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

文|小博士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樂樂得媽媽最近在追一部電視劇,每天晚上都要看好久。

樂樂纏著媽媽給自己講故事:

“媽媽,你給我講一篇三隻小豬的故事好不好?”

“媽媽,你幫我講一篇白雪公主的故事好不好?”

“媽媽……”

媽媽覺得自己看劇被打斷非常不爽 就假裝聽不見樂樂的話,繼續自己的事情。樂樂加大音量甚至大喊大叫,媽媽仍舊無動於衷。樂樂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自己在媽媽心裡已經找不到存在感了,變得非常沮喪。

"

文|小博士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樂樂得媽媽最近在追一部電視劇,每天晚上都要看好久。

樂樂纏著媽媽給自己講故事:

“媽媽,你給我講一篇三隻小豬的故事好不好?”

“媽媽,你幫我講一篇白雪公主的故事好不好?”

“媽媽……”

媽媽覺得自己看劇被打斷非常不爽 就假裝聽不見樂樂的話,繼續自己的事情。樂樂加大音量甚至大喊大叫,媽媽仍舊無動於衷。樂樂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自己在媽媽心裡已經找不到存在感了,變得非常沮喪。

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家長為什麼會無視自己的孩子

家長無視自己的孩子通常無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當家長正在和其他人說話時,若這時孩子有事情喊家長,家長為了不打斷談話內容就會選擇無視孩子、不予回答;

第二,當孩子的問題非常複雜時,家長不知該如何回答,又不想在孩子面前說自己不會而丟面子。就假裝聽不到,規避孩子的問題;

第三,當家長忙於自己的工作或者是沉浸在手機中時,對於孩子的突然打斷會很煩躁,於是會無視孩子的話,選擇自動屏蔽。

孩子被無視後的心理

1.自卑、無助的心理

孩子若是一直被父母忽視,就會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人生價值,認為父母不再愛自己了。比如:

  • 自己的建議父母不放在心上;
  • 自己和父母說話時得不到父母的迴應;
  • 想要和父母一起做一些親子游戲時,父母總是以忙推脫。

經常被無視的孩子,在和別人說話或者請求別人做事時會流露出膽怯、不自信的態度。因為他們怕被拒絕,怕被無視。性格會變得唯唯諾諾、不喜交流,從而產生自卑、無助的心理。

"

文|小博士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樂樂得媽媽最近在追一部電視劇,每天晚上都要看好久。

樂樂纏著媽媽給自己講故事:

“媽媽,你給我講一篇三隻小豬的故事好不好?”

“媽媽,你幫我講一篇白雪公主的故事好不好?”

“媽媽……”

媽媽覺得自己看劇被打斷非常不爽 就假裝聽不見樂樂的話,繼續自己的事情。樂樂加大音量甚至大喊大叫,媽媽仍舊無動於衷。樂樂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自己在媽媽心裡已經找不到存在感了,變得非常沮喪。

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家長為什麼會無視自己的孩子

家長無視自己的孩子通常無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當家長正在和其他人說話時,若這時孩子有事情喊家長,家長為了不打斷談話內容就會選擇無視孩子、不予回答;

第二,當孩子的問題非常複雜時,家長不知該如何回答,又不想在孩子面前說自己不會而丟面子。就假裝聽不到,規避孩子的問題;

第三,當家長忙於自己的工作或者是沉浸在手機中時,對於孩子的突然打斷會很煩躁,於是會無視孩子的話,選擇自動屏蔽。

孩子被無視後的心理

1.自卑、無助的心理

孩子若是一直被父母忽視,就會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人生價值,認為父母不再愛自己了。比如:

  • 自己的建議父母不放在心上;
  • 自己和父母說話時得不到父母的迴應;
  • 想要和父母一起做一些親子游戲時,父母總是以忙推脫。

經常被無視的孩子,在和別人說話或者請求別人做事時會流露出膽怯、不自信的態度。因為他們怕被拒絕,怕被無視。性格會變得唯唯諾諾、不喜交流,從而產生自卑、無助的心理。

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2.變得暴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若是被父母無視,通常會採取提高音量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若是大聲說話仍舊不奏效,孩子就會開始大喊大叫,變得非常暴躁。

因為他們會感到被父母忽視很委屈,於是就會通過這種方式發洩出來。若是形成一種習慣,孩子就會不顧場合地大哭大鬧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父母注意到自己。

"

文|小博士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樂樂得媽媽最近在追一部電視劇,每天晚上都要看好久。

樂樂纏著媽媽給自己講故事:

“媽媽,你給我講一篇三隻小豬的故事好不好?”

