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不完美媽媽 英國 E·E·卡明斯 笑樂媽育兒 2019-09-15
"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的最大殺傷力,就是傳遞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深以為然。

從我記事起,我父母就在吵架,陣勢大的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剛開始還有人幫著勸架,但次數一多。人們也就懶得管了。

他們一吵架,我媽就開始砸東西,把家裡所有能砸的東西都砸了。

鍋碗瓢盆,暖壺鏡子,砸的一屋狼藉。而我只能窩在牆角,瑟瑟發抖。

那一刻彷彿與這個世界是割裂的,腦海中到處是謾罵,我不知道該逃往哪裡。

直到如今,每當有人在我面前砸東西時,我還會嚇得瑟瑟發抖。

當忍不住了,就會發瘋,和別人大吵一架。

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僵化模式。

實際上,孩子不僅學不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孩子還會把父母的夫妻相處模式,複製到自己未來的生活。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的最大殺傷力,就是傳遞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深以為然。

從我記事起,我父母就在吵架,陣勢大的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剛開始還有人幫著勸架,但次數一多。人們也就懶得管了。

他們一吵架,我媽就開始砸東西,把家裡所有能砸的東西都砸了。

鍋碗瓢盆,暖壺鏡子,砸的一屋狼藉。而我只能窩在牆角,瑟瑟發抖。

那一刻彷彿與這個世界是割裂的,腦海中到處是謾罵,我不知道該逃往哪裡。

直到如今,每當有人在我面前砸東西時,我還會嚇得瑟瑟發抖。

當忍不住了,就會發瘋,和別人大吵一架。

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僵化模式。

實際上,孩子不僅學不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孩子還會把父母的夫妻相處模式,複製到自己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還記得《都挺好》中蘇明玉對蘇大強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那時蘇明玉瞬間變成了趙梅蘭,甚至母女倆罵蘇大強的樣子、表情、內容和方式都一模一樣。

蘇明玉的崩潰:“為什麼,我那麼討厭她我卻還成為她!”是不是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痛呢?

的確如此,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生活中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模仿父母。

作家李子勳就說過:你恨誰就像誰,你愛誰也會像誰。不管是愛還是恨,都會強化我們內心的某種感覺,不斷強化的結構就是我們成了那個我們最恨(愛)的人。

而父母之間的吵架,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傳遞給子女,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的最大殺傷力,就是傳遞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深以為然。

從我記事起,我父母就在吵架,陣勢大的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剛開始還有人幫著勸架,但次數一多。人們也就懶得管了。

他們一吵架,我媽就開始砸東西,把家裡所有能砸的東西都砸了。

鍋碗瓢盆,暖壺鏡子,砸的一屋狼藉。而我只能窩在牆角,瑟瑟發抖。

那一刻彷彿與這個世界是割裂的,腦海中到處是謾罵,我不知道該逃往哪裡。

直到如今,每當有人在我面前砸東西時,我還會嚇得瑟瑟發抖。

當忍不住了,就會發瘋,和別人大吵一架。

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僵化模式。

實際上,孩子不僅學不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孩子還會把父母的夫妻相處模式,複製到自己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還記得《都挺好》中蘇明玉對蘇大強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那時蘇明玉瞬間變成了趙梅蘭,甚至母女倆罵蘇大強的樣子、表情、內容和方式都一模一樣。

蘇明玉的崩潰:“為什麼,我那麼討厭她我卻還成為她!”是不是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痛呢?

的確如此,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生活中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模仿父母。

作家李子勳就說過:你恨誰就像誰,你愛誰也會像誰。不管是愛還是恨,都會強化我們內心的某種感覺,不斷強化的結構就是我們成了那個我們最恨(愛)的人。

而父母之間的吵架,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傳遞給子女,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的最大殺傷力,就是傳遞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深以為然。

從我記事起,我父母就在吵架,陣勢大的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剛開始還有人幫著勸架,但次數一多。人們也就懶得管了。

他們一吵架,我媽就開始砸東西,把家裡所有能砸的東西都砸了。

鍋碗瓢盆,暖壺鏡子,砸的一屋狼藉。而我只能窩在牆角,瑟瑟發抖。

那一刻彷彿與這個世界是割裂的,腦海中到處是謾罵,我不知道該逃往哪裡。

直到如今,每當有人在我面前砸東西時,我還會嚇得瑟瑟發抖。

當忍不住了,就會發瘋,和別人大吵一架。

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僵化模式。

實際上,孩子不僅學不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孩子還會把父母的夫妻相處模式,複製到自己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還記得《都挺好》中蘇明玉對蘇大強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那時蘇明玉瞬間變成了趙梅蘭,甚至母女倆罵蘇大強的樣子、表情、內容和方式都一模一樣。

蘇明玉的崩潰:“為什麼,我那麼討厭她我卻還成為她!”是不是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痛呢?

