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爸爸好”,讓我淚流滿面,雖然我是媽媽

不完美媽媽 自閉症 玩具 杜佳楣說自閉症 2019-06-06

夏天的某個夜晚,我像往常一樣給3歲的兒子洗澡。

我把兒子抱進澡盆,也和以往一樣,唱著那首他熟悉的歌謠“世上只有媽媽好……”

唱著唱著,兒子突然冒出來一句“爸爸好”,我拿著毛巾的手停了下來,這是兒子第一次開口說話,接下來,我淚流滿面。

……

兒子在兩歲三個月的時候,因為遲遲不會說話,被我們帶去醫院檢查,檢查的結果讓我們很意外——自閉症。

那時候,並不知道什麼是自閉症,我很認真地問醫生:“這個症好治麼?需要吃什麼藥?”

接下來,醫生說的話讓我們從意外走向了絕望。

“目前,醫學上沒有針對於這種疾病的藥物,它會伴隨患兒一生,只能通過做康復訓練,讓孩子嘗試融入社會”

“沒有藥”“一生”這不就是在告訴我,孩子無藥可救了嗎?

“多少錢我們都願意,做手術也可以,請您救救孩子。”我很激動。

醫生:“別亂花錢了,沒有什麼手術可以治癒這個病的,趕緊回去做康復訓練吧。”

從網上查到了很多信息,我開始應用簡單的辦法,比如給孩子按摩嘴巴,讓他吹哨子,吹蠟燭,讓他舔棒棒糖,等等。

一聲“爸爸好”,讓我淚流滿面,雖然我是媽媽

孩子不肯說話,我就每天對著他不停地說,看到什麼說什麼,我每天口乾舌燥,可孩子還是一個字都沒有說過。

後來,微信上有個星媽推薦給我關於治療自閉症的一套教程,我開始從初級課程進行學習。與此同時,我關注了北京星希望孤獨症康復中心蝸牛大班長微信公眾號,在那裡面找到了很多關於自閉症干預的實操乾貨,按照文章講述的步驟,我一邊學習,一邊在孩子身上嘗試。

這個公眾號上還有很多星寶干預成功的例子,看見別人家的星寶能夠有那麼大的進步,我就對兒子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可以說,蝸牛大班長公眾號給予了我很多力量。

付出總會得到回報,兒子的一聲“爸爸好”,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希望的存在。為了更好的對孩子進行干預,我購買了星希望的網絡課程,每天通過微信與星希望安排的班主任、督導老師進行溝通,他們很專業,也很耐心,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及時調整我的訓練計劃。

現在,孩子可以說很多話,最重要的是,他已經能夠通過語言去提一些要求,比如想吃蛋糕,比如想買一個小車的玩具,等等。

有這樣一個孩子,對家長的耐心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可是,只要能讓孩子不斷進步,付出再多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兒子,媽媽願為你,守護一生,永遠愛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