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明明場景極其類似,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山西太原的爸爸笑呵呵地接受了來自孩子的“批評教育”。雖然兒子覺得爸爸“丟人”,可更丟人的卻是廣西河池的這位男子。

家長會犯錯一點也不丟人,畢竟都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真的是喝露水的神仙。有些家長不認錯,並不一定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願意承認

一種情況,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

有的家長會認為,向孩子承認錯誤,是動搖自己家長“權威”的一件事,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怕”自己,那以後還怎麼管教?

“大人在說話,小孩插什麼嘴?”
“輪到你來訓爹媽了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別管大人的事”
……

更有甚者像河池這位男子,幾耳光確實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立威”的目的,可是卻只能讓孩子“怕”父母,而不是“服”父母。

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責罰。

犯了錯誤一般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往小了說破壞了家庭規則,家長自己要承擔責任;往大了說,破壞社會行為準則或者法律法規,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罰。

例如闖紅燈、不按規定隨手扔垃圾、地鐵進食等等,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誤”,可家長是否願意面對這些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區別卻是深遠的。

不願面對的家長是把不承認錯誤當做“保護傘”,自己不承認就當做錯誤沒有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更丟人。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明明場景極其類似,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山西太原的爸爸笑呵呵地接受了來自孩子的“批評教育”。雖然兒子覺得爸爸“丟人”,可更丟人的卻是廣西河池的這位男子。

家長會犯錯一點也不丟人,畢竟都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真的是喝露水的神仙。有些家長不認錯,並不一定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願意承認

一種情況,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

有的家長會認為,向孩子承認錯誤,是動搖自己家長“權威”的一件事,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怕”自己,那以後還怎麼管教?

“大人在說話,小孩插什麼嘴?”
“輪到你來訓爹媽了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別管大人的事”
……

更有甚者像河池這位男子,幾耳光確實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立威”的目的,可是卻只能讓孩子“怕”父母,而不是“服”父母。

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責罰。

犯了錯誤一般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往小了說破壞了家庭規則,家長自己要承擔責任;往大了說,破壞社會行為準則或者法律法規,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罰。

例如闖紅燈、不按規定隨手扔垃圾、地鐵進食等等,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誤”,可家長是否願意面對這些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區別卻是深遠的。

不願面對的家長是把不承認錯誤當做“保護傘”,自己不承認就當做錯誤沒有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更丟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2 認錯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仔細想來,父母犯錯,父母認錯,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失為一個教育契機理智變通的父母會將認錯也當做一種教育方式。

這對孩子有兩個層面的教育啟示:

丨向孩子做出正確示範

家長認錯的態度和行為,會起到一種表率作用。孩子最擅於模仿身邊最親近人的行為舉動,有懂道理、可溝通、能正視自己所犯錯誤的家長,孩子也必然不會變得愛耍賴、用哭當威脅手段,終將會成長為一個明事理、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明明場景極其類似,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山西太原的爸爸笑呵呵地接受了來自孩子的“批評教育”。雖然兒子覺得爸爸“丟人”,可更丟人的卻是廣西河池的這位男子。

家長會犯錯一點也不丟人,畢竟都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真的是喝露水的神仙。有些家長不認錯,並不一定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願意承認

一種情況,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

有的家長會認為,向孩子承認錯誤,是動搖自己家長“權威”的一件事,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怕”自己,那以後還怎麼管教?

“大人在說話,小孩插什麼嘴?”
“輪到你來訓爹媽了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別管大人的事”
……

更有甚者像河池這位男子,幾耳光確實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立威”的目的,可是卻只能讓孩子“怕”父母,而不是“服”父母。

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責罰。

犯了錯誤一般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往小了說破壞了家庭規則,家長自己要承擔責任;往大了說,破壞社會行為準則或者法律法規,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罰。

例如闖紅燈、不按規定隨手扔垃圾、地鐵進食等等,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誤”,可家長是否願意面對這些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區別卻是深遠的。

不願面對的家長是把不承認錯誤當做“保護傘”,自己不承認就當做錯誤沒有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更丟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2 認錯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仔細想來,父母犯錯,父母認錯,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失為一個教育契機理智變通的父母會將認錯也當做一種教育方式。

這對孩子有兩個層面的教育啟示:

丨向孩子做出正確示範

家長認錯的態度和行為,會起到一種表率作用。孩子最擅於模仿身邊最親近人的行為舉動,有懂道理、可溝通、能正視自己所犯錯誤的家長,孩子也必然不會變得愛耍賴、用哭當威脅手段,終將會成長為一個明事理、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丨讓孩子看問題更全面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信任”家長,覺得自己爸爸媽媽說的話肯定都是對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家長的“聖人光環”逐漸消失,這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體現。

家長可以藉助犯錯的契機,讓孩子更全面的看待問題,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行為也有是非對錯,父母制定的規則也是有理可尋,而不只是因為是父母制定的。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無疑也更全面、更有邏輯性。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明明場景極其類似,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山西太原的爸爸笑呵呵地接受了來自孩子的“批評教育”。雖然兒子覺得爸爸“丟人”,可更丟人的卻是廣西河池的這位男子。

家長會犯錯一點也不丟人,畢竟都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真的是喝露水的神仙。有些家長不認錯,並不一定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願意承認

一種情況,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

有的家長會認為,向孩子承認錯誤,是動搖自己家長“權威”的一件事,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怕”自己,那以後還怎麼管教?