的確如此,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生活中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模仿父母。

作家李子勳就說過:你恨誰就像誰,你愛誰也會像誰。不管是愛還是恨,都會強化我們內心的某種感覺,不斷強化的結構就是我們成了那個我們最恨(愛)的人。

而父母之間的吵架,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傳遞給子女,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孩子為他們的痛苦買單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對天天吵架的夫妻,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其中一位媽媽的回答,讓人淚奔。

她說,有陣子自己總是和老公吵架。

突然有一天,4歲多的孩子用兩隻手比了一顆心。

孩子告訴她,一隻手代表媽媽,另外一隻手代表爸爸,那顆心是他的心,爸爸媽媽總吵架,他的心就破了。

說完,孩子就把兩隻手放開了。

她從未想過自己和老公的爭吵,讓兒子竟然感受到心碎。

就像作家蘇芩說:父母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觀察力和領悟力。一對不幸福的父母,永遠不可能帶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的最大殺傷力,就是傳遞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深以為然。

從我記事起,我父母就在吵架,陣勢大的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剛開始還有人幫著勸架,但次數一多。人們也就懶得管了。

他們一吵架,我媽就開始砸東西,把家裡所有能砸的東西都砸了。

鍋碗瓢盆,暖壺鏡子,砸的一屋狼藉。而我只能窩在牆角,瑟瑟發抖。

那一刻彷彿與這個世界是割裂的,腦海中到處是謾罵,我不知道該逃往哪裡。

直到如今,每當有人在我面前砸東西時,我還會嚇得瑟瑟發抖。

當忍不住了,就會發瘋,和別人大吵一架。

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僵化模式。

實際上,孩子不僅學不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孩子還會把父母的夫妻相處模式,複製到自己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還記得《都挺好》中蘇明玉對蘇大強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那時蘇明玉瞬間變成了趙梅蘭,甚至母女倆罵蘇大強的樣子、表情、內容和方式都一模一樣。

蘇明玉的崩潰:“為什麼,我那麼討厭她我卻還成為她!”是不是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痛呢?

的確如此,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生活中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模仿父母。

作家李子勳就說過:你恨誰就像誰,你愛誰也會像誰。不管是愛還是恨,都會強化我們內心的某種感覺,不斷強化的結構就是我們成了那個我們最恨(愛)的人。

而父母之間的吵架,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傳遞給子女,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孩子為他們的痛苦買單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對天天吵架的夫妻,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其中一位媽媽的回答,讓人淚奔。

她說,有陣子自己總是和老公吵架。

突然有一天,4歲多的孩子用兩隻手比了一顆心。

孩子告訴她,一隻手代表媽媽,另外一隻手代表爸爸,那顆心是他的心,爸爸媽媽總吵架,他的心就破了。

說完,孩子就把兩隻手放開了。

她從未想過自己和老公的爭吵,讓兒子竟然感受到心碎。

就像作家蘇芩說:父母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觀察力和領悟力。一對不幸福的父母,永遠不可能帶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還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後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奇葩大會》上就曾有個叫劉可樂的可愛姑娘,可她的生活並沒有像她名字那樣快樂。

劉可樂是一名“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躁鬱症”。

抑鬱的時候,她每天心情低落,想著如何自殺;而躁狂的時候,又是經常暴躁,精力旺盛,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

原來,她的媽媽很嚴格,嚴格到她考第二名都被指責打罵,而她的爸爸又是自由灑脫不受拘束之人,看不慣她媽媽的高壓嚴厲。

她父母兩人就常常吵架,而這些吵架的畫面就如同電影般在她腦海裡播放,讓她一直陷在痛苦之中,直到長大也無法掙脫。

要知道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這種關係或許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有時看似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充滿爭吵的家卻給孩子更大的傷害。

