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由此,以這三個家庭為圓心的《小歡喜》,看起來是在說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候的種種紛爭,實際上譜寫的是一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史。

家長也是人,他們也有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焦慮。這裡面的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都極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好,但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個「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上。

換句話說,就是「為你好」的教育方式。

從根本來說,這也正是中國式家長焦慮的來源。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由此,以這三個家庭為圓心的《小歡喜》,看起來是在說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候的種種紛爭,實際上譜寫的是一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史。

家長也是人,他們也有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焦慮。這裡面的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都極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好,但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個「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上。

換句話說,就是「為你好」的教育方式。

從根本來說,這也正是中國式家長焦慮的來源。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你會看到劇中藉由了很多相當有共鳴的現實節點,來詳細表現了這種中國式家長的焦慮。

比如童文潔為了讓兒子把成績拉上來,整個暑假都給他報了補習班。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由此,以這三個家庭為圓心的《小歡喜》,看起來是在說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候的種種紛爭,實際上譜寫的是一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史。

家長也是人,他們也有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焦慮。這裡面的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都極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好,但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個「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上。

換句話說,就是「為你好」的教育方式。

從根本來說,這也正是中國式家長焦慮的來源。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你會看到劇中藉由了很多相當有共鳴的現實節點,來詳細表現了這種中國式家長的焦慮。

比如童文潔為了讓兒子把成績拉上來,整個暑假都給他報了補習班。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季勝利又想關心兒子的情況,想進微信家長群,但又怕其他同學的家長求他辦事,最終還是作罷。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由此,以這三個家庭為圓心的《小歡喜》,看起來是在說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候的種種紛爭,實際上譜寫的是一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史。

家長也是人,他們也有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焦慮。這裡面的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都極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好,但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個「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上。

換句話說,就是「為你好」的教育方式。

從根本來說,這也正是中國式家長焦慮的來源。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你會看到劇中藉由了很多相當有共鳴的現實節點,來詳細表現了這種中國式家長的焦慮。

比如童文潔為了讓兒子把成績拉上來,整個暑假都給他報了補習班。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季勝利又想關心兒子的情況,想進微信家長群,但又怕其他同學的家長求他辦事,最終還是作罷。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再比如喬英子熱愛天文的夢想得不到媽媽的支持,爸爸就想法設法地滿足她的願望,給她買天文望遠鏡,支持她的夢想。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由此,以這三個家庭為圓心的《小歡喜》,看起來是在說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候的種種紛爭,實際上譜寫的是一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史。

家長也是人,他們也有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焦慮。這裡面的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都極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好,但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個「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上。

換句話說,就是「為你好」的教育方式。

從根本來說,這也正是中國式家長焦慮的來源。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你會看到劇中藉由了很多相當有共鳴的現實節點,來詳細表現了這種中國式家長的焦慮。

比如童文潔為了讓兒子把成績拉上來,整個暑假都給他報了補習班。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季勝利又想關心兒子的情況,想進微信家長群,但又怕其他同學的家長求他辦事,最終還是作罷。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再比如喬英子熱愛天文的夢想得不到媽媽的支持,爸爸就想法設法地滿足她的願望,給她買天文望遠鏡,支持她的夢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孩子們只需要學習,家長們卻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和選擇,比如這三戶人家所在的小區,剛好在學校對面,所以這個小區也就成了炙手可熱的高考小區,到處都是出國留學的廣告。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由此,以這三個家庭為圓心的《小歡喜》,看起來是在說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候的種種紛爭,實際上譜寫的是一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史。

家長也是人,他們也有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焦慮。這裡面的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都極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好,但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個「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上。

換句話說,就是「為你好」的教育方式。

從根本來說,這也正是中國式家長焦慮的來源。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你會看到劇中藉由了很多相當有共鳴的現實節點,來詳細表現了這種中國式家長的焦慮。

比如童文潔為了讓兒子把成績拉上來,整個暑假都給他報了補習班。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季勝利又想關心兒子的情況,想進微信家長群,但又怕其他同學的家長求他辦事,最終還是作罷。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再比如喬英子熱愛天文的夢想得不到媽媽的支持,爸爸就想法設法地滿足她的願望,給她買天文望遠鏡,支持她的夢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孩子們只需要學習,家長們卻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和選擇,比如這三戶人家所在的小區,剛好在學校對面,所以這個小區也就成了炙手可熱的高考小區,到處都是出國留學的廣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中介則道出了更多的現實,「每年到這個時候,半個小區的人他要搬出去,又有半個小區的人要搬進來」,就是對當下聲勢浩大的家長陪讀現象的側面展現。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由此,以這三個家庭為圓心的《小歡喜》,看起來是在說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候的種種紛爭,實際上譜寫的是一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史。