“大人在說話,小孩插什麼嘴?”
“輪到你來訓爹媽了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別管大人的事”
……

更有甚者像河池這位男子,幾耳光確實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立威”的目的,可是卻只能讓孩子“怕”父母,而不是“服”父母。

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責罰。

犯了錯誤一般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往小了說破壞了家庭規則,家長自己要承擔責任;往大了說,破壞社會行為準則或者法律法規,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罰。

例如闖紅燈、不按規定隨手扔垃圾、地鐵進食等等,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誤”,可家長是否願意面對這些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區別卻是深遠的。

不願面對的家長是把不承認錯誤當做“保護傘”,自己不承認就當做錯誤沒有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更丟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2 認錯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仔細想來,父母犯錯,父母認錯,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失為一個教育契機理智變通的父母會將認錯也當做一種教育方式。

這對孩子有兩個層面的教育啟示:

丨向孩子做出正確示範

家長認錯的態度和行為,會起到一種表率作用。孩子最擅於模仿身邊最親近人的行為舉動,有懂道理、可溝通、能正視自己所犯錯誤的家長,孩子也必然不會變得愛耍賴、用哭當威脅手段,終將會成長為一個明事理、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丨讓孩子看問題更全面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信任”家長,覺得自己爸爸媽媽說的話肯定都是對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家長的“聖人光環”逐漸消失,這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體現。

家長可以藉助犯錯的契機,讓孩子更全面的看待問題,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行為也有是非對錯,父母制定的規則也是有理可尋,而不只是因為是父母制定的。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無疑也更全面、更有邏輯性。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只不過這樣也會給家長帶來一些小“煩惱”

如同那兩位敢於“訓誡”父母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能說會道,條理清晰,他們能有條不紊的指出父母的不對之處。這倆孩子都讓父母啞口無言,只能點頭承認錯誤。父母威嚴掃地,看起來實在是個“壞處”。

但是這樣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思維,去和家長爭論探討“誰對誰錯”的問題,也會對家裡各種“規則”提出合理又或者不合理的疑問。比如“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大人是這樣的標準,孩子是那樣的標準?”

可無論質疑是否合理,都是孩子在用他們稚嫩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方式通過鍛鍊,只會越來越純熟。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明明場景極其類似,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山西太原的爸爸笑呵呵地接受了來自孩子的“批評教育”。雖然兒子覺得爸爸“丟人”,可更丟人的卻是廣西河池的這位男子。

家長會犯錯一點也不丟人,畢竟都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真的是喝露水的神仙。有些家長不認錯,並不一定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願意承認

一種情況,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

有的家長會認為,向孩子承認錯誤,是動搖自己家長“權威”的一件事,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怕”自己,那以後還怎麼管教?

“大人在說話,小孩插什麼嘴?”
“輪到你來訓爹媽了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別管大人的事”
……

更有甚者像河池這位男子,幾耳光確實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立威”的目的,可是卻只能讓孩子“怕”父母,而不是“服”父母。

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責罰。

犯了錯誤一般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往小了說破壞了家庭規則,家長自己要承擔責任;往大了說,破壞社會行為準則或者法律法規,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罰。

例如闖紅燈、不按規定隨手扔垃圾、地鐵進食等等,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誤”,可家長是否願意面對這些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區別卻是深遠的。

不願面對的家長是把不承認錯誤當做“保護傘”,自己不承認就當做錯誤沒有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更丟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2 認錯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仔細想來,父母犯錯,父母認錯,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失為一個教育契機理智變通的父母會將認錯也當做一種教育方式。

這對孩子有兩個層面的教育啟示:

丨向孩子做出正確示範

家長認錯的態度和行為,會起到一種表率作用。孩子最擅於模仿身邊最親近人的行為舉動,有懂道理、可溝通、能正視自己所犯錯誤的家長,孩子也必然不會變得愛耍賴、用哭當威脅手段,終將會成長為一個明事理、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丨讓孩子看問題更全面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信任”家長,覺得自己爸爸媽媽說的話肯定都是對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家長的“聖人光環”逐漸消失,這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體現。

家長可以藉助犯錯的契機,讓孩子更全面的看待問題,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行為也有是非對錯,父母制定的規則也是有理可尋,而不只是因為是父母制定的。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無疑也更全面、更有邏輯性。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只不過這樣也會給家長帶來一些小“煩惱”

如同那兩位敢於“訓誡”父母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能說會道,條理清晰,他們能有條不紊的指出父母的不對之處。這倆孩子都讓父母啞口無言,只能點頭承認錯誤。父母威嚴掃地,看起來實在是個“壞處”。

但是這樣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思維,去和家長爭論探討“誰對誰錯”的問題,也會對家裡各種“規則”提出合理又或者不合理的疑問。比如“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大人是這樣的標準,孩子是那樣的標準?”