最新調查表明,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的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比離婚的家庭更大,因為孩子每天都活在爭吵當中,會否定愛、否定自己、否定人性。

夫妻間的爭吵就像慢性毒藥,不斷的在侵蝕著孩子們的心靈,最終父母婚姻裡的痛苦,都由孩子買了單。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的最大殺傷力,就是傳遞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深以為然。

從我記事起,我父母就在吵架,陣勢大的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剛開始還有人幫著勸架,但次數一多。人們也就懶得管了。

他們一吵架,我媽就開始砸東西,把家裡所有能砸的東西都砸了。

鍋碗瓢盆,暖壺鏡子,砸的一屋狼藉。而我只能窩在牆角,瑟瑟發抖。

那一刻彷彿與這個世界是割裂的,腦海中到處是謾罵,我不知道該逃往哪裡。

直到如今,每當有人在我面前砸東西時,我還會嚇得瑟瑟發抖。

當忍不住了,就會發瘋,和別人大吵一架。

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僵化模式。

實際上,孩子不僅學不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孩子還會把父母的夫妻相處模式,複製到自己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還記得《都挺好》中蘇明玉對蘇大強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那時蘇明玉瞬間變成了趙梅蘭,甚至母女倆罵蘇大強的樣子、表情、內容和方式都一模一樣。

蘇明玉的崩潰:“為什麼,我那麼討厭她我卻還成為她!”是不是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痛呢?

的確如此,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生活中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模仿父母。

作家李子勳就說過:你恨誰就像誰,你愛誰也會像誰。不管是愛還是恨,都會強化我們內心的某種感覺,不斷強化的結構就是我們成了那個我們最恨(愛)的人。

而父母之間的吵架,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傳遞給子女,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孩子為他們的痛苦買單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對天天吵架的夫妻,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其中一位媽媽的回答,讓人淚奔。

她說,有陣子自己總是和老公吵架。

突然有一天,4歲多的孩子用兩隻手比了一顆心。

孩子告訴她,一隻手代表媽媽,另外一隻手代表爸爸,那顆心是他的心,爸爸媽媽總吵架,他的心就破了。

說完,孩子就把兩隻手放開了。

她從未想過自己和老公的爭吵,讓兒子竟然感受到心碎。

就像作家蘇芩說:父母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觀察力和領悟力。一對不幸福的父母,永遠不可能帶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還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後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奇葩大會》上就曾有個叫劉可樂的可愛姑娘,可她的生活並沒有像她名字那樣快樂。

劉可樂是一名“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躁鬱症”。

抑鬱的時候,她每天心情低落,想著如何自殺;而躁狂的時候,又是經常暴躁,精力旺盛,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

原來,她的媽媽很嚴格,嚴格到她考第二名都被指責打罵,而她的爸爸又是自由灑脫不受拘束之人,看不慣她媽媽的高壓嚴厲。

她父母兩人就常常吵架,而這些吵架的畫面就如同電影般在她腦海裡播放,讓她一直陷在痛苦之中,直到長大也無法掙脫。

要知道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這種關係或許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有時看似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充滿爭吵的家卻給孩子更大的傷害。

最新調查表明,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的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比離婚的家庭更大,因為孩子每天都活在爭吵當中,會否定愛、否定自己、否定人性。

夫妻間的爭吵就像慢性毒藥,不斷的在侵蝕著孩子們的心靈,最終父母婚姻裡的痛苦,都由孩子買了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的最大殺傷力,就是傳遞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深以為然。

從我記事起,我父母就在吵架,陣勢大的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剛開始還有人幫著勸架,但次數一多。人們也就懶得管了。

他們一吵架,我媽就開始砸東西,把家裡所有能砸的東西都砸了。

鍋碗瓢盆,暖壺鏡子,砸的一屋狼藉。而我只能窩在牆角,瑟瑟發抖。

那一刻彷彿與這個世界是割裂的,腦海中到處是謾罵,我不知道該逃往哪裡。

直到如今,每當有人在我面前砸東西時,我還會嚇得瑟瑟發抖。

當忍不住了,就會發瘋,和別人大吵一架。

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僵化模式。

實際上,孩子不僅學不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孩子還會把父母的夫妻相處模式,複製到自己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還記得《都挺好》中蘇明玉對蘇大強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那時蘇明玉瞬間變成了趙梅蘭,甚至母女倆罵蘇大強的樣子、表情、內容和方式都一模一樣。

蘇明玉的崩潰:“為什麼,我那麼討厭她我卻還成為她!”是不是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痛呢?

