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不完美媽媽 服裝 剛毅 旺寶家 2019-07-07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男孩該是什麼樣子?女孩又該是什麼樣子?

前段時間,朋友跟我抱怨,自家學前班的兒子總是娘裡娘氣的,不喜歡和男孩子們玩,反而喜歡玩過家家,特別喜歡照顧娃娃,說話也是輕聲細語的,一點男孩子的氣概都沒有,真不知道怎麼教。

說到“男子氣概”這個話題,以前的流行偶像都是男性荷爾蒙十足,黝黑的皮膚,紮實的肌肉,渾厚的嗓音,而近些年主流的小鮮肉都是細皮嫩肉,脣紅齒白,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都說“少年娘則中國娘”,現在的孩子在這樣的明星效益影響下,豈不是越來越娘了?這還得了!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在討論男孩是不是娘化的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所說的男性化到底指的是什麼。排除特別情況,我們可以通過生理結構把一般人分為男性和女性,而在社會性別上,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20世紀70年代以前,行為主義學家認為,人的社會性別要麼徹底男性化要麼徹底女性化,20世紀70年代初期,二維性別模式提出,其中的代表人物斯坦福大學的桑德拉·貝姆(Sandra Bem)提出,一個更協調的人可以有效融合男性化和女性化兩種行為,實際上比那些性別類型極度男性化或極度女性化的人更快樂、適應性更好。簡單地舉個例子,一個人既有優雅、細心、體貼等女性化的特質,又有果敢、冒險、野心等男性化特質的人的社會適應性才是更好的。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而實際情況下,每個人幾乎都是一定比例的男性化和一定比例的女性化結合起來的個體,哪個特質多一點就偏向哪個社會性別,這跟生理性別有一定關係,但不是絕對,也沒有什麼好壞之分。

而我們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就簡單粗暴地認為男性就應該男性化,女性就應該女性化,而忽略了個體的個性化。而現代社會往往把女性化“汙名化”。我們會覺得形容一個男孩子“娘”是個貶義詞,而形容一個女孩子“女漢子”卻並沒有太多貶義,女孩自嘲“女漢子”很常見,而很少看到男孩會發什麼“我很娘”的朋友圈。《中國婦女報》把“娘炮”、“女裡女氣”列為歧視男性的詞彙,但是從本質上來說,這些詞汙名化的是“女性化”的特質,真正被歧視的是女性。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男孩被認為就不應該是陰柔的,遠遠的明星或許可以娘,但是在身邊的男孩如果是陰柔的,那就不會被社會主流價值認同,會成為異類,會被排擠,會引發家長的焦慮,就像在“校園霸凌”中的自保策略,嘲笑別人“娘”就不會被納入弱者的陣營。陰柔的男孩只能壓抑自己的女性化性格特質,用一些很膚淺的手段表現自己的“陽剛”,比如以下一些常見的“偽男性化”。

❶吃喝更多?

康奈爾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當男性和女性在一起的時候,能吃掉的東西比和女性在一起的時候要多得多,比如多93%的披薩和86%的沙拉,而女性無論和男性還是女性在一起,食量相對穩定。也就是說男人覺得“吃得多”很man,這跟男人喝得多能吃辣比較man都是一樣很奇怪。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❷盲目挑戰危險和極限?

勇氣確實是男性化的特質,但是放錯了地方也容易被妖魔化。他們會挑戰危險性高的活動,以彰顯自己的體魄驚人。比如持續的長時間熬夜,連續抽很多香菸,甚至做出吸毒,鬥毆殺人等挑戰法律的行為。尤其是未成年人很容易受這種所謂的“男子氣概”影響。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❸第二性徵明顯?

體毛茂盛,留大鬍子,一身腱子肉,聲音低沉,皮膚粗糙黝黑,對於細皮嫩肉的小鮮肉極為不屑,把“娘炮”掛在嘴邊,看不起使用護膚品化妝品、穿粉絲衣服修身褲、打陽傘的男人。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❹大男子主義?