可無論質疑是否合理,都是孩子在用他們稚嫩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方式通過鍛鍊,只會越來越純熟。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3 家長犯錯,到底怎麼做到“好好認錯”?

說起認錯也需要講究技巧,否則會弄巧成拙。

丨心態要端正

最近《中餐廳》種黃曉明又再次引爆話題。原因就在於黃曉明作為本季《中餐廳》店長,全方位的展現出了“霸道總裁”的一面,引來了無數網友的吐槽,還根據黃曉明經典語錄總結出了“明學派”。而在《中餐廳》中黃曉明就用這個學派的典型風格,演繹了一場錯誤的認錯示範。

在閉店後的總結會議上,對所有“員工”的發言和討論進行了總結性的點評,他承認“今天所有的這些錯誤,要歸結到一個人身上,那就是我。”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明明場景極其類似,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山西太原的爸爸笑呵呵地接受了來自孩子的“批評教育”。雖然兒子覺得爸爸“丟人”,可更丟人的卻是廣西河池的這位男子。

家長會犯錯一點也不丟人,畢竟都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真的是喝露水的神仙。有些家長不認錯,並不一定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願意承認

一種情況,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

有的家長會認為,向孩子承認錯誤,是動搖自己家長“權威”的一件事,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怕”自己,那以後還怎麼管教?

“大人在說話,小孩插什麼嘴?”
“輪到你來訓爹媽了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別管大人的事”
……

更有甚者像河池這位男子,幾耳光確實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立威”的目的,可是卻只能讓孩子“怕”父母,而不是“服”父母。

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責罰。

犯了錯誤一般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往小了說破壞了家庭規則,家長自己要承擔責任;往大了說,破壞社會行為準則或者法律法規,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罰。

例如闖紅燈、不按規定隨手扔垃圾、地鐵進食等等,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誤”,可家長是否願意面對這些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區別卻是深遠的。

不願面對的家長是把不承認錯誤當做“保護傘”,自己不承認就當做錯誤沒有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更丟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2 認錯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仔細想來,父母犯錯,父母認錯,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失為一個教育契機理智變通的父母會將認錯也當做一種教育方式。

這對孩子有兩個層面的教育啟示:

丨向孩子做出正確示範

家長認錯的態度和行為,會起到一種表率作用。孩子最擅於模仿身邊最親近人的行為舉動,有懂道理、可溝通、能正視自己所犯錯誤的家長,孩子也必然不會變得愛耍賴、用哭當威脅手段,終將會成長為一個明事理、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丨讓孩子看問題更全面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信任”家長,覺得自己爸爸媽媽說的話肯定都是對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家長的“聖人光環”逐漸消失,這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體現。

家長可以藉助犯錯的契機,讓孩子更全面的看待問題,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行為也有是非對錯,父母制定的規則也是有理可尋,而不只是因為是父母制定的。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無疑也更全面、更有邏輯性。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只不過這樣也會給家長帶來一些小“煩惱”

如同那兩位敢於“訓誡”父母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能說會道,條理清晰,他們能有條不紊的指出父母的不對之處。這倆孩子都讓父母啞口無言,只能點頭承認錯誤。父母威嚴掃地,看起來實在是個“壞處”。

但是這樣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思維,去和家長爭論探討“誰對誰錯”的問題,也會對家裡各種“規則”提出合理又或者不合理的疑問。比如“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大人是這樣的標準,孩子是那樣的標準?”

可無論質疑是否合理,都是孩子在用他們稚嫩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方式通過鍛鍊,只會越來越純熟。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3 家長犯錯,到底怎麼做到“好好認錯”?

說起認錯也需要講究技巧,否則會弄巧成拙。

丨心態要端正

最近《中餐廳》種黃曉明又再次引爆話題。原因就在於黃曉明作為本季《中餐廳》店長,全方位的展現出了“霸道總裁”的一面,引來了無數網友的吐槽,還根據黃曉明經典語錄總結出了“明學派”。而在《中餐廳》中黃曉明就用這個學派的典型風格,演繹了一場錯誤的認錯示範。

在閉店後的總結會議上,對所有“員工”的發言和討論進行了總結性的點評,他承認“今天所有的這些錯誤,要歸結到一個人身上,那就是我。”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但隨後他又說:“是我沒有盯住這些方面,所以錯誤在我身上,但是我希望明天開始,你們自己歸責到自己身上。”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明明場景極其類似,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山西太原的爸爸笑呵呵地接受了來自孩子的“批評教育”。雖然兒子覺得爸爸“丟人”,可更丟人的卻是廣西河池的這位男子。

家長會犯錯一點也不丟人,畢竟都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真的是喝露水的神仙。有些家長不認錯,並不一定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願意承認

一種情況,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

有的家長會認為,向孩子承認錯誤,是動搖自己家長“權威”的一件事,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怕”自己,那以後還怎麼管教?

