,一旦發現有同學違反常規了,就可以讓孩子體驗邏輯後果。

添添喜歡在上課的時候揪女生的頭髮,這就影響到身邊同學上課了。老師可以給他兩個選擇,要麼換一個座位獨自一個人坐,要麼停下來把手放自己腿上,也可以選擇坐老師的身旁近距離和老師參與課程互動,這是一種方法,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來想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大多數意識不到自己影響到別人,讓人反感了。所以,需要使用符合以上4個R1個H的標準,對孩子有所幫助的方法來處理類似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對孩子的許多行為都無法理解,有的不知從何下手,也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糾正。但往往就是這個時候,你需要調整心態,改變看問題的角度,你會發現,在孩子的行為中,你會看到許多未曾發現的,有趣的事情。和孩子共同關注如何做,比去追究為什麼要做而有意義的多。

《正面管教》:有時候,我們多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該如何解決,你會發現,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讓孩子參與尋找解決方案,這是鼓勵孩子們,讓他們強大的最有效的方法。

"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一個5歲的男孩父母離婚了,他跟著媽媽一起生活,鄰居們經常拿他開玩笑:“你叫我爸爸,叫我爸爸我就給你買糖吃。”小男孩瞪大著眼睛看著,卻不出聲,神情卻充滿憤怒與羞辱。時間久了,他不再用眼睛看人,而是轉身撿起一塊石頭扔到別人家炒菜的鍋裡。最後,無論大家和他開什麼玩笑,他就用鬼臉相對,有一回還把鄰居家2歲的妹妹嚇哭了。媽媽知道後,拉回家就給一頓訓斥,被訓斥後的他,行為並沒有減少,反而經常做出很多讓人沒法理解的事情來。

有一次,直接拿了一把剪刀,把鄰居家小狗的尾巴給剪了。鄰居家主人特別生氣,說這孩子沒教養,喜歡亂搞,還不許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玩了。媽媽經常被他氣個半死,但又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惡作劇”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惡作劇?

1、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導致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守規矩又聽話的,但是自己對孩子的某一些行為卻隨便訓斥和打罵,很多父母對孩子出言不遜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父母越是這樣對孩子,孩子的行為就越會朝著父母所希望的反方向發展。

很多年前,我還是單身的時候,在一戶人家的閣樓上租著一間小房間,每天聽到的最多的聲音,就是夫妻倆輪流罵孩子。當時我心想:“天啊!這是親生的嗎?怎麼罵這麼難聽,我都懷疑這是不是他們親生的孩子了。”連我作為一個租戶都聽不下去了。後來,這個孩子經常在學校惹禍被老師叫父母到學校談話,但是回到家,父母並不是耐心地教導,而是變本加厲地責罵孩子。

兒童心理學:其實,經常受訓斥和捱打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和正常的孩子有著極大的差別。首先就是概念不清,大腦相對比較糊塗,不容易看到客觀實在的東西。受打罵厲害的孩子,記憶力較弱,不容易看到客觀現實,他們看待世界的出發點總是基於需求和仇恨。

受打罵不厲害但多少受過刺激但,也時常糊塗。那些“專制”但家庭,孩子多少也出現問題。其實,這是思維出了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2、覺得好玩,其實是在尋求關注

玲玲老師在讀初中的時候,平時看起來不太說話,其實肚子裡就是一個淘氣鬼,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就是給同學取外號,而且一看一個準,想想都覺得很有趣。被我取過外號的同學很生氣,認為我不懷好意,後來把我告到老師那裡,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警告我不許再給同學取外號,否則就叫家長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給同學取外號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就是覺得好玩而已,並沒有惡意。

現在回想起來,只不過想證明自己比較有想象力,善於給人取外號也是一種能力罷了。其實,心裡就是在尋求關注。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3、小時候被這麼“逗”過,現在反過來“逗”別人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大人用鬍子扎過,我記憶中也被叔叔扎過一次,特別不喜歡那種感覺。生活中,經常看到有父親、爺爺或家裡的其他男性成員,喜歡逗孩子玩,時不時用自己的鬍子扎孩子的臉。

小馬回憶自己小時候,親戚經常逗他說:“過來讓我扎一下,不然我就會把你家的妹妹抱走了,抱去我們家做寶寶了。”每次小馬嚇得大哭起來,下次那些人一到他家裡,他就趕緊跑過去抱著妹妹,主動走過去讓對方用鬍子扎一下,生怕他們把妹妹給抱走了。上學後的小馬就特別喜歡在學校裡惡作劇,好幾次鑽到了校長的汽車底下玩,被老師叫家長到學校談話。

大人們這些沒輕沒重的“逗”行為,其實是導致孩子惡作劇的原因之一。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孩子喜歡惡作劇的表現有哪些?

  • 你越生氣,我越開心

例如:故意把吃完水果的手擦別人身上;把紙巾塞進馬桶裡堵塞馬桶;把大人的鑰匙藏起來,讓你找不著。總之,你越是生氣,我就越覺得好玩和開心,讓你生氣就是目的達到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越不搭理我,我越主動惡搞你

小時候女生頭髮比較長,男孩會躲到後面用蒼耳卷女生的頭髮,最後導致頭髮捲成一團,被蒼耳捲過的頭髮就很難捋順,特別難受,最後那一坨頭髮不得不剪掉。但是,那些惡作劇的男孩還偷著哈哈大笑,樂的合不攏嘴。

有的孩子喜歡裝神弄鬼,除了嚇唬別人,還有各種花樣捉弄人,不是把人弄哭,就是讓人憤怒不已。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前面說,後面忘

