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不完美媽媽 羅納德·費希爾 粉紅的青蛙 2019-07-15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帶來的恐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將來。

原本,生活中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可以求助於伴侶。然而,離婚後,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一人前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讓人心生擔憂。

其二,擔心自己成了離婚人士,別人會如何看待?

孩子的老師知道了,會怎麼想?單位的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甚至,那些平時羨慕自己生活如意的朋友,會不會因此輕視和嘲笑自己?

其三,家醜不可外揚。

如果只是夫妻關起門來大吵一架,這不丟人,因為只要當事人不說,外人並不知道夫妻倆的真實感情狀態。可是,當你必須向外人宣告自己離婚的事實時,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會感到難堪。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帶來的恐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將來。

原本,生活中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可以求助於伴侶。然而,離婚後,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一人前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讓人心生擔憂。

其二,擔心自己成了離婚人士,別人會如何看待?

孩子的老師知道了,會怎麼想?單位的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甚至,那些平時羨慕自己生活如意的朋友,會不會因此輕視和嘲笑自己?

其三,家醜不可外揚。

如果只是夫妻關起門來大吵一架,這不丟人,因為只要當事人不說,外人並不知道夫妻倆的真實感情狀態。可是,當你必須向外人宣告自己離婚的事實時,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會感到難堪。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其四,因為孩子。

離婚的一方,害怕失去孩子。

另一方,卻擔心自己做不好單親家長,無法承擔相應的職責。離婚已經消耗大部分精力,正處在脆弱期的自己,如何滿足孩子的需要,如何教育好孩子?

其五,害怕改變。

生活會發生怎麼樣的轉變?需要重新找工作?需要從已經住了多年的家裡搬出去?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一場失敗的婚姻,會讓一個原本自信的人變得自卑,那些未知的事實帶來的不確定感,更是令人心生寒意。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帶來的恐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將來。

原本,生活中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可以求助於伴侶。然而,離婚後,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一人前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讓人心生擔憂。

其二,擔心自己成了離婚人士,別人會如何看待?

孩子的老師知道了,會怎麼想?單位的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甚至,那些平時羨慕自己生活如意的朋友,會不會因此輕視和嘲笑自己?

其三,家醜不可外揚。

如果只是夫妻關起門來大吵一架,這不丟人,因為只要當事人不說,外人並不知道夫妻倆的真實感情狀態。可是,當你必須向外人宣告自己離婚的事實時,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會感到難堪。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其四,因為孩子。

離婚的一方,害怕失去孩子。

另一方,卻擔心自己做不好單親家長,無法承擔相應的職責。離婚已經消耗大部分精力,正處在脆弱期的自己,如何滿足孩子的需要,如何教育好孩子?

其五,害怕改變。

生活會發生怎麼樣的轉變?需要重新找工作?需要從已經住了多年的家裡搬出去?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一場失敗的婚姻,會讓一個原本自信的人變得自卑,那些未知的事實帶來的不確定感,更是令人心生寒意。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各種各樣的顧慮、擔憂,所有這些負面的情緒纏繞在一起,使得人們在面對離婚時顯得猶豫,難以抉擇。

克服恐懼,是我們走出離婚陰影的必經之路。

感到恐懼時,你要注意身體哪一部分對恐懼做出了反應。通過了解反應,有助於接受並解決自己的恐懼感受。

首先,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躺下,做深呼吸。

儘可能地吸氣,接下來,再慢慢吐出。

下一步,放鬆。從頭頂到腳趾,讓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能徹底放鬆。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帶來的恐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將來。

原本,生活中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可以求助於伴侶。然而,離婚後,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一人前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讓人心生擔憂。

其二,擔心自己成了離婚人士,別人會如何看待?

孩子的老師知道了,會怎麼想?單位的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甚至,那些平時羨慕自己生活如意的朋友,會不會因此輕視和嘲笑自己?

其三,家醜不可外揚。

如果只是夫妻關起門來大吵一架,這不丟人,因為只要當事人不說,外人並不知道夫妻倆的真實感情狀態。可是,當你必須向外人宣告自己離婚的事實時,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會感到難堪。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其四,因為孩子。

離婚的一方,害怕失去孩子。

另一方,卻擔心自己做不好單親家長,無法承擔相應的職責。離婚已經消耗大部分精力,正處在脆弱期的自己,如何滿足孩子的需要,如何教育好孩子?

其五,害怕改變。

生活會發生怎麼樣的轉變?需要重新找工作?需要從已經住了多年的家裡搬出去?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一場失敗的婚姻,會讓一個原本自信的人變得自卑,那些未知的事實帶來的不確定感,更是令人心生寒意。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各種各樣的顧慮、擔憂,所有這些負面的情緒纏繞在一起,使得人們在面對離婚時顯得猶豫,難以抉擇。

克服恐懼,是我們走出離婚陰影的必經之路。

感到恐懼時,你要注意身體哪一部分對恐懼做出了反應。通過了解反應,有助於接受並解決自己的恐懼感受。

首先,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躺下,做深呼吸。

儘可能地吸氣,接下來,再慢慢吐出。

下一步,放鬆。從頭頂到腳趾,讓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能徹底放鬆。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然後,在越來越放鬆的同時,依舊保深呼吸,並且閉上雙眼,調用想象的魔力。比如,幻想自己正處在一片鬆軟的海灘嬉戲,或是在廣闊的大草原上縱橫馳騁……

接下來,重點來了。

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恐懼:現在恐懼的事情,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嗎?這種恐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能否利用恐懼做些改變呢?