家長也是人,他們也有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焦慮。這裡面的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都極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好,但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個「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上。

換句話說,就是「為你好」的教育方式。

從根本來說,這也正是中國式家長焦慮的來源。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你會看到劇中藉由了很多相當有共鳴的現實節點,來詳細表現了這種中國式家長的焦慮。

比如童文潔為了讓兒子把成績拉上來,整個暑假都給他報了補習班。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季勝利又想關心兒子的情況,想進微信家長群,但又怕其他同學的家長求他辦事,最終還是作罷。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再比如喬英子熱愛天文的夢想得不到媽媽的支持,爸爸就想法設法地滿足她的願望,給她買天文望遠鏡,支持她的夢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孩子們只需要學習,家長們卻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和選擇,比如這三戶人家所在的小區,剛好在學校對面,所以這個小區也就成了炙手可熱的高考小區,到處都是出國留學的廣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中介則道出了更多的現實,「每年到這個時候,半個小區的人他要搬出去,又有半個小區的人要搬進來」,就是對當下聲勢浩大的家長陪讀現象的側面展現。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當你看到這些細節的時候,你就會真的覺得,這就是發生在你身邊的高考故事,相當真實和接地氣。也正是在這些細節裡,我們看到了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差異。

這其實是個價值觀的問題。

作為上一代人的父母輩,其實已經和現在這個時代有了價值觀的差異,就好像童文潔總在教育方一凡的時候,說起當年自己和方圓學習如何如何好,就是一種還停留在過去的表現。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由此,以這三個家庭為圓心的《小歡喜》,看起來是在說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候的種種紛爭,實際上譜寫的是一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史。

家長也是人,他們也有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焦慮。這裡面的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都極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好,但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個「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上。

換句話說,就是「為你好」的教育方式。

從根本來說,這也正是中國式家長焦慮的來源。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你會看到劇中藉由了很多相當有共鳴的現實節點,來詳細表現了這種中國式家長的焦慮。

比如童文潔為了讓兒子把成績拉上來,整個暑假都給他報了補習班。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季勝利又想關心兒子的情況,想進微信家長群,但又怕其他同學的家長求他辦事,最終還是作罷。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再比如喬英子熱愛天文的夢想得不到媽媽的支持,爸爸就想法設法地滿足她的願望,給她買天文望遠鏡,支持她的夢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孩子們只需要學習,家長們卻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和選擇,比如這三戶人家所在的小區,剛好在學校對面,所以這個小區也就成了炙手可熱的高考小區,到處都是出國留學的廣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中介則道出了更多的現實,「每年到這個時候,半個小區的人他要搬出去,又有半個小區的人要搬進來」,就是對當下聲勢浩大的家長陪讀現象的側面展現。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當你看到這些細節的時候,你就會真的覺得,這就是發生在你身邊的高考故事,相當真實和接地氣。也正是在這些細節裡,我們看到了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差異。

這其實是個價值觀的問題。

作為上一代人的父母輩,其實已經和現在這個時代有了價值觀的差異,就好像童文潔總在教育方一凡的時候,說起當年自己和方圓學習如何如何好,就是一種還停留在過去的表現。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成績的確是決定成功與否的最大因素之一,但現在的孩子們所處的時代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可以像方一凡那樣喜歡攝影,可以像喬英子那樣愛好天文,也可以像季楊楊那樣心繫賽車,他們的未來,有著無數的可能。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由此,以這三個家庭為圓心的《小歡喜》,看起來是在說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候的種種紛爭,實際上譜寫的是一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史。

家長也是人,他們也有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焦慮。這裡面的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都極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好,但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個「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上。

換句話說,就是「為你好」的教育方式。

從根本來說,這也正是中國式家長焦慮的來源。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你會看到劇中藉由了很多相當有共鳴的現實節點,來詳細表現了這種中國式家長的焦慮。