“媽媽,你幫我講一篇白雪公主的故事好不好?”

“媽媽……”

媽媽覺得自己看劇被打斷非常不爽 就假裝聽不見樂樂的話,繼續自己的事情。樂樂加大音量甚至大喊大叫,媽媽仍舊無動於衷。樂樂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自己在媽媽心裡已經找不到存在感了,變得非常沮喪。

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家長為什麼會無視自己的孩子

家長無視自己的孩子通常無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當家長正在和其他人說話時,若這時孩子有事情喊家長,家長為了不打斷談話內容就會選擇無視孩子、不予回答;

第二,當孩子的問題非常複雜時,家長不知該如何回答,又不想在孩子面前說自己不會而丟面子。就假裝聽不到,規避孩子的問題;

第三,當家長忙於自己的工作或者是沉浸在手機中時,對於孩子的突然打斷會很煩躁,於是會無視孩子的話,選擇自動屏蔽。

孩子被無視後的心理

1.自卑、無助的心理

孩子若是一直被父母忽視,就會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人生價值,認為父母不再愛自己了。比如:

  • 自己的建議父母不放在心上;
  • 自己和父母說話時得不到父母的迴應;
  • 想要和父母一起做一些親子游戲時,父母總是以忙推脫。

經常被無視的孩子,在和別人說話或者請求別人做事時會流露出膽怯、不自信的態度。因為他們怕被拒絕,怕被無視。性格會變得唯唯諾諾、不喜交流,從而產生自卑、無助的心理。

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2.變得暴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若是被父母無視,通常會採取提高音量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若是大聲說話仍舊不奏效,孩子就會開始大喊大叫,變得非常暴躁。

因為他們會感到被父母忽視很委屈,於是就會通過這種方式發洩出來。若是形成一種習慣,孩子就會不顧場合地大哭大鬧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父母注意到自己。

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家長控制自己的情緒,守護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心靈敏感又脆弱,家長的“一時心煩”可能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永久的創傷。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採取正確的方式來守護自己的孩子。

1、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

隨著孩子接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就會對未知的一切充滿了好奇。

於是他們對父母提各種各樣的問題:
“球為什麼是圓的啊”
“火為什麼是紅色的啊”
“水變成冰體積怎麼變大了啊”等一系列在家長看來根本不需要解釋的問題。
有時家長被問得不耐煩了,就會對孩子喊:“你是十萬個為什麼嗎?怎麼那麼多問題,自己用腦子想,不要來問我。”

孩子不斷地向父母提問是因為他們信任父母、崇拜父母,希望父母可以為自己解疑答惑。

若是父母給予否定或者不耐煩就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與探索未知的興趣。

所以,為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受傷害,家長一定要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你覺得太過簡單幼稚的問題或許就是孩子遲遲解決不了的困惑。切不可對孩子的問題敷衍了事,耐心回答不僅會保護孩子的求知慾,還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認真的態度。

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性,父母可以舉一些幽默生動的例子來給孩子解釋,會使孩子的印象更為深刻、理解更為透徹。

如果孩子問的問題父母恰巧不會,不要礙於面子而誤導孩子。一定要勇敢承認,並且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個過程可以促進親子關係的和諧,並給孩子如何探索真理做了表率。

"

文|小博士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樂樂得媽媽最近在追一部電視劇,每天晚上都要看好久。

樂樂纏著媽媽給自己講故事:

“媽媽,你給我講一篇三隻小豬的故事好不好?”

“媽媽,你幫我講一篇白雪公主的故事好不好?”

“媽媽……”

媽媽覺得自己看劇被打斷非常不爽 就假裝聽不見樂樂的話,繼續自己的事情。樂樂加大音量甚至大喊大叫,媽媽仍舊無動於衷。樂樂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了,自己在媽媽心裡已經找不到存在感了,變得非常沮喪。

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家長為什麼會無視自己的孩子

家長無視自己的孩子通常無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當家長正在和其他人說話時,若這時孩子有事情喊家長,家長為了不打斷談話內容就會選擇無視孩子、不予回答;

第二,當孩子的問題非常複雜時,家長不知該如何回答,又不想在孩子面前說自己不會而丟面子。就假裝聽不到,規避孩子的問題;