“大人在說話,小孩插什麼嘴?”
“輪到你來訓爹媽了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別管大人的事”
……

更有甚者像河池這位男子,幾耳光確實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立威”的目的,可是卻只能讓孩子“怕”父母,而不是“服”父母。

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責罰。

犯了錯誤一般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往小了說破壞了家庭規則,家長自己要承擔責任;往大了說,破壞社會行為準則或者法律法規,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罰。

例如闖紅燈、不按規定隨手扔垃圾、地鐵進食等等,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誤”,可家長是否願意面對這些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區別卻是深遠的。

不願面對的家長是把不承認錯誤當做“保護傘”,自己不承認就當做錯誤沒有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更丟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2 認錯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仔細想來,父母犯錯,父母認錯,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失為一個教育契機理智變通的父母會將認錯也當做一種教育方式。

這對孩子有兩個層面的教育啟示:

丨向孩子做出正確示範

家長認錯的態度和行為,會起到一種表率作用。孩子最擅於模仿身邊最親近人的行為舉動,有懂道理、可溝通、能正視自己所犯錯誤的家長,孩子也必然不會變得愛耍賴、用哭當威脅手段,終將會成長為一個明事理、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丨讓孩子看問題更全面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信任”家長,覺得自己爸爸媽媽說的話肯定都是對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家長的“聖人光環”逐漸消失,這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體現。

家長可以藉助犯錯的契機,讓孩子更全面的看待問題,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行為也有是非對錯,父母制定的規則也是有理可尋,而不只是因為是父母制定的。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無疑也更全面、更有邏輯性。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只不過這樣也會給家長帶來一些小“煩惱”

如同那兩位敢於“訓誡”父母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能說會道,條理清晰,他們能有條不紊的指出父母的不對之處。這倆孩子都讓父母啞口無言,只能點頭承認錯誤。父母威嚴掃地,看起來實在是個“壞處”。

但是這樣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思維,去和家長爭論探討“誰對誰錯”的問題,也會對家裡各種“規則”提出合理又或者不合理的疑問。比如“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大人是這樣的標準,孩子是那樣的標準?”

可無論質疑是否合理,都是孩子在用他們稚嫩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方式通過鍛鍊,只會越來越純熟。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3 家長犯錯,到底怎麼做到“好好認錯”?

說起認錯也需要講究技巧,否則會弄巧成拙。

丨心態要端正

最近《中餐廳》種黃曉明又再次引爆話題。原因就在於黃曉明作為本季《中餐廳》店長,全方位的展現出了“霸道總裁”的一面,引來了無數網友的吐槽,還根據黃曉明經典語錄總結出了“明學派”。而在《中餐廳》中黃曉明就用這個學派的典型風格,演繹了一場錯誤的認錯示範。

在閉店後的總結會議上,對所有“員工”的發言和討論進行了總結性的點評,他承認“今天所有的這些錯誤,要歸結到一個人身上,那就是我。”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但隨後他又說:“是我沒有盯住這些方面,所以錯誤在我身上,但是我希望明天開始,你們自己歸責到自己身上。”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秦海璐、王俊凱、楊紫等參與節目的嘉賓,聽完這番“認錯解釋”之後,滿臉寫著無語。從嘉賓表情上,以及多日來觀眾的吐槽來看,就知道黃曉明的這番總結認錯沒有說到“點”上,也更不可能服眾。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明明場景極其類似,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山西太原的爸爸笑呵呵地接受了來自孩子的“批評教育”。雖然兒子覺得爸爸“丟人”,可更丟人的卻是廣西河池的這位男子。

家長會犯錯一點也不丟人,畢竟都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真的是喝露水的神仙。有些家長不認錯,並不一定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願意承認

一種情況,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

有的家長會認為,向孩子承認錯誤,是動搖自己家長“權威”的一件事,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怕”自己,那以後還怎麼管教?