的確如此,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生活中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模仿父母。

作家李子勳就說過:你恨誰就像誰,你愛誰也會像誰。不管是愛還是恨,都會強化我們內心的某種感覺,不斷強化的結構就是我們成了那個我們最恨(愛)的人。

而父母之間的吵架,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傳遞給子女,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孩子為他們的痛苦買單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對天天吵架的夫妻,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其中一位媽媽的回答,讓人淚奔。

她說,有陣子自己總是和老公吵架。

突然有一天,4歲多的孩子用兩隻手比了一顆心。

孩子告訴她,一隻手代表媽媽,另外一隻手代表爸爸,那顆心是他的心,爸爸媽媽總吵架,他的心就破了。

說完,孩子就把兩隻手放開了。

她從未想過自己和老公的爭吵,讓兒子竟然感受到心碎。

就像作家蘇芩說:父母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觀察力和領悟力。一對不幸福的父母,永遠不可能帶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還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後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奇葩大會》上就曾有個叫劉可樂的可愛姑娘,可她的生活並沒有像她名字那樣快樂。

劉可樂是一名“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躁鬱症”。

抑鬱的時候,她每天心情低落,想著如何自殺;而躁狂的時候,又是經常暴躁,精力旺盛,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

原來,她的媽媽很嚴格,嚴格到她考第二名都被指責打罵,而她的爸爸又是自由灑脫不受拘束之人,看不慣她媽媽的高壓嚴厲。

她父母兩人就常常吵架,而這些吵架的畫面就如同電影般在她腦海裡播放,讓她一直陷在痛苦之中,直到長大也無法掙脫。

要知道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這種關係或許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有時看似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充滿爭吵的家卻給孩子更大的傷害。

最新調查表明,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的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比離婚的家庭更大,因為孩子每天都活在爭吵當中,會否定愛、否定自己、否定人性。

夫妻間的爭吵就像慢性毒藥,不斷的在侵蝕著孩子們的心靈,最終父母婚姻裡的痛苦,都由孩子買了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如何吵孩子才不會受到傷害?

有人說:舌頭和牙齒還會相撞,何況夫妻?兩人怎麼可能不爭吵?

美國一項歷時17年的心理研究發現:夫妻鬧矛盾時,吵架可能更有益身心健康,壓抑憤怒的夫妻日後的死亡率是表達憤怒的夫婦的5倍。

可見,夫妻之間吵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處理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那我們該如何做,孩子才不會受到傷害呢?

(1)、安撫孩子:

我有個朋友,她也會時不時和老公吵架,但是每次吵架,孩子在身邊時,他們都會停下來,安撫孩子,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現在有矛盾,需要處理,不論怎樣,爸爸媽媽都是很愛你的。”

然後她女兒就會自己去找爺爺奶奶玩,給他們關上門,留出空間吵架。

有時也需要將事情告訴她,讓她知道有矛盾有衝突不可怕,也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和別人之間的衝突。

爭吵後,發現孩子受到影響要立刻安撫孩子,跟她解釋,這樣她就不會把問題歸咎到自己身上,就不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的最大殺傷力,就是傳遞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深以為然。

從我記事起,我父母就在吵架,陣勢大的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剛開始還有人幫著勸架,但次數一多。人們也就懶得管了。

他們一吵架,我媽就開始砸東西,把家裡所有能砸的東西都砸了。

鍋碗瓢盆,暖壺鏡子,砸的一屋狼藉。而我只能窩在牆角,瑟瑟發抖。

那一刻彷彿與這個世界是割裂的,腦海中到處是謾罵,我不知道該逃往哪裡。

直到如今,每當有人在我面前砸東西時,我還會嚇得瑟瑟發抖。

當忍不住了,就會發瘋,和別人大吵一架。

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僵化模式。

實際上,孩子不僅學不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孩子還會把父母的夫妻相處模式,複製到自己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還記得《都挺好》中蘇明玉對蘇大強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那時蘇明玉瞬間變成了趙梅蘭,甚至母女倆罵蘇大強的樣子、表情、內容和方式都一模一樣。

蘇明玉的崩潰:“為什麼,我那麼討厭她我卻還成為她!”是不是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痛呢?

