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經歷的奇葩投訴!只有你想象不到,沒有投訴不到'

""這些年我經歷的奇葩投訴!只有你想象不到,沒有投訴不到

導讀

無知的投訴是大面積殺傷武器,傷害的不只是一個醫生。

來源:醫脈通

作者:葉正鬆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佈,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這些年我經歷的奇葩投訴!只有你想象不到,沒有投訴不到

導讀

無知的投訴是大面積殺傷武器,傷害的不只是一個醫生。

來源:醫脈通

作者:葉正鬆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佈,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這些年我經歷的奇葩投訴!只有你想象不到,沒有投訴不到

柴靜說:人能從潔白裡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中拷打出潔白。

韓寒說: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近些年,由於醫療大環境的影響,醫患間信任滑坡,一些無厘頭的奇葩投訴也越來越多。

比如,下面這些,只有你想象不到,沒有投訴不到:

@山林:我市人民醫院婦產科王主任,男性,被邀約到下面基層義診,都是桌子一字排開,醫護人員坐等就診諮詢者,一位老漢來到劉主任桌前說:大夫,你聽聽我這心臟有毛病沒有?

主任:大爺,我不看你的這個病。

老漢:那你是看什麼病的?

主任:我光給婦女同志看病。

老漢:梗著脖子,瞪著眼的狠命的唾一口!罵到:呸,臭流氓!!

@陳年往事 :患者全麻後拔了管子,麻師喊到“自己用力呼吸,深呼吸,來,張大嘴,張大嘴,深呼吸”。術後被投訴了,說醫生喊他綽號“張大嘴”。

@月光光要努力工作:接到過兩個投訴。第一個投訴我和前臺護士,說我工作態度太好,輕聲細語,一定是沒有用的醫生才態度這麼好。肯定治不好毛病。投訴;第二個,說我給他看病的時候居然是微笑,說他這麼痛苦,我居然沒有感同身受,還笑話他,投訴。

@啊自己快樂這才叫做意義:上廁所被病人罵,你們醫生還上什麼廁所?這麼多人等著的。

@27-seven:有些患者就是莫名其妙。就說昨天吧……一個患者手機沒電,問我們可以掃充電寶嗎?那當然要有電才行啊。然後就把我們投訴了!

@美美霖啊:這算啥,我在耳鼻喉,有個耳聾患者,我反覆同樣的話說了三遍,他還是沒聽清!聽力不好那我就大喊再說一遍唄,患者就急眼了,罵我跟他發神經,有話好好說,吼他幹什麼?我:????

@Vanity15:之前在門診也是,有個病人非要找蘭姓的醫生,我找遍也沒有找到蘭姓的醫生,她還罵我說,你不知道就不知道,還說沒有,然後打電話問他兒子,結果是她自己聽錯了。

@阿杜:我收到的唯一一次投訴:病人說他四年前住院期間遺失了一根五萬多塊的金鍊子!市衛健委發函要求核查,我書面回覆:其所述時間地點人物,經查,無一符合,此人系腦子有問題。

@小小大夫:一女患者,結束根管換藥治療後,卻投訴醫生。理由是,治療結束,醫生沒來由地笑著“看了我一眼”,肯定是隱瞞了什麼事。引起了那名女患者的不滿。

@一個小孩一個娘:一腦幹出血重昏迷老人,醫生交代子女病情危重,隨時死亡可能,生還希望不大。家屬籤放棄繼續治療同意書,拒絕其他特殊處置。後來一子女跑院長那投訴,說懷疑出現了嚴重的醫療事故,覺得醫院對他父親的治療處置不當,導致已經通知病危卻遲遲不死!嚷著要封存病歷,要追究醫院責任!

@醫療圈那點事:一位患者因為麥粒腫到醫院就醫,醫生說我幫你看看。切除麥粒腫後,患者對於99元的收費表示很不滿,明明是你說幫我看的,怎麼又收費了呢?於是到醫院投訴。

@魔都囡:患者右眼發炎去醫院看眼科,眼科醫生開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患者開藥後投訴醫生“我右眼發炎,幹嘛開左氧氟沙星”,奇葩的是,接到投訴的行政人員竟然責怪眼科醫生“你為嘛不開右氧氟沙星”嘛?

@同童桐瞳潼彤:有個科室的醫生被病人投訴,因為這病人週五跑回家睡覺了,上午沒來,睡飽了下午來了,發現主管醫生週六下午不上班,找不到他就很生氣啊!說你們週六下午不上班也不提前和他說,投訴你!更奇葩的是監察室還挺認可的要扣醫生分。扣分=扣錢!