思考內心的恐懼過程中,繼續深呼吸。

如此循環往復,堅持一段時間後,讓那些植根於心底的恐懼感得以緩解。

離婚的痛苦,來自無處安放的憤怒

離婚是令人倍受壓抑的一件事。

如果在此期間,不能妥善地傳達憤怒情緒,那麼,心情一定會變得更低沉,甚至變得抑鬱。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憤怒?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帶來的恐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將來。

原本,生活中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可以求助於伴侶。然而,離婚後,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一人前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讓人心生擔憂。

其二,擔心自己成了離婚人士,別人會如何看待?

孩子的老師知道了,會怎麼想?單位的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甚至,那些平時羨慕自己生活如意的朋友,會不會因此輕視和嘲笑自己?

其三,家醜不可外揚。

如果只是夫妻關起門來大吵一架,這不丟人,因為只要當事人不說,外人並不知道夫妻倆的真實感情狀態。可是,當你必須向外人宣告自己離婚的事實時,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會感到難堪。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其四,因為孩子。

離婚的一方,害怕失去孩子。

另一方,卻擔心自己做不好單親家長,無法承擔相應的職責。離婚已經消耗大部分精力,正處在脆弱期的自己,如何滿足孩子的需要,如何教育好孩子?

其五,害怕改變。

生活會發生怎麼樣的轉變?需要重新找工作?需要從已經住了多年的家裡搬出去?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一場失敗的婚姻,會讓一個原本自信的人變得自卑,那些未知的事實帶來的不確定感,更是令人心生寒意。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各種各樣的顧慮、擔憂,所有這些負面的情緒纏繞在一起,使得人們在面對離婚時顯得猶豫,難以抉擇。

克服恐懼,是我們走出離婚陰影的必經之路。

感到恐懼時,你要注意身體哪一部分對恐懼做出了反應。通過了解反應,有助於接受並解決自己的恐懼感受。

首先,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躺下,做深呼吸。

儘可能地吸氣,接下來,再慢慢吐出。

下一步,放鬆。從頭頂到腳趾,讓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能徹底放鬆。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然後,在越來越放鬆的同時,依舊保深呼吸,並且閉上雙眼,調用想象的魔力。比如,幻想自己正處在一片鬆軟的海灘嬉戲,或是在廣闊的大草原上縱橫馳騁……

接下來,重點來了。

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恐懼:現在恐懼的事情,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嗎?這種恐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能否利用恐懼做些改變呢?

思考內心的恐懼過程中,繼續深呼吸。

如此循環往復,堅持一段時間後,讓那些植根於心底的恐懼感得以緩解。

離婚的痛苦,來自無處安放的憤怒

離婚是令人倍受壓抑的一件事。

如果在此期間,不能妥善地傳達憤怒情緒,那麼,心情一定會變得更低沉,甚至變得抑鬱。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憤怒?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可以用一個方法進行判斷,那就是嘗試著問自己:你們分手是不是前任的錯?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說明你的心裡正充滿了憤怒,無處宣洩。

對於那些進行了心理重建,並對憤怒有了充分認知的人來說,他們會認為離婚是雙方的問題。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諸如失敗、過錯、責任,也都是雙向的。

憤怒對我們的生活無益,但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可怕,我們可以嘗試用三個階段告別憤怒。

第一階段:學會接受“憤怒是正常的情緒”。

憤怒是人性的一部分。

一個人感到憤怒,完全是正常的一種行為。其實,從理智上接受這一點完全沒有問題,難的是從情感層面做到徹底接受。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帶來的恐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將來。

原本,生活中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可以求助於伴侶。然而,離婚後,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一人前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讓人心生擔憂。

其二,擔心自己成了離婚人士,別人會如何看待?

孩子的老師知道了,會怎麼想?單位的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甚至,那些平時羨慕自己生活如意的朋友,會不會因此輕視和嘲笑自己?

其三,家醜不可外揚。

如果只是夫妻關起門來大吵一架,這不丟人,因為只要當事人不說,外人並不知道夫妻倆的真實感情狀態。可是,當你必須向外人宣告自己離婚的事實時,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會感到難堪。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其四,因為孩子。

離婚的一方,害怕失去孩子。

另一方,卻擔心自己做不好單親家長,無法承擔相應的職責。離婚已經消耗大部分精力,正處在脆弱期的自己,如何滿足孩子的需要,如何教育好孩子?

