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孩子不啃老,不讓父母帶娃,給錢給物,但還是讓父母不好過

不完美媽媽 育兒有故事 2019-06-29

前陣子回了一趟老家,因時間比較充足,就去陪七大姑、八大姨們聊聊天,她們都很羨慕我媽。為什麼?因為我們兄妹成年後從沒有吼過爸媽,和他們說話的時候也總是和顏悅色,而且在很多方面也願意聽取他們的建議。

她們的孩子,雖然沒讓她們幫忙帶娃,還給錢給物,偶爾也打電話問候。但是一旦回家來,就喜歡吼自己的老父母,常常惹得父親們憤憤不平,母親們偷偷落淚。

有一種孩子不啃老,不讓父母帶娃,給錢給物,但還是讓父母不好過

尤其是兒子們,總覺得自己的父母思想陳舊,生活邋遢,還喜歡嘮嘮叨叨,總覺得自己讀的書,見過的世面比父母多,不但聽不進父母任何建議,還喜歡打擊自己的父母。

雖然事後聽見老母親的哭聲也有點愧疚,可是下一次又照舊。

有沒有感覺這個場景似曾相識,對,沒錯,當年你帶孩子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提供錢物給孩子,也很少陪他。而且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讀的書和見過的世面都比自己少,還要依靠自己生活,所以總喜歡拿出大人的權威,動不動就吼吼,雖然事後也有點愧疚,但是下次還是照舊......

有句話叫“萬事皆有因果”,這些喜歡吼父母的孩子其實大都出自以下3種家庭:

第一:粗暴對待孩子的家庭

還是那種“老子大於天”的思想,覺得孩子是我生的、養的,我有權利讓他按照我的規劃來,也必須得全聽我的,如果孩子不從,就吼、就打罵的家庭。

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生出“誰強誰是老大”的思想,小時候,父母最強大,我被強制聽從他們的,現在我成年了,父母老成了那個需要扶持的弱小勢力,所以我也可以看不慣就吼。

有一種孩子不啃老,不讓父母帶娃,給錢給物,但還是讓父母不好過

第二:對孩子缺少關愛和溝通的家庭

現在很多家庭的父母都是稀缺資源,因為平時他們都在外工作,極少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孩子溝通也很少。但是一旦孩子犯錯,他們就會跳出來吼孩子、指責孩子,他們不覺得自己虧欠孩子,反而覺得自己保障了孩子的生活,就是最大的恩惠。

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對父母生不出太多的感恩,最多就是你小時候養了我,偶爾給我打了一個電話,那現在等你老了,我也養你,偶爾給你打一個電話,順帶把你小時候對我的吼也還給你。

有一種孩子不啃老,不讓父母帶娃,給錢給物,但還是讓父母不好過

第三:不孝順老人的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很多父母年輕時對自己的父母各種嫌棄,雖然對自己的孩子非常寵愛。但是,孩子要麼就是反感父母的做法,成年後故意和父母對著幹,要麼就有樣學樣,成年後也對父母各種嫌棄。

小時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年輕媽媽,把自己的婆婆趕到柴房睡覺,吃飯就打了一個專門的木碗給老人,讓老人一個人窩在角落裡吃乾飯。

年幼的兒子見了,就請求媽媽一定要留下那個木碗,媽媽問為什麼,兒子說,因為等我長大後,也得拿它給你盛飯啊。

年輕媽媽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給兒子樹立了壞的榜樣,從此對老人特別上心,再也不虐待了。

有一種孩子不啃老,不讓父母帶娃,給錢給物,但還是讓父母不好過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舒舒服服,兒女都孝順和氣,但是你以前給孩子創造了什麼成長環境,真的能決定你老年生活的幸福指數。

所以不管是為了我們自己,還是為了孩子,我們都應該用心的去教育孩子,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利於健康成長的環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