的確如此,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生活中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模仿父母。

作家李子勳就說過:你恨誰就像誰,你愛誰也會像誰。不管是愛還是恨,都會強化我們內心的某種感覺,不斷強化的結構就是我們成了那個我們最恨(愛)的人。

而父母之間的吵架,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傳遞給子女,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孩子為他們的痛苦買單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對天天吵架的夫妻,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其中一位媽媽的回答,讓人淚奔。

她說,有陣子自己總是和老公吵架。

突然有一天,4歲多的孩子用兩隻手比了一顆心。

孩子告訴她,一隻手代表媽媽,另外一隻手代表爸爸,那顆心是他的心,爸爸媽媽總吵架,他的心就破了。

說完,孩子就把兩隻手放開了。

她從未想過自己和老公的爭吵,讓兒子竟然感受到心碎。

就像作家蘇芩說:父母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觀察力和領悟力。一對不幸福的父母,永遠不可能帶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還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後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奇葩大會》上就曾有個叫劉可樂的可愛姑娘,可她的生活並沒有像她名字那樣快樂。

劉可樂是一名“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躁鬱症”。

抑鬱的時候,她每天心情低落,想著如何自殺;而躁狂的時候,又是經常暴躁,精力旺盛,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

原來,她的媽媽很嚴格,嚴格到她考第二名都被指責打罵,而她的爸爸又是自由灑脫不受拘束之人,看不慣她媽媽的高壓嚴厲。

她父母兩人就常常吵架,而這些吵架的畫面就如同電影般在她腦海裡播放,讓她一直陷在痛苦之中,直到長大也無法掙脫。

要知道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這種關係或許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有時看似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充滿爭吵的家卻給孩子更大的傷害。

最新調查表明,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的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比離婚的家庭更大,因為孩子每天都活在爭吵當中,會否定愛、否定自己、否定人性。

夫妻間的爭吵就像慢性毒藥,不斷的在侵蝕著孩子們的心靈,最終父母婚姻裡的痛苦,都由孩子買了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如何吵孩子才不會受到傷害?

有人說:舌頭和牙齒還會相撞,何況夫妻?兩人怎麼可能不爭吵?

美國一項歷時17年的心理研究發現:夫妻鬧矛盾時,吵架可能更有益身心健康,壓抑憤怒的夫妻日後的死亡率是表達憤怒的夫婦的5倍。

可見,夫妻之間吵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處理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那我們該如何做,孩子才不會受到傷害呢?

(1)、安撫孩子:

我有個朋友,她也會時不時和老公吵架,但是每次吵架,孩子在身邊時,他們都會停下來,安撫孩子,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現在有矛盾,需要處理,不論怎樣,爸爸媽媽都是很愛你的。”

然後她女兒就會自己去找爺爺奶奶玩,給他們關上門,留出空間吵架。

有時也需要將事情告訴她,讓她知道有矛盾有衝突不可怕,也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和別人之間的衝突。

爭吵後,發現孩子受到影響要立刻安撫孩子,跟她解釋,這樣她就不會把問題歸咎到自己身上,就不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2)、當著孩子的面和好

就像小時候,我父母每次吵架都把我忽略,從未考慮過我的感受,他們吵完架就像平時一樣該吃吃,該睡睡,而我卻一直沉浸在他們吵架的情景中,很難出來。

因為我會擔心是不是他們很快又會吵起來。

在孩子眼裡,爭吵的父母,如同怪獸,而他們吵架的場景,就是最真實的恐怖片。

所以吵完架後,最好當著孩子的面和好,讓孩子知道你們的爭吵已經結束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鬆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

希望我們父母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別讓自己一時的發洩,影響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的最大殺傷力,就是傳遞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深以為然。

從我記事起,我父母就在吵架,陣勢大的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剛開始還有人幫著勸架,但次數一多。人們也就懶得管了。