其五,害怕改變。

生活會發生怎麼樣的轉變?需要重新找工作?需要從已經住了多年的家裡搬出去?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一場失敗的婚姻,會讓一個原本自信的人變得自卑,那些未知的事實帶來的不確定感,更是令人心生寒意。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各種各樣的顧慮、擔憂,所有這些負面的情緒纏繞在一起,使得人們在面對離婚時顯得猶豫,難以抉擇。

克服恐懼,是我們走出離婚陰影的必經之路。

感到恐懼時,你要注意身體哪一部分對恐懼做出了反應。通過了解反應,有助於接受並解決自己的恐懼感受。

首先,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躺下,做深呼吸。

儘可能地吸氣,接下來,再慢慢吐出。

下一步,放鬆。從頭頂到腳趾,讓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能徹底放鬆。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然後,在越來越放鬆的同時,依舊保深呼吸,並且閉上雙眼,調用想象的魔力。比如,幻想自己正處在一片鬆軟的海灘嬉戲,或是在廣闊的大草原上縱橫馳騁……

接下來,重點來了。

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恐懼:現在恐懼的事情,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嗎?這種恐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能否利用恐懼做些改變呢?

思考內心的恐懼過程中,繼續深呼吸。

如此循環往復,堅持一段時間後,讓那些植根於心底的恐懼感得以緩解。

離婚的痛苦,來自無處安放的憤怒

離婚是令人倍受壓抑的一件事。

如果在此期間,不能妥善地傳達憤怒情緒,那麼,心情一定會變得更低沉,甚至變得抑鬱。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憤怒?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可以用一個方法進行判斷,那就是嘗試著問自己:你們分手是不是前任的錯?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說明你的心裡正充滿了憤怒,無處宣洩。

對於那些進行了心理重建,並對憤怒有了充分認知的人來說,他們會認為離婚是雙方的問題。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諸如失敗、過錯、責任,也都是雙向的。

憤怒對我們的生活無益,但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可怕,我們可以嘗試用三個階段告別憤怒。

第一階段:學會接受“憤怒是正常的情緒”。

憤怒是人性的一部分。

一個人感到憤怒,完全是正常的一種行為。其實,從理智上接受這一點完全沒有問題,難的是從情感層面做到徹底接受。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原因在於,當我們向一個人表達憤怒的時候,對方也會產生極大的情緒反應。對方的反應,會讓我們難以接受,感覺自己真的做錯了什麼。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憤怒的感受沒有什麼不妥,我們可以修正的,是憤怒的表達方式。

第二階段:學習表達憤怒的積極方式,承認自己的人性。

我們常常看到,離婚中的一方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以孩子為媒介,用言語或行動威脅並恐嚇前任。

這種表達方式具有破壞性,並不可取。

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恰當的憤怒?

答案是與當前情況相稱的憤怒就是恰當的。換句話說,恰當的憤怒,是當前處境下真實的感受,與當前的事情相匹配。

有人撞了你的新車,你感到憤怒;有人在你背後說三道四,你因此生氣……這些都是恰當的憤怒。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帶來的恐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將來。

原本,生活中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可以求助於伴侶。然而,離婚後,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一人前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讓人心生擔憂。

其二,擔心自己成了離婚人士,別人會如何看待?

孩子的老師知道了,會怎麼想?單位的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甚至,那些平時羨慕自己生活如意的朋友,會不會因此輕視和嘲笑自己?

其三,家醜不可外揚。

如果只是夫妻關起門來大吵一架,這不丟人,因為只要當事人不說,外人並不知道夫妻倆的真實感情狀態。可是,當你必須向外人宣告自己離婚的事實時,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會感到難堪。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其四,因為孩子。

離婚的一方,害怕失去孩子。

另一方,卻擔心自己做不好單親家長,無法承擔相應的職責。離婚已經消耗大部分精力,正處在脆弱期的自己,如何滿足孩子的需要,如何教育好孩子?

其五,害怕改變。

生活會發生怎麼樣的轉變?需要重新找工作?需要從已經住了多年的家裡搬出去?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一場失敗的婚姻,會讓一個原本自信的人變得自卑,那些未知的事實帶來的不確定感,更是令人心生寒意。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各種各樣的顧慮、擔憂,所有這些負面的情緒纏繞在一起,使得人們在面對離婚時顯得猶豫,難以抉擇。

克服恐懼,是我們走出離婚陰影的必經之路。

感到恐懼時,你要注意身體哪一部分對恐懼做出了反應。通過了解反應,有助於接受並解決自己的恐懼感受。

首先,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躺下,做深呼吸。

儘可能地吸氣,接下來,再慢慢吐出。

下一步,放鬆。從頭頂到腳趾,讓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能徹底放鬆。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然後,在越來越放鬆的同時,依舊保深呼吸,並且閉上雙眼,調用想象的魔力。比如,幻想自己正處在一片鬆軟的海灘嬉戲,或是在廣闊的大草原上縱橫馳騁……

接下來,重點來了。

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恐懼:現在恐懼的事情,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嗎?這種恐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能否利用恐懼做些改變呢?