“大人在說話,小孩插什麼嘴?”
“輪到你來訓爹媽了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別管大人的事”
……

更有甚者像河池這位男子,幾耳光確實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立威”的目的,可是卻只能讓孩子“怕”父母,而不是“服”父母。

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責罰。

犯了錯誤一般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往小了說破壞了家庭規則,家長自己要承擔責任;往大了說,破壞社會行為準則或者法律法規,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罰。

例如闖紅燈、不按規定隨手扔垃圾、地鐵進食等等,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誤”,可家長是否願意面對這些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區別卻是深遠的。

不願面對的家長是把不承認錯誤當做“保護傘”,自己不承認就當做錯誤沒有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更丟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2 認錯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仔細想來,父母犯錯,父母認錯,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失為一個教育契機理智變通的父母會將認錯也當做一種教育方式。

這對孩子有兩個層面的教育啟示:

丨向孩子做出正確示範

家長認錯的態度和行為,會起到一種表率作用。孩子最擅於模仿身邊最親近人的行為舉動,有懂道理、可溝通、能正視自己所犯錯誤的家長,孩子也必然不會變得愛耍賴、用哭當威脅手段,終將會成長為一個明事理、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丨讓孩子看問題更全面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信任”家長,覺得自己爸爸媽媽說的話肯定都是對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家長的“聖人光環”逐漸消失,這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體現。

家長可以藉助犯錯的契機,讓孩子更全面的看待問題,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行為也有是非對錯,父母制定的規則也是有理可尋,而不只是因為是父母制定的。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無疑也更全面、更有邏輯性。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只不過這樣也會給家長帶來一些小“煩惱”

如同那兩位敢於“訓誡”父母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能說會道,條理清晰,他們能有條不紊的指出父母的不對之處。這倆孩子都讓父母啞口無言,只能點頭承認錯誤。父母威嚴掃地,看起來實在是個“壞處”。

但是這樣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思維,去和家長爭論探討“誰對誰錯”的問題,也會對家裡各種“規則”提出合理又或者不合理的疑問。比如“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大人是這樣的標準,孩子是那樣的標準?”

可無論質疑是否合理,都是孩子在用他們稚嫩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方式通過鍛鍊,只會越來越純熟。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3 家長犯錯,到底怎麼做到“好好認錯”?

說起認錯也需要講究技巧,否則會弄巧成拙。

丨心態要端正

最近《中餐廳》種黃曉明又再次引爆話題。原因就在於黃曉明作為本季《中餐廳》店長,全方位的展現出了“霸道總裁”的一面,引來了無數網友的吐槽,還根據黃曉明經典語錄總結出了“明學派”。而在《中餐廳》中黃曉明就用這個學派的典型風格,演繹了一場錯誤的認錯示範。

在閉店後的總結會議上,對所有“員工”的發言和討論進行了總結性的點評,他承認“今天所有的這些錯誤,要歸結到一個人身上,那就是我。”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但隨後他又說:“是我沒有盯住這些方面,所以錯誤在我身上,但是我希望明天開始,你們自己歸責到自己身上。”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秦海璐、王俊凱、楊紫等參與節目的嘉賓,聽完這番“認錯解釋”之後,滿臉寫著無語。從嘉賓表情上,以及多日來觀眾的吐槽來看,就知道黃曉明的這番總結認錯沒有說到“點”上,也更不可能服眾。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歸根結底,“霸道總裁”黃曉明並沒有真的覺得自己做錯了,只不過認為自己既然是店長,就要“勇於承擔責任”,這是“有氣度”的表現。

然而這樣的認錯,從心態開始就出現了錯誤,認錯最忌諱不真情實感。與其說他是在“承認錯誤”,不如直接說是在“推卸責任”。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經常會像黃曉明一樣,依仗自己的家長身份,或是用居高臨下的方式去壓制,或是以為隨便說幾句“對不起”,就能將“不懂事”的孩子糊弄過去。

但是這種認錯心態只是一廂情願,假借認錯的外衣,實則打著推卸責任的小算盤,而不是抱著真正解決問題的想法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明明場景極其類似,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山西太原的爸爸笑呵呵地接受了來自孩子的“批評教育”。雖然兒子覺得爸爸“丟人”,可更丟人的卻是廣西河池的這位男子。

家長會犯錯一點也不丟人,畢竟都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真的是喝露水的神仙。有些家長不認錯,並不一定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願意承認

一種情況,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

有的家長會認為,向孩子承認錯誤,是動搖自己家長“權威”的一件事,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怕”自己,那以後還怎麼管教?

“大人在說話,小孩插什麼嘴?”
“輪到你來訓爹媽了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別管大人的事”
……

更有甚者像河池這位男子,幾耳光確實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立威”的目的,可是卻只能讓孩子“怕”父母,而不是“服”父母。

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責罰。

犯了錯誤一般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往小了說破壞了家庭規則,家長自己要承擔責任;往大了說,破壞社會行為準則或者法律法規,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罰。

例如闖紅燈、不按規定隨手扔垃圾、地鐵進食等等,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誤”,可家長是否願意面對這些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區別卻是深遠的。

不願面對的家長是把不承認錯誤當做“保護傘”,自己不承認就當做錯誤沒有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更丟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2 認錯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仔細想來,父母犯錯,父母認錯,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失為一個教育契機理智變通的父母會將認錯也當做一種教育方式。

