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咿咿呀呀,卻表達不清意思,只能著急?可能是父母沒教好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背詩,自己的孩子孩子只會說“爸爸”、“媽媽”,難免讓人有些著急。

有人說“貴人語遲”,孩子越晚說話越聰明,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絕大多數的孩子最後都能解決語言問題,但是說話晚的孩子在認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能力會比其他孩子相對弱一些,上學後遇到的閱讀、書寫、理解方面的障礙也會更多。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重視孩子說話的時間,積極引導。

孩子總是咿咿呀呀,卻表達不清意思,只能著急?可能是父母沒教好


兒童語言發展的規律

想要引導寶寶開口說話,先要知道兒童語言發展的規律

1歲以前

寶寶一出生就會哭和笑,這都是寶寶與外界交流的方式。

2個月後,他們開始胡言亂語,咿咿呀呀說個不停,被叫的時候也會有反應。

而9個月以後,他們就會跟隨大人喊著“baba”、“mama”,模仿聽到的聲音或者詞彙,,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些詞彙的意思。

孩子總是咿咿呀呀,卻表達不清意思,只能著急?可能是父母沒教好

1歲時

1 歲左右,孩子可以用一個詞來表達一個句子,比如”餓”、”吃”,慢慢到兩個詞語,比如”寶寶餓”、”寶寶吃”

大多數寶寶 1 歲左右也就掌握 20 個詞的樣子,有時候推遲半年也是正常的。

2歲時

2 歲左右,孩子才可以說出完整句子, 用三到五個詞彙說出簡短的句子“媽媽不要走”“寶寶出去玩”,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些正常的孩子 1 歲半的時候完全不說話,到了 2 歲的時候,突然蹦出人生第一句話,然後越說越多,說話能力飛速發展。

孩子總是咿咿呀呀,卻表達不清意思,只能著急?可能是父母沒教好

2歲之後,孩子的語言能力會進一步發展,詞彙量大增,可以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每個寶寶語言發育都會有所不同,有的寶寶說話早,有的說話晚,一般都會有著4~6個月的差異,家長不需要過多的擔心。


怎麼樣讓寶寶開口說話

寶寶說話不是天生的,需要家長循循善誘,才能有好的結果。

1. 多和孩子說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孩子學說話,父母當仁不讓。

孩子總是咿咿呀呀,卻表達不清意思,只能著急?可能是父母沒教好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

4歲男孩博博幾乎不開口說話,被父母帶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後發現,博博缺乏語言刺激,導致語言發育出現障礙。

醫生和家長溝通之後發現,博博父母在家總是玩手機,都不和博博交流說話,讓他自己玩自己的。

現在大多數的家長都是家庭、職場兩頭兼顧,和寶寶說話的時間少了,但白天忙於工作,晚上回家後就應該多與寶寶交流,多引導、多溝通、多對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氛圍。

媽媽溫柔的語氣、爸爸低沉的嗓音,不單能夠給寶寶帶來安全感,良好的語言環境還能夠激發寶寶的興趣,越來越願意說話。

孩子總是咿咿呀呀,卻表達不清意思,只能著急?可能是父母沒教好

2. 用繪本引導

讓孩子看書並讀出來,是增加他詞彙量最好的方式。

年幼的寶寶愛撕書、玩書、吃書,是個讓家長們很頭疼的問題,碰上這些問題,爸媽不要馬上制止,其實這只是孩子好奇的表現。孩子只有先喜歡上書這個物件,才會喜歡上讀書。

1 歲半以下的小寶寶,建議家長不妨多買一些洞洞書,有玩具的功能,可以讓孩子摸一摸、碰一碰,培養好奇心,慢慢就喜歡上讀書了。

前期,家長們要陪著孩子一起看書,用手指指讀的方式,就是讀到哪,手指到哪;講到哪,孩子的眼睛就跟著看到哪。

孩子總是咿咿呀呀,卻表達不清意思,只能著急?可能是父母沒教好

這樣能讓孩子知道書是怎麼讀的,注意力更集中,對孩子來說,閱讀習慣就是要先從弄懂”怎麼讀”開始培養。

另外,如果讀繪本時,周圍有玩具、巧克力等吸引孩子興趣的東西,孩子當然沒辦法專注在繪本上。

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專門給孩子準備一個讀書的小空間,清理乾淨,讓孩子能專注閱讀。另外,閱讀的時間最好固定,比如睡覺前就不錯。

這樣固定的儀式,能讓孩子更好地養成閱讀習慣,你會慢慢發現孩子說起話來越來越順暢、有邏輯。

孩子總是咿咿呀呀,卻表達不清意思,只能著急?可能是父母沒教好

3. 用動畫片引導

很多家長可能視動畫片為”洪水猛獸”,傷害孩子眼睛不說,還可能讓孩子上癮,養成了壞的習慣,吸收錯誤的價值觀。

其實,只要嚴格控制時間,看動畫片對孩子開口說話、認識更大的世界、瞭解更多的知識都有巨大的幫助。

對於幾歲開始看,看什麼,怎麼看,需要家長注意。

孩子總是咿咿呀呀,卻表達不清意思,只能著急?可能是父母沒教好

3 歲以上的孩子,看好的動畫片,可以從中獲益。但家長要嚴格限制觀看時間,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建議各位家長給孩子看動畫片,一次觀看不要超過 20 分鐘,一天儘量不要超過 3 次。

在動畫片的選擇上,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首先保證孩子愛看,其次選擇單集時長小於20分鐘,角色與情節多樣化,最好有配套閱讀物,並且不要有廣告。

同時,父母也要陪著孩子看動畫片,同時讓孩子複述和解釋動畫情節。

比如《小豬佩奇》裡面,佩奇和小羊蘇西鬧彆扭,

孩子總是咿咿呀呀,卻表達不清意思,只能著急?可能是父母沒教好

你可以問孩子“佩奇和蘇西做了什麼?佩奇為什麼會不高興”

孩子要是能回答:”因為蘇西生佩奇的氣,不和佩奇做朋友了,佩奇感到難過”,那就太棒了

這樣陪孩子看動畫片,和孩子討論的過程就是在鍛鍊孩子的說話能力,表達的邏輯能力。

孩子說話說得早、說得好,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是需要父母們好好引導的。

語言能力與智力發展密切相關,事實也證明,語言表達好的人往往能獲得更好的社交關係和成就,為了孩子更好的未來,父母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