思考內心的恐懼過程中,繼續深呼吸。

如此循環往復,堅持一段時間後,讓那些植根於心底的恐懼感得以緩解。

離婚的痛苦,來自無處安放的憤怒

離婚是令人倍受壓抑的一件事。

如果在此期間,不能妥善地傳達憤怒情緒,那麼,心情一定會變得更低沉,甚至變得抑鬱。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憤怒?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可以用一個方法進行判斷,那就是嘗試著問自己:你們分手是不是前任的錯?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說明你的心裡正充滿了憤怒,無處宣洩。

對於那些進行了心理重建,並對憤怒有了充分認知的人來說,他們會認為離婚是雙方的問題。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諸如失敗、過錯、責任,也都是雙向的。

憤怒對我們的生活無益,但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可怕,我們可以嘗試用三個階段告別憤怒。

第一階段:學會接受“憤怒是正常的情緒”。

憤怒是人性的一部分。

一個人感到憤怒,完全是正常的一種行為。其實,從理智上接受這一點完全沒有問題,難的是從情感層面做到徹底接受。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原因在於,當我們向一個人表達憤怒的時候,對方也會產生極大的情緒反應。對方的反應,會讓我們難以接受,感覺自己真的做錯了什麼。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憤怒的感受沒有什麼不妥,我們可以修正的,是憤怒的表達方式。

第二階段:學習表達憤怒的積極方式,承認自己的人性。

我們常常看到,離婚中的一方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以孩子為媒介,用言語或行動威脅並恐嚇前任。

這種表達方式具有破壞性,並不可取。

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恰當的憤怒?

答案是與當前情況相稱的憤怒就是恰當的。換句話說,恰當的憤怒,是當前處境下真實的感受,與當前的事情相匹配。

有人撞了你的新車,你感到憤怒;有人在你背後說三道四,你因此生氣……這些都是恰當的憤怒。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不恰當的憤怒呢?

開車到十字路口,紅燈亮起,你生氣發火;聽到別人無意間說了一個自己不愛聽的詞,便惡言相向……

類似的反應,就過激了。

第三階段,學會用寬恕和其他方式,把自己的憤怒降到最小化。

對於因離婚而起的憤怒情緒,大部分人會把它們發洩到前任身上。要麼喋喋不休地歷數他們的罪狀,要麼大聲辱罵,恨不得生吞了對方。

這些方式當然是不可取的。

怎麼做才妥當呢?

1、我們可以用幽默驅趕憤怒。

書中有個這樣的例子。

一位離異女性在談到前夫時,對大家這麼說道:“別人問我,前夫在哪?我就告訴他們,他變成青蛙,呱呱呱地管自己跑了!”

2、給朋友打電話。

一個靠譜的朋友,能夠幫你度過情感上最艱難的時刻,療愈你心底殘存的傷害。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帶來的恐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將來。

原本,生活中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可以求助於伴侶。然而,離婚後,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一人前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讓人心生擔憂。

其二,擔心自己成了離婚人士,別人會如何看待?

孩子的老師知道了,會怎麼想?單位的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甚至,那些平時羨慕自己生活如意的朋友,會不會因此輕視和嘲笑自己?

其三,家醜不可外揚。

如果只是夫妻關起門來大吵一架,這不丟人,因為只要當事人不說,外人並不知道夫妻倆的真實感情狀態。可是,當你必須向外人宣告自己離婚的事實時,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會感到難堪。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其四,因為孩子。

離婚的一方,害怕失去孩子。

另一方,卻擔心自己做不好單親家長,無法承擔相應的職責。離婚已經消耗大部分精力,正處在脆弱期的自己,如何滿足孩子的需要,如何教育好孩子?

其五,害怕改變。

生活會發生怎麼樣的轉變?需要重新找工作?需要從已經住了多年的家裡搬出去?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一場失敗的婚姻,會讓一個原本自信的人變得自卑,那些未知的事實帶來的不確定感,更是令人心生寒意。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各種各樣的顧慮、擔憂,所有這些負面的情緒纏繞在一起,使得人們在面對離婚時顯得猶豫,難以抉擇。

克服恐懼,是我們走出離婚陰影的必經之路。

感到恐懼時,你要注意身體哪一部分對恐懼做出了反應。通過了解反應,有助於接受並解決自己的恐懼感受。

首先,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躺下,做深呼吸。

儘可能地吸氣,接下來,再慢慢吐出。

下一步,放鬆。從頭頂到腳趾,讓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能徹底放鬆。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然後,在越來越放鬆的同時,依舊保深呼吸,並且閉上雙眼,調用想象的魔力。比如,幻想自己正處在一片鬆軟的海灘嬉戲,或是在廣闊的大草原上縱橫馳騁……

接下來,重點來了。

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恐懼:現在恐懼的事情,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嗎?這種恐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能否利用恐懼做些改變呢?

