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些表現不能慣,長大很容易出問題,爸媽早糾正才正確

不完美媽媽 玩具 今日頭條 福林媽咪 2019-06-07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丨福林媽咪

“以小見大”,說的是人們從小的細節看到大的整體,這個詞語,對事物是如此,對孩子的成長也必須得是這樣。

“熊孩子”之所以變得越來越多,並代表他們的數量真的在增加,只是有些孩子在生活中的某個細節,某個時間做錯了事,這才被劃分到熊孩子行列,而實際上,他們的本質還並不是很壞。

孩子的這些表現不能慣,長大很容易出問題,爸媽早糾正才正確

可有時候,判斷一個人,大家都會採用以小見大的方式,更關注孩子的生活細節,來判定孩子是否優秀。

孩子的生活細節做的好,那孩子大的生活方面自然也不會差,而那些不注意生活細節,有很多壞習慣的孩子,他們得到的評價從來就不是好的,尤其是這些細節上的習慣: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的情緒,會昭示他的下一步動作,而孩子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他們最多的表達方式就是哭鬧。

幼兒園以下的孩子,控制不好情緒會哭鬧,大家還能接受,可要是一個已經上了小學的孩子,僅僅是因為自己心情不爽就摔東西,這樣的孩子,在大家看來就是無理取鬧的。

上週在超市,一個穿著校服的孩子想買玩具,被媽媽以家裡玩具很多為由給拒絕後,孩子很生氣,一下子就把媽媽放在購物車裡的包拿出來摔在地上,惹來周圍顧客的駐足議論。

孩子的這些表現不能慣,長大很容易出問題,爸媽早糾正才正確

其中一個爸爸的評價很出彩,“這孩子的行動,與身上的紅領巾嚴重不搭啊”。

雖然每個人多少都有些脾氣,但是一個控制不住自己情緒,而亂髮脾氣的人,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肯定也不會很冷靜的面對,那成功就只能變成遙不可及的虛影。

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教會孩子合理發洩情緒,而不是發脾氣,那樣孩子才會有一個很好的未來。

-做錯事情不承擔責任

之前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偷了鄰居家的一個團線,他媽媽知道但並沒有批評教育他,後來那個孩子又陸陸續續偷了其他人的東西,直到進了監獄。

可進了監獄裡的孩子,並沒有認真悔改而是責怪媽媽,責怪媽媽當初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批評他,沒有對他做出正確的挽救,才造成現在的局面。

這個故事,孩子錯在不知悔改,不承擔自己的責任,反倒把責任推給媽媽,當然,孩子媽媽也是有錯的,錯就錯在她一味的包庇孩子,這才讓孩子在歧途上越走越遠。

孩子的這些表現不能慣,長大很容易出問題,爸媽早糾正才正確

自己做錯事情,就要承擔錯誤,這應該是每個人最基本的責任,如果孩子沒有這樣的意識,那孩子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就會是一個很肆意妄為的毫無責任感,毫無擔當的人。

爸媽一定不要慣著孩子的壞習慣,看到孩子犯錯就給及時制止並糾正,不然自己就成了孩子的幫凶。

-最起碼的尊重做不到

可能對小孩子來說,他們並不知道“尊重”是什麼,但是如果你告訴他們,尊重就是與別人說話要看著對方,聽到別人在和自己說話要回應對方,相信孩子們會很容易理解。

可有時候,孩子明明聽到大人是與自己的對話,可他們就是不給予迴應,把大人的話置若罔聞。

在孩子裝作聽不見的時候,爸媽要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是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事害怕被懲罰,還是隻是單純的不想理睬。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爸媽可以先緩和孩子的情緒,然後再對孩子進行適度的教育,最後,還要提醒孩子,就算犯錯也要記得及時迴應爸媽,做到最起碼的尊重。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爸媽就要特別注意,若不及時糾正孩子這樣的行為,放任孩子的這種態度,那孩子以後就很容易養成目無尊長的不良行為。

作家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趙子曰》裡,有這樣一句話,“這樣的事實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設,可是以小見大,這幾件小事不是沒有完全瞭解新思潮的意義的人們所能辦到的。”

所以,別認為孩子的小的壞毛病就是可以容忍的,等孩子長大後,那些壞毛病也就會成為習慣,這可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爸爸媽媽可一定要重視。


孩子生下來就是孩子,可我們生下來並不是父母。從備孕到孩子成長,寶媽會遇到很多問題,加入圈子,你能向育兒專家提問,還可以和其他寶媽交流,讓我們一起來一場媽媽的自我修行吧!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