這對孩子有兩個層面的教育啟示:

丨向孩子做出正確示範

家長認錯的態度和行為,會起到一種表率作用。孩子最擅於模仿身邊最親近人的行為舉動,有懂道理、可溝通、能正視自己所犯錯誤的家長,孩子也必然不會變得愛耍賴、用哭當威脅手段,終將會成長為一個明事理、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丨讓孩子看問題更全面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信任”家長,覺得自己爸爸媽媽說的話肯定都是對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家長的“聖人光環”逐漸消失,這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體現。

家長可以藉助犯錯的契機,讓孩子更全面的看待問題,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行為也有是非對錯,父母制定的規則也是有理可尋,而不只是因為是父母制定的。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無疑也更全面、更有邏輯性。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只不過這樣也會給家長帶來一些小“煩惱”

如同那兩位敢於“訓誡”父母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能說會道,條理清晰,他們能有條不紊的指出父母的不對之處。這倆孩子都讓父母啞口無言,只能點頭承認錯誤。父母威嚴掃地,看起來實在是個“壞處”。

但是這樣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思維,去和家長爭論探討“誰對誰錯”的問題,也會對家裡各種“規則”提出合理又或者不合理的疑問。比如“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大人是這樣的標準,孩子是那樣的標準?”

可無論質疑是否合理,都是孩子在用他們稚嫩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方式通過鍛鍊,只會越來越純熟。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3 家長犯錯,到底怎麼做到“好好認錯”?

說起認錯也需要講究技巧,否則會弄巧成拙。

丨心態要端正

最近《中餐廳》種黃曉明又再次引爆話題。原因就在於黃曉明作為本季《中餐廳》店長,全方位的展現出了“霸道總裁”的一面,引來了無數網友的吐槽,還根據黃曉明經典語錄總結出了“明學派”。而在《中餐廳》中黃曉明就用這個學派的典型風格,演繹了一場錯誤的認錯示範。

在閉店後的總結會議上,對所有“員工”的發言和討論進行了總結性的點評,他承認“今天所有的這些錯誤,要歸結到一個人身上,那就是我。”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但隨後他又說:“是我沒有盯住這些方面,所以錯誤在我身上,但是我希望明天開始,你們自己歸責到自己身上。”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秦海璐、王俊凱、楊紫等參與節目的嘉賓,聽完這番“認錯解釋”之後,滿臉寫著無語。從嘉賓表情上,以及多日來觀眾的吐槽來看,就知道黃曉明的這番總結認錯沒有說到“點”上,也更不可能服眾。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歸根結底,“霸道總裁”黃曉明並沒有真的覺得自己做錯了,只不過認為自己既然是店長,就要“勇於承擔責任”,這是“有氣度”的表現。

然而這樣的認錯,從心態開始就出現了錯誤,認錯最忌諱不真情實感。與其說他是在“承認錯誤”,不如直接說是在“推卸責任”。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經常會像黃曉明一樣,依仗自己的家長身份,或是用居高臨下的方式去壓制,或是以為隨便說幾句“對不起”,就能將“不懂事”的孩子糊弄過去。

但是這種認錯心態只是一廂情願,假借認錯的外衣,實則打著推卸責任的小算盤,而不是抱著真正解決問題的想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丨認清錯誤事實

家庭聚會時,寧寧媽媽抱了一下親戚剛出生的小寶寶,旁邊有長輩起鬨:寧寧快看,你媽媽抱別的小寶寶了,不要你了,哈哈哈。
媽媽一開始也不以為意,跟著逗寧寧,沒想到寧寧放聲大哭起來。意識到傷害了孩子,寧寧媽媽馬上把小寶寶還給親戚,抱起寧寧。

但是安慰好孩子,並不是一句“好了好了媽媽怎麼會不要你”就能解決的。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要體會到孩子無助的心情,與其讓年紀尚小的孩子“大度一點不要在意”,不如描述清楚事實,幫助孩子說出感受,重新讓孩子找回安全感。

媽媽可以這麼安慰孩子:

“剛才你是不是害怕媽媽真的不要你了?阿姨的話是不是讓你不開心了?媽媽抱小寶寶只是對他也表示友好,沒有想到真的會讓你產生不安。這是媽媽的疏忽,希望你能原諒。”

只有從端正自己心態開始,認真的思考自己確實做得不對的地方,向孩子解釋說明,這樣才能換來孩子的理解,也會培養出一個擅於溝通的孩子。

丨會認錯也不是處處討好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家長懂得向孩子認錯,也不是要處處討好孩子。

誠誠和爸爸一起玩疊疊樂,一不小心疊起來的木塊坍塌了。這時誠誠就有點開始不耐煩,怪爸爸不小心碰到了。媽媽看到這個情景,也說爸爸是大人,手太重所以讓木塊塌了。聽到這話的誠誠覺得自己更有理,竟然著急得哭了起來。於是爸爸只好趕緊承認是自己造成的,答應誠誠趕緊修復原樣。