思考內心的恐懼過程中,繼續深呼吸。

如此循環往復,堅持一段時間後,讓那些植根於心底的恐懼感得以緩解。

離婚的痛苦,來自無處安放的憤怒

離婚是令人倍受壓抑的一件事。

如果在此期間,不能妥善地傳達憤怒情緒,那麼,心情一定會變得更低沉,甚至變得抑鬱。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憤怒?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可以用一個方法進行判斷,那就是嘗試著問自己:你們分手是不是前任的錯?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說明你的心裡正充滿了憤怒,無處宣洩。

對於那些進行了心理重建,並對憤怒有了充分認知的人來說,他們會認為離婚是雙方的問題。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諸如失敗、過錯、責任,也都是雙向的。

憤怒對我們的生活無益,但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可怕,我們可以嘗試用三個階段告別憤怒。

第一階段:學會接受“憤怒是正常的情緒”。

憤怒是人性的一部分。

一個人感到憤怒,完全是正常的一種行為。其實,從理智上接受這一點完全沒有問題,難的是從情感層面做到徹底接受。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原因在於,當我們向一個人表達憤怒的時候,對方也會產生極大的情緒反應。對方的反應,會讓我們難以接受,感覺自己真的做錯了什麼。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憤怒的感受沒有什麼不妥,我們可以修正的,是憤怒的表達方式。

第二階段:學習表達憤怒的積極方式,承認自己的人性。

我們常常看到,離婚中的一方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以孩子為媒介,用言語或行動威脅並恐嚇前任。

這種表達方式具有破壞性,並不可取。

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恰當的憤怒?

答案是與當前情況相稱的憤怒就是恰當的。換句話說,恰當的憤怒,是當前處境下真實的感受,與當前的事情相匹配。

有人撞了你的新車,你感到憤怒;有人在你背後說三道四,你因此生氣……這些都是恰當的憤怒。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不恰當的憤怒呢?

開車到十字路口,紅燈亮起,你生氣發火;聽到別人無意間說了一個自己不愛聽的詞,便惡言相向……

類似的反應,就過激了。

第三階段,學會用寬恕和其他方式,把自己的憤怒降到最小化。

對於因離婚而起的憤怒情緒,大部分人會把它們發洩到前任身上。要麼喋喋不休地歷數他們的罪狀,要麼大聲辱罵,恨不得生吞了對方。

這些方式當然是不可取的。

怎麼做才妥當呢?

1、我們可以用幽默驅趕憤怒。

書中有個這樣的例子。

一位離異女性在談到前夫時,對大家這麼說道:“別人問我,前夫在哪?我就告訴他們,他變成青蛙,呱呱呱地管自己跑了!”

2、給朋友打電話。

一個靠譜的朋友,能夠幫你度過情感上最艱難的時刻,療愈你心底殘存的傷害。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3、利用幻想幫助自己表達憤怒。

打個比方,你恨前夫出軌,致使婚姻解體。那麼,你不妨可以想象一下,下一次見到前夫,如何把他痛打一頓,直至打得他滿地找牙,落荒而逃。

利用幻想表達憤怒的前提,這只是幻想,不是事實。一旦變成事實,這種表達憤怒的方式,就變成了破壞性行為。

4、給前任寫一封信。

信裡,把前任好好大罵一頓,語言極盡之刻薄,語氣極盡之犀利,只要自己樂意,怎麼開心怎麼來。

只是,信寫完後,不要寄出去。可以把它撕碎,扔到垃圾桶裡,也可以一把火燒了它。我們要的,是憤怒被釋放後的那種輕鬆感覺。

5、除此以外,尖叫也是釋放情緒的好辦法。

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對著空曠的遠方大聲尖叫。聽著遠處山谷傳來的迴音,壓抑的心情會在剎那間如釋重負。

解脫,為了接下來的路走得更好

離婚了,天塌不下來。

當離婚已成事實,恐懼也好,憤怒也罷,最後的步驟,必須是走向解脫才對。

放下那段不愉快的往事,重新投入生活,堅定地踏上未來的人生旅程。

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放下過去,與自己和解呢?

作者費希爾博士認為,在情感上投資自己,促進自己的個人成長,不要在已經結束的關係上再進行投入。

前不久,一則娛樂新聞上了熱搜:賈靜雯跟前夫孫志浩同框,共同參加女兒梧桐妹的畢業典禮。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帶來的恐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將來。

原本,生活中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可以求助於伴侶。然而,離婚後,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一人前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讓人心生擔憂。

其二,擔心自己成了離婚人士,別人會如何看待?

孩子的老師知道了,會怎麼想?單位的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甚至,那些平時羨慕自己生活如意的朋友,會不會因此輕視和嘲笑自己?

其三,家醜不可外揚。

如果只是夫妻關起門來大吵一架,這不丟人,因為只要當事人不說,外人並不知道夫妻倆的真實感情狀態。可是,當你必須向外人宣告自己離婚的事實時,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會感到難堪。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其四,因為孩子。

離婚的一方,害怕失去孩子。

另一方,卻擔心自己做不好單親家長,無法承擔相應的職責。離婚已經消耗大部分精力,正處在脆弱期的自己,如何滿足孩子的需要,如何教育好孩子?