同樣的錯誤總是重犯,說了也不改正。不是不想改正,而是做不到。因為大人的不斷地逗,結果把孩子的心智搞亂了。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 你說正面,我便要反著來

還記得來自印度的電影《嗝嗝老師》老師嗎?她教的那一群孩子,剛開始沒有一個不喜歡惡作劇。嗝嗝老師第一天上課,就被同學們用一個壞了的凳子放講臺,讓嗝嗝老師摔倒在地,他們不但不去扶老師起來,全班男女同學還哈哈大笑。把老師的粉筆裡做手腳,把老師的摩托車輪胎氣給消了……

嗝嗝老師越是耐心地教導,起初都是反著來,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所以,老師也不需要對我們抱有任何希望。但是,最後在嗝嗝老師的智慧、善良、幽默、積極向上的影響下,孩子們不僅取得了好成績,所有人放棄了惡作劇的行為,一起互相鼓勵,努力學習,孩子們終於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面對喜歡“惡作劇”的熊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同時又是無意識居多,他們對未知的事情瞭解得太少,無法預知會出現什麼行為後果。如果孩子偶爾覺得好玩,也無妨,但是經常性地惡搞,甚至影響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安全問題,就要制止,並加以積極地引導。

第一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Curiosity)

關注正面(Positive)

平時看起來多動又淘氣的孩子更需要被父母理解,因為好奇心的驅使,他們不得不通過摸一摸,動一動,看起來是搞破壞的行為來探索和學習。而不要去動不動訓斥孩子,或者大發雷霆,這樣孩子的求知慾會受到“抑制”,心裡也會受到打擊,最終導致情商智商發展都被限制。適當地給予他們機會,多一點“寬容心”,你會發現,一段時間過後,孩子的破壞行為就會消失了。

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一定有不為人知的祕密,作為父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學會讀懂孩子的行為,找到積極正面的意義,而不是一味地負面訓斥孩子。這是無效的,會適得其反。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第二步:提供親子時光,和孩子一起參與(Participate in)

我們不可能把孩子當成小太陽,無時無刻地圍著他轉,也不可能每天24小時隨時隨地地待命。但我們可以提供特殊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參與遊戲,和他們一起嬉戲打鬧。前提是孩子願意同我們一起玩,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他們。

陳鶴琴先生說過:“孩子在家裡,要有東西可以玩,有事情可以做,不讓玩也不讓做,孩子就不會發展。”

孩子喜歡汽車,你會發現淘氣的孩子他們可以將汽車玩出各種花樣;孩子喜歡捉謎藏,你就陪他們捉迷藏,無論是鑽進衣櫃裡,還是床底下,或者窗簾後面都是可以的。這些有趣的親子時光,會滿足孩子內在的心理需求,玩夠了,就體驗到滿足感了。這會大大減少孩子惡作劇的行為。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第三步:設定規則,體驗邏輯後果(Logical Consequences)

有父母發現,即便設置了規則,孩子還是會帶著觸犯規則的行為來挑戰父母。這時候,可以讓孩子體驗邏輯後果。邏輯後果是《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的方法,是需要成人的介入,前提是,在使用的過程中要讓孩子學習到有益的經驗,從而鼓勵孩子學習社會和生活技能。

使用邏輯後果的過程中,需要符合4個R1個H

1、Related 相關的

2、Respected 尊重的

3、Reasonable 合理的

4、Revealed in advance 提前告知的

5、Helpful 有幫助的

相關的,意味著後果必須與行為有關係。尊重的,意味著後果不能帶來責備、羞辱和傷害孩子;而是溫和而堅定地執行,尊重所有有關的人。合理的,是指邏輯後果不能牽扯到其它問題,要對孩子和大人都合理。提前告知,是指事情發生之前就要告訴孩子後果是什麼。有幫助的,就是所用的方法對孩子習得生活經驗和技能提升有所幫助。以上4個R缺一不可,否則,就是變相的懲罰。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正面管教工具:邏輯後果

舉例:

如果你打翻了牛奶,你就自己想辦法擦乾淨桌子。

如果你睡懶覺,就不能準點到校,你的遲到就會讓班級扣分。

如果我們約定好了9點關電視,超過時間你還在看,我就會關掉電視。

比如,上課前老師有和孩子們約定上課的規則,一旦發現有同學違反常規了,就可以讓孩子體驗邏輯後果。

添添喜歡在上課的時候揪女生的頭髮,這就影響到身邊同學上課了。老師可以給他兩個選擇,要麼換一個座位獨自一個人坐,要麼停下來把手放自己腿上,也可以選擇坐老師的身旁近距離和老師參與課程互動,這是一種方法,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來想到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大多數意識不到自己影響到別人,讓人反感了。所以,需要使用符合以上4個R1個H的標準,對孩子有所幫助的方法來處理類似問題。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對孩子的許多行為都無法理解,有的不知從何下手,也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糾正。但往往就是這個時候,你需要調整心態,改變看問題的角度,你會發現,在孩子的行為中,你會看到許多未曾發現的,有趣的事情。和孩子共同關注如何做,比去追究為什麼要做而有意義的多。

《正面管教》:有時候,我們多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該如何解決,你會發現,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讓孩子參與尋找解決方案,這是鼓勵孩子們,讓他們強大的最有效的方法。

兒童心理學:孩子喜歡“惡作劇”?多數源於兒童時期的“逗”行為

我是一位15歲青春期男孩的媽媽,從事教育十八年,喜歡分享、學習、寫作,熱愛家庭教育事業。希望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能力去幫助更多人。歡迎你關注我@靈動育兒 希望有緣的你和我一起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