以俯視女性彰顯自己的性別優勢,以女友眾多、家裡的妻子多聽話為榮,以自我為中心,不允許女性對自己提出任何質疑,做錯了也不道歉,認為做家務就是女人的事情,不屑於做一些小事。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男性化”不是膚淺地流於形式,而是關注男性氣質的構建,是忠於自己的內心,不畏外境,是勇氣、堅強、剛毅、擔當等等積極向上的特質,而培養真正的“男子氣概”可以這麼做。

❶兩性角色不缺席

父親身上的“男性化”特質相對會更明顯一些,孩子又是通過觀察和模仿學會與世界互動的方式的,作為“男性化”教育最好的老師,父親應該儘可能地給孩子示範正確的“男性化”,向孩子展示一個剛毅、果斷又尊重女性的男性形象,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應該做些什麼,能夠做些什麼。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對於“男性化”的教育,母親和父親一樣都不應該缺席,除了儘可能的地與孩子互動,更重要的是營造一種和諧平衡的夫妻關係,比如丈夫被尊重,妻子被呵護。孩子會通過耳濡目染逐步建立起自己健康的兩性相處模式,這是“男性化”教育重要的一課。

孩子應該儘量在一個兩性完整的家庭中成長,即便是離異的單親家庭,有爺爺、外公、舅舅等男性角色或者奶奶、外婆、阿姨等女性角色的參與也是可以的。

❷允許孩子發洩表達情緒

我們總是教育孩子“男子漢”是不哭的,所以中國的男人大都是很隱忍的,他們認為哭泣流淚就代表著軟弱,哭哭啼啼很“娘”,而這種情感的壓抑會讓孩子不敢表達,不敢脆弱,不敢尋求幫助,他們無法獲得對自己的認同,也不會去探索自己內心的需要,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自信去構建自己健康的的人格。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不被允許哭的孩子表面堅強,內心卻會因為小情緒的累積而變得極為脆弱。我們需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脆弱和敏感,不在他們表達情緒的時候予以責難或者說教,給予他們更多鼓勵和支持,再給他們一點成長的時間。

❸拋棄男孩窮養的觀念

男女確實存在差異,應該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窮養男,富養女”的做法卻不值得推崇,以鍛鍊“抗挫折”能力為藉口的“折磨”並不會帶給孩子堅毅,人為地創造一些嚴苛的磨難有違生命成長的自然規律,帶給孩子的感受就是“無法感受到被愛”。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我們需要做的是順應自然,既不剝奪他們面對困境的鍛鍊機會,也不故意製造無端的苦難,讓孩子眼前的世界以最真實自然的方式呈現給孩子,讓“男性化”特質健康地成長。

❹不貼性別標籤

不要給某些行為貼上性別標籤,並不是只有男孩才可以喜歡飛機、汽車、機器人,也不只是女孩才可以穿粉衣服、玩洋娃娃、學插花;也不要給孩子貼上性別標籤,埋怨孩子“太娘了”或者“沒有一點女孩樣”。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可以被引導,但是更應該被尊重,不要用我們狹隘的眼光將之狹隘化。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馬來西亞的一個男孩Nigel Chia,從小就喜歡玩洋娃娃,在裁縫媽媽的教導下,開始給娃娃們做衣服,對服裝設計極富興趣和天賦的他因為家人的反對而讀了獸醫專業,但畢業後終於還是跟著自己的內心重新去學習了時裝設計,他給娃娃設計的衣服極其精緻,而現在的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品牌,開始為真人設計服裝。誰說男孩就不能玩洋娃娃呢?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13歲的巴西的少年Junior Silva,對祖母和嬸嬸編織的東西很著迷,在11歲的時候提出要學習鉤織,而且意願強烈,祖母和嬸嬸教了他一些簡單的技法,他學的很快,十分喜歡,完全停不下來,而一個拿著鉤針的男孩卻招來了各種嘲諷、奚落和排擠,大家都覺得這是女孩子才會做的事情,面對質疑,他覺得很委屈,媽媽鼓勵他:別人怎麼看是別人的事,如果你喜歡,那你就要堅持下去。於是他在媽媽的鼓勵下開還在youtube和INS上開了賬號,巴西電視臺做了關於他的專訪,他卓越精巧的技藝被得到了眾多網友的支持,收穫了眾多粉絲,也成了當地的“小明星”,他還通過教授大家編織也結交了許多朋友。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人活著不是為了像個男孩或者像個女孩,而做什麼事情關於是否感興趣,是否讓自己喜歡,這跟年齡無關,跟性別無關,社會的進步就在於對性別審美有更多元的包容,精緻細膩的男孩可以被喜歡,粗狂大氣的女孩也會被欣賞。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旺妞

希望未來,孩子們不被性別所累,不被外在所累,更關注自己的內在顏值,看到更多的人生可能。

“男性化”教育,男孩女孩都需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