其五,害怕改變。

生活會發生怎麼樣的轉變?需要重新找工作?需要從已經住了多年的家裡搬出去?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一場失敗的婚姻,會讓一個原本自信的人變得自卑,那些未知的事實帶來的不確定感,更是令人心生寒意。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各種各樣的顧慮、擔憂,所有這些負面的情緒纏繞在一起,使得人們在面對離婚時顯得猶豫,難以抉擇。

克服恐懼,是我們走出離婚陰影的必經之路。

感到恐懼時,你要注意身體哪一部分對恐懼做出了反應。通過了解反應,有助於接受並解決自己的恐懼感受。

首先,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躺下,做深呼吸。

儘可能地吸氣,接下來,再慢慢吐出。

下一步,放鬆。從頭頂到腳趾,讓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能徹底放鬆。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然後,在越來越放鬆的同時,依舊保深呼吸,並且閉上雙眼,調用想象的魔力。比如,幻想自己正處在一片鬆軟的海灘嬉戲,或是在廣闊的大草原上縱橫馳騁……

接下來,重點來了。

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恐懼:現在恐懼的事情,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嗎?這種恐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能否利用恐懼做些改變呢?

思考內心的恐懼過程中,繼續深呼吸。

如此循環往復,堅持一段時間後,讓那些植根於心底的恐懼感得以緩解。

離婚的痛苦,來自無處安放的憤怒

離婚是令人倍受壓抑的一件事。

如果在此期間,不能妥善地傳達憤怒情緒,那麼,心情一定會變得更低沉,甚至變得抑鬱。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憤怒?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可以用一個方法進行判斷,那就是嘗試著問自己:你們分手是不是前任的錯?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說明你的心裡正充滿了憤怒,無處宣洩。

對於那些進行了心理重建,並對憤怒有了充分認知的人來說,他們會認為離婚是雙方的問題。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諸如失敗、過錯、責任,也都是雙向的。

憤怒對我們的生活無益,但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可怕,我們可以嘗試用三個階段告別憤怒。

第一階段:學會接受“憤怒是正常的情緒”。

憤怒是人性的一部分。

一個人感到憤怒,完全是正常的一種行為。其實,從理智上接受這一點完全沒有問題,難的是從情感層面做到徹底接受。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原因在於,當我們向一個人表達憤怒的時候,對方也會產生極大的情緒反應。對方的反應,會讓我們難以接受,感覺自己真的做錯了什麼。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憤怒的感受沒有什麼不妥,我們可以修正的,是憤怒的表達方式。

第二階段:學習表達憤怒的積極方式,承認自己的人性。

我們常常看到,離婚中的一方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以孩子為媒介,用言語或行動威脅並恐嚇前任。

這種表達方式具有破壞性,並不可取。

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恰當的憤怒?

答案是與當前情況相稱的憤怒就是恰當的。換句話說,恰當的憤怒,是當前處境下真實的感受,與當前的事情相匹配。

有人撞了你的新車,你感到憤怒;有人在你背後說三道四,你因此生氣……這些都是恰當的憤怒。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不恰當的憤怒呢?

開車到十字路口,紅燈亮起,你生氣發火;聽到別人無意間說了一個自己不愛聽的詞,便惡言相向……

類似的反應,就過激了。

第三階段,學會用寬恕和其他方式,把自己的憤怒降到最小化。

對於因離婚而起的憤怒情緒,大部分人會把它們發洩到前任身上。要麼喋喋不休地歷數他們的罪狀,要麼大聲辱罵,恨不得生吞了對方。

這些方式當然是不可取的。

怎麼做才妥當呢?

1、我們可以用幽默驅趕憤怒。

書中有個這樣的例子。

一位離異女性在談到前夫時,對大家這麼說道:“別人問我,前夫在哪?我就告訴他們,他變成青蛙,呱呱呱地管自己跑了!”

2、給朋友打電話。

一個靠譜的朋友,能夠幫你度過情感上最艱難的時刻,療愈你心底殘存的傷害。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3、利用幻想幫助自己表達憤怒。

打個比方,你恨前夫出軌,致使婚姻解體。那麼,你不妨可以想象一下,下一次見到前夫,如何把他痛打一頓,直至打得他滿地找牙,落荒而逃。

利用幻想表達憤怒的前提,這只是幻想,不是事實。一旦變成事實,這種表達憤怒的方式,就變成了破壞性行為。

4、給前任寫一封信。

信裡,把前任好好大罵一頓,語言極盡之刻薄,語氣極盡之犀利,只要自己樂意,怎麼開心怎麼來。

只是,信寫完後,不要寄出去。可以把它撕碎,扔到垃圾桶裡,也可以一把火燒了它。我們要的,是憤怒被釋放後的那種輕鬆感覺。

5、除此以外,尖叫也是釋放情緒的好辦法。

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對著空曠的遠方大聲尖叫。聽著遠處山谷傳來的迴音,壓抑的心情會在剎那間如釋重負。

解脫,為了接下來的路走得更好

離婚了,天塌不下來。

當離婚已成事實,恐懼也好,憤怒也罷,最後的步驟,必須是走向解脫才對。

放下那段不愉快的往事,重新投入生活,堅定地踏上未來的人生旅程。

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放下過去,與自己和解呢?