@樹猶如此ff:一大早接到一個奇葩投訴,某患兒外婆氣沖沖的要找院長主持公道,原因是孩子來醫院看病,診出癲癇,醫生說這是遺傳,孩子媽也有癲癇。結果造成孩子父親要跟母親離婚。外婆認為是醫生說的話,破壞了他們家庭關係。難道婚前孩子爸不知道老婆有這個病史?醫生如實告知病情,這是基本的職業操守,不該說謊吧?何況,難道不是孩子爸太渣男,孩子有遺傳癲癇就要離婚?

還有一患兒家長進醫生值班室接礦泉水,一年輕醫生幫他接水後,告誡他下次不要進來,病房裡配備了飲水機。患兒家長認為自己受了歧視,到市裡投訴。醫院規定沒過試用期一旦接到市裡投訴立即解除勞動關係。看那醫生一米八幾的大個子,委屈的哭得跟小女孩似的,我都覺得心疼。

@VanessaChuh:一箇中年阿姨和一個年輕女子帶一孩子來看牙,孩子死活不張嘴。我只能在一旁跟著說:“乖一點,阿姨看看,就可以吃好吃的啦。”孩子就是不肯。我桌上有一支迪斯尼紀念圓珠筆,那天剛好我其他筆沒墨了,就拿出來寫病歷的。放在桌上,中年婦女瞅見了,直接對孩子說:“你張開嘴給阿姨看看,阿姨就把她的筆送給你。”我直接懵了,還有這操作,我給你看牙還得送筆?然後我就不說話了,老實說我害怕他張嘴。因為他一旦給我看了,我不知道那筆我該留還是該給?給捨不得,不給孩子不幹了得鬧。於是,我笑著說:“不好意思這筆是我家孩子的。”然後收了起來。她娘倆哄了半小時,小孩也沒張嘴。最後出門要投訴我不給哄小孩。

@脆魚嘎嘣脆:我一同事,夜間看了一掛急診號的孕婦,同事問診後建議患者住院,患者拒絕;建議做檢查,患者拒絕。患者認為沒有開藥和檢查,這個號沒有產生費用,遂把急診號退了,面對這樣的患者醫生也很無奈。奇葩的是後續,轉天這位患者在民心網上投訴了我同事,投訴理由是夜間急診看病,醫生在值班室睡覺,敲門不開門,不給看病,最後沒辦法她把急診號退了。其實這種無中生有的事,一調查監控視頻,是誰在撒謊就一目瞭然,但這個調查過程也夠噁心我同事幾天了(在某些面向公眾網頁上的投訴,有關部門會很重視,下到醫院調查情況,核實後再及時網絡反饋。被投訴醫生會被詢問,有時候需要寫情況說明、調查反饋等紙質材料。醫生一天天工作就夠忙了,還要被一些無中生有的事煩心)。撒謊、造謠、惡意投訴醫生,這些是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和代價,全憑一張嘴,白的可以說成黑。高鐵都有黑名單了,真心希望國家能夠允許醫院有患者黑名單。我十分誠懇的奉勸這位一句,您作為一個即將要當媽的人,未來是要教人育人的,做人還是誠實、善良一點好。

市場經濟和工業化進程,帶來的是商品的豐富、契約意識的增強,患者的維權意識也大為增強。

段濤大夫說:醫院投訴是推動醫院改變的利器。他認為認真傾聽投訴,分析投訴背後的原因,從制度上、規範上、培訓上、管理上、文化上去認真的分析、反饋和整改,醫院才能發展。

然而,醫患人際關係的調整,遠比其他行業的行為規範微調要難得多。大部分的行業標準都可以相對客觀恆定,但人的個體感受卻千差萬別。因此,醫療這樣更多以個體感受為參照的領域,醫患關係必定會更加複雜,面對社會的轉型陣痛也會更激烈。

無知的投訴是大面積殺傷武器,傷害的不只是一個醫生。

一位作家這樣寫道:工業化好比一臺烘乾機,將社會關係中一切帶有人情味的東西烘乾,然後用原子式契約將個體聯繫起來。這個時代的感情,就這樣乾巴巴地存在於各種社會契約中間。在蘇聯電影《辦公室的故事》裡,那瓦西里切夫對上司“溼乎乎”的描述,正是對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狀態的真實希望。很多社會學家相信,不管社會契約多麼發達,未來能夠幫助人與人之間相互吸引和組合的,依然是那種溫潤的魅力。

今天我們都生活在潮來潮往的人群中,擦肩而過,或是顧盼流連或是互相睥睨,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念想。

而今天我們的很多社會機制,也還處於建設中狀態,醫療體制改革進入了空前的深水區,醫患之間免不了會有這樣那樣的一些摩擦。這個時候,尤其需要多一點溫情、多幾分信任、多一些簡單,讓醫患間彼此契約式的相見,變成最溫暖的遇見。