他們一吵架,我媽就開始砸東西,把家裡所有能砸的東西都砸了。

鍋碗瓢盆,暖壺鏡子,砸的一屋狼藉。而我只能窩在牆角,瑟瑟發抖。

那一刻彷彿與這個世界是割裂的,腦海中到處是謾罵,我不知道該逃往哪裡。

直到如今,每當有人在我面前砸東西時,我還會嚇得瑟瑟發抖。

當忍不住了,就會發瘋,和別人大吵一架。

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僵化模式。

實際上,孩子不僅學不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孩子還會把父母的夫妻相處模式,複製到自己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還記得《都挺好》中蘇明玉對蘇大強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那時蘇明玉瞬間變成了趙梅蘭,甚至母女倆罵蘇大強的樣子、表情、內容和方式都一模一樣。

蘇明玉的崩潰:“為什麼,我那麼討厭她我卻還成為她!”是不是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痛呢?

的確如此,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生活中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模仿父母。

作家李子勳就說過:你恨誰就像誰,你愛誰也會像誰。不管是愛還是恨,都會強化我們內心的某種感覺,不斷強化的結構就是我們成了那個我們最恨(愛)的人。

而父母之間的吵架,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傳遞給子女,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孩子為他們的痛苦買單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對天天吵架的夫妻,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其中一位媽媽的回答,讓人淚奔。

她說,有陣子自己總是和老公吵架。

突然有一天,4歲多的孩子用兩隻手比了一顆心。

孩子告訴她,一隻手代表媽媽,另外一隻手代表爸爸,那顆心是他的心,爸爸媽媽總吵架,他的心就破了。

說完,孩子就把兩隻手放開了。

她從未想過自己和老公的爭吵,讓兒子竟然感受到心碎。

就像作家蘇芩說:父母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觀察力和領悟力。一對不幸福的父母,永遠不可能帶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還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後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奇葩大會》上就曾有個叫劉可樂的可愛姑娘,可她的生活並沒有像她名字那樣快樂。

劉可樂是一名“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躁鬱症”。

抑鬱的時候,她每天心情低落,想著如何自殺;而躁狂的時候,又是經常暴躁,精力旺盛,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

原來,她的媽媽很嚴格,嚴格到她考第二名都被指責打罵,而她的爸爸又是自由灑脫不受拘束之人,看不慣她媽媽的高壓嚴厲。

她父母兩人就常常吵架,而這些吵架的畫面就如同電影般在她腦海裡播放,讓她一直陷在痛苦之中,直到長大也無法掙脫。

要知道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這種關係或許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有時看似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充滿爭吵的家卻給孩子更大的傷害。

最新調查表明,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的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比離婚的家庭更大,因為孩子每天都活在爭吵當中,會否定愛、否定自己、否定人性。

夫妻間的爭吵就像慢性毒藥,不斷的在侵蝕著孩子們的心靈,最終父母婚姻裡的痛苦,都由孩子買了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如何吵孩子才不會受到傷害?

有人說:舌頭和牙齒還會相撞,何況夫妻?兩人怎麼可能不爭吵?

美國一項歷時17年的心理研究發現:夫妻鬧矛盾時,吵架可能更有益身心健康,壓抑憤怒的夫妻日後的死亡率是表達憤怒的夫婦的5倍。

可見,夫妻之間吵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處理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那我們該如何做,孩子才不會受到傷害呢?

(1)、安撫孩子:

我有個朋友,她也會時不時和老公吵架,但是每次吵架,孩子在身邊時,他們都會停下來,安撫孩子,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現在有矛盾,需要處理,不論怎樣,爸爸媽媽都是很愛你的。”

然後她女兒就會自己去找爺爺奶奶玩,給他們關上門,留出空間吵架。

有時也需要將事情告訴她,讓她知道有矛盾有衝突不可怕,也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和別人之間的衝突。

爭吵後,發現孩子受到影響要立刻安撫孩子,跟她解釋,這樣她就不會把問題歸咎到自己身上,就不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2)、當著孩子的面和好