作者費希爾博士認為,在情感上投資自己,促進自己的個人成長,不要在已經結束的關係上再進行投入。

前不久,一則娛樂新聞上了熱搜:賈靜雯跟前夫孫志浩同框,共同參加女兒梧桐妹的畢業典禮。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當天,賈靜雯在微博晒出了合影,並感慨地寫下這樣一段文字:“因為無私的愛把我們凝聚起來,很奇妙……謝謝我的過去造就我現在有的知足美好生活……這就是給我寶貝最棒的畢業禮物。”

十年前那場轟轟烈烈的離婚大戰,言猶在耳。

當時的孫志浩,出軌、家暴、藏孩子、爭家產,逼迫賈靜雯在鏡頭前全然不顧偶像包袱,形容憔悴,崩潰大哭。

"

人們在結婚時,往往都抱有美好的願望,以為站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一站就是一輩子。

可是,事與願違。那些在婚禮現場大聲說著“我願意!”的新人們,相伴到白頭的概率據說只有50%。

當婚姻出了問題無法為繼,離婚成了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對經歷過離婚的人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如何從婚姻結束的痛苦中恢復?如何走過這段艱辛的旅程?如何獲得新生……

這些都是人們在遭遇巨大變故時,將要面對的各種情緒困擾。

《分手後,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將會幫助你處理這些問題。

作者布魯斯·費希爾博士提供了一套實用且有效的框架,它可以幫助人們審視這段支離破碎的心路歷程,一步一步地引導人們享受離婚之後的漫長生活。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面對離婚,你在恐懼什麼

我的一個女同學,長相氣質都不錯,性格也溫柔,又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業,可是,她的老公還是出軌了。

要不要離婚,成了擺在她面前的艱難選擇。

不離,自己傷心痛苦,內心的那道坎實在無法跨越;離吧,又心存猶豫。

不願離婚,不是當事人的錯,這是不少面對離婚的人都曾有的真實體驗。難怪有人說,一個人要做出離婚的選擇,往往比做出結婚的選擇更難。

離婚的搖擺心態,源於心中的恐懼。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帶來的恐懼,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害怕一個人面對未知的將來。

原本,生活中遇到什麼解決不了的事,我們可以求助於伴侶。然而,離婚後,前方的路只能靠自己一人前行,對未來的不可預測,讓人心生擔憂。

其二,擔心自己成了離婚人士,別人會如何看待?

孩子的老師知道了,會怎麼想?單位的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甚至,那些平時羨慕自己生活如意的朋友,會不會因此輕視和嘲笑自己?

其三,家醜不可外揚。

如果只是夫妻關起門來大吵一架,這不丟人,因為只要當事人不說,外人並不知道夫妻倆的真實感情狀態。可是,當你必須向外人宣告自己離婚的事實時,不少人還是不可避免地會感到難堪。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其四,因為孩子。

離婚的一方,害怕失去孩子。

另一方,卻擔心自己做不好單親家長,無法承擔相應的職責。離婚已經消耗大部分精力,正處在脆弱期的自己,如何滿足孩子的需要,如何教育好孩子?

其五,害怕改變。

生活會發生怎麼樣的轉變?需要重新找工作?需要從已經住了多年的家裡搬出去?需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一場失敗的婚姻,會讓一個原本自信的人變得自卑,那些未知的事實帶來的不確定感,更是令人心生寒意。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各種各樣的顧慮、擔憂,所有這些負面的情緒纏繞在一起,使得人們在面對離婚時顯得猶豫,難以抉擇。

克服恐懼,是我們走出離婚陰影的必經之路。

感到恐懼時,你要注意身體哪一部分對恐懼做出了反應。通過了解反應,有助於接受並解決自己的恐懼感受。

首先,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躺下,做深呼吸。

儘可能地吸氣,接下來,再慢慢吐出。

下一步,放鬆。從頭頂到腳趾,讓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能徹底放鬆。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然後,在越來越放鬆的同時,依舊保深呼吸,並且閉上雙眼,調用想象的魔力。比如,幻想自己正處在一片鬆軟的海灘嬉戲,或是在廣闊的大草原上縱橫馳騁……

接下來,重點來了。

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恐懼:現在恐懼的事情,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嗎?這種恐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能否利用恐懼做些改變呢?

思考內心的恐懼過程中,繼續深呼吸。

如此循環往復,堅持一段時間後,讓那些植根於心底的恐懼感得以緩解。

離婚的痛苦,來自無處安放的憤怒

離婚是令人倍受壓抑的一件事。

如果在此期間,不能妥善地傳達憤怒情緒,那麼,心情一定會變得更低沉,甚至變得抑鬱。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憤怒?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可以用一個方法進行判斷,那就是嘗試著問自己:你們分手是不是前任的錯?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說明你的心裡正充滿了憤怒,無處宣洩。

對於那些進行了心理重建,並對憤怒有了充分認知的人來說,他們會認為離婚是雙方的問題。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諸如失敗、過錯、責任,也都是雙向的。

憤怒對我們的生活無益,但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可怕,我們可以嘗試用三個階段告別憤怒。

第一階段:學會接受“憤怒是正常的情緒”。

憤怒是人性的一部分。

一個人感到憤怒,完全是正常的一種行為。其實,從理智上接受這一點完全沒有問題,難的是從情感層面做到徹底接受。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原因在於,當我們向一個人表達憤怒的時候,對方也會產生極大的情緒反應。對方的反應,會讓我們難以接受,感覺自己真的做錯了什麼。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憤怒的感受沒有什麼不妥,我們可以修正的,是憤怒的表達方式。

第二階段:學習表達憤怒的積極方式,承認自己的人性。

我們常常看到,離婚中的一方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以孩子為媒介,用言語或行動威脅並恐嚇前任。

這種表達方式具有破壞性,並不可取。

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恰當的憤怒?

