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埋怨孩子說話晚,其實是家長的引導方式出了錯

不完美媽媽 薯片 幼兒園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 2019-06-28

寶寶已經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了,但還是特別不會表達!別的小朋友都多少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了,而我家寶寶還在斷斷續續的說一些不連貫的詞語,發音也不清楚。以前感覺還好,現在開始接觸很多小朋友了,對比就特別明顯。我們是因為很瞭解他,才知道他想幹嘛。以後到了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都聽不懂他說話可怎麼辦?針對孩子的語言問題,今天我們請到了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的老師們,為我們解答——如何正確引導寶貝好好說話?

不要埋怨孩子說話晚,其實是家長的引導方式出了錯

平時很安靜不說話,發音很被動,發音不標準,需要幫助時也不會開口,必須反覆鼓勵才會開口發音。

專家建議:

寶寶不愛主動說話,發音不標準。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著手:

1、尋找動機(強化物)

通過對強化物提要求來幫助寶寶主動說話和提高發音的清晰度、標準度。

舉個例子:寶寶非常喜歡吃薯片,那我們要控制住薯片。

前期,把薯片呈現在寶寶面前,當他出現動機伸手拿薯片時,我們先說出“薯片”,接著寶寶要仿說出“薯片”,我們就可以立即把薯片給寶寶。如果寶寶說出薯片的近似音或者說出其中一個字,也可以把薯片給寶寶。

接下來,要慢慢的塑造、差別強化發音的清晰度和標準度。只有更好的說出“薯片”時,才能給到寶寶薯片。比如:一開始說出“片”,就可以給寶寶薯片,那之後,只有說“薯片”才能給寶寶,做到差別強化。

2、創造儘可能多的情景,然後給與輔助

3、排除生理問題

如果是發音的清晰度不夠,要進行生理的檢查,生理問題排除之後,要進行專業的發音訓練,然後創造環境,及時強化。

4、多與寶寶互動,在簡單的遊戲中激發寶寶的語言

不要埋怨孩子說話晚,其實是家長的引導方式出了錯

寶寶兩歲8個月,能說不少兩個字的詞,但有些發音不清楚。在需要爸爸幫忙撿東西的時候,媽媽教寶寶說“爸爸撿”,寶寶說:“爸撿”,一般說了兩個字就不再說了,在他耳朵邊提示第三個字,會跟著說,但不提示不說。怎麼引導寶寶說三個字?

專家建議:

教孩子仿說三個字的先備技能有:仿說的能力、氣流、嘴型轉換的能力。

1、孩子有能獨立仿說兩個字的能力

那我們就可以用兩個字的詞加一個字的形式來引導孩子說出三個字。

比如:會說“帽帽”和“戴”,那就可以教孩子仿說“戴帽帽”,其中兩個字的詞有疊詞如媽媽,還有兩個不同的字組成的詞如剪刀等。

家長先從疊詞入手是很正確的,並且建議家長要引導的三個字必須是孩子都能獨立清晰仿說的,比如“爸爸撿”中的“撿”孩子不會仿說或說的不清晰那麼家長就需要先教會撿的音。

2、氣流能否達到可以說三個字長度的能力

氣流就是孩子吹出的氣,氣流的長短和大小與孩子的發音有很大的關係:氣流越長說的句子越長,氣流越大發出的音越響亮,相反也是一樣的。

比如:孩子的氣流短那麼他發出的音可能就是“媽、媽、好”這樣一個字一個字地發,或者是“爸爸、過來”這樣的形式,不能說出連貫的長的語句。

我們可以根據練習吹氣來增加這一技能。

練習的方式有:吹紙條、吹哨子等等。剛開始練時只要紙條動或者哨子響就要強化,慢慢加長氣流,紙條保持三秒動的狀態或哨子能連續不斷的響三秒強化,慢慢延長吹氣的時間。

不允許的吹起方式是斷斷續續的(如呼…呼…呼),這樣的話將來發出的音也會斷斷續續,要吹一口氣就停下來強化或等待幾秒再進行第二次練習。

不要埋怨孩子說話晚,其實是家長的引導方式出了錯

3、是否有字與字之間轉換的能力

前提是氣流可以達到說三四個字的能力了。比如:孩子可以獨立仿說“阿”和“姨”,那仿說“阿姨”時,張嘴“啊”和咧嘴“姨”能否快速地轉換,仿說出“阿姨”?

有的孩子在字與字之間會有停頓或不自然,就是因為孩子在發音時嘴型轉換能力不足導致的。

✔ 嘴型轉換練習時要從慢到快。

如:“爸爸抱”,家長先全語言提示“爸爸抱”,然後提示孩子獨立正確的仿說出“爸爸”,停頓三秒鐘再提示說“抱”。等孩子獨立正確仿說後,家長重複孩子的音“你說‘爸爸抱’了特別棒”,爸爸要及時抱一抱孩子,達到強化的目的。

接下來,家長要縮短提示“爸爸”與“抱”之間的時間,如提示“爸爸……抱”,到“爸爸…抱”,最後家長提示“爸爸抱”,孩子就能獨立連貫的仿說出“爸爸抱”了。

✔ 如果孩子有命名的能力,那麼還可以用圖片或物品來輔助孩子。

如果孩子能夠獨立命名“爸爸”,那說“爸爸抱”時“爸爸”兩個字就可以用爸爸本人來代替:當看到爸爸時,孩子獨立命名“爸爸”後,家長立刻仿說輔助孩子發“抱”的音,讓孩子把“爸爸”和“抱”連貫起來,然後重複孩子的話“你說‘爸爸抱’了好厲害”。

注意,當孩子連貫說出時,爸爸要及時給予抱抱的強化,“抱”的音由仿說撤成口型提示再到獨立發音,最後當看到爸爸想讓爸爸抱時就能獨立說出“爸爸抱”了。

不要埋怨孩子說話晚,其實是家長的引導方式出了錯

跟孩子說話不與我對視,說話不清楚 ,分不清“你我他”。

專家建議:

1、孩子不對視,要練習目光接觸、視覺對視的能力。

✔ 強化具體行為。

在與孩子相處或者互動的過程中,只要孩子有對視,就具體強化孩子看向對方的行為。比如“你看著媽媽了,真厲害”。

✔ 從提要求的方面來練習。

在孩子向我們提要求時,不管是通過語言提要求還是手勢提要求,只要孩子有看向對方,就給與強化。如果孩子不看,那我們就去找孩子的眼神,直至孩子看向我們,然後隨即給予強化物。

2、說話不清楚,要塑造孩子去清晰的發音。

從模糊音塑造到清晰音,在塑造的過程當中,要強化孩子清晰的音,並且是高級強化,也就是強化的力度要大點,做到差別強化。

3、分不清“你我他”,是因為孩子還不具備先備技能。

比如:提要求、命名、對話,還有認知的能力也需要提升,只有這些能力都具備了,孩子才能理解並分清運用“你我他”這類的人稱代詞。

不要埋怨孩子說話晚,其實是家長的引導方式出了錯

我們要明白: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語言問題一般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到了學齡期以後,還會延伸到和學習相關的閱讀書寫方面的困難。所以說,“貴人語遲”不靠譜,孩子的言語訓練萬萬不可耽誤!

家長作為寶貝們人生階段的第一任老師,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在家最大效率地訓練孩子言語發展的核心技巧。如果希望給孩子制定更具系統性和針對性的訓練方案,可以尋求專業機構的指導,教您解決孩子的言語問題,幫孩子儘可能地發揮溝通潛能!

本文所有內容均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發現精彩內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