就像小時候,我父母每次吵架都把我忽略,從未考慮過我的感受,他們吵完架就像平時一樣該吃吃,該睡睡,而我卻一直沉浸在他們吵架的情景中,很難出來。

因為我會擔心是不是他們很快又會吵起來。

在孩子眼裡,爭吵的父母,如同怪獸,而他們吵架的場景,就是最真實的恐怖片。

所以吵完架後,最好當著孩子的面和好,讓孩子知道你們的爭吵已經結束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鬆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

希望我們父母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別讓自己一時的發洩,影響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3)、時不時秀個恩愛

父母是孩子最親愛的人,只有父母互敬互愛,孩子才會覺得世界上有真理,人間有美德。

就像美國心理學家 Susan Orenstein說:父母之間秀恩愛,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全和穩定。

兩人吵完架後,一樣可以秀恩愛,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依然相愛。

在這樣充滿愛的環境裡,即使有爭吵,孩子也不會認為是自己的錯,更不會認為爭吵有多麼可怕。

所以,可怕的不是父母的爭吵,而是他們的處理方式。

作為父母,吵架有時不可避免,但是對孩子負責,不讓吵架傷害到孩子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共勉。

"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最近,我5歲的小外甥住到了我家裡。

因為我姐他們兩口子又打架了。

我印象中,從他們有了孩子,爭吵就從未斷過。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最近還開始了暴力行為。

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卻是:“要不是因為孩子,早就離了”。

我姐來接孩子,邊抱怨邊哭。

這時,小外甥委屈巴巴的走過來,突然對我姐說:“媽媽,你們不用管我了,你和爸爸離婚吧,這樣你們就不用吵架了。”

這句話,震驚了我們。

我姐抱著孩子哭的更傷心了,而小外甥也跟著哭。

我們總認為孩子需要完整的家,需要爸爸媽媽,但卻忽略了孩子真實的感受,

在充滿爭吵的家庭裡,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擁有爸爸媽媽的幸福,而是自責內疚與恐懼。

他會自責、會悔恨,會覺得爸爸媽媽之所以吵架,就是因為自己不乖,不聽話。

他還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最終無法承擔。

“媽媽生氣了”,“爸媽吵架都是因為我”,這種心理暗示讓孩子自責、易怒、煩躁、孤獨,甚至有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由失望到厭惡,甚至會有仇恨。

小外甥的話,讓我心酸,也讓我感同身受。

美國心理學家卡明斯說:“孩子會非常關注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並以此來作為判斷家庭環境是否安全的依據。”

孩子在這樣表面完整,實則破碎的家庭中成長,還不如在一個有愛並不完整的家庭裡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的最大殺傷力,就是傳遞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童年的創傷經歷,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深以為然。

從我記事起,我父母就在吵架,陣勢大的把鄰居都引來圍觀。

剛開始還有人幫著勸架,但次數一多。人們也就懶得管了。

他們一吵架,我媽就開始砸東西,把家裡所有能砸的東西都砸了。

鍋碗瓢盆,暖壺鏡子,砸的一屋狼藉。而我只能窩在牆角,瑟瑟發抖。

那一刻彷彿與這個世界是割裂的,腦海中到處是謾罵,我不知道該逃往哪裡。

直到如今,每當有人在我面前砸東西時,我還會嚇得瑟瑟發抖。

當忍不住了,就會發瘋,和別人大吵一架。

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僵化模式。

實際上,孩子不僅學不會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孩子還會把父母的夫妻相處模式,複製到自己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還記得《都挺好》中蘇明玉對蘇大強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那時蘇明玉瞬間變成了趙梅蘭,甚至母女倆罵蘇大強的樣子、表情、內容和方式都一模一樣。

蘇明玉的崩潰:“為什麼,我那麼討厭她我卻還成為她!”是不是也是很多人內心的痛呢?