有的家長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委屈,不管什麼情況,以先把孩子哄好到不哭為目的,勇於把各種錯誤都往身上攬,這種用力過猛的行為就會讓孩子變得嬌氣,甚至是非不分。

正確的做法是就事論事,而不是因人而異、誰委屈大就誰贏。疊疊樂散掉了,並不是什麼大事,也不是非要追究誰的責任,大家一起再次拼好就行了。

"

大人做事“不靠譜”,小朋友卻比大人“懂事”,這個月網上就流傳了這樣兩段有趣的視頻。

一則發生在山西太原,酒駕的爸爸被交警攔了,車裡的兒子哭著訓誡爸爸:你丟不丟人!告訴你不要開車你非要開,你看你,我還能當你兒子不?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另一則視頻裡,夫妻倆忙著吵架鬧“離家出走”,沒有顧忌女兒的感受,遭到來自3歲女兒的批評:“倆人吵架,為什麼就一個人認錯?爸爸認錯了,我媽呢?你們倆一個一個說走就走,沒看見你姑娘還在客廳玩嗎?去哪兒啊!這大半夜的!”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兩則視頻讓人覺得有趣,正是因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發生了顛倒。原本應該站在教育一方的家長,此時變成了“過錯方”,孩子真情實感地認為父母做的不對,發自肺腑地批評家長。一本正經小大人的模樣,讓網友忍俊不禁。

01 家長犯錯不丟人,不認錯才丟人

這兩則視頻看起來惹人發笑,但也從側面證明了父母的應對方式很不錯,面對來自孩子的批評,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虛心接受。

可是,許多人為人父母,在自己犯錯了的時候,不僅不認錯,還會拿孩子“撒氣”。

廣西河池也有一位男子被交警攔截,兒子在一旁哭泣地勸爸爸做酒精測試,但是爸爸不僅不願意測試,還反手打了兒子幾個耳光。視頻裡傳來“啪啪”的聲響,讓人聽得心寒。民警當即阻止男子的行徑,測出體內含有酒精量屬酒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明明場景極其類似,但處理方式截然不同。山西太原的爸爸笑呵呵地接受了來自孩子的“批評教育”。雖然兒子覺得爸爸“丟人”,可更丟人的卻是廣西河池的這位男子。

家長會犯錯一點也不丟人,畢竟都是肉身凡胎,誰也不會真的是喝露水的神仙。有些家長不認錯,並不一定是沒有察覺到自己的問題,而是不願意承認

一種情況,是不願意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信”。

有的家長會認為,向孩子承認錯誤,是動搖自己家長“權威”的一件事,會讓孩子變得不再“怕”自己,那以後還怎麼管教?

“大人在說話,小孩插什麼嘴?”
“輪到你來訓爹媽了嗎?”
“做好你自己的事,別管大人的事”
……

更有甚者像河池這位男子,幾耳光確實達到了自己心目中“立威”的目的,可是卻只能讓孩子“怕”父母,而不是“服”父母。

另一種情況,是逃避責罰。

犯了錯誤一般都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往小了說破壞了家庭規則,家長自己要承擔責任;往大了說,破壞社會行為準則或者法律法規,更需要承擔一定的責罰。

例如闖紅燈、不按規定隨手扔垃圾、地鐵進食等等,看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誤”,可家長是否願意面對這些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區別卻是深遠的。

不願面對的家長是把不承認錯誤當做“保護傘”,自己不承認就當做錯誤沒有發生。只不過他們沒想到,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更丟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2 認錯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仔細想來,父母犯錯,父母認錯,在這個過程中也不失為一個教育契機理智變通的父母會將認錯也當做一種教育方式。

這對孩子有兩個層面的教育啟示:

丨向孩子做出正確示範

家長認錯的態度和行為,會起到一種表率作用。孩子最擅於模仿身邊最親近人的行為舉動,有懂道理、可溝通、能正視自己所犯錯誤的家長,孩子也必然不會變得愛耍賴、用哭當威脅手段,終將會成長為一個明事理、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丨讓孩子看問題更全面

年齡越小的孩子越“信任”家長,覺得自己爸爸媽媽說的話肯定都是對的。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家長的“聖人光環”逐漸消失,這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體現。

家長可以藉助犯錯的契機,讓孩子更全面的看待問題,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的行為也有是非對錯,父母制定的規則也是有理可尋,而不只是因為是父母制定的。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孩子的認知發展,無疑也更全面、更有邏輯性。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只不過這樣也會給家長帶來一些小“煩惱”

如同那兩位敢於“訓誡”父母的孩子,無一例外都是能說會道,條理清晰,他們能有條不紊的指出父母的不對之處。這倆孩子都讓父母啞口無言,只能點頭承認錯誤。父母威嚴掃地,看起來實在是個“壞處”。

但是這樣的孩子會用自己的思維,去和家長爭論探討“誰對誰錯”的問題,也會對家裡各種“規則”提出合理又或者不合理的疑問。比如“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大人是這樣的標準,孩子是那樣的標準?”