第三,當家長忙於自己的工作或者是沉浸在手機中時,對於孩子的突然打斷會很煩躁,於是會無視孩子的話,選擇自動屏蔽。

孩子被無視後的心理

1.自卑、無助的心理

孩子若是一直被父母忽視,就會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人生價值,認為父母不再愛自己了。比如:

  • 自己的建議父母不放在心上;
  • 自己和父母說話時得不到父母的迴應;
  • 想要和父母一起做一些親子游戲時,父母總是以忙推脫。

經常被無視的孩子,在和別人說話或者請求別人做事時會流露出膽怯、不自信的態度。因為他們怕被拒絕,怕被無視。性格會變得唯唯諾諾、不喜交流,從而產生自卑、無助的心理。

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2.變得暴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若是被父母無視,通常會採取提高音量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若是大聲說話仍舊不奏效,孩子就會開始大喊大叫,變得非常暴躁。

因為他們會感到被父母忽視很委屈,於是就會通過這種方式發洩出來。若是形成一種習慣,孩子就會不顧場合地大哭大鬧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父母注意到自己。

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家長控制自己的情緒,守護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心靈敏感又脆弱,家長的“一時心煩”可能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永久的創傷。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採取正確的方式來守護自己的孩子。

1、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

隨著孩子接觸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就會對未知的一切充滿了好奇。

於是他們對父母提各種各樣的問題:
“球為什麼是圓的啊”
“火為什麼是紅色的啊”
“水變成冰體積怎麼變大了啊”等一系列在家長看來根本不需要解釋的問題。
有時家長被問得不耐煩了,就會對孩子喊:“你是十萬個為什麼嗎?怎麼那麼多問題,自己用腦子想,不要來問我。”

孩子不斷地向父母提問是因為他們信任父母、崇拜父母,希望父母可以為自己解疑答惑。

若是父母給予否定或者不耐煩就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與探索未知的興趣。

所以,為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受傷害,家長一定要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你覺得太過簡單幼稚的問題或許就是孩子遲遲解決不了的困惑。切不可對孩子的問題敷衍了事,耐心回答不僅會保護孩子的求知慾,還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認真的態度。

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性,父母可以舉一些幽默生動的例子來給孩子解釋,會使孩子的印象更為深刻、理解更為透徹。

如果孩子問的問題父母恰巧不會,不要礙於面子而誤導孩子。一定要勇敢承認,並且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個過程可以促進親子關係的和諧,並給孩子如何探索真理做了表率。

家長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你心煩一時,孩子也許“受傷”一輩子

2、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

孩子的童年是天真無邪的,但是他們這個時候還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

父母一定不要忽視孩子的成長,在保證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對於孩子的一些想法不可採取無視的態度 有時一點細微的變化對於孩子的成長都非常重要。

比如,孩子看到別人吸菸,就問媽媽“香菸很香嗎?怎麼那麼多人喜歡。”
這時,家長一定要耐心給孩子說明香菸對人體的危害,並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危險的。有時因為家長對自己問題的無視,孩子會選擇自己去嘗試,切不可給孩子孩子去觸碰危險的東西的機會。

只有通過父母不斷地引導,孩子才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

3、孩子需要被看見,被重視

孩子特別喜歡在家長面前“顯擺”自己,希望可以刷一波存在感

孩子的"存在感"就是自己的一言一行可以在父母那裡得到迴應,哪怕是一個讚許的眼神也足夠。

比如,孩子做了一件樂於助人的好事,回家之後跟媽媽講事情的經過。
孩子本想得到媽媽的誇獎,可是媽媽卻沒有反應。
這時孩子就會迷茫,他們就會想“我做的這件事兒有意義嗎?我做得對嗎?”
如果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得不到迴應,他們就很難找到存在感,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世界觀,不知該如何實現人生價值。

所以,父母對於孩子做的好的地方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孩子做錯事時,也要及時指出並糾正,不要得過且過。

每一個父母都對子女有著最無私的愛,可是所有的愛都應當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之上。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培養孩子,給予孩子一切物質上的滿足而“無視”孩子的內心想法是不理智的愛。孩子需要的是被認可、被重視,是擁有一個獨立完整的人格。

經常被父母無視的孩子很容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關愛孩子的內心成長才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厚重、最真摯的愛。

今日互動:家長們無視過自己的孩子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我是小博士媽媽,育兒經驗豐富,擅長研究兒童心理,願意為每一位媽媽解決育兒路上的難題。喜歡的話可以關注我,點贊轉發哦。

本文由小博士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