比如童文潔為了讓兒子把成績拉上來,整個暑假都給他報了補習班。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季勝利又想關心兒子的情況,想進微信家長群,但又怕其他同學的家長求他辦事,最終還是作罷。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再比如喬英子熱愛天文的夢想得不到媽媽的支持,爸爸就想法設法地滿足她的願望,給她買天文望遠鏡,支持她的夢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孩子們只需要學習,家長們卻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和選擇,比如這三戶人家所在的小區,剛好在學校對面,所以這個小區也就成了炙手可熱的高考小區,到處都是出國留學的廣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中介則道出了更多的現實,「每年到這個時候,半個小區的人他要搬出去,又有半個小區的人要搬進來」,就是對當下聲勢浩大的家長陪讀現象的側面展現。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當你看到這些細節的時候,你就會真的覺得,這就是發生在你身邊的高考故事,相當真實和接地氣。也正是在這些細節裡,我們看到了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差異。

這其實是個價值觀的問題。

作為上一代人的父母輩,其實已經和現在這個時代有了價值觀的差異,就好像童文潔總在教育方一凡的時候,說起當年自己和方圓學習如何如何好,就是一種還停留在過去的表現。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成績的確是決定成功與否的最大因素之一,但現在的孩子們所處的時代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可以像方一凡那樣喜歡攝影,可以像喬英子那樣愛好天文,也可以像季楊楊那樣心繫賽車,他們的未來,有著無數的可能。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觀念還停留在「成績決定論」這種上一代價值觀的父母一輩,自然就會和這樣的孩子產生價值觀的鴻溝。順著《小歡喜》的劇情發展看下去,你也就會發現這種價值觀鴻溝的體現。

是否尊重孩子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是每個家庭中都存在的核心問題。是否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是否用社會環境關於優秀那種單一的主流價值觀來捆綁孩子,是決定他們親子關係走向的核心。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家長們也會慢慢明白,孩子的夢想並不是一件可以被定製、被修改、被決定的東西,它應該只屬於孩子自己,那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決定了他們會從少年成長為什麼樣的大人的關鍵。

"

文 | 柳殘月


當我們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的時候,似乎總是把重點放在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上,但這其實只是它一面而已,去探究父母的問題,或許能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家庭中出現的矛盾。

最近剛剛上線的劇集《小歡喜》就關注到了這個議題,它的故事從三個北京家庭展開,每個家庭裡的孩子都即將面臨高考,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也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孩子,家長們也同樣進入了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

劇中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有代表性,父親方圓、母親童文潔、孩子方一凡是其中氣氛最輕鬆的一家,因為方圓一直秉承平等的教育理念,方一凡也在這種輕鬆的教育環境中成長得古靈精怪,但就是心思沒放在學習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方家


和喬衛東離婚後的單親母親宋倩獨自帶著女兒喬英子長大,她對女兒管教嚴厲,喬英子也因此成為了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一個,但卻在母親的管控下充滿壓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宋倩和喬英子


季勝利、劉靜由於忙於工作,一直把兒子季楊楊寄養在親戚家,直到高三才空降回到兒子身邊,卻發現他們已經管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了。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季家三口


三個家庭在幸福的時候都是相似的,在紛爭的時候卻各有各的煩惱。

因為孩子是親子關係中被管束、被教育的一方,更多時候處於弱勢,所以我們往往更容易代入孩子的視角去看待親子關係中的這些問題,而常常會忽略了父母一輩其實也面臨著龐大的、來自現實生活與成人世界的壓力和問題。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這也是《小歡喜》所提供給我們的看待親子關係的另外一種視角: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實際是自己人生遇到的問題的折射。

那些溝通障礙甚至矛盾對立,往往是因為身兼著多重身份的父母,會無意識地把自己人生中的焦慮情緒轉嫁給子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童文潔,她不僅是個職場女性,更是個媽媽,必須在職場和家庭之間斡旋,兩頭都要照顧。你能在很多細節裡看到她在這兩種身份之間的轉換。

像是在第一集開始不久,當她接到電話聽到孩子打架的時候,她的第一反應是:「人沒事兒吧?」完全就是身為母親那種以孩子為第一優先級的狀態——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但在辦公室裡,她還得面對女同事對已婚職場女性的惡意,對方說她是「家庭婦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日常裡她總是高跟鞋,只有在辦公室,離開社交場所之後,才會把高跟鞋換成拖鞋,這是職場女性才懂的細節——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長期處在這種職場中焦慮、高壓、攀比的環境下,自己的孩子高三了還不好好學習,跟別人打架,也難怪童文潔會把這種工作環境中的競爭心態轉移,拿兒子方一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說他「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在單親母親宋倩這裡,又是完全另一種狀態。