可無論質疑是否合理,都是孩子在用他們稚嫩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這種思維方式通過鍛鍊,只會越來越純熟。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03 家長犯錯,到底怎麼做到“好好認錯”?

說起認錯也需要講究技巧,否則會弄巧成拙。

丨心態要端正

最近《中餐廳》種黃曉明又再次引爆話題。原因就在於黃曉明作為本季《中餐廳》店長,全方位的展現出了“霸道總裁”的一面,引來了無數網友的吐槽,還根據黃曉明經典語錄總結出了“明學派”。而在《中餐廳》中黃曉明就用這個學派的典型風格,演繹了一場錯誤的認錯示範。

在閉店後的總結會議上,對所有“員工”的發言和討論進行了總結性的點評,他承認“今天所有的這些錯誤,要歸結到一個人身上,那就是我。”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但隨後他又說:“是我沒有盯住這些方面,所以錯誤在我身上,但是我希望明天開始,你們自己歸責到自己身上。”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秦海璐、王俊凱、楊紫等參與節目的嘉賓,聽完這番“認錯解釋”之後,滿臉寫著無語。從嘉賓表情上,以及多日來觀眾的吐槽來看,就知道黃曉明的這番總結認錯沒有說到“點”上,也更不可能服眾。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歸根結底,“霸道總裁”黃曉明並沒有真的覺得自己做錯了,只不過認為自己既然是店長,就要“勇於承擔責任”,這是“有氣度”的表現。

然而這樣的認錯,從心態開始就出現了錯誤,認錯最忌諱不真情實感。與其說他是在“承認錯誤”,不如直接說是在“推卸責任”。

在育兒的過程中,父母經常會像黃曉明一樣,依仗自己的家長身份,或是用居高臨下的方式去壓制,或是以為隨便說幾句“對不起”,就能將“不懂事”的孩子糊弄過去。

但是這種認錯心態只是一廂情願,假借認錯的外衣,實則打著推卸責任的小算盤,而不是抱著真正解決問題的想法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丨認清錯誤事實

家庭聚會時,寧寧媽媽抱了一下親戚剛出生的小寶寶,旁邊有長輩起鬨:寧寧快看,你媽媽抱別的小寶寶了,不要你了,哈哈哈。
媽媽一開始也不以為意,跟著逗寧寧,沒想到寧寧放聲大哭起來。意識到傷害了孩子,寧寧媽媽馬上把小寶寶還給親戚,抱起寧寧。

但是安慰好孩子,並不是一句“好了好了媽媽怎麼會不要你”就能解決的。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要體會到孩子無助的心情,與其讓年紀尚小的孩子“大度一點不要在意”,不如描述清楚事實,幫助孩子說出感受,重新讓孩子找回安全感。

媽媽可以這麼安慰孩子:

“剛才你是不是害怕媽媽真的不要你了?阿姨的話是不是讓你不開心了?媽媽抱小寶寶只是對他也表示友好,沒有想到真的會讓你產生不安。這是媽媽的疏忽,希望你能原諒。”

只有從端正自己心態開始,認真的思考自己確實做得不對的地方,向孩子解釋說明,這樣才能換來孩子的理解,也會培養出一個擅於溝通的孩子。

丨會認錯也不是處處討好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家長懂得向孩子認錯,也不是要處處討好孩子。

誠誠和爸爸一起玩疊疊樂,一不小心疊起來的木塊坍塌了。這時誠誠就有點開始不耐煩,怪爸爸不小心碰到了。媽媽看到這個情景,也說爸爸是大人,手太重所以讓木塊塌了。聽到這話的誠誠覺得自己更有理,竟然著急得哭了起來。於是爸爸只好趕緊承認是自己造成的,答應誠誠趕緊修復原樣。

有的家長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委屈,不管什麼情況,以先把孩子哄好到不哭為目的,勇於把各種錯誤都往身上攬,這種用力過猛的行為就會讓孩子變得嬌氣,甚至是非不分。

正確的做法是就事論事,而不是因人而異、誰委屈大就誰贏。疊疊樂散掉了,並不是什麼大事,也不是非要追究誰的責任,大家一起再次拼好就行了。

《中餐廳》:黃曉明“認錯”為啥引群嘲?家長犯錯,別學這種方式

父母擅於藉助“好好認錯”的機會,本質是懂得尊重孩子,能激發孩子發現問題、勇於表達自己觀念的熱情。孩子不是唯唯諾諾地在家長“威嚴”下不得不依從,而是“通情達理”,在明確是非對錯之後會做出正確選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