答案是與當前情況相稱的憤怒就是恰當的。換句話說,恰當的憤怒,是當前處境下真實的感受,與當前的事情相匹配。

有人撞了你的新車,你感到憤怒;有人在你背後說三道四,你因此生氣……這些都是恰當的憤怒。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不恰當的憤怒呢?

開車到十字路口,紅燈亮起,你生氣發火;聽到別人無意間說了一個自己不愛聽的詞,便惡言相向……

類似的反應,就過激了。

第三階段,學會用寬恕和其他方式,把自己的憤怒降到最小化。

對於因離婚而起的憤怒情緒,大部分人會把它們發洩到前任身上。要麼喋喋不休地歷數他們的罪狀,要麼大聲辱罵,恨不得生吞了對方。

這些方式當然是不可取的。

怎麼做才妥當呢?

1、我們可以用幽默驅趕憤怒。

書中有個這樣的例子。

一位離異女性在談到前夫時,對大家這麼說道:“別人問我,前夫在哪?我就告訴他們,他變成青蛙,呱呱呱地管自己跑了!”

2、給朋友打電話。

一個靠譜的朋友,能夠幫你度過情感上最艱難的時刻,療愈你心底殘存的傷害。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3、利用幻想幫助自己表達憤怒。

打個比方,你恨前夫出軌,致使婚姻解體。那麼,你不妨可以想象一下,下一次見到前夫,如何把他痛打一頓,直至打得他滿地找牙,落荒而逃。

利用幻想表達憤怒的前提,這只是幻想,不是事實。一旦變成事實,這種表達憤怒的方式,就變成了破壞性行為。

4、給前任寫一封信。

信裡,把前任好好大罵一頓,語言極盡之刻薄,語氣極盡之犀利,只要自己樂意,怎麼開心怎麼來。

只是,信寫完後,不要寄出去。可以把它撕碎,扔到垃圾桶裡,也可以一把火燒了它。我們要的,是憤怒被釋放後的那種輕鬆感覺。

5、除此以外,尖叫也是釋放情緒的好辦法。

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對著空曠的遠方大聲尖叫。聽著遠處山谷傳來的迴音,壓抑的心情會在剎那間如釋重負。

解脫,為了接下來的路走得更好

離婚了,天塌不下來。

當離婚已成事實,恐懼也好,憤怒也罷,最後的步驟,必須是走向解脫才對。

放下那段不愉快的往事,重新投入生活,堅定地踏上未來的人生旅程。

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放下過去,與自己和解呢?

作者費希爾博士認為,在情感上投資自己,促進自己的個人成長,不要在已經結束的關係上再進行投入。

前不久,一則娛樂新聞上了熱搜:賈靜雯跟前夫孫志浩同框,共同參加女兒梧桐妹的畢業典禮。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當天,賈靜雯在微博晒出了合影,並感慨地寫下這樣一段文字:“因為無私的愛把我們凝聚起來,很奇妙……謝謝我的過去造就我現在有的知足美好生活……這就是給我寶貝最棒的畢業禮物。”

十年前那場轟轟烈烈的離婚大戰,言猶在耳。

當時的孫志浩,出軌、家暴、藏孩子、爭家產,逼迫賈靜雯在鏡頭前全然不顧偶像包袱,形容憔悴,崩潰大哭。

離婚又怎樣,天塌不下來

離婚官司打了15個月之久,最終,賈靜雯以2600萬的代價,換來了女兒的撫養權,終結了那場地獄般的婚姻。

離婚後的賈靜雯,沒有繼續深陷在痛苦裡無法自拔。她一邊忙於工作,認真拍戲;一邊悉心陪伴女兒,與其共同成長。

照顧女兒之餘,她也不忘經營自己的生活,和好友聚會、陪家人旅遊、健身……那些年,在她的微博裡,隨處可見的,是滿滿的生活氣息。這是一個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的女人最好的模樣。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從人生谷底走出後的她,遇見了真愛。寵溺她、深愛她的男人修杰楷,在賈靜雯40歲那年,出現在了她的生命裡。

畢淑敏說:“如果你憤怒,你就吶喊;如果你哀傷,你就哭泣;如果你熱愛,你就表達;如果你喜歡,你就追求。不自我貶低,不自怨自艾,走出去,勇敢做自己。”

只有告別灰暗的過去,衝破禁錮自己心靈的牢籠,把注意力從那段失敗的婚姻中抽離,才能愛自己,取悅自己,並且勇敢地做自己。

可以發展一些正當的興趣愛好;可以與朋友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快樂……讓一份份小確幸,一點一點驅散心底的陰霾。

如果一個人無論是面對順境下的幸福安康,還是逆境中的艱難困苦,都能保持內心的從容與平和,真正做到心懷美好,內心篤定,踏踏實實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相信明天一定不會差到哪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