"這些年我經歷的奇葩投訴!只有你想象不到,沒有投訴不到

導讀

無知的投訴是大面積殺傷武器,傷害的不只是一個醫生。

來源:醫脈通

作者:葉正鬆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佈,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這些年我經歷的奇葩投訴!只有你想象不到,沒有投訴不到

柴靜說:人能從潔白裡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中拷打出潔白。

韓寒說: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近些年,由於醫療大環境的影響,醫患間信任滑坡,一些無厘頭的奇葩投訴也越來越多。

比如,下面這些,只有你想象不到,沒有投訴不到:

@山林:我市人民醫院婦產科王主任,男性,被邀約到下面基層義診,都是桌子一字排開,醫護人員坐等就診諮詢者,一位老漢來到劉主任桌前說:大夫,你聽聽我這心臟有毛病沒有?

主任:大爺,我不看你的這個病。

老漢:那你是看什麼病的?

主任:我光給婦女同志看病。

老漢:梗著脖子,瞪著眼的狠命的唾一口!罵到:呸,臭流氓!!

@陳年往事 :患者全麻後拔了管子,麻師喊到“自己用力呼吸,深呼吸,來,張大嘴,張大嘴,深呼吸”。術後被投訴了,說醫生喊他綽號“張大嘴”。

@月光光要努力工作:接到過兩個投訴。第一個投訴我和前臺護士,說我工作態度太好,輕聲細語,一定是沒有用的醫生才態度這麼好。肯定治不好毛病。投訴;第二個,說我給他看病的時候居然是微笑,說他這麼痛苦,我居然沒有感同身受,還笑話他,投訴。

@啊自己快樂這才叫做意義:上廁所被病人罵,你們醫生還上什麼廁所?這麼多人等著的。

@27-seven:有些患者就是莫名其妙。就說昨天吧……一個患者手機沒電,問我們可以掃充電寶嗎?那當然要有電才行啊。然後就把我們投訴了!

@美美霖啊:這算啥,我在耳鼻喉,有個耳聾患者,我反覆同樣的話說了三遍,他還是沒聽清!聽力不好那我就大喊再說一遍唄,患者就急眼了,罵我跟他發神經,有話好好說,吼他幹什麼?我:????

@Vanity15:之前在門診也是,有個病人非要找蘭姓的醫生,我找遍也沒有找到蘭姓的醫生,她還罵我說,你不知道就不知道,還說沒有,然後打電話問他兒子,結果是她自己聽錯了。

@阿杜:我收到的唯一一次投訴:病人說他四年前住院期間遺失了一根五萬多塊的金鍊子!市衛健委發函要求核查,我書面回覆:其所述時間地點人物,經查,無一符合,此人系腦子有問題。

@小小大夫:一女患者,結束根管換藥治療後,卻投訴醫生。理由是,治療結束,醫生沒來由地笑著“看了我一眼”,肯定是隱瞞了什麼事。引起了那名女患者的不滿。

@一個小孩一個娘:一腦幹出血重昏迷老人,醫生交代子女病情危重,隨時死亡可能,生還希望不大。家屬籤放棄繼續治療同意書,拒絕其他特殊處置。後來一子女跑院長那投訴,說懷疑出現了嚴重的醫療事故,覺得醫院對他父親的治療處置不當,導致已經通知病危卻遲遲不死!嚷著要封存病歷,要追究醫院責任!

@醫療圈那點事:一位患者因為麥粒腫到醫院就醫,醫生說我幫你看看。切除麥粒腫後,患者對於99元的收費表示很不滿,明明是你說幫我看的,怎麼又收費了呢?於是到醫院投訴。

@魔都囡:患者右眼發炎去醫院看眼科,眼科醫生開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患者開藥後投訴醫生“我右眼發炎,幹嘛開左氧氟沙星”,奇葩的是,接到投訴的行政人員竟然責怪眼科醫生“你為嘛不開右氧氟沙星”嘛?

@同童桐瞳潼彤:有個科室的醫生被病人投訴,因為這病人週五跑回家睡覺了,上午沒來,睡飽了下午來了,發現主管醫生週六下午不上班,找不到他就很生氣啊!說你們週六下午不上班也不提前和他說,投訴你!更奇葩的是監察室還挺認可的要扣醫生分。扣分=扣錢!

@樹猶如此ff:一大早接到一個奇葩投訴,某患兒外婆氣沖沖的要找院長主持公道,原因是孩子來醫院看病,診出癲癇,醫生說這是遺傳,孩子媽也有癲癇。結果造成孩子父親要跟母親離婚。外婆認為是醫生說的話,破壞了他們家庭關係。難道婚前孩子爸不知道老婆有這個病史?醫生如實告知病情,這是基本的職業操守,不該說謊吧?何況,難道不是孩子爸太渣男,孩子有遺傳癲癇就要離婚?

