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師杜錦麗:用專業、愛和堅持叩開孩子心門'

""特教老師杜錦麗:用專業、愛和堅持叩開孩子心門

■杜錦麗帶著幼教班的孩子玩遊戲 許接英/攝

南方工報訊(全媒體記者許接英 通訊員徐喜溶)他們有的患了自閉症,有的是唐氏兒,有的沉浸在自己世界裡一言不發,有的上課時無端發脾氣,嚴重時甚至尖叫或作出自殘行為……面對這樣特殊的孩子,從事特教工作的杜錦麗給足了愛心和耐心。多年來,她用愛和堅持叩開孩子的心門。“雖不能像普通老師一樣有‘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但學生們每天的成長都給我帶來點點滴滴的希望。”9月6日上午,記者走訪廣州市海珠區啟能學校,採訪了這名普通的特殊教育老師。

“多互動,即使迴應只有一個字”

上午10時許,幼教班的7個孩子剛剛結束操場活動回到教室。杜錦麗擔任這個班的班主任,看到孩子們回來,她一邊耐心地指導孩子喝水換鞋,一邊唱著手指歌,帶著孩子在桌子前坐好。“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在哪裡,膝蓋在哪裡,用手指出來。”

接著,杜錦麗打開電腦音樂,和同事們帶領孩子圍坐在一起,玩起了遊戲。但在做遊戲時,並非所有的孩子都乖乖聽話,有的把腳掛在桌面上,有的自顧自地看著自己的圖畫書。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杜錦麗從桌子底下“變出”一個黃色的大柚子,用輕緩溫柔的語調向學生們問道,“聞一聞,香不香?”“香。”“想不想吃?”“想”。

果不其然,孩子們都被吸引了過來,專注地觀察起杜老師眼前的柚子。

等到孩子吃完眼前的柚子肉,杜錦麗又主動問起孩子們,“告訴我,什麼味道?”“酸酸甜甜的。”“好不好吃?”“好吃!”孩子們齊聲答道。

“我們是不是很囉嗦?”上完一堂課後,杜錦麗微笑著和記者交談道。她告訴記者,在特殊學校中,自閉症孩子是最多的,而社交是自閉症孩子的弱項。如何讓孩子們更願意和別人交流?這要求老師在教學中多些和孩子的互動。“要有眼神的交流,多鼓勵孩子通過語言和動作作出迴應,即使一個詞、一個字都可以。”

“我們的孩子可好可單純了”

杜錦麗今年39歲,從華南師範大學畢業後,先是進入廣鐵第一幼兒園任幼教老師。直到2010年,休完產假的她,考入海珠區啟能學校,成為一名特殊教育教師。

杜錦麗班上曾有個5歲多的孩子,因為腦部受傷,語言表達不清晰,經常做出撞牆等過激行為,家長也管不了。杜錦麗從瞭解孩子的“雷區”和喜好入手,同時向教育行為處理專家請教,列出相應教育方案。經過一年的努力,終於在一天早上,孩子主動向杜錦麗打了一聲招呼:“師,好。”雖然孩子的表達仍不完整,但那一刻,杜錦麗深感欣慰:“終於看到孩子笑了。你不知道,要走出這一步,對我們的孩子有多難。”

“面對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會不會有挫敗感?”

“不會。”面對記者的這個問題,杜錦麗肯定地回答,“我們的孩子可好、可單純了。每天我都可以從孩子那裡得到很多快樂,在點滴中發現他們的細微變化。”

南方工報責編:徐紅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