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離婚,別問別人,問自己幾個問題。

不完美媽媽 法律 經濟 喚晴染衣 2019-04-22

終於有一天,離婚這件事情,不用再躲躲藏藏遮遮掩掩,“離婚”這兩個字,也無需捂著嘴巴東張西望確定旁邊沒有第三個人後附耳告之了。

然而,更多的選擇,給了人們更多的困惑。

該不該離婚,別問別人,問自己幾個問題。

過去,當離婚還是一件說不得與外人聽的極其丟人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走的一條路時,就像被媒體狠批的那幫教“女德”的人在臺上喊的那樣——堅決不離婚。所有在婚姻中並不快樂的甚或痛苦的人,都咬牙忍著。

人們忍受著自己的婚姻,也看著身邊的人忍受著他們的婚姻,大家步調一致地把痛苦關進房門裡,也對大多數人的婚姻狀況心照不宣。那個時候,除了忍受著過下去,人們基本上沒有第二種選擇,或者更準確地說,不會考慮第二種選擇。既然大家都一樣,就沒必要非要與眾不同去做跟別人不一樣的選擇,然後成為所有人圍觀、嘲笑、議論的對象。

但是,一種現象持續長久了,必然會被打破,一項新政策出來了,必然會有人去嘗試,任何年代,都有走在時代前列的人,都有嚐鮮的人,否則的話我們的生活不會像現在這樣豐富。

該不該離婚,別問別人,問自己幾個問題。

一小部分人的勇敢,換來一大部分人的勇氣,當離婚已經是一個一點兒也不大驚小怪的選項的時候,很多人的困惑就產生了:我到底要不要離婚?我該怎麼辦?尤其,過去,忍耐、從一而終是家庭婦女的一種美德,而如今,忍氣吞聲變成一種無能、懦弱的表現,成為新的被嘲笑的理由。

好多例子,比如馬伊利,比如佟麗亞,她們選擇原諒出軌的丈夫不離婚,在婚姻裡“且行且珍惜”,得到的不理解要遠比讚揚多得多,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寧拆一座廟,不破一樁婚”,別說破一樁婚了,就是看著一樁婚要破而不去阻止,都被看成罪惡。

有時候多一條選擇看似多一條路,眼前似乎更開闊了,而往往,多一條路就多一重風險。所以很多人在婚姻的叉路口迷茫,並不是旁觀者隨隨便便幾句雞湯就能解決的。

法律允許離婚,並不意味著離婚就是比忍耐更好更優的選擇。就好似,許多人鼓勵娜拉出走,而娜拉出走以後呢?沒人關心,更沒人能給她提供幫助。一個女人從一段不怎麼樣的婚姻裡出走了,一群人歡呼“女人就應該獨立,就應該有說走就走的魄力”、“離開那個男人,會過得更好”、“這世界,誰離了誰不能過”,然後呢,然後呢?

然後,歡呼的人很快轉移了視線,離完了婚,熱鬧也看完了,剩下的日子,那些歡呼過、慫恿過你的人,不會陪你熬過漫漫長夜,不會在你為生活奔波的時候給你做一碗熱湯,不會在你找不到工作的時候給你一份工作,不會在下雨天的時候給你送一把傘,不會在你出差的時候幫你接一次孩子,只有你,所有一切只有你自己一個人撐,這就是現實。

該不該離婚,別問別人,問自己幾個問題。

到底要不要離婚呢?你問誰也不如問自己。

自己的強項和弱點,自己的堅強和脆弱,你能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能力有多強,天花板在哪裡,沒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結婚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那麼,離婚也是;結婚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那麼,離婚也不是。

離婚還是不離婚,問自己幾個問題(不限男女)。

第一,這個人,真的不能再繼續過下去了嗎?離開TA對你以及孩子來說,是不是好處大於壞處?

第二,在婚姻裡忍受,還是在婚姻外忍受,這兩種不同的忍受,你更能接受哪一個?

第三,離婚後孩子怎麼辦?跟誰更合適,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跟著對方,自己以後要怎麼配合孩子的教育。如果跟著自己,以後一個人要幹兩個人的活,既要掙錢養家又要家務帶娃,能不能承受。

第四,有沒有能力撐起自己和孩子的未來,能不能很快找到工作,經濟上怎麼保證?

第五,財產怎麼分割。別清高了,大家都要生活,都要吃飯穿衣睡覺,婚姻內的收入原本就是雙方努力所得,該爭取的就要爭取。

第六,離婚對孩子一定是有打擊和影響的,多多少少都會有,你打算怎麼讓TA理解這件事,怎麼讓TA從這件事情的陰影中走出來,把對孩子的傷害減少到最小。

第七,離婚後除了經濟條件的驟降,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閒言碎語以及親戚朋友的追問、指責、不理解等等等等,你是否能做到不在乎,頂住一切壓力?另外,跟你一起承受這些的還有孩子,畢竟有太多大人雖然年齡長了,可是腦子和素質並不長。

第八,父母,離婚同樣會讓父母跟你一起擔憂、受人指摘,會讓他們的晚年幸福因為你的家庭的突然破裂而蒙上陰影,你要怎麼讓他們放心,讓他們安心?

第九,離婚後就打算自己一個人過或帶著孩子過,還是會再婚?一個人帶著孩子的那些困難,都能忍受嗎?許多困難可能是想都想不到的。再婚後孩子與新家的磨合要如何做?

該不該離婚,別問別人,問自己幾個問題。

這些問題都是坐在沙發上空想出來的嗎?不是。

我是一個離婚三年半獨自帶著孩子生活的女人,以上的八個問題,都是我親身遇到過的問題。離婚的原因我不想說了,但不僅僅是為了我自己,一半甚至一大半是為了孩子的成長。我想對很多觀念比較傳統的人說,一個孩子是否能成長為一個健康陽光的孩子,並不在於他的父母是否離婚,家庭是否破裂,更重要的是家庭的氛圍,家庭成員的教育和影響。很多表面完整內在破碎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更加不利,所以離婚才是一條值得討論、參考和選擇的路。

該不該離婚,別問別人,問自己幾個問題。

之所以要討論,要考量到底要不要離婚,是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每種選擇都有其利和弊。從情感、經濟、孩子、父母、財產等各方面,每一個人他的接受度和忍耐度都不一樣,有的人覺得情感更大於經濟,有的人卻無法接受生活水平的驟降,有些維持對孩子有好處,有些維持卻是極大的傷害了孩子,這只是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並沒有哪一個更高尚哪一個更自私。在經過家庭情況、父母孩子、人性差異、人際關係、生活資源等等因素的考量、權衡後,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那個選擇。

路只有兩條,離或不離,但這兩條路上的風雨、坎坷、歡笑、幸福、苦楚、疼痛都不一樣,你更能承受哪條路上的艱辛,更向往向哪條路上的歡愉,更願意為哪條路付出辛苦更能承受哪條路上的疼痛,才是你要考慮的。

該不該離婚,別問別人,問自己幾個問題。

至於什麼女人應該要怎樣,沒有應該與不應該,至於女人要獨立,不是非得離婚才能獨立,在婚姻裡照樣可以實現獨立,至於什麼活出女人的樣子,女人各種各樣,活成什麼樣都是女人的樣子,至於什麼女人的榜樣,不必要,你只要做你自己的榜樣就好。

無論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只要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草率的選擇,誰也不能說什麼,誰說什麼也不必理睬。但有一點,自己做出的選擇,無論多難多苦,請自己撐下去,不要跑去別人面前哭訴,路是自己選的,走不走,怎麼走,要不要換條路走,都是自己的事,沒有人能替你做決定,替你的後果承擔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