由於婚姻的失敗,再加上自己本來就是金牌老師,教出過很多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就對女兒抱有更大的期望。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她身上,你能看到明顯的移情效應,對丈夫的失望與愛,婚姻失敗的陰影,都被轉換成了對女兒的完美式要求,移情到了喬英子的身上。

就從她不準喬英子和爸爸來往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來,她對女兒的過度管教,完全是一種戀人式的親子關係。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到了季家這裡,季勝利和劉靜對季楊楊來說完全是對「空降父母」,他們是那種典型的未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缺席了孩子最重要成長時期的父母的代表。

等到他們想開始彌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不瞭解他的賽車夢想,甚至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父母。

與此同時,身居官位的季勝利也到了自己人生上的一個特殊階段,和季楊楊之間那種劍拔弩張的關係,其實也折射出了季勝利在工作上面臨的瓶頸和人生上面臨的中年危機,他所代表的,是在職場上有所成就但卻忽略了家庭的父母一輩,到了中年以後重新平衡職場和家庭的關係時所面臨的困境。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由此,以這三個家庭為圓心的《小歡喜》,看起來是在說三個家庭在面對高考時候的種種紛爭,實際上譜寫的是一出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史。

家長也是人,他們也有人生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焦慮。這裡面的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都極力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好,但問題恰好就出在這個「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上。

換句話說,就是「為你好」的教育方式。

從根本來說,這也正是中國式家長焦慮的來源。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你會看到劇中藉由了很多相當有共鳴的現實節點,來詳細表現了這種中國式家長的焦慮。

比如童文潔為了讓兒子把成績拉上來,整個暑假都給他報了補習班。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比如季勝利又想關心兒子的情況,想進微信家長群,但又怕其他同學的家長求他辦事,最終還是作罷。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再比如喬英子熱愛天文的夢想得不到媽媽的支持,爸爸就想法設法地滿足她的願望,給她買天文望遠鏡,支持她的夢想。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孩子們只需要學習,家長們卻要面對更多的壓力和選擇,比如這三戶人家所在的小區,剛好在學校對面,所以這個小區也就成了炙手可熱的高考小區,到處都是出國留學的廣告。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中介則道出了更多的現實,「每年到這個時候,半個小區的人他要搬出去,又有半個小區的人要搬進來」,就是對當下聲勢浩大的家長陪讀現象的側面展現。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當你看到這些細節的時候,你就會真的覺得,這就是發生在你身邊的高考故事,相當真實和接地氣。也正是在這些細節裡,我們看到了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差異。

這其實是個價值觀的問題。

作為上一代人的父母輩,其實已經和現在這個時代有了價值觀的差異,就好像童文潔總在教育方一凡的時候,說起當年自己和方圓學習如何如何好,就是一種還停留在過去的表現。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在那個資源匱乏的年代,成績的確是決定成功與否的最大因素之一,但現在的孩子們所處的時代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可以像方一凡那樣喜歡攝影,可以像喬英子那樣愛好天文,也可以像季楊楊那樣心繫賽車,他們的未來,有著無數的可能。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觀念還停留在「成績決定論」這種上一代價值觀的父母一輩,自然就會和這樣的孩子產生價值觀的鴻溝。順著《小歡喜》的劇情發展看下去,你也就會發現這種價值觀鴻溝的體現。

是否尊重孩子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是每個家庭中都存在的核心問題。是否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是否用社會環境關於優秀那種單一的主流價值觀來捆綁孩子,是決定他們親子關係走向的核心。

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家長們也會慢慢明白,孩子的夢想並不是一件可以被定製、被修改、被決定的東西,它應該只屬於孩子自己,那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決定了他們會從少年成長為什麼樣的大人的關鍵。

這部劇說了公道話,原生家庭問題怎能把鍋都丟給家長?


而最終明白了這個道理的家長們,也就會直面自己的焦慮,迎來屬於成年人的成長。

孩子們的成長,是一個逐漸建立自己的價值觀的過程,而家長們的成長,甚至比這還要難。

因為他們需要走出舒適區和安全區,打破自己運行了幾十年的價值觀,學著理解這個新世界的運行規則,也學著理解自己的孩子。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小歡喜》通過這些成長所讓我們看到的,是新一代中國家長的精神面貌,他們不拘泥於過去的框架,心中有理想、更有世界,而由此被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是心中有理想、有世界的新一代。

他們就是這世界的未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