的確如此,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位老師,我們生活中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模仿父母。

作家李子勳就說過:你恨誰就像誰,你愛誰也會像誰。不管是愛還是恨,都會強化我們內心的某種感覺,不斷強化的結構就是我們成了那個我們最恨(愛)的人。

而父母之間的吵架,最大的傷害莫過於傳遞給子女,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父母爭吵,孩子為他們的痛苦買單

知乎上有個問題,一對天天吵架的夫妻,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其中一位媽媽的回答,讓人淚奔。

她說,有陣子自己總是和老公吵架。

突然有一天,4歲多的孩子用兩隻手比了一顆心。

孩子告訴她,一隻手代表媽媽,另外一隻手代表爸爸,那顆心是他的心,爸爸媽媽總吵架,他的心就破了。

說完,孩子就把兩隻手放開了。

她從未想過自己和老公的爭吵,讓兒子竟然感受到心碎。

就像作家蘇芩說:父母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觀察力和領悟力。一對不幸福的父母,永遠不可能帶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父母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還可能導致孩子成年後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奇葩大會》上就曾有個叫劉可樂的可愛姑娘,可她的生活並沒有像她名字那樣快樂。

劉可樂是一名“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躁鬱症”。

抑鬱的時候,她每天心情低落,想著如何自殺;而躁狂的時候,又是經常暴躁,精力旺盛,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

原來,她的媽媽很嚴格,嚴格到她考第二名都被指責打罵,而她的爸爸又是自由灑脫不受拘束之人,看不慣她媽媽的高壓嚴厲。

她父母兩人就常常吵架,而這些吵架的畫面就如同電影般在她腦海裡播放,讓她一直陷在痛苦之中,直到長大也無法掙脫。

要知道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這種關係或許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有時看似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但充滿爭吵的家卻給孩子更大的傷害。

最新調查表明,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的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比離婚的家庭更大,因為孩子每天都活在爭吵當中,會否定愛、否定自己、否定人性。

夫妻間的爭吵就像慢性毒藥,不斷的在侵蝕著孩子們的心靈,最終父母婚姻裡的痛苦,都由孩子買了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如何吵孩子才不會受到傷害?

有人說:舌頭和牙齒還會相撞,何況夫妻?兩人怎麼可能不爭吵?

美國一項歷時17年的心理研究發現:夫妻鬧矛盾時,吵架可能更有益身心健康,壓抑憤怒的夫妻日後的死亡率是表達憤怒的夫婦的5倍。

可見,夫妻之間吵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處理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那我們該如何做,孩子才不會受到傷害呢?

(1)、安撫孩子:

我有個朋友,她也會時不時和老公吵架,但是每次吵架,孩子在身邊時,他們都會停下來,安撫孩子,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現在有矛盾,需要處理,不論怎樣,爸爸媽媽都是很愛你的。”

然後她女兒就會自己去找爺爺奶奶玩,給他們關上門,留出空間吵架。

有時也需要將事情告訴她,讓她知道有矛盾有衝突不可怕,也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和別人之間的衝突。

爭吵後,發現孩子受到影響要立刻安撫孩子,跟她解釋,這樣她就不會把問題歸咎到自己身上,就不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2)、當著孩子的面和好

就像小時候,我父母每次吵架都把我忽略,從未考慮過我的感受,他們吵完架就像平時一樣該吃吃,該睡睡,而我卻一直沉浸在他們吵架的情景中,很難出來。

因為我會擔心是不是他們很快又會吵起來。

在孩子眼裡,爭吵的父母,如同怪獸,而他們吵架的場景,就是最真實的恐怖片。

所以吵完架後,最好當著孩子的面和好,讓孩子知道你們的爭吵已經結束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鬆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

希望我們父母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別讓自己一時的發洩,影響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3)、時不時秀個恩愛

父母是孩子最親愛的人,只有父母互敬互愛,孩子才會覺得世界上有真理,人間有美德。

就像美國心理學家 Susan Orenstein說:父母之間秀恩愛,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全和穩定。

兩人吵完架後,一樣可以秀恩愛,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依然相愛。

在這樣充滿愛的環境裡,即使有爭吵,孩子也不會認為是自己的錯,更不會認為爭吵有多麼可怕。

所以,可怕的不是父母的爭吵,而是他們的處理方式。

作為父母,吵架有時不可避免,但是對孩子負責,不讓吵架傷害到孩子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共勉。

“媽媽,你離婚吧。”:婚姻裡的痛苦,最終都由孩子買單

作者介紹:琳琳柒十二,一個希望在文字上奔跑的80後中年寶爸。心如猛虎,細嗅薔薇。

編輯:胡小喵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笑樂媽育兒:一兒一女,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諮詢師,寫作指導師,一起分享育兒路上的酸甜苦辣,請關注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