還有一患兒家長進醫生值班室接礦泉水,一年輕醫生幫他接水後,告誡他下次不要進來,病房裡配備了飲水機。患兒家長認為自己受了歧視,到市裡投訴。醫院規定沒過試用期一旦接到市裡投訴立即解除勞動關係。看那醫生一米八幾的大個子,委屈的哭得跟小女孩似的,我都覺得心疼。

@VanessaChuh:一箇中年阿姨和一個年輕女子帶一孩子來看牙,孩子死活不張嘴。我只能在一旁跟著說:“乖一點,阿姨看看,就可以吃好吃的啦。”孩子就是不肯。我桌上有一支迪斯尼紀念圓珠筆,那天剛好我其他筆沒墨了,就拿出來寫病歷的。放在桌上,中年婦女瞅見了,直接對孩子說:“你張開嘴給阿姨看看,阿姨就把她的筆送給你。”我直接懵了,還有這操作,我給你看牙還得送筆?然後我就不說話了,老實說我害怕他張嘴。因為他一旦給我看了,我不知道那筆我該留還是該給?給捨不得,不給孩子不幹了得鬧。於是,我笑著說:“不好意思這筆是我家孩子的。”然後收了起來。她娘倆哄了半小時,小孩也沒張嘴。最後出門要投訴我不給哄小孩。

@脆魚嘎嘣脆:我一同事,夜間看了一掛急診號的孕婦,同事問診後建議患者住院,患者拒絕;建議做檢查,患者拒絕。患者認為沒有開藥和檢查,這個號沒有產生費用,遂把急診號退了,面對這樣的患者醫生也很無奈。奇葩的是後續,轉天這位患者在民心網上投訴了我同事,投訴理由是夜間急診看病,醫生在值班室睡覺,敲門不開門,不給看病,最後沒辦法她把急診號退了。其實這種無中生有的事,一調查監控視頻,是誰在撒謊就一目瞭然,但這個調查過程也夠噁心我同事幾天了(在某些面向公眾網頁上的投訴,有關部門會很重視,下到醫院調查情況,核實後再及時網絡反饋。被投訴醫生會被詢問,有時候需要寫情況說明、調查反饋等紙質材料。醫生一天天工作就夠忙了,還要被一些無中生有的事煩心)。撒謊、造謠、惡意投訴醫生,這些是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和代價,全憑一張嘴,白的可以說成黑。高鐵都有黑名單了,真心希望國家能夠允許醫院有患者黑名單。我十分誠懇的奉勸這位一句,您作為一個即將要當媽的人,未來是要教人育人的,做人還是誠實、善良一點好。

市場經濟和工業化進程,帶來的是商品的豐富、契約意識的增強,患者的維權意識也大為增強。

段濤大夫說:醫院投訴是推動醫院改變的利器。他認為認真傾聽投訴,分析投訴背後的原因,從制度上、規範上、培訓上、管理上、文化上去認真的分析、反饋和整改,醫院才能發展。

然而,醫患人際關係的調整,遠比其他行業的行為規範微調要難得多。大部分的行業標準都可以相對客觀恆定,但人的個體感受卻千差萬別。因此,醫療這樣更多以個體感受為參照的領域,醫患關係必定會更加複雜,面對社會的轉型陣痛也會更激烈。

無知的投訴是大面積殺傷武器,傷害的不只是一個醫生。

一位作家這樣寫道:工業化好比一臺烘乾機,將社會關係中一切帶有人情味的東西烘乾,然後用原子式契約將個體聯繫起來。這個時代的感情,就這樣乾巴巴地存在於各種社會契約中間。在蘇聯電影《辦公室的故事》裡,那瓦西里切夫對上司“溼乎乎”的描述,正是對現代社會人際關係狀態的真實希望。很多社會學家相信,不管社會契約多麼發達,未來能夠幫助人與人之間相互吸引和組合的,依然是那種溫潤的魅力。

今天我們都生活在潮來潮往的人群中,擦肩而過,或是顧盼流連或是互相睥睨,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念想。

而今天我們的很多社會機制,也還處於建設中狀態,醫療體制改革進入了空前的深水區,醫患之間免不了會有這樣那樣的一些摩擦。這個時候,尤其需要多一點溫情、多幾分信任、多一些簡單,讓醫患間彼此契約式的相見,變成最溫暖的遇見。

這些年我經歷的奇葩投訴!只有你想象不到,沒有投訴不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